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79节
  苦夏赶紧说,“不不不别说这话!是我该感激你们,要不是有你们,这孩子哪能有现在啊!”
  “是你们把这孩子好好的抚养,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你们让他懂事明理,抚育他平安健康的长大,让他娶妻生子,让他事业有成,这都是你们这对父母的功劳!”
  “是我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才导致我们母子分离!才让这孩子在襁褓中就受了那么多的苦,你们不必歉疚,该歉疚的是我!”
  黄逸才的妻子白昱涵带着笑打个圆场,“两位婆母就不要歉疚来歉疚去的了,这一切都是缘分所致,是缘分让夫君和婆母公公成为了一家人,也是缘分让夫君和婆婆相认,最重要的是咱们所有人都好好的,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吗?”
  第174章 母子相认
  苦夏这会儿心情平复下来不少,起码说话顺溜了,她将疑惑的神色投向白昱涵,问,“你可是俊才的夫人”
  黄逸才赶紧接话,“还没和您介绍,这位是俊才的夫人,成亲十六载有余,名为白昱涵。”
  白昱涵身形款款走上前来,对着苦夏盈盈一拜,恭敬的说,“儿媳拜见婆母。”
  在家时婆母就已经和她讲好了,让她主动一些,夫君一时半会儿的肯定抹不开这个面子,总不能让夫君的生母寒了心,需要表明他们家的态度,安抚老人家。
  苦夏亲手扶起白昱涵来,喜的直掉眼泪,“好好好,快起来!”
  苦夏摸遍自己的全身,窘迫的发现她光顾着担心黄逸才的身世了,没备着见面礼。
  于四林适时的递上两张银票,苦夏接过扫了一眼,是两张面额为一万两的银票,凑合用吧!
  苦夏把一张银票塞到白昱涵的手里,“好孩子,快拿着,别嫌少啊。”
  白昱涵作为大家闺秀,表情管理是有的,因此看到这张面额为一万的银票只是眼睛稍稍放大了一圈,又赶紧恢复如常,她双手接过感谢道,“多谢婆母。”
  这位婆母家里是真有钱,随手就能掏出一张万两的银票,虽然现在家里的内宅事物都归她管,但平时甚少揣着万两银票在身上。
  黄逸才对白昱涵的自称没有异议,继续介绍,“我们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阿姐名为黄家诺,阿弟名为黄家辉。”
  黄家诺和黄家辉走过来给苦夏行礼,来的时候爷爷奶奶都教过他们该叫什么,两个孩子直接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家诺,家辉给奶奶问安!”
  苦夏刚控制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连忙起身扶起两个孩子,直说,“真是乖孩子!快起来!”
  黄家诺和黄家辉,一左一右站在苦夏身边,扶着她的胳膊重新坐下,于四林赶忙又拿出两张万两银票递给苦夏。
  苦夏把这两张银票塞到两个孩子怀里,抱歉的说,“奶奶真是对不住你们,出来的匆忙,身上除了些银票,啥也没揣着,没有一样儿能拿得出手的见面礼,你们别嫌弃,把这些银票先拿着,回头奶奶再把见面礼给你们补上!大份儿的!”
  “家诺多谢奶奶。”
  “家辉多谢奶奶。”
  两个孩子很有礼貌的道谢,没矫情的把银票收下了。
  “这三位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阿弟一家。”
  黄逸才身边一位和他差不多年岁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对苦夏行礼道,“大娘好,晚辈是兄长的阿弟黄逸辰,晚辈要感谢大娘让晚辈有了这么好的一位兄长,兄长带着晚辈长大,爱我护我,如果不是今日父母将此事说明,晚辈根本不会想到兄长与晚辈竟然没有血缘关系,兄长真是一位极好的兄长!”
  黄逸辰的妻子顾婉带着自己家的臭小子黄家杰走上前来行礼道,“给大娘问安,婉君是兄长的弟媳,这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黄家杰,家里他最小了。”
  黄家杰干脆利落的跪下,给苦夏磕了个头,嘴皮子利索的说,“您是大伯的生母,大伯是我家父亲的兄长,那您就是家杰的奶奶了,家杰给奶奶请安!”
  “老四,再拿几张银票来!”
  苦夏高兴的说。
  还好,这次他们出远门身上揣的银票多,不然还真不够发的。
  于四林从自己怀里又拿了几张银票出来,苦夏拿了三张塞到黄逸辰他们三口人的手里,“我的身上暂时没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带了几张银票,你们别嫌俗气,改日我一定挑些好的送上!”
  黄逸辰客气有礼的说,“大娘说的这是哪里话,大娘的大手笔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晚辈多谢大娘!”
  仔细一看黄家几口人长得都不大相似,黄逸才混在里边看不大出来,可能这也是孩子们没有怀疑黄逸才身世的原因。
  剩下家里最后一个千娇百宠的小姑娘自己就走上前来,说话活泼欢快的像是清脆婉转的黄鹂。
  “给大娘问安!大娘好!”
  黄家柔看出苦夏听到她的称呼的疑惑,没等她问主动解释,“娘亲生我的时候晚了些,所以和两位兄长家里的侄儿差不多大。”
  苦夏明白了,这闺女看着和她家大丫差不多,她还以为是黄逸辰家的孩子。
  苦夏同样给了她一张万两银票,黄家柔欢欢喜喜的接过,甜甜的跟苦夏道谢。
  一家子主要成员都认完了,黄逸才对着苦夏跪了下来,苦夏赶紧起身想要扶他,“孩子!你这是要干啥!”
  黄逸才一躲拒绝了,“请让俊才把话说完。”
  看他坚持,苦夏在黄家诺和黄家辉的搀扶下慢慢坐回原位。
  “俊才感谢您的生恩,母亲生妹妹的那年九死一生,俊才知道生孩子有多么的不易,您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来的孩子丢失了,您肯定不好受,这么多年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俊才体谅您的苦,心疼您的难。”
  黄逸才歉意的说,“但是请您原谅,俊才一时半会不能认您,叫不出那一声称呼,俊才做黄家的儿子做了三十多年,现在忽然跟俊才说,俊才还有另一个娘,俊才的心里还没有回过这个劲儿来。”
  “请您给俊才一些时间,让俊才好好适应适应,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再多给俊才一些时间,俊才一定可以突破心理那道障碍,毫无负担的喊您一声娘!”
  苦夏泪水就没断过,她很欣慰黄逸才能这样想,这说明他是想要认她这个不称职的娘的。
  “孩子,你不用纠结,你想什么时候叫什么时候叫,你就算这辈子不叫我也不会怪你,我只知道你现在生活的很好,有父母疼爱,有弟弟妹妹伴你成长,有了自己的小家,这就好的不能再好了,我不奢求别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她本来就没想认黄逸才,只想自己偷偷的查验黄逸才到底是不是她丢失的孩子,大概是天注定让黄逸才来到于家庄子赏莲花,还正巧碰见她在于家庄子的时候,让她们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现在能有这样的结果,苦夏心满意足。
  遇到这么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一家人,真是黄逸才的福气,也是她的福气。
  第175章 要回于老太太的老家
  苦夏招手,让黄逸才靠得近一些,“你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黄逸才听话的起身走近,在苦夏的面前蹲下身来,乖顺的任由她粗糙的双手轻轻抚摸过自己的脸颊。
  苦夏看着黄逸才的眼神里,饱含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浓烈情感,其中最多的是对这个孩子的歉疚。
  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把一个只会哭嚎不止的婴儿弄丢,足以让一个母亲愧疚心痛致死。
  如果不是当时还有于大林撑着原主,还有她年迈的父母需要她的照顾,她大概率是挺不过来了。
  苦夏眼神不舍的从黄逸才的脸上挪开,对黄祥升和曲琬颜两口子说,“黄老爷,黄夫人,我有一个请求。”
  “老姐姐请说。”
  苦夏期待的说,“能不能让俊才去祭拜一下他的外公和外婆我爹我娘闭上眼睛的那一天都在想着他,后来我爹重病,要不是一直抱着想要找到这孩子的念头,他也撑不了那么久。”
  “祭拜外公外婆那都是应该的,老姐姐您看着安排就是。”
  黄祥升曲琬颜没有什么好不答应的,他们能让黄逸才过来,就表明他们想让黄逸才认祖归宗,不介意他和自己的亲生家庭来往。
  他们了解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也了解为人父母的苦楚,其实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否认掉这件事情,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真实情况是怎样,根本无法考证。
  但他们不想看着苦夏继续遭受母子分离的痛苦,不想明明黄逸才的亲生母亲已经到了眼前,却还假装不认识。
  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他的母亲还能活着,他们母子过了将近四十年后还能有缘再遇见,这就是上天安排的缘分,他们母子亲缘不该断!
  而且他们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孩子有信心,认了亲生父母也不会抛下他们这对养父养母,到时候只是会多出一家人来爱他,对他好,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那就尽快吧,俊才啥时候有时间跟我回去看看两位老人,我也挺长时间没回去了,给他们烧点纸,跟他们报个平安,就说他们一直念着的外孙子找到了,二位老人泉下有知,肯定高兴的合不拢嘴!”
  通过苦夏的话,两位素未谋面的老人让黄逸才有了一种很窝心的感觉,他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面,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在人群杂乱的街道上,无望的寻找着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当时两位老人该是怎样的绝望
  黄逸才握住苦夏一双粗糙苍老的手,温和的说,“您定个时间,我陪您去。”
  苦夏心里完全被原主的一腔母爱给淹没,见着多年不见的儿子,心里有很多话想说,絮絮叨叨的什么事情都想问问,黄逸才耐心的倾听,不厌其烦的回答着她五花八门的问题。
  黄祥升和曲琬颜对视一眼,带着孩子们都出去了,给苦夏和黄逸才留下单独的空间相处。
  于二林和于四林陪着他们,和他们一起到了偏厅去呆着。
  下人给主子们端上来茶水点心,就到一边呆着去了,黄家的家教很严,未经允许,下人们绝对不敢胡乱打扰主人。
  曲琬颜看出来于二林他们都是直爽憨厚的人,就有话直说了,她说话的时候有着大家主母的端庄,又有着大家闺秀的温婉,“二林,四林,咱们这层关系,我就不跟你们拐弯抹角了,有件事儿我一直想问。”
  于二林示意,“您请说。”
  “一直听你们说家里有兄弟姐妹,怎么从来没听说你们的父亲他是不是……”
  这事儿看着挺奇怪的,从她们的的言谈之中就能听出来,父亲这个角色在他们家里似乎是缺失的,完全捕捉不到父亲的存在,所以曲琬颜才有此一问。
  这个没什么不好说的,于家庄子里的人都知道,也不是啥丢人的事儿,于二林说,“小时候我们有爹,在我家小弟和两个妹妹出生的那年我们就没有爹了,他说要去科考,一走就音信全无,我娘说如果他死了就死了,如果他活着,那我们就当他死了。”
  他爹刚走的时候,于家庄子里还有人送三道四,说他娘言行粗鲁,他爹这个秀才才看不上她,又说他娘是癞蛤蟆想吃他爹这块天鹅肉,又说他娘一个杀猪匠的女儿,怎么敢妄想攀上秀才这根高枝,各种各样难听的话经常从那些人嘴里说出来。
  他那时候也才十三四岁,听见有人这么说就跟他们打架。
  后来娘就教育他,没有必要和那些碎嘴子的人打架,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不管他们怎么说都改变不了他们家的日子,他们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他爹走了不怪任何人,他娘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没有错,要怪就怪他爹,甩甩手就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都拿走,家里的妻子女儿不管不顾,这样一个不要爹不要娘不要妻儿的男人不要也罢,早走早好!
  于二林把他爹和他娘的事儿简单说了说,主要着重描写了一下他娘带着他们几个孩子长大有多不容易,他不想让黄祥升他们觉得他娘对于黄逸才的走失无动于衷,他要让他们知道因为他娘那时候还有自己的父母以及大哥的存在,所以才逼迫自己撑了下来。
  “我娘这一辈子没吃过好住过好,从牙缝里省吃俭用,把我们几个孩子拉扯大,有时候我就想,要是我爹在,我娘会不会活的不这么艰难”
  “可是我娘说,要是我爹在,我们的日子过不过的好不知道,但过的坏是肯定的,一个抛妻弃子的男人能好到哪去”
  黄祥升他们听明白了,无非就是穷秀才读不起书了,这才看上了没什么文化,但是有钱的杀猪匠的女儿,勾搭上了人家,骗着人家供他读书,等到把人家的血吸的差不多就把人家一脚踹了,寻别的好去处了。
  这样忘恩负义白眼狼的故事,他们听过很多也见过不少,但这么真切的发生在他们身边还是头一次,更何况他们两家人还有着这样的关系。
  黄祥升说,“二林,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不大不小的积累了一些人脉,在京城之中认识一些人,要不要我帮你打听打听你父亲的下落”
  第176章 回老家祭拜双亲
  于二林婉言拒绝,“多谢黄老爷的好意,但没有必要,他要是出了意外,我们再怎么找他也无济于事,他要是活得好好的,我们又何必去找他?”
  “我娘说就当没有这个人存在,不想知道他的消息来给我们添堵,黄老爷,我们一家人现在过得都挺好的,又找到了二哥,以后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就别说这些不开心的了。”
  既然于二林不想再谈这个,黄祥升顺势转移了话题,开始闲话于二林的家庭情况。
  于二林又发挥自己的本能,开始炫耀起他的两个女儿。
  于大丫如今是客云来的神秘厨师,多少人争着抢着就为了吃上她做的一道菜。
  小福宝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已经记忆力惊人,还是个有福运的小家伙儿,于二林觉得这两个女儿是他一辈子的财富,是他和自己家媳妇儿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