第117章
  倒是一旁的罗氏凑过头看了看,顿时就开口:“这不是巧了,草民老家就有这东西,不好找,但是很管用,说句不好听的,一般的法子是,要是生产妇人晕过去,就提神提气的药一样灌下去,可晕都晕了,哪里好灌药,倒是这个,很好。”
  长公主听太医院都检查过,说不错的,越发放心了,让孟氏等都下去,向黛玉道:“我瞧着玉儿的皮肤倒是很好,简直如细瓷一样,还泛着淡淡的红晕,看来养的很好,没事儿,别担心。”
  黛玉见这么些人关心,心底暖和,含笑点了点头。
  这时候皇后娘娘处差人送了东西来,又来问了黛玉的情况,如今这简直是宫中例行差事,每日皇后娘娘都会派人来问黛玉的情况,十分上心。
  宫中小公主的满月宴十分热闹,毕竟天子如此上心,皇室宗亲和够品级进宫庆贺的诰命夫人们自然也要表现出十分的喜悦,就连淳老王妃都感叹,这小公主是个有福气的,这阵仗,丝毫不输给以前皇子们的满月宴。
  然而长公主却没有到,吴贵妃一看就明白:听说长公主可喜欢老三媳妇了,现如今老三媳妇那儿,长公主天天去。现如今,老三也是,为了媳妇生产,竟然不上朝了,还真是让人笑话。
  她倒要看看,老三媳妇难不成真就能生个儿子?
  不只是吴贵妃这么想,自打听说怡郡王担心王妃,竟然不上朝后,部分不知情的朝臣,也都觉得,这个皇子真是靠不住。爱美人不爱江山,这可怎么行。
  众人各有心思,等着小公主满月宴后,才开始有人注意到,东南又开战了。相比上一次朝廷大军出征的浩浩荡荡、又是南安王又是治国公府上的,这一回竟然如此不声不响,不知情的朝臣们先是吓了一跳,继而反应过来——天子这一出,显然是早就算计好了,给公主办满月酒,只怕是掩人耳目呢。
  后知后觉的二皇子和四皇子这才觉得事情似乎与他们想的不太一样,尤其是瑞郡王萧霆锴,他在进宫给母亲吴贵妃请安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儿子总觉得,东南的事儿,老三只怕是知道的。他在兵部,不可能不知道。”
  吴贵妃后知后觉的也想起来:“那么,老三真的是在家陪着他妻子?”
  母子二人交换了个眼色,吴贵妃立马想起来自己在怡君王府安插的眼线,一番周折得知:怡郡王早就不在家了,但是贵妃娘娘没问,所以这眼线就没想到要说。毕竟之前贵妃让人吩咐,不是这边主动问话,就不要主动往外递消息,除非事情紧急,省得一不小心曝露了。
  这个安排本是十分妥当的,可一个下人,哪怕做了眼线,哪里知道什么关键不关键时刻,如今京城一派太平,于是就没将这事往外递。
  吴贵妃顿时气急,当即叫来儿媳宋惠兰:“你带点儿东西,去怡郡王府看看,老三媳妇是不是快生了?”
  宋惠兰自打自己外祖父一家出事,就和萧霆锴都发生过几次不愉快了,见吴贵妃这里对自己这个儿媳妇也是不闻不问,现在有事儿了就想到自己,心底自然不快。
  “这会儿,儿媳去也没法子了吧?”宋惠兰以为吴贵妃想干点儿什么坏事儿。
  吴贵妃沉下脸:“你的脑子呢?你去打探打探,看看老三媳妇对东南的事儿知道什么不?别的不用管。”
  宋惠兰心底的不满不快越发浓厚,却不敢多说,只得应了。
  可宋惠兰去了,见长公主陪着黛玉坐着,立刻就有点儿发怵,更别提当她辗转打听前线战事,都不必黛玉,直接被长公主挡了回来,她就知道办不成了。
  只得灰溜溜回去了。
  吴贵妃听了宋惠兰的汇报后,瞪了一眼儿媳妇:真没用啊。
  半月之后,听见皇后娘娘那边的动静:怡郡王妃发动了。
  第167章 黛玉产女东南大胜
  黛玉这儿一早才用了点儿早饭,就有点儿阵痛,孟氏罗氏带着其他几个稳婆全都就准备起来。顾嬷嬷赶紧派人去宫里给皇后娘娘禀告:这是皇后娘娘早就吩咐的,哪怕是半夜三更也得立马禀告。
  罗氏很有经验,当即就说:“王妃从未生产过,这第一次生孩子,从开始阵痛到生下来,估计要七八个时辰左右,大家别急,娘娘也只管放宽心。”
  黛玉这儿虽然得了贺太医的一次次保证,说孩子位置很正,又有太医院准备了提气的药物好几份,又有厨房熬着的参汤,甚至太医院还准备了还做了些药量较轻的药丸,王妃自觉无力时可以先含上一颗。
  纵然做了无数的准备,又知道世间女子绝大部分都要过这一关,可真到了这一刻,黛玉还是不可抑制的害怕起来。
  她发着抖含糊的叫着:“娘,娘。”
  这时候长公主刚刚进门,当即心酸的想要落泪,玉儿的娘,早就不在了。
  长公主当即就进去,直接来到黛玉身边握着她的手,强忍着不敢落泪:“玉儿别怕……好孩子,别怕。”
  大舅母乔家太太也到了,看着紫鹃雪雁等丫头都还算镇定,就放心了不少。
  只是没人料到皇后娘娘竟然亲自来了,皇后也没让通传,进来后也先吩咐众人不必行礼,乔家太太上来还是福了一福。
  “玉儿情况如何?”皇后拉着乔家太太的手,担心的朝里看。
  乔家太太脸上带笑:“臣妇方才问过了,王妃才刚刚发动,此时一切平安。”而后目光看着里间:“王妃此时还有力气在里面先走动一二,等着到了时辰就好生了。”
  皇后娘娘这会儿来,无论如何,已经表明她对老三夫妇的重视了。
  皇后横竖也是女人,没什么顾忌,直接走了进去看情况。
  而此时的上书房,天子留了心腹大臣们商议东南战事,胡德禄这边得了怡郡王妃发动的消息,犹豫了片刻,进去低声向天子禀告。
  还真是时候呀,天子点了点头,继续与朝臣商议大事,讨论后让众人散了,皇帝又叫来胡德禄问情况。
  “回陛下,皇后娘娘都去了,传来消息说,只怕还有几个时辰呢,王妃娘娘一切情况很好,叫皇上不必担心。”
  天子听了还是有些担心的,可等来等去都没有消息,他不免想到了在东南的儿子。算来算去,东南那边开战到现在,都十多天了,按理说也该有新的消息传来了。
  哪知道天都黑了,还是没有消息。
  胡德禄早就吩咐了所有人,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会儿可不能犯错,否则可没有好下场。
  晚膳送来,天子刚刚拿起筷子,就有消息来了。
  “陛下,东南捷报!”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萧霆钧的大舅舅乔雨霁,自打东南开战以来,他这个兵部尚书也是忧心忡忡,更别提他的外甥还亲自去了东南。
  这些日子,他主动留下值班,就怕有什么急事。方才捷报送来,他就赶紧进宫。
  天子才拿起来的筷子又放了下去,赶紧起身拿捷报的黄绢,一看就高兴起来,看完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太好了,老三也长本事了,前方将帅指挥得当,重赏。”天子激动的容光焕发,不停的走来走去,好一会儿才平复了心情:这可是他继位加太上皇去世后的第一场胜仗,如此小的代价拿下整个岛国,实在是太好了。
  “奖赏的事儿,先不着急,立马召集六部尚书,一起商议岛国后续的事情。”天子平复下来后,觉得赏赐的事儿,还是要召集官员一起议论的。
  乔雨霁忙道:“陛下,您还是先用膳,商议的话,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如今赢得干净利落,不必担心的。”
  天子看了一眼摆着的御膳,胡德禄很有眼色忙就笑道:“陛下,只怕菜都凉了,奴才让御膳房重新换。”
  天子点了点头,胡德禄赶紧出去吩咐,就看见小太监秦喜匆忙而来,这是胡德禄吩咐了,关注怡郡王府上王妃那边送来消息的,忙就上前。
  “胡公公,王府的消息来了,说王妃生了个女儿,这是立刻禀告吗?”若是生了儿子,秦喜就不犹豫了,但生的是个女儿,他也不知道陛下听了会不会高兴,所以先来讨胡公公的主意,这一位可是大总管,最得陛下信任的。
  胡德禄一听,不得不感叹:这姑娘可真是会投胎,也真是会选时候出来,东南大胜,怡郡王妃产女,这可是喜上加囍。
  “等着吧,肯定有你的赏赐。”胡德禄淡淡一笑,直接领着秦喜进去,躬身行礼。
  “陛下,好消息呢,小喜子方才得了消息,怡郡王妃平安产女,母女平安呢。”胡德禄面带微笑的恭喜天子。
  果然,天子一听眉开眼笑:“好,很好,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这会儿知道她爹在东南干得漂亮,赶着出来庆贺庆贺。”
  说着看了一眼还在一旁的乔雨霁:“说起来,这孩子还得叫你一声舅公呢。”
  乔雨霁赶紧恭喜天子,心情大好的天子当即又道:“论字辈,这孩子该是嘉字辈的,那就赐名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