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11节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待在家里的于二林和李来弟小福宝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他们心里并没有放下警惕,这种知道有贼惦记着他们,但就是看不见贼来的感觉更让人难受。
就这样,在他们的提心吊胆里,秋种开始了。
按照这藜麦苗长出新植株的速度来看,两天的时间里一株发出两株,两株就能出四株,以此类推,他们所拥有的六十株藜麦幼苗早就可以种满一亩地了。
苦夏都没想到这藜麦苗能长得这么好,她发现这藜麦在这片世界的田地里生长,比在她原本的世界里更加迅速。
按照藜麦幼苗这种分裂植株的速度,很快他们就能供给上这村子里所有的种地户,包括他们自己家的。
思来想去,苦夏还是把这些藜麦幼苗种在了村长划分出的那一片地里,等村长他们种出新的一轮藜麦来,然后再移到他们家自己开出来的那一片田里,也是给了自己家的田养肥的时间,不然这么长时间的干旱他们翻出来的土地都没有多少营养,想来到时结出来的藜麦也不大好。
然而苦夏漏算了一点,她忘了自己家有一个小福宝,等自己家的地种上之后就发现,就算她家的地是刚翻新出来的,种的比别家晚,藜麦长的也比别人家养了多年的土地好上不少。
藜麦苗长得郁郁葱葱,发出来的植株要比王家村那一块集体种植的地多上许多倍!
长得也比别人家地里的要更加翠绿,长得更快,那速度跟不知道吃了多少农家肥似的,苦夏自己都惊讶的不行,要不是不能把这个世界的东西挪进实验室里,她真想挖上一堆土在实验室里研究个不眠不休,她可真是太好奇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生长的这么快?
王家村的其他人也好奇不已,有的人没事儿偷偷摸摸的就上苦夏家的地里来看,瞧瞧他们是不是在背着他们往地里弄些什么东西才让地里的苗子长得那么好。
白天黑夜的守也没看见于家弄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和他们的流程差不多呀,都是按照苦夏教的方法来,这可就纳闷儿了,有的人忍不住找上王家村长,让他去和苦夏说上一说,看看有什么秘诀能不能传授给他们,他们也想自己种的苗子能长得旺。
这些人都让王家村长给打了回去,说实话,他自己心里同样稀奇不已,但他知道做人不能太贪心了,你得有个度,这些藜麦幼苗就是人家于大娘发现送给他们的,他们要是再贪得无厌的去管人家要啥种植秘方,那可就太讨人厌了。
而且他用自己活了多年的看人经验来说,这个于大娘绝对的不一般,他总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又说不上来是哪奇怪,反正就和他见过的别的老太太不一样。
他说的奇怪是苦夏身上带着的属于现代人的气息,尽管她有老太太的记忆,又让自己平时尽量的贴合老太太的人设,但很多本能的习惯是改不掉的,这些会从她日常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来,自然就成了村长眼里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奇怪。
……
今天是小福宝满月,苦夏特意让于大林拿着银子去他曾经做过工的大户人家买两斤白面回来,他们一家人今天要吃上一顿饺子!
因此于大林没干多久的活,半上午就去了县里,于四林和于小妮这两个小的也想看个新鲜,央求着带他们一起去。
两个最小的弟弟妹妹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于大林,于大林这心里软的跟什么似的,还真拒绝不了,就眼神犹豫的朝老娘看过去。
苦夏一想,最近这两个小娃子确实累的够呛,就让他们出去跑一跑吧,权当放松了,搁在现代于四林和于小妮这个年纪还是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呢,他们现在已经很成熟,很懂事了,想出去溜达溜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没想到,有人趁着他们家里人少,踩着点就上门了!
第22章 抓住贼了
中午的时候,于二林他们三口人一起去地里给苦夏和于三林还有几个孩子们送饭,他们一起在地里吃了。
于二林把装东西用的筐挂在身上,然后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抱着自己的小闺女,动都不敢动一下,像个大木头似的往前走,李来弟跟着他旁边看他这么僵硬,打趣道,“你这是咋啦?难不成你还怕你用劲儿大了,把你小闺女给抱碎了?”
于二林这个二愣子点了点头,“是啊,咱闺女太小了,又小又软的,这可是个福娃娃啊!俺这力气这么大,要是再把俺闺女弄疼了,俺还不得哭死,咱娘都得用铁锨把俺给拍死,让俺去给闺女陪葬!”
他闺女可得好好藏严实了,瞧瞧这只是出来送个饭回去的路上了竟然就捡到一只撞死在路边大树上的兔子!那兔子肥的,足足有六七斤重!
俺的娘嘞!于二林头一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他小闺女的福气,心里还有点缓不过来。
李来弟假意拍打了他一下,怨怪的说道,“去去去,别瞎说,闭上你个乌鸦嘴,哪有当爹的给闺女陪葬的!”
于二林也不生气,他媳妇儿打人一点儿都不疼,跟挠痒痒似的,憨憨的笑着说,“嘿嘿嘿,还是俺媳妇儿疼俺。”
李来弟瞧他这憨乎乎的模样,忍不住说道,“你媳妇儿疼你,娘就不疼你了?”
“俺娘也疼俺,但是俺娘打俺打的也疼!不像俺媳妇儿,从来不打俺,还亲俺呢。”
于二林这直的不行的话羞的李来弟满脸飘红,不住的用自己的拳头锤他,“你个混不吝的,当着闺女面说啥呢!”
这个憨老二!可真是啥都敢说,娘打他真是打对了!
小福宝就在他爹的怀里咬着手指头吐着泡泡,看她爹娘打闹,嘴里一直咯咯咯的笑,开心的很。
见小福宝笑于二林两口子也是笑个不停。
一家三口亲亲热热的往回走,眼瞅着快到家门口了,本还笑得开怀的小福宝忽然嚎哭不止!
这可吓坏了抱着她的傻爹于二林,赶紧的晃来晃去,嘴里还不住的轻哄,“不怕不怕啊闺女,爹在这呢,二丫是不是饿了,孩儿她娘,要不你给她喂喂奶吧。”
“咋可能?刚吃过。”
李来弟把二丫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摸了摸她的小垫子,很是干爽,不是拉了尿了。
她抱着孩子往家走了几步,孩子的哭声更大,她心里明白过来,她家小福宝是个能预知吉凶祸福的小福星,一哭准是有事儿!
李来弟对于二林说,“二林,咱娘说过咱家二丫是福星,她一哭一定是有事发生,她不让咱回家,肯定是家里有事儿,咱先别进去。”
“别进去?那咋办?咱总不能在这干呆着。”
李来弟让于二林先跟着她去院门口看看,这一瞧就瞧见了院门口围墙那儿还没来得及擦去的鞋印,她就让于二林赶紧去叫人来,贼就在里边儿他们可不能把人放跑了!
于二林腿脚快,李来弟抱着孩子离家院子远远的,离开家门口,小二丫立马停止了哭声,清澈的眼睛仿佛水洗,咬着胖乎乎的手指头到处看。
李来弟敲了离她家最近的一户人家的门,这户人家是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就是当初要领养小闺女的,因为两家离得近,平时偶有来往,李来弟觉得这两口子还不错,她就抱着孩子过来,到她们家屋里躲一会儿。
李来弟敲了几下门,一深一浅的脚步声从屋里自院门走来,她一听就知道是那个女人,女人有点跛脚,听说是天生的。
院门向内打开,女人干瘦的脸颊出现在李来弟面前,看见李来弟抱着孩子,女人明显很是欣喜,她眼带疼爱的瞄了瞄在李来弟怀里睁着大眼睛瞧她的二丫,一边把她们娘俩往屋里让一边说,“这大中午的你们娘俩怎么过来了?赶紧进屋吧,孩子受不得热。”
女人的身形很是娇小,因为吃不饱饭营养不良,脸颊已经深深凹陷下去,高耸的颧骨让她看起来有点刻薄,但李来弟知道她和她丈夫都是厚道的老实人。
“多谢刘大嫂子,让二丫在您屋里待一会儿,我借您院子使使。”
刘大嫂子有点儿没明白李来弟的话是啥意思,她不是多事儿的人,就没细问,“啥?行行行,把孩子放屋里炕上吧,俺给你看着。”
李来弟把孩子放进屋里,让刘家大嫂子帮忙逗着,她就在院子里东边的院墙那儿,朝她家的方向眺望,从这儿看过去正好能看见她家侧面。
看了一会儿就见于二林领着一大伙人从南面过来。
于二林走在前头,一脚踹开院子,后边儿那些人跟着气势汹汹一起涌进院子里,李来弟眼睛尖,看见跟在他们后边儿一瘸一拐,像个猴似的王狗子她心里疑惑。
她也和苦夏有一样的猜测,以为来她家偷银子不是王二水就是王狗子,王狗子在这儿,难道进去的是二水?
上于家捉贼的众人分散开来,在各个屋子里搜寻,最后集体把目光放在了堂屋。
于二林手里拎着锄头就往屋里冲,一下就把正在炕上捣鼓的人逮了个正着,结果这个人却让他出乎意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任何一个,是一个他根本没见过的女人!
“诶?这个贼还是个女的?!”
王家村长眉头一皱,“王老三家寡妇,你咋回事儿!你有啥困难不能和村里说,非要干偷鸡摸狗的事!被人抓住了,可是要被送去报官的!”
王老三寡妇显然被这场面吓傻了,没想到一下子进屋这么多人,本来做这样的事儿她就心虚,手抖半天也没撬开锁,这会儿来这么些个人,她更是害怕的不行,哆哆嗦嗦的半天没说出一个整句来。
有一个高头大马的男人鄙视的说,“村长!不能再把这女人留在村子里了,她本来就是外姓人,是嫁来咱们王家村的,她丈夫死的早,要是安安生生的也就罢了,现在就干这么丢人的事,之前说不定偷过谁家的,和这样的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俺睡觉都睡不踏实!”
跟着来凑热闹的王狗子也附和,“是啊是啊,这女人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现在偷金银,没准还偷人呢!可不能留这样的女人在村子里,要是她做出啥丢脸的事儿,丢的可是咱一整个王家村的脸!”
王家村长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搭茬,转头看着女人说道,“你也听见了,你做这样的事情,村里是容不下你了,你回娘家去吧,从此以后你和王家村再无关系,俺会把你从王家的族谱上除掉,你不是王家的媳妇儿了,再嫁还是留俺们都管不了。”
王家村里基本上都姓王,他们是一整个宗族,王村长说的王老三论起辈分来,还是他的侄子。
王狗子贼头贼脑的躲在几人身后,趁人不注意冲王老三家媳妇儿奇怪的笑了笑。
王老三媳妇儿看见他这个笑,眼神闪了闪,顿时咽下了嗓子眼里要说出来的话……
第23章 福宝再立功
王老三媳妇儿一听要把她赶出村子里去自然不愿意,眼见着村子里有粮食,这日子马上好过起来了,她这时候要被赶出村子,说不准就不知道死在哪了。
她一个被休弃的寡妇回到娘家是不招人待见的,只会被嫌弃厌烦。
她赶紧跪下磕头,拼命求饶,“村长,乡亲们,俺错了,俺真的错了,俺就是一时犯了浑!俺以后再也不敢了,你们就饶了俺这一回吧!”
“于家二哥,求求你放过俺,俺啥也没拿!不信你看,俺柜子都还没打开呢,俺真的只是一时胡涂,俺就是穷的不知道该咋办了!俺以后再也不敢了!你要是放过俺这一回,俺以后做牛做马的报答你,俺家里还有公公婆婆要伺候啊!”
“俺不能被休啊,俺要是被休了,回到娘家会被娘家嫌弃的,俺以后还咋做人啊!”
王家村长训斥道,“别哭哭啼啼的!就你可怜,别人家不可怜?有这心思和力气干点啥不好!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特意给自己找点事儿干?不知道这村里的人都在忙着翻地种粮食,你可倒好,来这儿偷钱!这会儿想起被休丢人了,你偷钱的时候咋没想偷钱丢人?!”
“穷怎么了?谁家不穷!人穷不能连骨气也穷了,你现在就来偷钱,以后咋办?还能一直靠着偷过日子?现在这年头谁家富裕啊!到时候你偷都没地方偷去!”
“俺……俺是……”
王老三家媳妇儿刚张嘴就被王狗子给打断,“俺说也是,这女人呐,这么不安分的就是不能要,咱们还是把她赶出王家村,村子里正是好的时候,可不能让这么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要俺说,村长,你也别心软,这种女人根本不值当对她心软!”
王老三媳妇儿看了他一眼就低下头去,不再反驳。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从现在开始王刘氏就不再是咱们村子的人,等会儿就把她送出村子,她和王老三不再是夫妻关系,不用再侍奉王老三的父母,王家村不能再接纳冯氏。”
不用村长说,这样一个惯会小偷小摸的人,也没有人再愿意和她来往,来抓贼的人都对冯氏报以鄙视。
只有于二林皱着眉头看了冯氏的鞋一眼,是自己家编织的草鞋,这不对呀,他清楚的记得那天娘和他们说那鞋印子是自己家做的布鞋。
根据他家老三说,王家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挺穷的,冯氏家里头只有年迈的公公婆婆,丈夫早逝,连孩子都没留下一个,就只有她自己伺候着公公婆婆,怎么可能有布来做鞋?
到了于二林什么都没说,既然这贼都在眼前被他们抓住了,他心里再有怀疑,说出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冯氏就这么被赶出村子,王家村长觉得很对不住于家,连连和于二林道歉,于二林说没什么,哪儿都有坏人,哪儿都有好人,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只想着能好好种地吃饱饭就行。
躲在刘大嫂子家的李来弟见自己家那边儿已经一切平息了,这才抱着小福宝回到家里,和于二林围着自己的小闺女,怎么看都看不够,于二林稀罕的说,“媳妇儿,你可真是太会生孩子了!咋随随便便一生就能生出个小福宝来呢?你说这回要不是咱闺女,咱能那么快就抓住贼嘛!”
李来弟拍了于二林一下,假意埋怨道,“你可别胡说!啥叫随随便便一生!你不是不知道,生咱家二丫的时候,差点要了我的命!”
于二林看他媳妇儿生气了,赶紧去哄,“是俺的错,俺的错!是俺不会说话,媳妇儿别生气了!”
李来弟倒没真生气,用食指轻轻戳了戳于二林的额头,娇嗔道,“你个憨老二,真当生孩子容易呢!咱娘生了那么多孩子哪一次不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你这话要是咱娘听见,咱娘准得打死你!”
“真的啊?这话你可别和咱娘说,俺可不想挨打!”
于二林真挺害怕他娘满院子拿着铁锨揍他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苦夏带着刘有香和孩子们回来准备包饺子了,于大林也和于四林于小妮正好带着白面赶回来。
于二林就把他心里的怀疑和苦夏说了,苦夏这么一琢磨,心说八成这次来偷钱的和上次来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他们家还是得防着点儿,谁让他们家现在有钱又有粮,可以说是王家村里最富裕的了,谁不眼红?
但他们确实不知道上次来偷东西的人是谁,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情搁下,专心的为小福宝的满月包起饺子来。
小福宝连牙都还没长出来,饺子当然是不能吃的,只能给大人们解馋,她就只能跟着喝几口饺子汤凑凑热闹。
包饺子的时候,苦夏没让李来弟干活,就说让她看好几个孩子,别让他们捣乱就行。
李来弟心里觉得熨帖的很,婆母对她越来越好,自打生了孩子之后,什么重活累活都不让她干,要不是她自己要求活动活动,婆母甚至还想让她在炕上待到满月。
虽然婆母一直说对她好完全是因为自己家的小闺女二丫,但这关心却是实打实的落到她身上的,李来弟领这个情。
她没有娘家,她母亲在那个家里存活已经很艰难了,她不能再给母亲添麻烦。
就这样,在他们的提心吊胆里,秋种开始了。
按照这藜麦苗长出新植株的速度来看,两天的时间里一株发出两株,两株就能出四株,以此类推,他们所拥有的六十株藜麦幼苗早就可以种满一亩地了。
苦夏都没想到这藜麦苗能长得这么好,她发现这藜麦在这片世界的田地里生长,比在她原本的世界里更加迅速。
按照藜麦幼苗这种分裂植株的速度,很快他们就能供给上这村子里所有的种地户,包括他们自己家的。
思来想去,苦夏还是把这些藜麦幼苗种在了村长划分出的那一片地里,等村长他们种出新的一轮藜麦来,然后再移到他们家自己开出来的那一片田里,也是给了自己家的田养肥的时间,不然这么长时间的干旱他们翻出来的土地都没有多少营养,想来到时结出来的藜麦也不大好。
然而苦夏漏算了一点,她忘了自己家有一个小福宝,等自己家的地种上之后就发现,就算她家的地是刚翻新出来的,种的比别家晚,藜麦长的也比别人家养了多年的土地好上不少。
藜麦苗长得郁郁葱葱,发出来的植株要比王家村那一块集体种植的地多上许多倍!
长得也比别人家地里的要更加翠绿,长得更快,那速度跟不知道吃了多少农家肥似的,苦夏自己都惊讶的不行,要不是不能把这个世界的东西挪进实验室里,她真想挖上一堆土在实验室里研究个不眠不休,她可真是太好奇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生长的这么快?
王家村的其他人也好奇不已,有的人没事儿偷偷摸摸的就上苦夏家的地里来看,瞧瞧他们是不是在背着他们往地里弄些什么东西才让地里的苗子长得那么好。
白天黑夜的守也没看见于家弄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和他们的流程差不多呀,都是按照苦夏教的方法来,这可就纳闷儿了,有的人忍不住找上王家村长,让他去和苦夏说上一说,看看有什么秘诀能不能传授给他们,他们也想自己种的苗子能长得旺。
这些人都让王家村长给打了回去,说实话,他自己心里同样稀奇不已,但他知道做人不能太贪心了,你得有个度,这些藜麦幼苗就是人家于大娘发现送给他们的,他们要是再贪得无厌的去管人家要啥种植秘方,那可就太讨人厌了。
而且他用自己活了多年的看人经验来说,这个于大娘绝对的不一般,他总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又说不上来是哪奇怪,反正就和他见过的别的老太太不一样。
他说的奇怪是苦夏身上带着的属于现代人的气息,尽管她有老太太的记忆,又让自己平时尽量的贴合老太太的人设,但很多本能的习惯是改不掉的,这些会从她日常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来,自然就成了村长眼里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奇怪。
……
今天是小福宝满月,苦夏特意让于大林拿着银子去他曾经做过工的大户人家买两斤白面回来,他们一家人今天要吃上一顿饺子!
因此于大林没干多久的活,半上午就去了县里,于四林和于小妮这两个小的也想看个新鲜,央求着带他们一起去。
两个最小的弟弟妹妹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于大林,于大林这心里软的跟什么似的,还真拒绝不了,就眼神犹豫的朝老娘看过去。
苦夏一想,最近这两个小娃子确实累的够呛,就让他们出去跑一跑吧,权当放松了,搁在现代于四林和于小妮这个年纪还是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呢,他们现在已经很成熟,很懂事了,想出去溜达溜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没想到,有人趁着他们家里人少,踩着点就上门了!
第22章 抓住贼了
中午的时候,于二林他们三口人一起去地里给苦夏和于三林还有几个孩子们送饭,他们一起在地里吃了。
于二林把装东西用的筐挂在身上,然后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抱着自己的小闺女,动都不敢动一下,像个大木头似的往前走,李来弟跟着他旁边看他这么僵硬,打趣道,“你这是咋啦?难不成你还怕你用劲儿大了,把你小闺女给抱碎了?”
于二林这个二愣子点了点头,“是啊,咱闺女太小了,又小又软的,这可是个福娃娃啊!俺这力气这么大,要是再把俺闺女弄疼了,俺还不得哭死,咱娘都得用铁锨把俺给拍死,让俺去给闺女陪葬!”
他闺女可得好好藏严实了,瞧瞧这只是出来送个饭回去的路上了竟然就捡到一只撞死在路边大树上的兔子!那兔子肥的,足足有六七斤重!
俺的娘嘞!于二林头一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他小闺女的福气,心里还有点缓不过来。
李来弟假意拍打了他一下,怨怪的说道,“去去去,别瞎说,闭上你个乌鸦嘴,哪有当爹的给闺女陪葬的!”
于二林也不生气,他媳妇儿打人一点儿都不疼,跟挠痒痒似的,憨憨的笑着说,“嘿嘿嘿,还是俺媳妇儿疼俺。”
李来弟瞧他这憨乎乎的模样,忍不住说道,“你媳妇儿疼你,娘就不疼你了?”
“俺娘也疼俺,但是俺娘打俺打的也疼!不像俺媳妇儿,从来不打俺,还亲俺呢。”
于二林这直的不行的话羞的李来弟满脸飘红,不住的用自己的拳头锤他,“你个混不吝的,当着闺女面说啥呢!”
这个憨老二!可真是啥都敢说,娘打他真是打对了!
小福宝就在他爹的怀里咬着手指头吐着泡泡,看她爹娘打闹,嘴里一直咯咯咯的笑,开心的很。
见小福宝笑于二林两口子也是笑个不停。
一家三口亲亲热热的往回走,眼瞅着快到家门口了,本还笑得开怀的小福宝忽然嚎哭不止!
这可吓坏了抱着她的傻爹于二林,赶紧的晃来晃去,嘴里还不住的轻哄,“不怕不怕啊闺女,爹在这呢,二丫是不是饿了,孩儿她娘,要不你给她喂喂奶吧。”
“咋可能?刚吃过。”
李来弟把二丫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摸了摸她的小垫子,很是干爽,不是拉了尿了。
她抱着孩子往家走了几步,孩子的哭声更大,她心里明白过来,她家小福宝是个能预知吉凶祸福的小福星,一哭准是有事儿!
李来弟对于二林说,“二林,咱娘说过咱家二丫是福星,她一哭一定是有事发生,她不让咱回家,肯定是家里有事儿,咱先别进去。”
“别进去?那咋办?咱总不能在这干呆着。”
李来弟让于二林先跟着她去院门口看看,这一瞧就瞧见了院门口围墙那儿还没来得及擦去的鞋印,她就让于二林赶紧去叫人来,贼就在里边儿他们可不能把人放跑了!
于二林腿脚快,李来弟抱着孩子离家院子远远的,离开家门口,小二丫立马停止了哭声,清澈的眼睛仿佛水洗,咬着胖乎乎的手指头到处看。
李来弟敲了离她家最近的一户人家的门,这户人家是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就是当初要领养小闺女的,因为两家离得近,平时偶有来往,李来弟觉得这两口子还不错,她就抱着孩子过来,到她们家屋里躲一会儿。
李来弟敲了几下门,一深一浅的脚步声从屋里自院门走来,她一听就知道是那个女人,女人有点跛脚,听说是天生的。
院门向内打开,女人干瘦的脸颊出现在李来弟面前,看见李来弟抱着孩子,女人明显很是欣喜,她眼带疼爱的瞄了瞄在李来弟怀里睁着大眼睛瞧她的二丫,一边把她们娘俩往屋里让一边说,“这大中午的你们娘俩怎么过来了?赶紧进屋吧,孩子受不得热。”
女人的身形很是娇小,因为吃不饱饭营养不良,脸颊已经深深凹陷下去,高耸的颧骨让她看起来有点刻薄,但李来弟知道她和她丈夫都是厚道的老实人。
“多谢刘大嫂子,让二丫在您屋里待一会儿,我借您院子使使。”
刘大嫂子有点儿没明白李来弟的话是啥意思,她不是多事儿的人,就没细问,“啥?行行行,把孩子放屋里炕上吧,俺给你看着。”
李来弟把孩子放进屋里,让刘家大嫂子帮忙逗着,她就在院子里东边的院墙那儿,朝她家的方向眺望,从这儿看过去正好能看见她家侧面。
看了一会儿就见于二林领着一大伙人从南面过来。
于二林走在前头,一脚踹开院子,后边儿那些人跟着气势汹汹一起涌进院子里,李来弟眼睛尖,看见跟在他们后边儿一瘸一拐,像个猴似的王狗子她心里疑惑。
她也和苦夏有一样的猜测,以为来她家偷银子不是王二水就是王狗子,王狗子在这儿,难道进去的是二水?
上于家捉贼的众人分散开来,在各个屋子里搜寻,最后集体把目光放在了堂屋。
于二林手里拎着锄头就往屋里冲,一下就把正在炕上捣鼓的人逮了个正着,结果这个人却让他出乎意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任何一个,是一个他根本没见过的女人!
“诶?这个贼还是个女的?!”
王家村长眉头一皱,“王老三家寡妇,你咋回事儿!你有啥困难不能和村里说,非要干偷鸡摸狗的事!被人抓住了,可是要被送去报官的!”
王老三寡妇显然被这场面吓傻了,没想到一下子进屋这么多人,本来做这样的事儿她就心虚,手抖半天也没撬开锁,这会儿来这么些个人,她更是害怕的不行,哆哆嗦嗦的半天没说出一个整句来。
有一个高头大马的男人鄙视的说,“村长!不能再把这女人留在村子里了,她本来就是外姓人,是嫁来咱们王家村的,她丈夫死的早,要是安安生生的也就罢了,现在就干这么丢人的事,之前说不定偷过谁家的,和这样的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俺睡觉都睡不踏实!”
跟着来凑热闹的王狗子也附和,“是啊是啊,这女人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现在偷金银,没准还偷人呢!可不能留这样的女人在村子里,要是她做出啥丢脸的事儿,丢的可是咱一整个王家村的脸!”
王家村长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搭茬,转头看着女人说道,“你也听见了,你做这样的事情,村里是容不下你了,你回娘家去吧,从此以后你和王家村再无关系,俺会把你从王家的族谱上除掉,你不是王家的媳妇儿了,再嫁还是留俺们都管不了。”
王家村里基本上都姓王,他们是一整个宗族,王村长说的王老三论起辈分来,还是他的侄子。
王狗子贼头贼脑的躲在几人身后,趁人不注意冲王老三家媳妇儿奇怪的笑了笑。
王老三媳妇儿看见他这个笑,眼神闪了闪,顿时咽下了嗓子眼里要说出来的话……
第23章 福宝再立功
王老三媳妇儿一听要把她赶出村子里去自然不愿意,眼见着村子里有粮食,这日子马上好过起来了,她这时候要被赶出村子,说不准就不知道死在哪了。
她一个被休弃的寡妇回到娘家是不招人待见的,只会被嫌弃厌烦。
她赶紧跪下磕头,拼命求饶,“村长,乡亲们,俺错了,俺真的错了,俺就是一时犯了浑!俺以后再也不敢了,你们就饶了俺这一回吧!”
“于家二哥,求求你放过俺,俺啥也没拿!不信你看,俺柜子都还没打开呢,俺真的只是一时胡涂,俺就是穷的不知道该咋办了!俺以后再也不敢了!你要是放过俺这一回,俺以后做牛做马的报答你,俺家里还有公公婆婆要伺候啊!”
“俺不能被休啊,俺要是被休了,回到娘家会被娘家嫌弃的,俺以后还咋做人啊!”
王家村长训斥道,“别哭哭啼啼的!就你可怜,别人家不可怜?有这心思和力气干点啥不好!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特意给自己找点事儿干?不知道这村里的人都在忙着翻地种粮食,你可倒好,来这儿偷钱!这会儿想起被休丢人了,你偷钱的时候咋没想偷钱丢人?!”
“穷怎么了?谁家不穷!人穷不能连骨气也穷了,你现在就来偷钱,以后咋办?还能一直靠着偷过日子?现在这年头谁家富裕啊!到时候你偷都没地方偷去!”
“俺……俺是……”
王老三家媳妇儿刚张嘴就被王狗子给打断,“俺说也是,这女人呐,这么不安分的就是不能要,咱们还是把她赶出王家村,村子里正是好的时候,可不能让这么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要俺说,村长,你也别心软,这种女人根本不值当对她心软!”
王老三媳妇儿看了他一眼就低下头去,不再反驳。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从现在开始王刘氏就不再是咱们村子的人,等会儿就把她送出村子,她和王老三不再是夫妻关系,不用再侍奉王老三的父母,王家村不能再接纳冯氏。”
不用村长说,这样一个惯会小偷小摸的人,也没有人再愿意和她来往,来抓贼的人都对冯氏报以鄙视。
只有于二林皱着眉头看了冯氏的鞋一眼,是自己家编织的草鞋,这不对呀,他清楚的记得那天娘和他们说那鞋印子是自己家做的布鞋。
根据他家老三说,王家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挺穷的,冯氏家里头只有年迈的公公婆婆,丈夫早逝,连孩子都没留下一个,就只有她自己伺候着公公婆婆,怎么可能有布来做鞋?
到了于二林什么都没说,既然这贼都在眼前被他们抓住了,他心里再有怀疑,说出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冯氏就这么被赶出村子,王家村长觉得很对不住于家,连连和于二林道歉,于二林说没什么,哪儿都有坏人,哪儿都有好人,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只想着能好好种地吃饱饭就行。
躲在刘大嫂子家的李来弟见自己家那边儿已经一切平息了,这才抱着小福宝回到家里,和于二林围着自己的小闺女,怎么看都看不够,于二林稀罕的说,“媳妇儿,你可真是太会生孩子了!咋随随便便一生就能生出个小福宝来呢?你说这回要不是咱闺女,咱能那么快就抓住贼嘛!”
李来弟拍了于二林一下,假意埋怨道,“你可别胡说!啥叫随随便便一生!你不是不知道,生咱家二丫的时候,差点要了我的命!”
于二林看他媳妇儿生气了,赶紧去哄,“是俺的错,俺的错!是俺不会说话,媳妇儿别生气了!”
李来弟倒没真生气,用食指轻轻戳了戳于二林的额头,娇嗔道,“你个憨老二,真当生孩子容易呢!咱娘生了那么多孩子哪一次不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你这话要是咱娘听见,咱娘准得打死你!”
“真的啊?这话你可别和咱娘说,俺可不想挨打!”
于二林真挺害怕他娘满院子拿着铁锨揍他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苦夏带着刘有香和孩子们回来准备包饺子了,于大林也和于四林于小妮正好带着白面赶回来。
于二林就把他心里的怀疑和苦夏说了,苦夏这么一琢磨,心说八成这次来偷钱的和上次来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他们家还是得防着点儿,谁让他们家现在有钱又有粮,可以说是王家村里最富裕的了,谁不眼红?
但他们确实不知道上次来偷东西的人是谁,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情搁下,专心的为小福宝的满月包起饺子来。
小福宝连牙都还没长出来,饺子当然是不能吃的,只能给大人们解馋,她就只能跟着喝几口饺子汤凑凑热闹。
包饺子的时候,苦夏没让李来弟干活,就说让她看好几个孩子,别让他们捣乱就行。
李来弟心里觉得熨帖的很,婆母对她越来越好,自打生了孩子之后,什么重活累活都不让她干,要不是她自己要求活动活动,婆母甚至还想让她在炕上待到满月。
虽然婆母一直说对她好完全是因为自己家的小闺女二丫,但这关心却是实打实的落到她身上的,李来弟领这个情。
她没有娘家,她母亲在那个家里存活已经很艰难了,她不能再给母亲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