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说起茶宴,天子想到皇后说,今年交给太子妃来操心,于是天子问萧霆钧,太子妃准备的如何了。
萧霆钧当即就回答:“本来是很顺利的,茶膳房的人也都很配合,玉儿还说,要有点儿新意,可是,却被贤德妃娘娘唤去,教训了玉儿一通。”
天子这人吧,若是你拐弯抹角含糊其辞的,兴许他还会多心,但若是你直来直去的,他反而觉得你是个直肠子。
所以听了萧霆钧这话,天子立马皱了眉头。
“父皇也知道,太子妃那人,聪慧清明,一点既透,但又坚持规矩,所以听了贤德妃说给荣国府讨恩典的话,她当即救反驳了贤德妃,但回来后,想起住在荣国府多年,不免又难过。”萧霆钧说完后叹了口气,“荣国府,原本也没人可以来参加茶宴,这不是恩典的问题,要怪还是怪子孙不争气。”
天子一听点了点头,觉得太子和太子妃都是拎得清轻重的人,这一点他很喜欢,他想起往年皇后也是如此。
如今皇后的哥哥都做了吏部尚书,但皇后就不会来打听茶宴邀请了那些人,也不曾替她哥哥说一句话,讨一句情,只是全心替皇上分忧,所以天子十分满意。
现如今的太子妃也这样,接了茶宴的差事,只是事无巨细地安排内务府办好这次茶宴,这态度让天子很受用。
一对比,贤德妃可真是不懂事。
天子一开始其实也并没有很喜欢贤德妃,不过是看在太上皇和甄太妃的面子上,加上用贤德妃也能拉拢老臣,那会儿他才继位,身后还有太上皇,很多事情都不能真的做主。
几个妃子里头,只有贤德妃不是天子王府时候的旧人,吴贵妃徐淑妃周宸妃那都是陪在天子身边有些年头的,更不用说皇后了。
当初一来就让她成为四妃之一,完全是为了让太上皇放心,也为了安抚老臣们。
若贤德妃聪明点,天子也就看在她擅长抚琴的上头,不追究旧事了。
偏偏是个贪得无厌的,天子顿时就不满意起来,不过在萧霆钧跟前,天子没说什么。
但等着到了皇后的凤仪宫,天子当即就说起后宫位份的事儿来:“朕这些年也没有晋封后宫,也该有行动了。”
一句话说的皇后有些不明白:老实说,当今天子后宫一共就那么几个人,怎么突然提起来这个。
不过皇后也不着急,倒是问:“那陛下的意思是?”
“陆昭仪如今,儿子都这么大了,也该进四妃了。”天子想起六皇子来,觉得这孩子虽然顽皮些,但心地是很好的,“至于郭充仪,也有了公主,该提升提升位置了。”
连着两个都是有孩子的,天子这意思是?皇后立刻想到了贤德妃,于是问:“那,陛下的意思,贤德妃妹妹那边动一动?”
“可不就是她,作为一个妃子,还想要给娘家要恩典,也不看看她娘家都是些什么人。”天子哼了一声,“皇后肯定不知道,她把太子妃叫去排挤一顿的事儿吧?”
皇后点头:“如今太子妃忙着茶宴,来本宫这里除了请安,也就是和本宫商议茶宴点心等,一个字都没提过呢。”
“这孩子就是个实心眼儿的,受了委屈只知道自己闷着,可见打小没爹没娘的,就是苦。”天子听了更对贤德妃不满起来,“贤德妃贤德妃,朕都给了她这个封号了,她也不想一想,贤惠有德,她占了哪一样?”
皇后听着天子发作贤德妃,没开口,但心底却琢磨着,看来跟茶宴有关。
“横竖也到年底了,朕明儿就下旨,也让六宫都热闹热闹。”天子当即告诉皇后,“陆昭仪性子宁静温和,就封她为容妃吧。”
容,容纳宽容,倒是符合陆昭仪的性子。
“至于郭充仪,提升为昭仪吧。”四妃九嫔,昭仪排嫔中第一位,郭充仪生了个公主很讨天子喜欢。
可本来还有个程昭容,那难不成要将贤德妃降到昭媛?皇后心底都咯噔一下,昭媛排在九嫔中第三顺位了。
果然,天子开口:“贤德妃欲念太重,不修德行,降为昭媛。”
皇后不免也有几分震惊:这么一降,对贤德妃会是多大的羞辱和打击,不过嘛,皇后是不会为了贤德妃开口求情的——贤德妃当初得宠时候,就能回家省亲,背靠太上皇,让皇后心底也是有些不满的。
果然,第二日旨意一出,满后宫都哗然。
第183章 后宫震动各自行动
如果说陆昭仪和郭充仪升位份,后宫众人还会想着她们一个有儿子一个生了公主还得宠,也就罢了,但听见贤德妃被降为昭媛,那简直就是平静湖水中扔进来一块大石头。
首先就是贾元春本人了,在听了旨意后,整个人站都站不稳,一下子跌坐在了椅子上,两行清泪滚滚而下。
抱琴赶紧上来劝解:“娘娘千万别动怒伤心,要是伤了身体才不划算,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抱琴心底又是惶恐又是不解:娘娘近日都没机会见到陛下,怎么就得罪了陛下呢?
哪知道元春哭了一阵后,咬牙切齿起来:“我就知道,她肯定要报复我,不就是一句话,她不乐意,我不也没说什么吗?”
抱琴一听立刻明白过来:这是说太子妃,那日娘娘请了太子妃来,这才几天呀,竟然就是这么个结果了。
抱琴也很无语,当初贵妃娘娘到主子面前说起茶宴的事儿,抱琴就觉得不妙,等着主子要请太子妃,自己这个奴婢还劝了劝,哪知道主子根本不听。
现在好了,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一朝得意,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荣国府没好,她难道就能......”元春气不过,愤怒之下脱口而出。
抱琴赶紧出言劝解:“娘娘,小心隔墙有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元春又气又急,却不敢再吭声,终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然而,还有让她更伤心的,内侍又来传旨:“娘娘降为昭媛,年后搬出凤藻宫,搬进吴贵妃的凤栖宫偏殿去。”
元春气的差点就晕倒,天子就如此冷心绝情吗?想着当初册封时候的风光,元春伤心欲绝。
而凤栖宫内的吴贵妃,也正因为这事儿发飙。
“陆昭仪,哼,一个小宫女,如今倒是飞上枝头了,竟然还成了容妃,我往日倒是小瞧了她了。”吴贵妃一向看不起陆昭仪,嫌弃她是个宫女出身,现在听见陆昭仪被封为了容妃,当然就想的比较多了。
“本宫看,她就知道讨好皇后,现如今她儿子又会讨好陛下,难怪能升。”吴贵妃面色不好。
“还有那个狐狸精,生了个女儿,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一跃成为了昭仪,本宫倒要看看,她能得意多久。”对于和自己处处作对的郭充仪,吴贵妃就更是不满。
“贤德妃也是个蠢货,哦,她以后就是贾昭媛了,住哪儿不好,偏偏要住本宫这儿。”吴贵妃皱着眉头,一通抱怨。
袁嬷嬷赶紧来劝解一通,拿着其他好事儿说给吴贵妃听:“郡王爷不是说了,年后陛下就又调他去户部,这就是好地方呀。”
吴贵妃果然开心了点。
黛玉得知了事情后,立刻看向萧霆钧:“定然跟你有关吧?”
“知我者,玉儿也。”萧霆钧并不介意让黛玉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将自己与天子的对话说给妻子听。
末了还有几分得意:“我要是连你都保护不好,还当什么太子。”
黛玉听了自然感动,却也不免替萧霆钧担心:“这种小事儿,日后你还是别到父皇跟前说了,免得父皇觉得你不知轻重。”
“你放心,我有分寸的。”萧霆钧告诉黛玉,“其实就父皇夺了荣国府贾赦的职位来看,我就有猜测,父皇对这些尸位素餐的人都有意见,所以我就趁机说说。”
“话虽如此,但到底那是父皇的后宫,你我作为晚辈,还是小心为上。”黛玉嘱咐一句。
“玉儿放心好了,我有分寸的。”见黛玉依旧有几分担心,萧霆钧赶紧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过嘛,后宫的众人也好,前朝那些人也罢,暂时都不会注意到你我,反倒是只怕要关注起母后了。”
“什么意思?”黛玉不解。
萧霆钧将天子透露给他的消息告诉黛玉:“这回茶宴,舅舅第一次参加,就喜提前四的位置,肯定会引起众人关注的。”
茶宴的位次也是天子的心意,黛玉一听就明白了,萧霆钧口中的舅舅,既然和皇后有关,那就是吏部尚书李肃李大人了。
“本来我看完着大舅舅在第七的位置,还吓了一跳。现在一对比,那还是李大人的位置更靠前。”萧霆钧说完后,又感叹一句,“不得不说,二舅舅厉害,打了胜仗回来就主动申请外放,不然这肯定也有他的位置,一家两个人坐那儿,那就不好了。”
萧霆钧的二舅舅乔雨山,东南大胜后,回朝两月就申请了外放,天子想着陕甘也要人,就让他回了西北。
萧霆钧当即就回答:“本来是很顺利的,茶膳房的人也都很配合,玉儿还说,要有点儿新意,可是,却被贤德妃娘娘唤去,教训了玉儿一通。”
天子这人吧,若是你拐弯抹角含糊其辞的,兴许他还会多心,但若是你直来直去的,他反而觉得你是个直肠子。
所以听了萧霆钧这话,天子立马皱了眉头。
“父皇也知道,太子妃那人,聪慧清明,一点既透,但又坚持规矩,所以听了贤德妃说给荣国府讨恩典的话,她当即救反驳了贤德妃,但回来后,想起住在荣国府多年,不免又难过。”萧霆钧说完后叹了口气,“荣国府,原本也没人可以来参加茶宴,这不是恩典的问题,要怪还是怪子孙不争气。”
天子一听点了点头,觉得太子和太子妃都是拎得清轻重的人,这一点他很喜欢,他想起往年皇后也是如此。
如今皇后的哥哥都做了吏部尚书,但皇后就不会来打听茶宴邀请了那些人,也不曾替她哥哥说一句话,讨一句情,只是全心替皇上分忧,所以天子十分满意。
现如今的太子妃也这样,接了茶宴的差事,只是事无巨细地安排内务府办好这次茶宴,这态度让天子很受用。
一对比,贤德妃可真是不懂事。
天子一开始其实也并没有很喜欢贤德妃,不过是看在太上皇和甄太妃的面子上,加上用贤德妃也能拉拢老臣,那会儿他才继位,身后还有太上皇,很多事情都不能真的做主。
几个妃子里头,只有贤德妃不是天子王府时候的旧人,吴贵妃徐淑妃周宸妃那都是陪在天子身边有些年头的,更不用说皇后了。
当初一来就让她成为四妃之一,完全是为了让太上皇放心,也为了安抚老臣们。
若贤德妃聪明点,天子也就看在她擅长抚琴的上头,不追究旧事了。
偏偏是个贪得无厌的,天子顿时就不满意起来,不过在萧霆钧跟前,天子没说什么。
但等着到了皇后的凤仪宫,天子当即就说起后宫位份的事儿来:“朕这些年也没有晋封后宫,也该有行动了。”
一句话说的皇后有些不明白:老实说,当今天子后宫一共就那么几个人,怎么突然提起来这个。
不过皇后也不着急,倒是问:“那陛下的意思是?”
“陆昭仪如今,儿子都这么大了,也该进四妃了。”天子想起六皇子来,觉得这孩子虽然顽皮些,但心地是很好的,“至于郭充仪,也有了公主,该提升提升位置了。”
连着两个都是有孩子的,天子这意思是?皇后立刻想到了贤德妃,于是问:“那,陛下的意思,贤德妃妹妹那边动一动?”
“可不就是她,作为一个妃子,还想要给娘家要恩典,也不看看她娘家都是些什么人。”天子哼了一声,“皇后肯定不知道,她把太子妃叫去排挤一顿的事儿吧?”
皇后点头:“如今太子妃忙着茶宴,来本宫这里除了请安,也就是和本宫商议茶宴点心等,一个字都没提过呢。”
“这孩子就是个实心眼儿的,受了委屈只知道自己闷着,可见打小没爹没娘的,就是苦。”天子听了更对贤德妃不满起来,“贤德妃贤德妃,朕都给了她这个封号了,她也不想一想,贤惠有德,她占了哪一样?”
皇后听着天子发作贤德妃,没开口,但心底却琢磨着,看来跟茶宴有关。
“横竖也到年底了,朕明儿就下旨,也让六宫都热闹热闹。”天子当即告诉皇后,“陆昭仪性子宁静温和,就封她为容妃吧。”
容,容纳宽容,倒是符合陆昭仪的性子。
“至于郭充仪,提升为昭仪吧。”四妃九嫔,昭仪排嫔中第一位,郭充仪生了个公主很讨天子喜欢。
可本来还有个程昭容,那难不成要将贤德妃降到昭媛?皇后心底都咯噔一下,昭媛排在九嫔中第三顺位了。
果然,天子开口:“贤德妃欲念太重,不修德行,降为昭媛。”
皇后不免也有几分震惊:这么一降,对贤德妃会是多大的羞辱和打击,不过嘛,皇后是不会为了贤德妃开口求情的——贤德妃当初得宠时候,就能回家省亲,背靠太上皇,让皇后心底也是有些不满的。
果然,第二日旨意一出,满后宫都哗然。
第183章 后宫震动各自行动
如果说陆昭仪和郭充仪升位份,后宫众人还会想着她们一个有儿子一个生了公主还得宠,也就罢了,但听见贤德妃被降为昭媛,那简直就是平静湖水中扔进来一块大石头。
首先就是贾元春本人了,在听了旨意后,整个人站都站不稳,一下子跌坐在了椅子上,两行清泪滚滚而下。
抱琴赶紧上来劝解:“娘娘千万别动怒伤心,要是伤了身体才不划算,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抱琴心底又是惶恐又是不解:娘娘近日都没机会见到陛下,怎么就得罪了陛下呢?
哪知道元春哭了一阵后,咬牙切齿起来:“我就知道,她肯定要报复我,不就是一句话,她不乐意,我不也没说什么吗?”
抱琴一听立刻明白过来:这是说太子妃,那日娘娘请了太子妃来,这才几天呀,竟然就是这么个结果了。
抱琴也很无语,当初贵妃娘娘到主子面前说起茶宴的事儿,抱琴就觉得不妙,等着主子要请太子妃,自己这个奴婢还劝了劝,哪知道主子根本不听。
现在好了,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一朝得意,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荣国府没好,她难道就能......”元春气不过,愤怒之下脱口而出。
抱琴赶紧出言劝解:“娘娘,小心隔墙有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元春又气又急,却不敢再吭声,终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然而,还有让她更伤心的,内侍又来传旨:“娘娘降为昭媛,年后搬出凤藻宫,搬进吴贵妃的凤栖宫偏殿去。”
元春气的差点就晕倒,天子就如此冷心绝情吗?想着当初册封时候的风光,元春伤心欲绝。
而凤栖宫内的吴贵妃,也正因为这事儿发飙。
“陆昭仪,哼,一个小宫女,如今倒是飞上枝头了,竟然还成了容妃,我往日倒是小瞧了她了。”吴贵妃一向看不起陆昭仪,嫌弃她是个宫女出身,现在听见陆昭仪被封为了容妃,当然就想的比较多了。
“本宫看,她就知道讨好皇后,现如今她儿子又会讨好陛下,难怪能升。”吴贵妃面色不好。
“还有那个狐狸精,生了个女儿,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一跃成为了昭仪,本宫倒要看看,她能得意多久。”对于和自己处处作对的郭充仪,吴贵妃就更是不满。
“贤德妃也是个蠢货,哦,她以后就是贾昭媛了,住哪儿不好,偏偏要住本宫这儿。”吴贵妃皱着眉头,一通抱怨。
袁嬷嬷赶紧来劝解一通,拿着其他好事儿说给吴贵妃听:“郡王爷不是说了,年后陛下就又调他去户部,这就是好地方呀。”
吴贵妃果然开心了点。
黛玉得知了事情后,立刻看向萧霆钧:“定然跟你有关吧?”
“知我者,玉儿也。”萧霆钧并不介意让黛玉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将自己与天子的对话说给妻子听。
末了还有几分得意:“我要是连你都保护不好,还当什么太子。”
黛玉听了自然感动,却也不免替萧霆钧担心:“这种小事儿,日后你还是别到父皇跟前说了,免得父皇觉得你不知轻重。”
“你放心,我有分寸的。”萧霆钧告诉黛玉,“其实就父皇夺了荣国府贾赦的职位来看,我就有猜测,父皇对这些尸位素餐的人都有意见,所以我就趁机说说。”
“话虽如此,但到底那是父皇的后宫,你我作为晚辈,还是小心为上。”黛玉嘱咐一句。
“玉儿放心好了,我有分寸的。”见黛玉依旧有几分担心,萧霆钧赶紧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过嘛,后宫的众人也好,前朝那些人也罢,暂时都不会注意到你我,反倒是只怕要关注起母后了。”
“什么意思?”黛玉不解。
萧霆钧将天子透露给他的消息告诉黛玉:“这回茶宴,舅舅第一次参加,就喜提前四的位置,肯定会引起众人关注的。”
茶宴的位次也是天子的心意,黛玉一听就明白了,萧霆钧口中的舅舅,既然和皇后有关,那就是吏部尚书李肃李大人了。
“本来我看完着大舅舅在第七的位置,还吓了一跳。现在一对比,那还是李大人的位置更靠前。”萧霆钧说完后,又感叹一句,“不得不说,二舅舅厉害,打了胜仗回来就主动申请外放,不然这肯定也有他的位置,一家两个人坐那儿,那就不好了。”
萧霆钧的二舅舅乔雨山,东南大胜后,回朝两月就申请了外放,天子想着陕甘也要人,就让他回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