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他家里人都是老实种地的乡下人,他们村叫长顺村。”
  长顺村?黛玉总觉得怎么有点儿耳熟呢,但一时半会儿,倒是没想起来在哪儿听过这个村子的名字。
  “他如今这些年,倒也攒了些银子,但是想在京城买房子,那只能在郊外的地方买个小房子。”
  为了能说动太子妃,钟尘几乎是把自己祖宗三代都给交待了一遍,又把自己的身家全说了。
  其实就算他不说,这些信息,征兵时候也有过详细调查的,只要将他的黄册调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玉儿还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萧霆钧介绍完钟尘的信息后,还说了一句。
  “怎么我瞧着,你很希望雪雁点头?”黛玉看出来了。
  “那是自然了,到时候雪雁就算出了宫嫁了人,还是能经常来陪陪你嘛。”萧霆钧没说的是,他觉得,紫鹃不出宫,黛玉还是有几分惋惜的。
  而且,他曾经听妻子说过,雪雁还是从扬州时候就陪着妻子的。这么多年的感情,自然会不舍得。
  雪雁嫁的近一点,那就好处多多。
  “怎么?你就一点儿也不担心,钟侍卫是希望借着殷勤关系,好获得晋升呢?”黛玉好奇。
  “一来嘛,钟尘不是那样的人,二来嘛,玉儿你是不相信你自己还是不相信我呢?”萧霆钧反问一句。
  黛玉也就笑了,萧霆钧和自己都是有原则的人,帮人必须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那我回头先问问雪雁自己的意思。”黛玉想了想,当初雪雁也该见过钟尘,若是雪雁还想见一见,也不是难事。
  于是第二日没事儿的时候,黛玉就单独留下雪雁说话。
  哪知道黛玉开口一提,雪雁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先问:“姑娘觉得好不好?”
  “虽说家庭普通了些,但只要人不错就行。”黛玉直言。
  “奴婢也这么想,何况,奴婢家人早就都不在了,所以只要对方家里人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也就罢了。”雪雁倒是十分爽快,“奴婢觉得可以。”
  这就答应了,黛玉都没料到雪雁答应的这么快,忍不住问:“你,就不多考虑考虑?”
  ,“奴婢以前在郡王府,倒是见过他好几次的,不过没有深交。但看的出来,他护卫主子的时候很忠心。”雪雁快人快语,“何况,既然是太子殿下来跟太子妃您提的,那想来殿下对他的人品是瞧得过眼的,对他办事儿的能力是信得过的,至于旁的,他在侍卫司,只怕不敢欺瞒殿下,也没法子瞒住殿下。”
  “太子妃您待奴婢一向很好,能来向奴婢提这事儿,那奴婢就觉得,没问题了。”雪雁一番话,说的黛玉忍不住都笑了。
  “你倒是会偷懒,不过你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你不糊涂。”黛玉同时感慨道,“你跟着我这么些年,能见到你嫁人,日后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又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那我真的是很高兴的。”
  对着紫鹃雪雁这样的丫头,黛玉很少自称本宫,毕竟这么多年情分。所以,她希望她们都嫁得好。
  “只是,奴婢有些担心。”雪雁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紫鹃姐姐不出宫,日后看着奴婢出去了,紫鹃姐姐会不会不高兴?”
  这话问的黛玉先是一愣:黛玉明白雪雁的意思,说到底,雪雁这门亲事,也有太子夫妇的安排在里头。紫鹃知道了,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黛玉想了会儿,反问了雪雁一个问题:“以前我从未想过问你,今儿借着这个机会,那我先问问你,当初我们从扬州来了贾家,紫鹃被拨来伺候我,众人都说,我信任紫鹃甚过你,你当初,可有什么想法?”
  雪雁猛地听见太子妃这么一问,也愣了一下,继而笑起来:“娘娘,这都过了多少年了,不过奴婢不敢欺瞒娘娘。”
  雪雁对着黛玉一向是什么都说的,当年她跟着黛玉进荣国府,还是个孩子呢。
  第255章 雪雁坦诚主仆情深
  听见太子妃的问题,雪雁十分坦诚:“最开始的时候,奴婢还不是难过,而是担心。”
  担心?黛玉认真听雪雁讲下去。
  “毕竟奴婢是从扬州来的,紫鹃姐姐是荣国府家里头的,她又比奴婢细心周到,日后要是不要奴婢了,奴婢就没地方好去了。”雪雁有一段时间,很惶恐。
  黛玉顿时深有感触:曾经有一段时间,黛玉不仅仅想家,也很惶恐。二舅母对自己的不喜,简直是明摆着的——自己去拜见二舅舅,枯坐了半日,二舅母才请了自己过去说话。还特意说什么,不要招惹宝玉。
  所以雪雁的心情,那时候的黛玉还不了解,现在则是万分理解。
  “不过很快,奴婢的担心也就消失了,因为您对奴婢还是一如既往的照拂,紫鹃姐姐也不是那种要排挤人的。”雪雁从记事起就已经跟在黛玉身边了,想起当初陪着黛玉在扬州读书的日子,有一种仿佛过了一百年那么久一样。
  黛玉点了点头:“当初,我也还只是个小姑娘,没能体会到你的心情。不过现在嘛,你刚才问,你能出宫嫁人,紫鹃不能,她会不会不高兴,我想,她的心情,该和你小时候的心情有些类似。”
  雪雁不太明白。
  “她不会不高兴,也不会生你的气,她一定也希望你过的幸福。”黛玉了解她的丫头们,“只是,她也会担心,女子出嫁,或者不出嫁,都会有担心,对不对?”
  雪雁听了这话思考了会儿:嫁了人,有嫁了人的好处,也不一定是好处,也可能是有坏处,不嫁人也是如此。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雪雁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了。”
  “既然你同意了,那我回头就跟太子说了。”黛玉琢磨着,雪雁是她身边第一个出嫁的,又无父无母的,到时候怎么样才方便些。
  不仅仅是紫鹃雪雁,就是春雨春纤也跟着自己很多年,成亲嫁人,黛玉自然要出一份嫁妆。
  这在很多大户人家也很正常,但大部分都是给一些银子也就罢了,比如黛玉都记得,那时候住荣国府,王夫人院子里有丫头出嫁,她也就给了二十两银子。
  可雪雁她们不同,黛玉觉得她们都和自己家人差不多了。
  黛玉起身拿出自己早就拟定好了的账本子,她当初就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账本子上头,已经写的比较详细了:银子多少,布料多少,药材多少等,都是有的。
  细细思考了两日,黛玉将紫鹃雪雁和春雨春纤都叫了来。
  “你们都是跟着我这么多年的,我就直说了。你们结婚,我就不给你们那些摆件或者书本了,对你们只怕用处也不大。就实惠点儿,直接就给银子,一人都是二百两。另外再有布料和药材。”黛玉开口后,四个丫头都赶紧跪下。
  “这么多银子,奴婢们不能收。”雪雁先开口,她是四个人中目前看来第一个会结婚的。
  “怎么能不要呢,人活着不容易,女人又尤其不容易,小时候我曾听见我母亲和父亲开玩笑,说了一句话,人生在世,最可靠的只有两样,一是自己,二就是银子。细细想来,这话不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黛玉笑道。
  “愿意出嫁的就带着嫁妆走,紫鹃不愿意出嫁,这些东西我也给你留着,等你到四十岁的时候愿意留下就留下,愿意出去养老也不至于两手空空的,有银子傍身,总是好的。”黛玉一番话,说的四个丫头全都很是感动,齐齐给黛玉磕头谢恩。
  “都起来吧。”黛玉抬手示意后,又说,“但是你们自己也要心明眼亮些,就比如雪雁,如今钟侍卫是这般,但人会不会变,也不好说。所以你的嫁妆,你自己要保管好,虽说只有最没出息的男人才会动媳妇的嫁妆,但霸占嫁妆这种事也不少见。”
  “而且,你们即便嫁了人,遇上了困难,也不要不吭声,尤其是若被欺负了,更不要闷着。”
  “但丑话我也说在前头,这些年你们很不错,但若是日后出去了,有人想靠着你们升官发财,那就趁早歇了这样的心思,不然到时候,可就别管我翻脸不认人了。”
  四个丫头都是聪明人,又跟着黛玉一路从荣国府到怡郡王府再到如今的德麟宫,丫头婆子勾心斗角、主子们之间的彼此算计、甚至连皇子之间的你来我往,她们都是跟着见识过。
  因此听了黛玉这话,雪雁就先道:“太子妃只管放心,但凡有人想借着奴婢们攀扯上太子妃甚至太子,那奴婢们第一个就不认,更别说奴婢们自己,若有这样的心思,那日后就没脸见您了。”
  “奴婢们也是这么想的。”其他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黛玉点了点头,让她们各自下去做事。
  哪知道才下去没有多久,紫鹃就又来了:“皇后娘娘差了雪花来,请太子妃过去,还特意吩咐,带上孟嫂子。”
  黛玉听了心下疑惑:怎么母后特意吩咐带上孟氏?难不成母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病痛,不想让太医诊断,而是要让孟氏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