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乔氏依旧如同往日那般没有心机,丝毫没有察觉到吴氏言语深处的暗流涌动,她只是纯真地笑呵呵道:“那妹妹就借姐姐的吉言了。”
  果然是吉言。两月之后,乔氏顺利生了儿子。王爷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向宫里报喜。皇帝也龙颜大悦,当即赐名,萧霆钧。
  连名字都是一模一样的,李玥想起上辈子老三夫妇对自己的孝顺,越发坚定了要护住乔氏的决心。
  这厢,吴氏眼睁睁看着王府里为孩子的洗三、满月宴热闹非凡,心中嫉妒的火焰越烧越旺。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就连小儿子萧霆钧的周岁生日宴,皇上都特意赏赐了青白玉雕白菜纹笔筒、白玉雕苕溪诗帖册、沁色玉雕龙纹牌饰一组。自己生的老二周岁时候,可没有这么大的排面,这无疑是因为王爷对乔氏母子的偏爱。
  吴氏瞧着王爷越发宠爱乔氏与老三,嫉妒让她几乎发狂。她当即便又拿了一些土三七,这一次她可不经由王妃之手,而是自己亲自送去给乔氏——她暗暗盘算着日子,乔氏长时间服用这种“补品”,怕是也活不了多久了。
  想到这儿,吴氏的嫉妒瞬间变成了充满恶意的期待——她倒要看看,乔氏香消玉殒后,王爷该有多么难过。
  然而,吴氏等啊等啊,等到萧霆钧都两周岁了,乔氏不仅没死,竟然还面色红润,身体比以前好好些了。更要命的是,乔氏竟然再次怀孕了!
  “真是要谢谢姐姐送来的那些三七,昨儿蓝太医来把脉,不仅说妾身有喜了,还夸妾身近日养得不错,血瘀的症状都差不多好了呢。”乔氏高高兴兴地向吴氏道谢,天真的语气里充满了喜悦,却不知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吴氏心头,把她气得差点噎住。
  她纵有千般怒火,也只得强颜欢笑,挤出个生硬的笑容让乔氏不必记在心上。
  找了机会吴氏当然要问蓝太医:“你确定乔侧妃服用了我给的三七?”
  蓝太医支支吾吾,额上冒出了冷汗:“这事儿微臣不清楚,但每次侧妃娘娘送了乔侧妃土三七,她都会拿来给微臣看,还问微臣成色好不好。”蓝太医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碍于吴氏的威势,他不敢多言。
  “那为何没出事?”吴氏狠狠瞪着蓝太医。
  蓝太医只是磕头,其实真相兴许就是乔侧妃发现了端倪,所以压根儿没有服用。
  “罢了,现在也没时间管她了,如今瞧着,老大才是更大的威胁。”吴氏发现,虽然王爷很宠爱乔氏,但王妃生的嫡长子萧霆锐,才是最大的威胁——不只是王爷看重,就是宫里的皇上,也对这个长孙格外不同,竟将萧霆锐接到宫里头读书去了,这可是皇孙中的头一份。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萧霆锐本就已经是嫡长子了,日后的前途,岂不是自己的儿子拍马都赶不上?
  吴氏想起父亲的话:“如今皇上看重王爷,想的大胆一点,只怕你们都有更好的前途。”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亲王还好的前途呢?如今废太子不成了,其他皇子也不行,那么,更好的前途,当然就是当皇上了。
  若是王爷真的当了皇上,那岂不是萧霆锐就要当太子了?那自己的儿子可怎么办?
  不,绝对不行,她必须想法子。
  吴氏再次找到了蓝太医,从蓝太医的口中,吴氏得到了雷公藤的秘方——这种毒药能让服用之人,呈现出得了天花一样的症状。
  这年头,得天花的孩子那么多,要是萧霆锐得了天花死了,那么自己的儿子就会成为王爷的长子。
  她买通了厨房一名姓何的厨子,将雷公藤粉末偷偷放入了每日给萧霆锐准备的点心里。
  她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料到,王妃李玥,等的就是她出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氏压根儿不会料到,自己的奶嬷嬷袁氏,早就被王妃拿捏了——上一世,最终揭发吴氏的,正是这位袁嬷嬷。
  点心有毒、吴氏私藏的雷公藤粉末、以及蓝太医,人证物证都在,王爷看向吴氏的眼里,再没有了温度。
  “王爷,事儿还是不要闹大了。”李玥却觉得,不要让宫里头知道这样的事情才是,免得影响了皇上对王爷的观感,毕竟现在敏感时期,“反倒是能好好跟吴家沟通沟通。”
  李玥赌的是,吴家会权衡利弊,舍弃一个女儿,以保住王爷可能到手的皇位,以及他们吴家未来的荣华富贵和外孙的地位——将吴氏关起来,对外就说侧妃病了,天长日久,慢慢就没了这个人。这样,既能处置了吴氏,又不至于引火烧身,一举两得。
  吴家果然如同李玥预料的那般,归根结底,一来由于吴氏罪证确凿,要是袒护女儿反倒是会惹祸上身,二来,吴家人觉得,有了外孙,没有女儿也没事儿。
  忙完了吴氏的事儿,李玥才想起黛玉来——上辈子,这个儿媳对她特别孝顺,既然如此,这辈子自己早早,就该护住这孩子才是。
  派人去打听,却得知黛玉的母亲贾敏已经去世,这孩子,已经接到京城荣国府来了。
  荣国府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李玥得派人先去盯着点才是。
  然而李玥还没来得及派人去荣国府,皇上就下令禅位。
  接下来忙着皇上的登基、自己被封为皇后、儿子萧霆锐被册封为太子,一连串事情后,李玥终于有时间,派人去荣国府了。
  番外是一系列哟,都是皇后重生这个大的框架下。
  第0章 番外皇后重生——黛玉人生的转折
  皇后娘娘派胡嬷嬷到荣国府,全府上下都吓了一跳。
  但不管众人心底怎么想,王熙凤赶紧亲自将人领了进去拜见贾母。贾母虽然是超品诰命夫人,也不敢对着皇后娘娘派来的人使架子,侧着身受了胡嬷嬷的礼后忙让鸳鸯上去亲自搀扶起来。
  胡嬷嬷却点名是得了皇后的命令,来看林姑娘的:“娘娘说了,林大人如今在盐政劳苦功高,听闻大人膝下就一个姑娘,如今在荣国府养着,便让奴婢来瞧瞧,过几日还接了姑娘进宫玩。”
  一番话说的贾府众人又各自动了心思,贾母赶紧差人去请黛玉。
  黛玉心底也是狐疑的很,往日里从不知道皇后娘娘和自家有什么渊源,但还是镇定的来了,礼数周到举止从容。
  看的胡嬷嬷都暗暗赞叹一声:果然是皇后娘娘心心念念的姑娘,虽然年纪还小,但容貌气度都是一等一的,只是看起来,身子好像弱了些。
  “皇后娘娘说了,过几日天气凉快些,再来接姑娘进宫玩,宫里有个比林姑娘小点儿的公主,正巴不得林姑娘进宫陪她玩呢。”胡嬷嬷话音刚落,却见一个穿着华丽的小公子,不管不顾的冲进来。
  原来是宝玉,他今儿去了一趟舅舅家,一回来听说黛玉在贾母处,就不管丫头婆子的话,一溜烟的跑进来看黛玉。
  “林妹妹,你瞧,我给你带了什么?”宝玉可不知道这会儿有外人在。
  王熙凤见那胡嬷嬷惊讶的模样,赶紧叫住宝玉:“宝兄弟,有客人呢,别胡闹。”
  贾母这才笑着告诉胡嬷嬷:“这是我的孙子,名唤宝玉的,一向两个玉儿都很合得来,两小无猜的。”
  胡嬷嬷却暗自记在心上,打算回去后,跟皇后娘娘好好说道说道:这荣国府如今子孙不成器不说,门上的规矩也是大不如前了。
  胡嬷嬷起身告辞,还不忘嘱咐黛玉:“娘娘让奴婢定要带句话,让姑娘万事不必忧心,什么事儿,自有娘娘安排呢。”
  荣国府欢天喜地的送走了胡嬷嬷,毕竟她们府上自打国公爷去世后,可好久都没有获得过宫里的赏赐了,这番虽然是皇后娘娘赏赐给林姑娘的,但荣国府上下都觉得是自己的功劳一般。
  贾母心底更是琢磨着,只怕是林如海在盐政做得好了,得了上头的信任,皇后娘娘才会接玉儿进宫。连忙叫王熙凤来,替黛玉赶制出来几套新衣裳,让黛玉进宫时候好穿。
  看着丫头婆子们如今对着自己的嘴脸,黛玉不禁想到之前她们背后议论自己的那些话:打秋风、清高自傲、目下无人等等。
  往日里暗自垂泪,这会儿黛玉反倒是冷冷一笑:难怪古人说,奴颜婢膝,果然如此。
  宫里派了人和车来接黛玉,直接将黛玉送去了皇后娘娘的凤仪宫。
  凤仪宫内,乔贵妃和大公主萧琳都在,还有徐淑妃和周宸妃。宫里目前就萧琳一个公主,所以十分受宠。不只是皇帝喜欢,就是太上皇和太后待她都格外不同。
  说来也有意思,长公主这个姑姑家,也没有女儿,全是表兄,再加上皇后在萧琳面前,将黛玉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让萧琳对黛玉十分的期待。
  等着看见嬷嬷带进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萧琳就呆了呆,等着黛玉行礼皇后问话后,她便忍不住惊叹起来:“母后,您请了个小仙女儿进宫来呢。”
  一句话就惹的满屋子人都笑起来,徐淑妃心中也是十分好奇:林家也好荣国府也罢,跟皇后娘娘又不是亲戚,也没听说有什么往来,怎么皇后偏要接个小姑娘进宫?难不成是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