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天子没料到的是,太子竟然直接跪了下去,见他一跪,天子的心突突一下,预感到了儿子是想拒绝。
于是不等太子开口,天子抢在儿子前头先说他的想法:“朕知道,你和太子妃夫妻恩爱,这是好事儿。但这也不影响你有良娣呀。首先你可是储君,枝繁叶茂才是昌盛根本。其次,你的哥哥和弟弟都有了侧妃,单单你一个人这么样子,朝臣们提建议,也是理所当然的。”
萧霆钧眼前闪过妻子的脸庞,沉默了片刻后,叩首:“父皇,娶妻之外还要纳妾,除了爱色之人,便多半是为了子嗣传承,如今太子妃已经育有一女,儿子早晚也会有的。”
天子看着儿子坚毅的面容,不免还是叹了口气:“话虽然如此,但你堂堂一个太子,传承子嗣的事儿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了,这生男生女的事情,也非人力所能控制的。”
萧霆钧听了就赶紧道:“儿臣承蒙父皇隆恩,册立为皇储。于研读史籍之际,亦常深思历代皇储之事宜。我朝博采众长,汲取历朝经验,立皇子以贤能为要,不以嫡长为限。”
此话说到皇帝心坎上,天子点头道:“诚然,祖宗睿智,天下唯有贤能者方可居之!纵观我朝历代帝王,皆非嫡长子,然皆为贤明之君。”
“然而,即便如此,我朝仍旧不免有皇子争端,废太子之事一旦提起,还让不少人谈之色变。”萧霆钧这会儿倒是直言不讳起来,废太子是他伯父,是陛下的哥哥。
当年废太子与太上皇父子相疑,波及天子等诸多皇子。
天子对此也是有些避讳的,这会儿听儿子提起来,反倒是好奇:“你说的这些,跟你的太子良娣,有什么关系?”
萧霆钧把心一横:“儿子愚笨,但儿子想着,若是能集嫡、长、贤于一人,是不是就能少了争端?”
这话一说,天子陷入了沉思:对呀,历来皇子争端,不就是围绕着这几样:嫡子长子贤能,何况大家皆为皇子,紫微星临世镇服诸兄弟臣子者,又能有几人?
见父皇似乎有所动摇,萧霆钧更是谈起后宫之事来:“父皇英明,遍观历朝历代,后宫之人更是为了争宠,挑起不少是非,甚至还得皇子公主或是早夭或是伤残,反倒不是美事。”
听到儿子如此说,天子瞬间就想到了早已逝去的乔氏,那可是萧霆钧的生母啊!想当初,乔氏因病离世时,天子的心中便埋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疙瘩。
而与此同时,另一段记忆也涌上心头——程昭容。那时的她正身怀六甲,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腹中女儿的降临。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她,最终未能让她顺利产下孩子。这接二连三的不幸事件,成为了天子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所以天子也必须承认,太子说的都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行,朕差点儿就被你绕进去了,朕觉得你是太天真了。”天子好一会儿后,反应过来,然后板着脸看着萧霆钧。
“朕看你是有主意的很,就先跪着吧。”天子其实是拿不定主意了,决定到皇后那儿走一趟。
路上天子都在想,老三这又是嫡长子又是选人任贤的,还扯上后宫斗争,说到底,不还是痴情种子一个。
说起来,当初可不就是老三自己看上了人家林家姑娘,还求到了皇后跟前的嘛。
这孩子也不会知道像了谁,天子一路想,就想到了早亡的乔氏。
这孩子,只怕像他娘,他娘可不就是这样,自打嫁给了自己做侧妃,那就是一心一意替自己着想,记得有一回自己病了,乔氏那是衣不解带的照顾着,整整瘦了一大圈呢。
到了皇后的凤仪宫,天子的心情就发生了些变化,对着皇后就感叹起来,把朝臣上折子建议给太子选良娣,以及太子拒绝了的事儿,都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天子的语气,就已经知道,天子对太子并没有太过责备的意思,但却有几分担忧在里头:天子只怕是担心,朝臣会不肯罢休呀。
若是不肯罢休,倒也有一桩好处,可以趁机看看,这里头有没有人搞鬼。
于是皇后就劝解起天子来:“陛下,都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虽说咱们是天家,但父子之间,也是这个么个道理。何况,太子还年轻呢,哪里就要着急说子嗣不丰这种话儿。”
“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是太子呀,是国家的储君,悠悠众口。”天子摇了摇头。
皇后见天子这似乎不是很生气,又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倒有些拿不准了,于是试探着开了口:“不然,臣妾叫了太子妃来,问问太子妃?”
天子思索了一会儿后点了点头:“行,就这么办,你叫太子妃来,听听太子妃的意思。”
皇后于是这才派人去叫了太子妃来。
没多久,太子妃就来了。但令皇后惊讶的是,天子居然躲到了那八扇页剔犀镶多宝山水绘屏风后头去了。
皇后不解,皇后大受震撼,但皇后却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第223章 心有灵犀夕佳受怨
皇后开口时候很是温和,但意思却也很明显:朝臣上了折子,奏请给太子挑选良娣,太子妃作为太子之妻,你怎么想?
黛玉已经从葛夕佳处得到了消息,所以并没有那么吃惊,萧霆钧这么久没有回来,难不成,因为跟父皇闹别扭了?
这么一想,黛玉开口时候便带了几分谨慎:“太子作为储君,开枝散叶是职责所在。”
天子在里头听了,又是欣慰却又有不满。但已经听见太子妃继续说下去了。
“只是,作为妻子,儿媳也不欺瞒母后,作为妻子,儿媳自然希望夫妻恩爱,一天一地一世界。”黛玉说这话的时候,心底是有些拿不准的,可她愿意这个时候,冒险一次。
皇后不由得佩服起太子妃来,她分明并不会知道天子在屏风后头,但却有勇气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可见,太子夫妇真的很是恩爱,这让皇后竟然在一瞬间,生出无限的羡慕来。
虽然天子对自己这个正妻处处尊敬十分维护,可若论及恩爱,只怕就远不如太子夫妇了:当年自己的嫁过来也就两年多,很快侧妃吴氏就进了门,又过了一年多,另一个侧妃乔氏也进了门。
而且乔氏还是个格外出挑的美人,就算是不施脂粉,那一张脸也是素胜积雪晓霞初凝,又擅长抚琴,就是皇后那时候有幸听过乔氏一曲《阳关三叠》,也得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
所以乔氏很快就得到了宠爱,曾经一段时间,还是王爷的天子对乔氏那是独宠一人的。
而此时,屏风后的天子也是有震惊的:平日里看着柔柔弱弱的太子妃,竟然敢在皇后面前这么说。但同时,天子也有一种说不清的情绪:若是太子妃只是一味的说起职责,甚至大度的表示要给太子挑选良娣,那么天子只怕会不高兴,毕竟自己的儿子都如此衷情表白了,太子妃也该如此才是。
不然的话,那不就成了老三一个人,剃头挑子一头热嘛。
而皇后接下来一句话,则让天子在意起来。
“本宫瞧着,玉儿你似乎不吃惊?怎么?这事儿你已经知道了?”皇后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问出来。
黛玉不免抬眼去看皇后,总觉得,皇后似乎故意问这话的,眼神交错间,黛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于是黛玉就知道该怎么回话了:“今儿上午,四弟妹带着侧妃一道进来说话,言谈间她就提起了这事儿,说怕儿媳担心,特意告诉儿媳,好叫儿媳有个心里准备。”
见太子妃如此聪明,瞬间理解了自己问这话的目的,皇后很是欣慰,点了点头:“这也罢了,这事儿,你也应该知道,可不是你们小夫妻二人的事情,事关朝廷,本宫也不能就做主的。”
“是,儿媳明白。”黛玉恭敬道。
“无论陛下如何决定,太子回来了,你们夫妻可要好好说开,不能耍脾气。”皇后又嘱咐她,“若是需要你劝劝太子,你可不要任性。”
黛玉一一应了,见皇后无话了,这才起身告辞。
黛玉一走,天子就从那八扇页剔犀镶多宝山水绘屏风后头走出来,皇后见了先笑道:“陛下英姿盖世,如今倒是躲到屏风后,让人知道了岂不是笑话。”
天子哼了一声,但接下来要发作的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子妃,而是将炮火对准了理郡王府。
“老四媳妇可真是消息灵通啊,折子昨儿才上来,今儿她就得到了消息。”天子有些不满,在天子看来,自己那边的折子,按理说无论内容是什么,都不应该传出去才对,“朕看呀,这事儿指不定就是他们故意的。”
听见天子用了他们二字,皇后就知道此番稳了:老三夫妇还真是厉害。天子说的他们,只怕就是老二和老四了。
天子可以这么说,皇后却不能,她反倒是问:“那陛下打算怎么处理呢?”
“朕记得,老四府上,原本淑妃是赐过去一个宫女,后来听说怀孕了,结果没能生下来?听说还是个男孩?”天子没有回答皇后的问题,反而问起这个事情来。
于是不等太子开口,天子抢在儿子前头先说他的想法:“朕知道,你和太子妃夫妻恩爱,这是好事儿。但这也不影响你有良娣呀。首先你可是储君,枝繁叶茂才是昌盛根本。其次,你的哥哥和弟弟都有了侧妃,单单你一个人这么样子,朝臣们提建议,也是理所当然的。”
萧霆钧眼前闪过妻子的脸庞,沉默了片刻后,叩首:“父皇,娶妻之外还要纳妾,除了爱色之人,便多半是为了子嗣传承,如今太子妃已经育有一女,儿子早晚也会有的。”
天子看着儿子坚毅的面容,不免还是叹了口气:“话虽然如此,但你堂堂一个太子,传承子嗣的事儿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了,这生男生女的事情,也非人力所能控制的。”
萧霆钧听了就赶紧道:“儿臣承蒙父皇隆恩,册立为皇储。于研读史籍之际,亦常深思历代皇储之事宜。我朝博采众长,汲取历朝经验,立皇子以贤能为要,不以嫡长为限。”
此话说到皇帝心坎上,天子点头道:“诚然,祖宗睿智,天下唯有贤能者方可居之!纵观我朝历代帝王,皆非嫡长子,然皆为贤明之君。”
“然而,即便如此,我朝仍旧不免有皇子争端,废太子之事一旦提起,还让不少人谈之色变。”萧霆钧这会儿倒是直言不讳起来,废太子是他伯父,是陛下的哥哥。
当年废太子与太上皇父子相疑,波及天子等诸多皇子。
天子对此也是有些避讳的,这会儿听儿子提起来,反倒是好奇:“你说的这些,跟你的太子良娣,有什么关系?”
萧霆钧把心一横:“儿子愚笨,但儿子想着,若是能集嫡、长、贤于一人,是不是就能少了争端?”
这话一说,天子陷入了沉思:对呀,历来皇子争端,不就是围绕着这几样:嫡子长子贤能,何况大家皆为皇子,紫微星临世镇服诸兄弟臣子者,又能有几人?
见父皇似乎有所动摇,萧霆钧更是谈起后宫之事来:“父皇英明,遍观历朝历代,后宫之人更是为了争宠,挑起不少是非,甚至还得皇子公主或是早夭或是伤残,反倒不是美事。”
听到儿子如此说,天子瞬间就想到了早已逝去的乔氏,那可是萧霆钧的生母啊!想当初,乔氏因病离世时,天子的心中便埋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疙瘩。
而与此同时,另一段记忆也涌上心头——程昭容。那时的她正身怀六甲,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腹中女儿的降临。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她,最终未能让她顺利产下孩子。这接二连三的不幸事件,成为了天子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所以天子也必须承认,太子说的都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行,朕差点儿就被你绕进去了,朕觉得你是太天真了。”天子好一会儿后,反应过来,然后板着脸看着萧霆钧。
“朕看你是有主意的很,就先跪着吧。”天子其实是拿不定主意了,决定到皇后那儿走一趟。
路上天子都在想,老三这又是嫡长子又是选人任贤的,还扯上后宫斗争,说到底,不还是痴情种子一个。
说起来,当初可不就是老三自己看上了人家林家姑娘,还求到了皇后跟前的嘛。
这孩子也不会知道像了谁,天子一路想,就想到了早亡的乔氏。
这孩子,只怕像他娘,他娘可不就是这样,自打嫁给了自己做侧妃,那就是一心一意替自己着想,记得有一回自己病了,乔氏那是衣不解带的照顾着,整整瘦了一大圈呢。
到了皇后的凤仪宫,天子的心情就发生了些变化,对着皇后就感叹起来,把朝臣上折子建议给太子选良娣,以及太子拒绝了的事儿,都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天子的语气,就已经知道,天子对太子并没有太过责备的意思,但却有几分担忧在里头:天子只怕是担心,朝臣会不肯罢休呀。
若是不肯罢休,倒也有一桩好处,可以趁机看看,这里头有没有人搞鬼。
于是皇后就劝解起天子来:“陛下,都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虽说咱们是天家,但父子之间,也是这个么个道理。何况,太子还年轻呢,哪里就要着急说子嗣不丰这种话儿。”
“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是太子呀,是国家的储君,悠悠众口。”天子摇了摇头。
皇后见天子这似乎不是很生气,又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倒有些拿不准了,于是试探着开了口:“不然,臣妾叫了太子妃来,问问太子妃?”
天子思索了一会儿后点了点头:“行,就这么办,你叫太子妃来,听听太子妃的意思。”
皇后于是这才派人去叫了太子妃来。
没多久,太子妃就来了。但令皇后惊讶的是,天子居然躲到了那八扇页剔犀镶多宝山水绘屏风后头去了。
皇后不解,皇后大受震撼,但皇后却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第223章 心有灵犀夕佳受怨
皇后开口时候很是温和,但意思却也很明显:朝臣上了折子,奏请给太子挑选良娣,太子妃作为太子之妻,你怎么想?
黛玉已经从葛夕佳处得到了消息,所以并没有那么吃惊,萧霆钧这么久没有回来,难不成,因为跟父皇闹别扭了?
这么一想,黛玉开口时候便带了几分谨慎:“太子作为储君,开枝散叶是职责所在。”
天子在里头听了,又是欣慰却又有不满。但已经听见太子妃继续说下去了。
“只是,作为妻子,儿媳也不欺瞒母后,作为妻子,儿媳自然希望夫妻恩爱,一天一地一世界。”黛玉说这话的时候,心底是有些拿不准的,可她愿意这个时候,冒险一次。
皇后不由得佩服起太子妃来,她分明并不会知道天子在屏风后头,但却有勇气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可见,太子夫妇真的很是恩爱,这让皇后竟然在一瞬间,生出无限的羡慕来。
虽然天子对自己这个正妻处处尊敬十分维护,可若论及恩爱,只怕就远不如太子夫妇了:当年自己的嫁过来也就两年多,很快侧妃吴氏就进了门,又过了一年多,另一个侧妃乔氏也进了门。
而且乔氏还是个格外出挑的美人,就算是不施脂粉,那一张脸也是素胜积雪晓霞初凝,又擅长抚琴,就是皇后那时候有幸听过乔氏一曲《阳关三叠》,也得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
所以乔氏很快就得到了宠爱,曾经一段时间,还是王爷的天子对乔氏那是独宠一人的。
而此时,屏风后的天子也是有震惊的:平日里看着柔柔弱弱的太子妃,竟然敢在皇后面前这么说。但同时,天子也有一种说不清的情绪:若是太子妃只是一味的说起职责,甚至大度的表示要给太子挑选良娣,那么天子只怕会不高兴,毕竟自己的儿子都如此衷情表白了,太子妃也该如此才是。
不然的话,那不就成了老三一个人,剃头挑子一头热嘛。
而皇后接下来一句话,则让天子在意起来。
“本宫瞧着,玉儿你似乎不吃惊?怎么?这事儿你已经知道了?”皇后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问出来。
黛玉不免抬眼去看皇后,总觉得,皇后似乎故意问这话的,眼神交错间,黛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于是黛玉就知道该怎么回话了:“今儿上午,四弟妹带着侧妃一道进来说话,言谈间她就提起了这事儿,说怕儿媳担心,特意告诉儿媳,好叫儿媳有个心里准备。”
见太子妃如此聪明,瞬间理解了自己问这话的目的,皇后很是欣慰,点了点头:“这也罢了,这事儿,你也应该知道,可不是你们小夫妻二人的事情,事关朝廷,本宫也不能就做主的。”
“是,儿媳明白。”黛玉恭敬道。
“无论陛下如何决定,太子回来了,你们夫妻可要好好说开,不能耍脾气。”皇后又嘱咐她,“若是需要你劝劝太子,你可不要任性。”
黛玉一一应了,见皇后无话了,这才起身告辞。
黛玉一走,天子就从那八扇页剔犀镶多宝山水绘屏风后头走出来,皇后见了先笑道:“陛下英姿盖世,如今倒是躲到屏风后,让人知道了岂不是笑话。”
天子哼了一声,但接下来要发作的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子妃,而是将炮火对准了理郡王府。
“老四媳妇可真是消息灵通啊,折子昨儿才上来,今儿她就得到了消息。”天子有些不满,在天子看来,自己那边的折子,按理说无论内容是什么,都不应该传出去才对,“朕看呀,这事儿指不定就是他们故意的。”
听见天子用了他们二字,皇后就知道此番稳了:老三夫妇还真是厉害。天子说的他们,只怕就是老二和老四了。
天子可以这么说,皇后却不能,她反倒是问:“那陛下打算怎么处理呢?”
“朕记得,老四府上,原本淑妃是赐过去一个宫女,后来听说怀孕了,结果没能生下来?听说还是个男孩?”天子没有回答皇后的问题,反而问起这个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