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60节
  刘有香直接一个公主抱,就把这姑娘抱在自己怀里回了家。
  进了屋里,有烛光照明,这才看清了姑娘的长相!
  刚才在外面黑漆漆的,还有头发挡着,他们也没发现。原来这姑娘脸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并且已经有了溃烂的迹象!
  如果不快点治疗这道疤痕会永远的留在姑娘这张清秀的脸上!
  苦夏做主让于四林跑腿去外面请了大夫回来给这姑娘治伤。
  他们在给这个姑娘擦洗的时候,已经被这姑娘满身的伤痕惊到了!
  这姑娘的年纪应该不大,顶多十六七岁,可是身上一道一道的伤痕却显示她遭受了很长时间的毒打,除了现在的新伤以外,还有着不少疤痕爬满了她的整个身体!
  请回来的大夫都震惊了,看着苦夏他们的眼神都有点不对起来,刘有香赶紧解释,“大夫,您可别乱想,这姑娘是我们在外边捡的,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您出去可别乱说啊,万一这姑娘是在谁家里受了虐待,好不容易才逃出来,您出去一说,再让人家给抓回去,这不是害了姑娘吗!”
  李欣瑶适时的掏出两个银元宝塞到大夫的手里,温声说道,“大夫,你可千万要好好治疗这位姑娘,都说北山县里您的医术最好,这位姑娘就交给您了!”
  老大夫摸了摸下巴上半长不短的胡子,手上一翻,把两个银元宝收下了,“说的也是,这姑娘身上的伤一看就不正常,这么年轻的姑娘,竟然被打成这样,也不知道的打人的是什么畜生!你们放心,老夫一定会好好治疗她,尽力不让她留下疤痕!”
  “那就多谢大夫了。”
  老大夫收了银子不白收,干脆就留在了于家,什么时候姑娘醒过来什么时候走。
  刘有香和李欣瑶决定她们两个人轮流给这姑娘守夜,大夫临走时说,这姑娘伤的太重,一定会发热,要是放着不管这姑娘的命可就交代了,所以千万不能离人!
  半夜这姑娘果然发起烧来,不止发烧,还说起了胡话!
  第135章 于家的今天
  听这姑娘发烧说的胡话,就知道她受了怎样的苦,姑娘一直在嘶哑的喊着,“不要打我!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多吃了!不要打我!娘!不要打我!”
  苦夏年纪大了没那么多觉,就寻思过来看看这姑娘怎么样,结果就听见这么一句话,顿时心疼了。
  她现在可是好多个孩子的娘,好几个孩子的奶奶,最是看不得孩子吃苦,还是在自己亲娘的手里吃苦!
  刘有香去煎药了,李欣瑶就拿了温水不断的给这姑娘擦洗身子降温,额头上敷着的冰帕子很快就热的烫手了。
  苦夏伸手过去拿了冰帕子到凉水里投了投,又重新敷在姑娘的额头上。
  怜惜的摸了摸她没有受伤的右脸,“多好的一姑娘,咋受这样的罪呀!”
  折腾半宿,天开始蒙蒙亮起来,这位姑娘的烧才退下去。
  老大夫松了一口气,抹了把头上的汗说,“没事儿了,等她醒过来喂点儿粥喝,以后就好好将养着吧,伤不好可不能干重活,也不能沾水,更不能吃辛辣油腻食物,饮食多以清淡为主……”
  巴拉巴拉嘱咐了一大堆。
  苦夏谢过老大夫,送他下去休息,把李欣瑶和刘有香也撵了回去歇着。
  刘有香推辞道,“娘,我们不累,您先回去歇着吧。”
  “别跟我抢,你们明天还得干活儿,我一个老婆子早点儿晚点儿都没事儿,快回去歇着吧,别不听话。”
  刘有香只好顺从的答应,“那我就先回去眯一会儿,娘要是累了就过来叫我,我跟您换班。”
  “别磨磨唧唧的,赶紧回去休息,马上就要秋收了,你明天早上不是就要赶回去,家里的事儿可就都靠着你了。”
  家里的千来亩地现在都归刘有香管理,几十个长工都听她的调动,大小也是个地主了。
  “老二家的,你也别在这儿戳着了,新盘的火锅店就要开业了,你也赶紧回去多睡会儿,一堆事儿等着你忙活。”
  李欣瑶就是客云来的总店长,除了客云来酒楼,还有客云来的奶茶店点心店火锅店。
  把刘有香和李欣瑶给哄走,苦夏找了张椅子坐在床头,闲来无事,脑袋里想着自己家的这些孩子,想着他们未来的发展。
  如今家里的产业已经遍布整个承灵郡,主抓饮食类,养殖种植为副。
  奶茶店,点心店这些都归于小妮管,客云来酒楼,火锅店全都是李欣瑶的事儿。
  于大林和于二林还在四处教导农民种地,闲着的时候就上自己家的地里忙活,或者跟在苦夏身边学习。
  于大妮则是一直在医术上钻研,她和齐大夫学了几年之后,就已经把齐大夫的本事全都学过来了。
  苦夏就去求了尹鸿轩,拜托他帮忙找个好老师。
  尹鸿轩这个小皇子很给力,找了宫里已经退休的太医来教导于大妮。
  本来太医只是看在皇子的面子上才纡尊降贵的教于大妮医术,结果教着教着发现于大妮吃身上有一股执着的劲儿!
  于大妮不是特别的聪明,对医术也不是很有天分,但胜在能沉下心来钻研,药书记不住,她就一直背,贪黑起早的背,做饭带孩子背,直到熟了为止!
  于大妮的勤奋刻苦,让太医想起了他小时候,他刚开始学医时也是这样,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医术上。
  他没有一位好的老师教导,全都靠自己摸索,走了不少弯路,现在碰到一个和他很相似的于大妮,这位太医就起了想要收于大妮为徒弟的心。
  苦夏干脆就把太医给接到家里来,太医有个儿子接了他的班在宫里当御医,家里就他和他老伴儿,接到苦夏的邀请,太医欣然同意,带着老伴儿一起去了王家村。
  王家村挨着一座山,山上有不少野生草药,是个非常合适的教学地点。
  来到王家村这个山清水秀,粮食满仓的地方,太医老两口没有任何不适应,面对着王家村淳朴的乡情,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适合养老的地方。
  大人们在各自的事业上发展,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苦夏很注重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擅长什么就专攻什么。
  于才读书厉害,就让他用心读书,他有自己的目标,自己就知道努力,不用家人操心。
  于德读书脑子不灵光,但是爱武,从小练起成果也不错,就去考了武举。
  大虞朝是有武举的,武举和科举一样,都有童试乡试等,唯一不同的是武举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考策论,外场考武艺。
  “策”相当于问答题,“论”就是根据试卷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外场于德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内场的文化考试可把他难坏了,导致他十五岁了,也才过童试。
  于大丫今年十三了,别人家的姑娘这个年纪都已经议亲了,于大丫自然有不少媒人盯上,苦夏不得不老早放出话去,他们家的姑娘金贵了不想太早嫁到别人家。
  苦夏家里有小胡子郡守做靠山,自己家的产业做的那么大,苦夏说不愿意嫁闺女,自然没有人上赶着触他们的霉头,找不痛快。
  于大丫的特长在哪?
  于大丫的特长在吃。
  她不仅爱吃,她还喜欢做吃的,尹钰弘总说苦夏的手艺才是最好的,但真要论起来,其实于大丫的手艺早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苦夏!
  于大丫现在就在北山县的客云来做了一个神秘的厨师,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样貌,就连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客人只知道她的手艺。
  李欣瑶为了拉高于大丫的身价,不让于大丫轻易出手,只有客人们预约,或者是客云来的特殊客人才能有机会尝到于大丫的手艺。
  这样的饥饿营销导致于大丫的身价倍增,能吃到于大丫的手艺成了一些人值得炫耀的事情。
  于二丫,也就是小福宝,就快八岁了。
  这孩子自是不用说,在苦夏所得知的剧情里是锦鲤精转世,一身福运到哪儿都能过上好日子,小姑娘在爱里面长大,性格就像是小太阳一般,很能温暖人。
  小福宝还是家里边儿最聪明的孩子,比于才还要聪明。
  于才学了几年才明白的知识,小福宝老早就懂了,有时候随意说出的几句话,就能让于才受益匪浅。
  家里边儿都不敢让小福宝随便出去,就怕聪明过人的小福宝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抓走了。
  他们家有这么大的生意,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万一有小偷劫匪劫持他们家的孩子,出了意外多少钱都换不回来!
  小福宝一直都是在家里由苦夏教导的。
  相比起这个世界刻板的教育方式,明显苦夏因材施教的方法更合适。
  至于于大妮的一对龙凤胎,于灿阳和于夕月,这俩娃娃还小,除了基本的启蒙以外,就是让他们解放天性,才能知道他们擅长什么。
  一大家子人各司其职,一起努力,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第136章 于四林怎么了?!
  苦夏心里想着家里这些人,总有一种特别欣慰的感觉,这些人、这些家业可都是在她的带领下积攒起来的,没想到她一个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能折腾出这么多东西来!
  算算苦夏本来的年龄,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才二十四岁,今年也三十一了,不知不觉她在这个世界已经度过了而立之年……
  想想自己活了这么多年,连个男人的手都还没摸过,就已经给别人当了娘、婆婆、奶奶,苦夏还真是有点小遗憾。
  不过苦夏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好,最开始她还抱着能回去的希望,但在这里过了一年又一年,她早就已经抛弃掉这个不可能的奢望了。
  与其想着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情,还不如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
  自己的事情还没想一会儿,苦夏又操心起了自己这个大家庭,想到了在外面跑运输的于四林,心里不禁担忧起这个小儿子来,不知道他在外面怎么样了,有没有把货物安全送到,队伍有没有伤亡。
  因为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店面开的越来越多,苦夏不可能在每个店面都留着自己人,为了不让自己店里的调料配方泄露出去,苦夏都是在总店配比好,然后分到各个分店。
  还有每个店所用的食材都是他们自己家的,一开始是雇佣别人家的商队,价钱贵不说,还不能保证质量,万一路途中有丢失或者损坏很麻烦。
  所幸苦夏就自己拉了一个运输队,专门为自己家服务,闲暇的时候允许运输队接一些私活,总不能让运输队其他员工饿着。
  一听说苦夏要组运输队,于四林立马回应,要当运输队的老大!
  于四林从小就是个闲不住的,自从把他调来北山县之后,他接触的东西更多,心思就更野了,总想往外边窜。
  在一个地方待着太憋屈他了,让他老老实实在客云来做工,根本就不能满足,商队这个活儿他再合适不过!
  一来自己家的人运输自己家的东西绝对信得过,二来于四林一直习武有功夫在身,三来于四林鬼点子多,路上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也好及时应对。
  于四林这一干就是三年。
  运输队也做的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十人小队发展成了现在的百人!
  他们的运输队审核很严格,苦夏知道人越多越难管,所以在招人的时候就设置了很多条件,以此刷下去一些素质不高的人。
  运输队里还有不少王家村的人,这些人苦夏已经很熟了,绝对信得过,这些人对于苦夏都感恩戴德的,苦夏让他们吃饱饭,如今又给了他们运输队这么一个好差事,每个人干活都很认真,绝对不会有半分懈怠,便于于四林管理。
  运输队因为工作性质休息和工作时间都不定,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给的月钱比较高,别的差事一年都不一定有三两银子,运输队一个月就三两!时不时的还有奖金!
  很多人挤破了脑袋想要进于家的运输队,但苦夏一直死死捏着运输队的招人条件不放松,这么多年也没超过百人,不少人想走后门收买于家人,但于家人别的没有,就是团结没有外心,导致那些人根本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
  八月份天气还很热,于四林带领着商队要运送一批蔬菜瓜果,为了保持蔬菜的新鲜,他们决定晚上出发,在于四林把这位白衣姑娘带回来的时候,他紧接着就出发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每次于四林出远门,尤其是晚上出去,苦夏这心就不由自主的提着,等什么时候于四林回家了,这颗心才会放下。
  本以为这次于四林用不了几天就回来了,结果这一等却等来个噩耗!
  在于四林走后的第三天,小胡子郡守一大早匆匆登门,“于大娘!于大娘在家吗!我有急事儿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