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恭喜诚郡王妃,贺喜诚郡王妃。”贺太医说完,许嬷嬷和顾嬷嬷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也赶紧带着一屋子人上来恭贺。
  黛玉赶紧差人去向皇后和周宸妃报喜。
  周宸妃一听的确是喜上眉梢的,当即双手合十,先是谢菩萨又是谢祖宗保佑的,一面就要起身去瞧瞧。
  一面朝着德麟宫走,周宸妃还向嬷嬷道:“秋儿这孩子还是粗心了,幸好太子妃照顾着。”
  毕竟皇室宗亲女子,最在意身孕之事,一旦月信迟了就会请太医来瞧着,哪怕月份浅摸不出来也会按照有身孕的注意事项先养着。
  却不想左江秋还进宫来,周宸妃就担心起来,赶着去德麟宫瞧瞧。
  哪知道才走进德麟宫,就听见左江秋在说:“真是嫂子有福气,一到嫂子跟前,肚子不舒服都是喜事儿了。”
  周宸妃还有几分疑惑,毕竟老五媳妇有孕的事儿,无论如何也算不到黛玉头上来的。
  但转念想到皇后陪同天子去祭陵时候,她在宫内听到的几句闲话,说太子妃命格过硬,瞬间就明白过来:老五媳妇这是故意的,借自己怀孕,破除那些流言。
  周宸妃早早就明白,老五是不可能是下一任帝王的,自己的儿子她这个当娘的最清楚了,他没那个本事。
  而剩下的皇子里面,比起来,周宸妃当然最希望老三上位了,因为老三无论是能力还是品行都最好,更不用说,上回老三老五去直隶,老三还救了老五一命。
  所以明白过来的周宸妃一边往里走一边笑道:“可不是,这可真是沾了太子妃的喜气了。”
  周宸妃能明白,黛玉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呢,方才难怪左江秋如此表演,就可惜功夫不到位,着实别扭。
  但她心意如此,黛玉十分感动。
  得了消息的皇后打发人来看看,并嘱咐要好生安排,好好儿的送诚郡王妃回府,还吩咐说,定要让太医院重视起来。
  没多久,就连天子那边也得了消息,很是高兴,吩咐送了不少赏赐去诚郡王府上。
  晚间天子到周宸妃处,问起这事儿,周宸妃又笑着说:“还是太子妃冷静,那孩子毛毛躁躁的。”
  天子听了对太子妃也甚是满意,当即赏了一套善琏湖笔给太子妃。
  更有意思的是,过了几日就是初一,是宗亲并椒房女眷进宫的日子,虽说诰命们往日进宫是不拜见宸妃的,但这回不同,听闻诚郡王妃的喜讯,只要跟宸妃没仇的,总要去走一趟恭贺一下。
  于是她们看见的就是眉开眼笑的宸妃,更从宸妃口中,听到了太子妃有福气的话语。
  连日来京城不少关于太子妃命格过硬的说法,这种事儿,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这会儿,众人却都明白了一件事:不管太子妃命格到底硬不硬,起码人缘很硬。
  为何这么说呢?想想,周宸妃背后的周家是大家族不说,她亲哥哥可是直隶总督。直隶那是什么地方,距离京城最近,所以能当上直隶总督,那就意味着,深得天子信任。
  更别提诚郡王妃背后的左家,她爷爷父亲和大伯,可都是深得重用的武将,她父亲掌管着京城防卫。
  所以,太子妃还真是个有福气的。
  就在左江秋这儿替黛玉破解流言的时候,李纨惜春湘云等,则在为黛玉查证流言源头。
  而湘云得知真相,仅仅是一个不经意间。
  第208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湘云是在去给婶娘祝寿的时候知道真相的。
  虽说之前卫家要分家的时候婶娘撒手不管,但那时候婶娘的儿子也在东南战死,且念着自己打小没了爹娘,是叔叔婶婶将自己养大,无论如何婶娘过寿,湘云还是要去一趟的。
  这一去自然就遇上了堂弟媳妇,王子腾的女儿王熙媛。
  王熙媛对于上一次自己和宝钗去卫家,被挡在门外不说,还被迎春惜春甚至诚郡王妃给嘲讽一顿的事儿,可谓是耿耿于怀的。
  所以见到史湘云落单的时候,王熙媛就迫不及待的要报那日的一箭之仇了。
  “云姐姐,弟妹劝你呢,还是离某些人远点,你瞧瞧你那些好姐妹,克死父母的,克死丈夫的,你要是再跟她们往来呀,只怕也要被克了。”王熙媛一开口,就让湘云想起这些日子关于太子妃命硬克死双亲的流言。
  湘云看着王熙媛那副嘴脸就气不打一处来,但却没有直接反驳,反倒是故意淡淡道:“弟妹,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什么克死什么命硬,都是些无稽之谈。”
  “云姐姐,这可不是无稽之谈,就像表姐说的,这人的命呀,就是天生的。别看有的人现在得意的不行,但命格太硬,早晚也是存不住福气的。”王熙媛一个嘴快,就提起了一句表姐。
  湘云顿时十分在意,表姐,王熙媛的表姐,可不就是宝二奶奶吗?湘云灵机一动,反倒是笑呵呵:“弟妹此言差矣,要说命硬,只怕我也是个命硬的,父母早亡,哎,我那位宝姐姐也是个命硬的,父亲早早去世不说,哥哥也不在了,现如今母亲也中风。”
  见王熙媛来本来挺得意的脸色一下子僵住了,湘云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更是故意道:“何况,论起来还是宝姐姐命格更硬些,嫁到了夫家,夫家也跟着倒霉,如今荣国府的爵位也被夺了,所以弟妹,你可要小心点,免得被影响了才是。”
  王熙媛没想到对话竟然变成了这样,她本想奚落湘云一番的,反倒是被湘云嘲讽了一番,气得她当场顾不得前后:“你怎么不识好人心,还诅咒起表姐来?这事儿跟表姐又没有关系。”
  还真是表姐妹,这就维护起来了,湘云懒得跟她纠缠,一边起身一边却还是淡淡说了一句:“不是弟妹先提醒我,弟妹如此替我着想,我也就提醒提醒弟妹,也是替弟妹着想嘛。”
  见王熙媛着急要反驳,湘云没给她机会更是快言快语:“何况,我早就说了,命格之说虚无缥缈,是弟妹偏要强调命格的重要性。我奉劝弟妹,说话时候多想一想,免得给史家带来灾祸,岂不闻祸从口出吗?”
  湘云本就是个快嘴,她不给对方说话机会的时候,一般人都没法子,何况湘云还精准戳中了王熙媛的痛点,同时湘云压根儿没继续留下,说完后直接潇洒走人。
  气的王熙媛直跺脚。
  湘云在下一次去画堂春绣的时候,直接将这事儿告诉了迎春惜春等。
  惜春当即气的皱眉头:“我就猜到是她,我看她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早晚把整个荣国府都作没了,她才甘心。”
  迎春呆了呆:“这又是何苦,太子妃从来没主动给她难看,说到底,是府上和她们对不起太子妃。”
  湘云也叹了口气:“人心不足,早年她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其实已经表明了她的想法了。如今,见自己过得不如人,就会不满足。”
  惜春冷冷道:“既然如此,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她也尝尝流言的滋味。”
  “家丑不能外扬,若如此,只怕惹得四妹妹你也不好,毕竟你还未出嫁呢。”湘云担心惜春,”这就是流言不好处理的地方,若是依着我的性子,那就直接去骂她一顿,可到底也没有实证。“
  “我有法子,如今那府里面的事儿我最是清楚了。”惜春早就想好了,当即就把自己的法子告诉了湘云与迎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既然如此,也该让她尝尝滋味。”
  惜春回去后很快就有了动作,没过多久,荣国府一则流言直接把宝钗给气病了。
  荣国府的流言,更为直接,宝二奶奶是个扫把星:她自己家里,早早没了父亲,后来哥哥也死了,现在连唯一的母亲也中风瘫倒在家,人都不认识,跟死了也没两样。
  这都不说了,她嫁入荣国府开始,府里也是接二连三的倒霉。秋纹难产、贾母生病,更不用说如今,连大老爷身上的爵位也被褫夺了。
  一开始流言还只是在丫头婆子间传,后来连王夫人也听到了几句,细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子:从宝钗入门,家里就诸多不顺,不只是家里,就连宫里的娘娘,也开始各种不顺起来。
  往日里王夫人从未往命格上头想,说起来,当初是自己力主让宝钗嫁过来的,八字明明也是合过的,按理说不至于呀。
  但事实就摆在自己面前,由不得自己不去想。
  莺儿来向王夫人汇报事情,王夫人突然想起一件事,就问莺儿:“你们姑娘那金锁,我从未仔细看过,你可记得上头的字?”
  莺儿对这几日的流言那也是相当清楚的,这会儿有些为难,吞吞吐吐起来。
  王夫人一看,就知道里头肯定有古怪,顿时严厉的牢牢盯着莺儿:“有什么话,如实说来!”
  莺儿吓得直接跪了下去,只是磕头,不敢开口。
  王夫人更觉得这里头一定有古怪了,厉声问莺儿:“老实交代,要是让我查到你撒谎,就把你撵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