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但是看着儿子,吴贵妃还是提醒道:“但你们府上,子嗣的事儿得抓紧,为娘私底下问过太医,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只怕,兰儿当初早产,损坏了身子,得好好调养。若是不行,还是得抓紧让侧妃生个儿子才是。”
  宋惠兰怕是不能再孕的事儿,萧霆锴也是向太医打听过,太医虽然没有明说,的确也差不多这个意思。
  “不是母妃要催你们,而是你瞧瞧,你父皇多喜欢老三那女儿,如今老五媳妇又怀孕了。”吴贵妃也很感慨,当初若不是被老四他们设计,兰儿如何会早产。
  “是,母妃不用担心。”萧霆锴忽然想到,“如今我有侧妃,四弟眼看也快了,偏偏太子没有,这事儿母妃别开口,儿子想一想。”
  “你也别着急出手,你方才还说呢,不能冲动。”吴贵妃提醒儿子。
  “母妃别担心,我不会现在出手,等四弟迎娶了侧妃之后再看情况。”萧霆锴心底琢磨着,“每次三弟都好像运气很好,所以儿子会看准时机,另外也会细细思考怎么才能让父皇觉得,不是我的手笔。”
  吴贵妃点头,又嘱咐儿子:“兰儿那边,你也不要欺负她,你想一想,如今她爷爷还是户部尚书,她父亲叔叔们都做官,对你很有帮助。你外祖父辞官后,你舅舅比你外祖父那是差远了。”
  “母妃放心,儿子已经想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急不得。”萧霆锴已经吃了教训了,决定起码这半年内,不会轻举妄动。
  母子二人又说了会儿话,萧霆锴告辞了出去。
  恰好看见德麟宫的人送东西出去,不免就留了个心眼儿,回到家中,见妻子和侧妃竟也在一起商量送礼,不免就好奇:“怎么都要送礼?我瞧着德麟宫也送礼出来,但不知道去哪一家了。”
  “看来太子妃是真用心,此番德麟宫的礼物,多半是要送去薛家。”宋惠兰当即道,“太子妃果然会布局。”
  “薛家?哪个薛家?”萧霆锴一时还没有搞明白,薛家不是都没人了吗?
  “你不记得了?淳老王妃的侄儿,要娶一个薛家姑娘,说起来,那姑娘原本是荣国府宝二奶奶的堂妹,后来人家见形势不妙,就跟薛家断了亲,自立门户的。”宋惠兰倒是记得清楚,因为当初那些事儿,宝二奶奶都跟宋惠兰讲过。
  “哦,我想起来了,宝二奶奶不就是芸儿的表姐?”萧霆锴倒是有些印象了,“可是,都断亲了,咱们府上不必送礼了。”
  “咱们府上的礼当然不是送去薛家,而是送到彭家呀,大理寺卿,虽然现在看不清楚他们到底支持谁,但该送礼的时候还是要送的。”宋惠兰虽然也很不满,彭家一来是淳老王妃的娘家,又是有实权的,沾亲带故的,哪能不送。
  “倒是本王糊涂了。”见宋惠兰考虑周到,萧霆锴想起母妃方才那些话,不免又觉得自己这些日子,太冷落妻子了,于是语气也柔软下来,“还得是兰儿,看着你们和和睦睦,本王真是欣慰。”
  王熙芸忙笑得温柔:“瞧王爷这话,姐姐待我一向很好。”
  虽然宋惠兰对丈夫的侧妃,心底总是有个疙瘩,但王熙芸惯会做小伏低,宋惠兰见她如此识趣,也就罢了。
  萧霆锴见妻子贤惠,妾室美貌,十分满足。
  老三夫妇最是恩爱,若是他日,有了太子良娣,不知道这二人又会如何了?
  瑞郡王府的礼物送去彭家,彭家早就装饰的喜气盈盈。
  因儿子有残疾,双亲自然多疼他一些,此番能娶一个貌美又聪慧的儿媳妇,彭家夫妇都很高兴。
  秋高气爽,宝琴出嫁。
  第211章 回忆往事宝琴深思
  成婚前两日的晚上,宝琴自己住的小院子里,她端坐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思绪回到了她和哥哥决心进京的那天。
  父母都不在了,薛家的产业又都在大伯母一家子手里,能怎么办?本应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但宝琴不得不和哥哥一起,面对一切。
  兄妹二人商议了好几日,也没个法子。而这时候,京城的大伯母,居然来信了。
  一看就知道,这信是堂姐写的——大伯母识字有限,更别提书法了。而堂姐的一笔楷书,就是宝琴父亲在世时候,也常常夸赞的。
  大伯母竟然邀请他们兄妹进京,这让不知道路在何方的宝琴兄妹看到了曙光。
  只是有一点,让宝琴十分在意:大伯母一家如今,并不是单门独户的过日子,而是住在京城荣国府。
  荣国府宝琴是知道的,四王八公,连成一气。若不是有大伯母背后的王家荣国府,当初大伯去世,薛家的产业就不会基本都被大房一家拿走了。
  薛家那么些产业,这么多房人,怎么会不争?何况,堂兄薛蟠并不擅长经营。只是那些房的人,都害怕荣国府和王家罢了。
  “大伯母真是慈爱,还想着我们兄妹。”薛蝌见了信感叹一句。
  宝琴却觉得,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薛家那么多房,也不见大伯母他们帮衬哪一家,为何是自己和哥哥?又为何在父母都不在了的时候?
  不过目前,对他们兄妹而言,这是唯一的路:父亲和大伯是亲兄弟,与其他几房关系都更远了。再者,父亲去了的这几年,其他房的也也都是各顾各的,没人愿意对他们娘儿们伸出援手。
  不过等着进了京,宝琴就越发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起来。
  首先还是住处,大伯母一家为何不是去住王家,而是住荣国府?如果说孤儿寡母的单独住一个院子,怕有人欺负,也想借用荣国府和王家的势力,让别人不敢哄骗薛家的生意,那住王家也一样能达到这个目的啊。
  更何况啊,要知道依照老一辈常说的话来讲,那可是“娘亲舅大”呀!这王家舅舅虽说已经出去当官并且身在外地了,但那王家舅母却是带着一大家子人稳稳当当地留在京城之中呢。
  很快,宝琴看出了端倪:大伯母和堂姐,想和荣国府结亲。她们挑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堂姐姨妈的儿子、荣国府的宝贝疙瘩,贾宝玉。
  荣国府这样的门楣,对于皇商薛家而言,的确是高攀的人家。家世之外,宝玉的姐姐还是贤德妃呢。
  可贾宝玉不是堂姐想嫁就能嫁的,就宝琴看来,这其中就有三大阻力。
  首先便是老太太。贾母可是贾府辈分最高的,又是超品诰命夫人,还是史家出来的,只要贾母不点头,宝玉的亲事,就是他爹娘都没法子。
  其次则是大房,虽说宝玉是二房的,可目前承袭爵位的,是宝玉大伯。更别提大房那位琏二奶奶,在贾母跟前那是相当得用的。
  还有一个,当然是宝玉自己了。宝琴才住进来没几日,就看得清楚,宝玉虽说对姐妹们都很不错,但比起来宝玉最在意的,自然是林姐姐。
  只是宝琴没料到,贾母竟然会向大伯母问起自己的八字。其实这意思很明显了:老太太简直等于直白的告诉大伯母,她瞧不上堂姐。
  可大伯母和堂姐就当作听不懂,不仅如此,十日之后,大伯母就叫了哥哥去。
  大伯母提起哥哥的亲事来:“我瞧着那邢家姑娘,是个荆钗布裙的姑娘,你们一道上京,只怕也是见过的,你觉得如何?”
  薛蝌很是意外,毕竟堂兄都还没有定下人家,怎么忽然就提起自己的亲事来?
  但薛蝌是个老实人,当即点了点头,因为邢家姑娘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既然蝌儿也觉得好,那大伯母就舍出老脸,去向老太太求一求,若是能行,那就最好了。”薛姨妈见薛蝌如此配合,心下大喜,她原本还怕薛蝌觉得邢岫烟家太穷了,父母又是那个德行。
  “怎么要去求老太太呢?”薛蝌有几分不解。
  薛姨妈心底咯噔一下:求贾母,是薛姨妈和女儿商议好的,如此一来正好能试探试探老太太的态度,若是她一口回绝,那就还不好办,若是老太太点头,那说明,自己母女还是能继续留在贾府徐徐图谋的。
  很快,薛蝌就和邢岫烟订了亲。
  然而很快,宝琴就发觉不对劲了:订亲不该这么简单吧?三书六礼,前面几个环节都该一一进行呀。
  可大伯母竟然没有动静。
  宝琴的丫头小螺,从其他丫头处听来了几句闲话:太太和宝姑娘都说,邢家太穷了,先缓一缓,日后看情形再决定。
  什么叫看情形,宝琴当即就明白了,自然是看宝姐姐能不能嫁入宝玉了。
  原来,哥哥的亲事不过是大伯母和堂姐用来拉拢荣国府大房的手段罢了。
  甚至,也许从大伯母和堂姐写信来让他们进京时候,她们就是计划好了的。
  但自己兄妹又能如何呢?不上京她们没有路,上了京城,也没有路。但从现在开始,好好计划,说不定还有路。
  为自己和哥哥多留一条路,是宝琴一直都在计划的。所以她让哥哥帮着打理薛家铺子的时候,用心收集各方信息,兴许日后就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