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被探春拒绝,田氏倒也没有生气,还很会自己给自己台阶下:“是妾身冒失了,只想着表一表我们爷的孝心苦心,说的急切了些。妾身今日就先告退了,改日再来母亲请安。”
  田氏出去后,侍书都忍不住说了一句:“二王子还真有意思,谁愿意凭空捡一个十六岁的儿子。”
  探春想,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罢了,找个时候,给国主透个风,好让他知道知道,他的儿子是个什么货色。”挑拨离间,让两个王子别哪一方独大,才是探春的目的。
  侍书是最明白探春心思的,听了这话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等着蔡经略知道二儿子竟然让妻子跑去认探春当母亲后,更是被震惊到了——若是老大,还可以说他出身低了想抬高自己,可老二的母亲是原王后,老二这么做,也不怕他九泉之下的母亲寒心吗?
  气不过的蔡经略甚至对着探春发难:“怎么,你看不上老二?”
  “这话从何说起?”探春故作不解。
  “他不是来认你当母亲?”蔡经略可以说得上阴阳怪气了。
  却不料探春听了仿佛没当回事儿:“您是怪我没跟你说一声?一来,两个王子本来就得叫我一声母亲,二来,我还年轻呢,将来又不是不能有自己的儿子。”
  这话说的相当坦诚,蔡经略反倒是让探春的坦坦荡荡给弄得没脾气了:说到底,他还是害怕自己的枕边人跟自己儿子联手的。
  “何况,我可不想要这么大的儿子,更不想做别人的便宜婆母。”探春继续说,“民间有句俗话,娶了媳妇忘了娘,新娘都有了,还要什么养娘啊。”
  这下子蔡经略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摇了摇头:“这话,也是你这个王后该说的吗?”
  语气里却没有一点儿责备的意思。
  这事儿最终也以蔡经略训斥了儿子结束。
  有意思的是,两个王子对于拉拢探春不成功,反倒是没有气馁,因为二人都觉得,只要对方也没成功,那就不算失败。
  不过二人倒也歇了心思,没有继续在探春这方下功夫:只要王后保持中立,就是好事儿。
  等着江春华生了个儿子,两个王子也没太在意:这个弟弟太小了,等他长大,黄花菜都凉了。
  然而,探春的一切也并非一帆风顺。
  这一日,探春蘸着朱砂的笔尖悬在宣纸上方,一滴红墨正落在画中垂丝海棠的花蕊里。窗外传来三声鹧鸪啼,她睫毛微颤,笔锋忽转,在花瓣脉络间勾出几个似字非字的符号。
  "王妃,宫禁卫军的人闯进园子了!"侍书推开雕花门,发间金簪歪斜着刺破暮色。探春腕骨一抖,镇纸下的海棠图已卷成细轴塞进青瓷画缸,指尖却触到暗格里冰凉的蜡丸。
  探春将茶盏往绣绷上一泼,墨菊顿时晕成团乌云,"侍书,把前日誊抄的《女诫》拿来。"话音未落,玄铁护腕已挑开珠帘,为首那人鹰目扫过案上狼毫,刀鞘重重压在未干的画纸上。
  "赵大人是要替国主考校本宫笔墨?"探春捻起染红的指尖,"这海棠图原是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中原太子妃的。"
  赵全冷笑一声,佩刀穗子扫落案头白玉镇纸,暗格弹开的瞬间,侍书的呼吸凝在喉间。
  什么都没有,就连海棠图也让他们看不出任何问题。
  “王后,芳贵人宫中失窃,下官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赵全什么都没有能找到,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向探春请罪。
  探春当即发火:“芳贵人?还真有意思,既然如此,那本宫就等着芳贵人的解释。”
  只可惜,芳贵人不会有机会了,国主以芳贵人僭越为由,直接赐了一杯毒酒。
  这倒是给探春提了个醒——只怕国主对她,有怀疑。
  日后一切,当更为谨慎才是。
  幸好当日,和林姐姐商议时候,留了个心眼儿——直接送给林姐姐,只怕太惹眼了,毕竟林姐姐身份特殊,若是去信给二姐姐,就不同了。
  二姐姐一个寡妇,自己这个做妹妹的,寄信过去,再合理不过了。
  然而探春都没料到,有人比自己还等不及。
  第307章 番外一、才自精明志自高(5)
  冰裂纹香炉腾起青烟,探春敏锐的觉察着,似乎与往日的有些不同。
  说来也有意思,自己嫁过来之后,因有一次自己点上了意和香,蔡经略就十分喜欢,还特意问了探春这是什么香。
  “这不过是在家时候,与姐妹们闲来无聊,翻看黄庭坚的香谱,用了他的法子,做出来的意和香。”探春告诉他。
  “甚好,甚好,可惜就这么点儿,我都不好意思向你要了。”蔡经略惋惜道。
  “这有何难,此香以沉檀为主。每沉一两半,檀一两。斫小博骰体,取榠滤液渍之,液过指许,浸三日,及煮干其液,湿水浴之。紫檀为屑,取小龙茗末一钱,沃汤和之,渍碎时包以濡竹纸数重炰之。螺甲半两,磨去龃龉,以胡麻熬之,色正黄则以蜜汤遽洗,无膏气,乃以青木香为末以意和四物,稍入婆津膏及麝二物,惟少以枣肉合之,再用模具成型,便是了。”探春倒也不藏私,直接告知他。
  “这可太好了,不知王后可愿分享,让内廷司也照着这法子,调制出来,本王好时常熏之。”蔡经略赶紧讨要香方。
  探春爽快给了方子,自此以后,蔡经略的书房内,总是用意和香。
  于是等着无人的时候,探春将浸过牛乳的丝帕覆在香炉上。孔雀胆遇乳结霜的特性,让炉壁渐渐浮现出蛛网状的蓝纹。
  以前的探春压根儿不懂这些,但为了在飘零海外岛国的自己活下去,探春从打定主意要来和亲开始,就开始翻看医书。
  探春现在很确定,有人在给蔡经略下毒。
  这个发现让探春大吃了一惊,一个月的留意,探春就查出来了:上书房的内监胡炜,早就暗中投靠了大王子蔡国珣。
  蔡国珣只怕是觉得自己作为长子,又是办差最多的,若是他爹死得早,那对他还是有利的。
  别的不说,就现在朝廷内的大臣,支持他的绝对比支持老二的要多。
  不得不说,蔡经略还是太自负了,他完全没发现,自己用的香,已经被人加了其他东西进去。
  探春自然不会去提醒他——蔡经略死了,对朝廷和自己,都有好处。
  当然,蔡国珣此时展现出来的谨慎细致,让探春也有些骇然:当一个人处心积虑的时候,竟然能做到这种细微的程度。
  用毒的量很少,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引发什么。但时日一长,那就深入骨髓,彻底没救。
  春祭大典,蔡经略握着她的手忽然剧烈颤抖。
  探春就知道,这是慢性毒药发作了。
  蔡经略却浑然不觉,反倒是探春:“王后的手,怎么这般凉?”
  不是自己的手凉,而是国主你的手太热了。不过这话,探春没说,而是笑道:“大概吹了风,倒不觉得冷。”
  蔡经略病倒,就是十日之后了。
  他这一病来势汹汹,但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岛国太医束手无策,而两位王子压根儿的心思,就全都放到了争夺大位上。
  昏昏沉沉的蔡经略每次醒来,都只看见探春在旁守着,心底柔软的不像话的同时,对两个儿子,简直是恨入骨髓了。
  所以很多时候,蔡经略宁愿在清醒的时候,将重要事务交代探春,也不愿意交代给任何一个儿子。
  探春便吩咐江春华,时常带着孩子蔡国佑,来蔡经略的病床前。
  如此一来,蔡经略对大的两个儿子就越发失望了。
  诡异的是,蔡经略现在搞不清楚,自己这病到底怎么回事儿:每日倒也不觉得多难受,但就是昏昏沉沉,尤其是白日,总要熟睡五六个时辰,到了夜深反倒是又会清醒过来。
  再者就是浑身绵软无力,有时候一阵一阵头疼。疼的时候不得了,杀人的心都有,疼过了,又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
  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探春趴在自己床边睡着了,蔡经略心底不免想,他曾经怀疑过的王后,反倒是一直一直守着自己的那一个。
  中原王朝有句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不定比起自己两个为了大位不择手段的儿子,反倒是王后更纯粹些。
  王后远离家人来到这儿,能依靠的,就只有她的夫君。
  如此一来,两位王子在前朝你争我夺,还没死的国主,却是越发信任他的妻子。
  拖了小半年,蔡经略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而探春在这段时间内,已经将蔡经略的字迹,模仿到了九成。
  探春看着醒的时间越来越少,脑子也越发不清醒的蔡经略,果断给黛玉那边送去了密信。
  第308章 番外一、才自精明志自高(6)
  但探春万万没料到,大皇子竟然动了造反的念头。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探春立刻想到了平衡之法——若是能利用二王子,牵制住大王子,两虎相争,朝廷军队要是能及时赶来,那简直就是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