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又想着捉弄人:“等会儿,我可要好好看看,只怕宝琴妹妹她们,也得吓一大跳呢。”
“也就是云妹妹了,还是这么爱玩。”黛玉看着湘云如今这模样,也就知道,虽说卫若兰双腿不便需要轮椅,但显然这对小夫妻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不然湘云可就没有这么开心。
“我能如此,还是要感谢太子妃才是。如今虽说没有山珍海味,但两个人过日子,一切都能自己做主。”湘云由衷的感谢黛玉,“画堂春绣这儿又能贴补家用,我呀,如今可比以前过的充实多了。”
湘云想起小时候,最喜欢去荣国府玩,很大一个原因其实就是,荣国府的日子那才叫轻松惬意,吃的玩的都比史家好太多了。
但现在成熟了,才知自己年幼时候的无知。
听见外头通传彭三奶奶到了,湘云就知道是宝琴来了,赶紧冲黛玉使眼色,让她别声张,一定要吓一回宝琴。
哪知道宝琴可比湘云淡定多了,当即就笑呵呵请安问好,而后打趣湘云:“让太子妃来吓我的,肯定史云姐姐这个促狭鬼。”
很快画堂春绣里头做事的妇人们都到了,还不少带了儿女前来。见了太子妃,一开始众人还有些放不开,但有湘云这个活跃气氛的,又有宝琴这个善于引导的,再加上太子妃为人风趣,很快大家就丢掉了包袱,畅谈起来。
女子相处,宛如那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无论是否经历婚姻与生育的洗礼,总归散发着闺阁的芬芳气息。那些如丝般绵密的心事,便是连爹娘都难以启齿的,却能在彼此间如潺潺流水般倾诉。毕竟,这又与未出阁时有所不同,无需言语,便能心领神会。
其实不过都是些闲聊,有人叮嘱湘云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或者说起家里做的蜜饯点心,又或者说起给孩子做的鞋子等等,却黛玉彻底得到了放松一般。
宫里头,断然没有这样闲适惬意的。
而且,从她们聊天,就能大概了解到很多坊间的消息,这些消息是黛玉平日在宫中不能了解到的。
难怪萧霆钧说他要到市集街巷去走一走逛一逛,想必街头巷尾的,更能了解一些消息。
萧霆钧下午来接,先是带着黛玉去市集逛一逛。
今儿出来,萧霆钧是好好准备的,他穿了一件寻常淡青色常服,连腰间绣着四爪金龙的代表太子身份的腰带都没系,现如今看上去就是寻常富贵人家公子的样子,马车亦是低调。
不过为了安全,二人并不能下了马车,而是坐着车转了转。
“你还记得我当初给你送的点心?”萧霆钧见黛玉不敢掀起帘子,就告诉她没事儿的,”这辆马车糊窗户的明瓦纸宛如薄如蝉翼的轻纱,与宫内御书房所用的如出一辙,你能透过它清晰地看见外面的世界,然而外面的人看向里面,却仿佛是隔着一层浓雾,朦朦胧胧,难以窥视。”
黛玉这才放心的掀起了帘子,果然见到‘稻香楼’三个字,门口还排着队有人买东西呢。
那时候黛玉指婚给萧霆钧没有太久,他就跑到稻香楼买了点心,送到荣国府来。一转眼都好多年过去了,如今荣国府都不存在了。
黛玉瞧着这天子脚下最繁华之地,有几分感慨。
“我们让人去买些?倒是有些想吃了。”如今在宫内,膳房各种点心,但黛玉却记得当初萧霆钧送来的点心的味道。
“行呀,让赵秉信再买点儿其他的,比如蜜饯梅子的。”萧霆钧看着妻子秀眸里笑意浅浅,今儿她不是太子妃的打扮,反倒是更像最初认识她的时候,清丽脱俗。
两人兴致不错的转了一圈才去乔家,事先没说,乔家人都着实震惊,一家子上来请安后,大舅舅带着太子去了书房。
如今乔兰若都已经出嫁,但家里面还是很热闹。
“殿下自己出来也就罢了,这带着太子妃,还是一定要谨慎小心的。”兵部尚书乔雨霁,作为太子的亲舅舅,其实心底是不赞成太子这么冒失的,但君臣有别,所以他点到为止。
“舅舅放心好了,跟父皇母后都是打过招呼的。”萧霆钧明白他舅舅的担忧,“今儿有事儿,请舅舅帮忙留意着。”
说着萧霆钧将湖南湖北雪灾赈灾的事儿说给舅舅听:“此番二哥主导,看起来倒是做的很好,但内里似乎有些事儿,有些微妙。”
舅甥二人讨论了起来。
在乔家用了晚饭,二人才启程回去。
路上黛玉在车内瞧见有卖灯的,很感兴趣,萧霆钧立刻就让赵秉信去买。不多时,赵秉信就提着一盏梅花灯和一盏兔子灯回来了。
“你倒是很有眼力见。”萧霆钧夸了一句。
“这梅花灯最配娘娘了,兔子灯回去给小郡主,她肯定高兴。”赵秉信乖觉道。
萧霆钧点点头,黛玉在马车进宫门的时候,还不舍的回看了一眼。
萧霆钧握着妻子的手,摇了摇。
黛玉没料到,元宵一过,德麟宫迎来的第一位客人,会是金佳珠。
第239章 坦言想法黛玉深思
金佳珠今儿是单独进宫来的。
黛玉虽然人在宫内,但早就听说了,这位高丽来的公主,深得理郡王喜欢,听闻为此,理郡王妃葛夕佳还大闹了一场,结果越发惹得理郡王看她鼻子不只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的。
这不,元宵才过呢,就听说理郡王妃不舒服,都没进宫来请安。
虽说金佳珠是侧妃,但因着是高丽的公主,所以倒没有特别规定她不能进宫,所以金佳珠就进宫来给徐淑妃请安了。
徐淑妃对着金佳珠,可就比对着葛夕佳和颜悦色很多,拉着很是说了会儿话后,越发觉得金佳珠懂事,还将一只白玉镂雕花卉纹香囊给了金佳珠。
金佳珠心底有事儿,直接来了德麟宫,她倒是懂规矩,让人通传,等着太子妃让人请她进去后,她才进了德麟宫。
她是来给太子妃送消息的。
”太子妃只怕不知道,您那画堂春绣用了上贡的缎子。“金佳珠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重点。
黛玉被金佳珠直愣愣的一句话说的有点呆住:怎么连闲话都没有一句?
结果她的模样落在金佳珠眼底,那就是太子妃肯定不知情,画堂春绣出了问题。
“看来太子妃得小心点儿,这事儿我们王妃已经知道了,正琢磨着怎么来告您一状呢。”金佳珠很是直接,因为她今儿来为的就是这件事。
葛夕佳知道了?她想做什么?黛玉虽然很好奇,但更令黛玉意外的,是金佳珠的态度,她为何要来告诉自己?
既然她这么直接,黛玉索性就问了出来:“你是理郡王侧妃,怎么要选择将这事儿告诉本宫呢?本宫出了事,于你们府上,只怕是好事儿吧?”
金佳珠喜欢黛玉这般直爽,当即很是认真道:“臣妾也就不瞒着太子妃了,臣妾可不满足于一个侧妃之位。”
哦,原来金佳珠的目的是想当理郡王正妃吗?
“但若是太子和本宫出了事儿,你将来说不定就不只是一个王妃了?”黛玉继续追问。
“臣妾这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理郡王可不比太子那么优秀,而太子妃就更比如今的理郡王妃出色不知多少。就算这事儿被揭穿,也不过是太子妃管教不严,臣妾是决不相信太子妃会挪用宫中财物的。”金佳珠今儿,是有备而来的,这会儿说起来,自然条理清晰。
“所以,臣妾更愿意拿此事来跟太子妃卖个人情,日后太子妃能多多照顾臣妾就是了。”金佳珠坦然说道。
还真是个有意思还很聪明的公主啊,听说当初是高丽的王主动向父皇表示,愿意把女儿嫁给理郡王,看来,是公主自己的意思。
“有三件事儿,本宫得说清楚。第一,画堂春绣用的锦缎,的确是宫中之物,但这是经过了父皇母后同意的,卖出去的银子,是会捐给国库的。”黛玉并不介意告诉金佳珠,至于金佳珠要不要告诉葛夕佳,那就是金佳珠的事儿了。
金佳珠先是有些震惊,继而就笑了:“果然,臣妾就说嘛,画堂春绣的人想要拿到宫中的东西,只可能有一种途径,那就是太子妃这儿给的。既然太子妃会给,那就绝不会是偷拿。”
然后金佳珠就幸灾乐祸起来:“那臣妾就要看看,王妃这一次,会不会因此栽个大跟头了。”
看来,金佳珠是不打算告诉葛夕佳了。
黛玉紧接着说了第二件:“理郡王妃出身葛家,你应该知道葛家是什么人家。王妃的位置,还是很牢靠的。”
金佳珠这才真的愣住了,因为她听懂了太子妃的话:葛夕佳是天子亲自给理郡王挑的,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她身后还有葛家。中原王朝讲究七出之条,也有三不去,那么,想要将葛夕佳从正妃位置上拉下来,可不容易了。
黛玉见金佳珠若有所思,就知道她听懂了自己的意思。
于是黛玉继续说:“这第三件事情嘛,根据历朝历代例子,虽说皇家尚无正妃侧妃调换身份之先例,然诸王府废正妃、侧妃掌事之例却屡见不鲜。”
“也就是云妹妹了,还是这么爱玩。”黛玉看着湘云如今这模样,也就知道,虽说卫若兰双腿不便需要轮椅,但显然这对小夫妻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不然湘云可就没有这么开心。
“我能如此,还是要感谢太子妃才是。如今虽说没有山珍海味,但两个人过日子,一切都能自己做主。”湘云由衷的感谢黛玉,“画堂春绣这儿又能贴补家用,我呀,如今可比以前过的充实多了。”
湘云想起小时候,最喜欢去荣国府玩,很大一个原因其实就是,荣国府的日子那才叫轻松惬意,吃的玩的都比史家好太多了。
但现在成熟了,才知自己年幼时候的无知。
听见外头通传彭三奶奶到了,湘云就知道是宝琴来了,赶紧冲黛玉使眼色,让她别声张,一定要吓一回宝琴。
哪知道宝琴可比湘云淡定多了,当即就笑呵呵请安问好,而后打趣湘云:“让太子妃来吓我的,肯定史云姐姐这个促狭鬼。”
很快画堂春绣里头做事的妇人们都到了,还不少带了儿女前来。见了太子妃,一开始众人还有些放不开,但有湘云这个活跃气氛的,又有宝琴这个善于引导的,再加上太子妃为人风趣,很快大家就丢掉了包袱,畅谈起来。
女子相处,宛如那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无论是否经历婚姻与生育的洗礼,总归散发着闺阁的芬芳气息。那些如丝般绵密的心事,便是连爹娘都难以启齿的,却能在彼此间如潺潺流水般倾诉。毕竟,这又与未出阁时有所不同,无需言语,便能心领神会。
其实不过都是些闲聊,有人叮嘱湘云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或者说起家里做的蜜饯点心,又或者说起给孩子做的鞋子等等,却黛玉彻底得到了放松一般。
宫里头,断然没有这样闲适惬意的。
而且,从她们聊天,就能大概了解到很多坊间的消息,这些消息是黛玉平日在宫中不能了解到的。
难怪萧霆钧说他要到市集街巷去走一走逛一逛,想必街头巷尾的,更能了解一些消息。
萧霆钧下午来接,先是带着黛玉去市集逛一逛。
今儿出来,萧霆钧是好好准备的,他穿了一件寻常淡青色常服,连腰间绣着四爪金龙的代表太子身份的腰带都没系,现如今看上去就是寻常富贵人家公子的样子,马车亦是低调。
不过为了安全,二人并不能下了马车,而是坐着车转了转。
“你还记得我当初给你送的点心?”萧霆钧见黛玉不敢掀起帘子,就告诉她没事儿的,”这辆马车糊窗户的明瓦纸宛如薄如蝉翼的轻纱,与宫内御书房所用的如出一辙,你能透过它清晰地看见外面的世界,然而外面的人看向里面,却仿佛是隔着一层浓雾,朦朦胧胧,难以窥视。”
黛玉这才放心的掀起了帘子,果然见到‘稻香楼’三个字,门口还排着队有人买东西呢。
那时候黛玉指婚给萧霆钧没有太久,他就跑到稻香楼买了点心,送到荣国府来。一转眼都好多年过去了,如今荣国府都不存在了。
黛玉瞧着这天子脚下最繁华之地,有几分感慨。
“我们让人去买些?倒是有些想吃了。”如今在宫内,膳房各种点心,但黛玉却记得当初萧霆钧送来的点心的味道。
“行呀,让赵秉信再买点儿其他的,比如蜜饯梅子的。”萧霆钧看着妻子秀眸里笑意浅浅,今儿她不是太子妃的打扮,反倒是更像最初认识她的时候,清丽脱俗。
两人兴致不错的转了一圈才去乔家,事先没说,乔家人都着实震惊,一家子上来请安后,大舅舅带着太子去了书房。
如今乔兰若都已经出嫁,但家里面还是很热闹。
“殿下自己出来也就罢了,这带着太子妃,还是一定要谨慎小心的。”兵部尚书乔雨霁,作为太子的亲舅舅,其实心底是不赞成太子这么冒失的,但君臣有别,所以他点到为止。
“舅舅放心好了,跟父皇母后都是打过招呼的。”萧霆钧明白他舅舅的担忧,“今儿有事儿,请舅舅帮忙留意着。”
说着萧霆钧将湖南湖北雪灾赈灾的事儿说给舅舅听:“此番二哥主导,看起来倒是做的很好,但内里似乎有些事儿,有些微妙。”
舅甥二人讨论了起来。
在乔家用了晚饭,二人才启程回去。
路上黛玉在车内瞧见有卖灯的,很感兴趣,萧霆钧立刻就让赵秉信去买。不多时,赵秉信就提着一盏梅花灯和一盏兔子灯回来了。
“你倒是很有眼力见。”萧霆钧夸了一句。
“这梅花灯最配娘娘了,兔子灯回去给小郡主,她肯定高兴。”赵秉信乖觉道。
萧霆钧点点头,黛玉在马车进宫门的时候,还不舍的回看了一眼。
萧霆钧握着妻子的手,摇了摇。
黛玉没料到,元宵一过,德麟宫迎来的第一位客人,会是金佳珠。
第239章 坦言想法黛玉深思
金佳珠今儿是单独进宫来的。
黛玉虽然人在宫内,但早就听说了,这位高丽来的公主,深得理郡王喜欢,听闻为此,理郡王妃葛夕佳还大闹了一场,结果越发惹得理郡王看她鼻子不只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的。
这不,元宵才过呢,就听说理郡王妃不舒服,都没进宫来请安。
虽说金佳珠是侧妃,但因着是高丽的公主,所以倒没有特别规定她不能进宫,所以金佳珠就进宫来给徐淑妃请安了。
徐淑妃对着金佳珠,可就比对着葛夕佳和颜悦色很多,拉着很是说了会儿话后,越发觉得金佳珠懂事,还将一只白玉镂雕花卉纹香囊给了金佳珠。
金佳珠心底有事儿,直接来了德麟宫,她倒是懂规矩,让人通传,等着太子妃让人请她进去后,她才进了德麟宫。
她是来给太子妃送消息的。
”太子妃只怕不知道,您那画堂春绣用了上贡的缎子。“金佳珠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重点。
黛玉被金佳珠直愣愣的一句话说的有点呆住:怎么连闲话都没有一句?
结果她的模样落在金佳珠眼底,那就是太子妃肯定不知情,画堂春绣出了问题。
“看来太子妃得小心点儿,这事儿我们王妃已经知道了,正琢磨着怎么来告您一状呢。”金佳珠很是直接,因为她今儿来为的就是这件事。
葛夕佳知道了?她想做什么?黛玉虽然很好奇,但更令黛玉意外的,是金佳珠的态度,她为何要来告诉自己?
既然她这么直接,黛玉索性就问了出来:“你是理郡王侧妃,怎么要选择将这事儿告诉本宫呢?本宫出了事,于你们府上,只怕是好事儿吧?”
金佳珠喜欢黛玉这般直爽,当即很是认真道:“臣妾也就不瞒着太子妃了,臣妾可不满足于一个侧妃之位。”
哦,原来金佳珠的目的是想当理郡王正妃吗?
“但若是太子和本宫出了事儿,你将来说不定就不只是一个王妃了?”黛玉继续追问。
“臣妾这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理郡王可不比太子那么优秀,而太子妃就更比如今的理郡王妃出色不知多少。就算这事儿被揭穿,也不过是太子妃管教不严,臣妾是决不相信太子妃会挪用宫中财物的。”金佳珠今儿,是有备而来的,这会儿说起来,自然条理清晰。
“所以,臣妾更愿意拿此事来跟太子妃卖个人情,日后太子妃能多多照顾臣妾就是了。”金佳珠坦然说道。
还真是个有意思还很聪明的公主啊,听说当初是高丽的王主动向父皇表示,愿意把女儿嫁给理郡王,看来,是公主自己的意思。
“有三件事儿,本宫得说清楚。第一,画堂春绣用的锦缎,的确是宫中之物,但这是经过了父皇母后同意的,卖出去的银子,是会捐给国库的。”黛玉并不介意告诉金佳珠,至于金佳珠要不要告诉葛夕佳,那就是金佳珠的事儿了。
金佳珠先是有些震惊,继而就笑了:“果然,臣妾就说嘛,画堂春绣的人想要拿到宫中的东西,只可能有一种途径,那就是太子妃这儿给的。既然太子妃会给,那就绝不会是偷拿。”
然后金佳珠就幸灾乐祸起来:“那臣妾就要看看,王妃这一次,会不会因此栽个大跟头了。”
看来,金佳珠是不打算告诉葛夕佳了。
黛玉紧接着说了第二件:“理郡王妃出身葛家,你应该知道葛家是什么人家。王妃的位置,还是很牢靠的。”
金佳珠这才真的愣住了,因为她听懂了太子妃的话:葛夕佳是天子亲自给理郡王挑的,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她身后还有葛家。中原王朝讲究七出之条,也有三不去,那么,想要将葛夕佳从正妃位置上拉下来,可不容易了。
黛玉见金佳珠若有所思,就知道她听懂了自己的意思。
于是黛玉继续说:“这第三件事情嘛,根据历朝历代例子,虽说皇家尚无正妃侧妃调换身份之先例,然诸王府废正妃、侧妃掌事之例却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