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100节
  听尹铭之这么问,苦夏看了他一眼,客观地评价道,“这个地段自然是极好的,人流量多意味着客源就多,但同时因为这里店铺实在是太多了,还是在京城这种地方。
  不管你开的是什么店铺,做的是什么买卖,质量一定要有所保证,如果是酒楼饭馆,口味一定要独特,能留住客人。
  不然在这种地寸土寸金的地方,竞争力不够,很快就会被挤掉,到时白白浪费了客流量不说,不赚钱反倒赔钱,毕竟这种地方一个月租金就要花费不少银子。”
  “老姐姐说的极是,但这只是对于普通人的考虑,对于老姐姐来说,来这地方那不就是纯粹赚钱的,客云来的口味不是我吹捧,老姐姐和宫里那些御厨比,也是不相上下!”
  尹铭之夸赞的说道,“大丫的手艺这几年想必也有所长进,最开始我在客云来用餐的时候就尝过,客云来的味道非常特殊,尤其是里面的各种菜品是我在别处乃至皇宫里都没有尝到过的,现在又有大丫这么一位神厨在,那就更别提了,杀遍京城无敌手啊!”
  他说的都是实话,没有掺杂一点水分。
  第一次吃到客云来的饭菜,那还是苦夏搬到他们家隔壁,拎了两个食盒过来让他们尝尝鲜,一下子他就被他们送过来的那道锅包肉给俘虏了!
  尹钰弘同样如此,这父子两个直到现在依然钟爱这道菜!
  去年尹铭之回去过一次,北山县是他们的老家,时不时的就会回去一趟,现在又有苦夏他们客云来这个手艺在那儿挂着,尹钰弘更是恨不得就住在苦夏家。
  在尝过于大丫的手艺之后,尹铭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比宫里的御厨好吃多了。
  宫里的御厨是几十年的老师傅,要论经验于大丫肯定没他们足,但是胜就胜在客云来口味的创新。
  有很多做菜的方法是宫里的御厨所没有尝试过的,很多菜的口味更是宫里没有的,就说客云来的烧烤,宫里就从来不曾出现过。
  一是因为他们觉得烧烤这种东西都是在野外行军打仗不方便做饭的时候才吃的粗鄙食物。
  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孜然的这种烧烤调料,给肉增加香味,掩盖腥味,味道自然不好,吃起来不健康,违背宫里贵人们养生的原则。
  听了尹铭之的话,苦夏眼睛一亮,“耀王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
  尹铭之笑着点了点头,“这事儿是皇上亲自吩咐的,这条街皇上让你们选两处店铺,今日就先歇歇,等明天咱们约个时间出来亲自来选,看中了哪儿房契就直接到手!”
  皇上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已经事先替苦夏他们打算好了,毕竟是他主张把人给挪到京城来,总不能让人来了京城之后就失去了吃饭的营生。
  “如此,那就请耀王殿下替民妇多谢湖滨区!”
  尹铭之带着人步行在街道上慢慢的向给他们安排好的宅院走去,进入京城之后就不允许随便骑马了,京城中贵人众多,随便骑马容易出乱子。
  “老姐姐还是等明个儿亲自去谢过皇上为好。”
  “我们还能去拜见皇上??”
  “那是自然,你们可是皇上亲自请过来的人,去见见皇上这不是应该的?老姐姐不愿意去?”
  苦夏赶紧说道,“怎么会!只是受宠若惊,太突然了,没想到我们一届小民还能面见皇上,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苦夏心里是极不愿意面见皇上的,因为进宫面见皇上,就意味着要有许多繁琐复杂的礼仪,说不上哪个就出了错,从进宫门开始就要不停的跪跪跪跪跪!
  到了宫里全都是比她大的贵人,上到各位娘娘,下到各位公主皇子,见到每个人,苦夏都得跪着行礼,即使来了许多年,还是不喜欢见人就跪的日子。
  但也没办法,谁让他们的身份在这儿,除非皇帝主动免了他们的跪礼,不然只能顺应这个时代的规则。
  尹铭之一直带路,离开了繁华的朱雀街,进入了相对僻静的一条小道,一直走,走到尽头之后拐了个弯儿,停在一处特别气派的大门前!
  这是一处独门独栋的宅院,大门整体呈朱红色,高足足有两米多!
  门的右边种着一颗特别繁茂的桂花树,这个季节桂花已经开了,桂花的花朵就两个米粒大小。
  一粒粒的金黄色拥挤在一起,郁郁葱葱,满树的金黄和绿叶相衬,微风一吹,阳光顺着树叶的缝隙照下来,照在那些花朵上,把它们照的恍若挂在枝头的金子一般!
  桂花的花香飘散在空气中,闻之淡雅宜人!沁人心脾!
  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副牌匾,牌匾上书“于府”两个大字!
  这两个大字书写的大气磅礴,可见出自名家之手!
  大门两边柱子和密如鱼鳞的瓦片上,皆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整齐有序地排列其上!
  每一道纹路都雕刻的栩栩如生,足可见刀功师傅的精湛,就连一个普普通通的门楼都装点的如此的精致,里面一定更加惊艳!
  尹铭之指了指朱红色大门上的牌匾说,“这牌匾不知道你们熟悉否?这可是皇上御赐!这宅子也是皇上赏赐的,你们先进去看看,有哪处不合适再商量更改,皇上说了,一切按照你们的心意来!”
  “有劳皇上费心了!”
  于府的大门吱呀一声,被门房缓缓推开,一打开里面齐刷刷的站着十来个侍女和小厮,恭敬的齐声跪下行礼,欢迎苦夏他们的到来!
  “给老夫人、各位主子请安!”
  “这……”
  这么大的阵仗无疑吓了于二林等人一跳,他们家最多也就请过两个下人,啥时候见过这么多的人围着他们叫主子?
  尹铭之解释说,“莫要惊慌,这都是皇上吩咐下来的,想着你们一家人举家到京,身边肯定没有个得用的人,这些都是宫里培训好了的,定然会伺候人,若是你们用的不顺手,只管打发走了便是。”
  苦夏嘴上说着谢谢皇上,心里想的却是皇上心里还是有些信不过他们,这就派了人来监视。
  “你们都起来吧,莫要跪着了。”
  直到苦夏发话,这些丫鬟小厮们才敢站起身来,重新列队站好。
  其中打头前儿的一个小厮和一个丫鬟款款走了出来。
  个子高高,脸盘清秀的丫鬟欠了欠身,低眉垂首的冲苦夏恭敬说道,“奴婢名唤明月,这几日都是奴婢带领着他们在家里收拾,老夫人和各位主子若是有哪里不顺心的,尽管告诉奴婢,奴婢带着人重新整理一遍。”
  另一个看起来挺机灵的小厮,语速很快的说道,“奴才名唤清风,院子里的粗活都是奴才带着人做的,老夫人要是哪里有不满意的尽管说,奴才们这就重新做,一直做到老夫人满意为止!”
  第221章 终于自由的尹钰弘
  苦夏看着眼前这一个丫鬟一个小厮眉眼间有些相似,便出声问道,“你们两个可是兄妹?”
  清风赶紧嘴甜的接话,“老夫人好眼力,奴才与明月正是亲兄妹!”
  “老姐姐,我就给你们领到这了,这院子里有什么不熟悉的,只管问清风和明月,有哪里做的不好,你就只管吩咐他们,这些人都是您的!这里是地契和房契,还有他们的卖身契,都在这儿。”
  尹铭之说完,身后贴身小厮就递上来一个盒子给苦夏。
  “劳烦王爷费心了。”苦夏接过这个棕色漆木的小盒子,望着尹铭之说,“王爷,您这是要走?不再多待会儿了?”
  尹铭之脸上尽显疲惫,“不了,‘云上仙’的事还没解决,我这也是抽了空才来接你们的,暂且失陪,明日一早我来接你们一同进宫!”
  “既然王爷有要务在身,民妇就不多作挽留,改日王爷空下来,一定邀请王爷好好相聚!”
  一听自己老爹要走,尹钰弘可不大乐意,“父王,你走你的,我就不跟着了,好长时间不见于奶奶,我有好多话想跟她说,您就自己走吧!别管我了啊,到晚上我会自己回去的。”
  尹铭之撇了他一眼,“我还不知道你小子肚子里揣的是什么鬼东西?还不就是那几两馋虫!看见你大丫妹妹就走不动路了!
  也罢,反正你这小子在家也不老实,我还总不放心,怕你出去乱跑,你就暂且留在于府,跟着你于奶奶,但是你可得记住,千万不许淘气,不许给人捣乱,不然我要是从你于奶奶那听说你惹了麻烦,看我怎么抽你!”
  尹铭之说的凶狠,尹钰弘笑嘻嘻的冲他爹撒娇耍赖,“要不然怎么说还是当爹的最了解儿子!父王您可真是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看到儿子心里这点小九九!
  那儿子可就不客气了,儿子在这吃了什么一定不忘了给父王带回去一份,父王,您就安心忙去吧!”
  尹铭之冲着苦夏拱了拱手,脸色有点红,尹钰弘这么一说好像是他挺大岁数个人多嘴馋一样,
  “老姐姐我就到我这能折腾的儿子拜托给你了,您别拿他当外人,要是有不听话的地方,您就可劲儿的教育!不用看在我的面子上留情面,这孩子就是欠抽!”
  “王爷不用担心,咱们和小世子也不是外人,这么长时间不见,有许多话想说,你就放心把他放在我这儿,我们肯定会照顾好的。”
  “那就多谢老姐姐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见。”
  “王爷慢走。”
  一群人恭送着尹铭之离开。
  尹铭之一走,留下的就全都是自己家人了。
  尹铭之刚一离开尹钰弘的视线,他就一蹦三尺高!
  “哦吼!终于自由了!我父王再也不用看着我了!于奶奶您是不知道,自从我打北山县回了京城,父王把我看的就跟什么似的,我只要敢踏出大门一步,他不管多远都能立马回到家来拎着棍子等着我!”
  众人踏过高高的门坎向院子里走去,苦夏笑着说他,“你父王还不是担心你遇到危险,‘云上仙’的风声这么紧,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染上了这东西,要染上了那可是要人命的,耀王殿下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他当然紧张。”
  尹钰弘叹了一口气,特别深沉的说,“我自然知道父王他是担心我,但是我真不用他担心,我也不是傻子,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云上仙’这东西的威力,我自然会小心小心再小心。
  可父王他总是不相信我,拿我当个三岁小儿来看,于奶奶,我真是羡慕你们家,你们家从来不会像我的父王一样。”
  尹钰弘还没感叹完,于德和于才他们惊叹的声音就接二连三的响起,他们刚刚进入大门,拐过了一个影面墙,眼前豁然开阔起来!
  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院子里的亭台楼阁,山湖水榭,十几米高的假山气派雄伟,落在一汪清澈的小池边!
  池子上方漂浮着翠色的浮萍,缓缓的随着微风在水面上漂浮着,看着上面还残留着两只尚且还算得上是绿色的荷叶,想来之前是应该有荷花在里面,因为到了季节,荷花衰败便被下人给拿去了。
  池子里还有几尾颜色鲜亮的金鱼在欢快的游着。
  小池的另一边是一个八角凉亭,亭子里有石桌石凳摆放在内,是个乘凉赏景的好去处!
  凉亭的房檐屋角各挂着一长串的铜色风铃,正随着清风飘荡,丁零当啷的声音清脆悦耳!
  庭院两边是抄手游廊,红木的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房檐上悬挂着和凉亭同款的风铃叮当作响!
  粗略数一数,有十几间屋子,五间大正房,两边各有几处厢房和耳房。
  下人们在这些屋子里进进出出的洒水打扫,井然有序,足下无声,显然是经过严苛的训练才能做到如此的讲规矩。
  明月在旁边给他们介绍说,这是一座三进的大院子,穿过小门往里走,里面是另一种天地!
  苦夏等人跟着明月往里走,刚一跨过院门就发现里面确实和外面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
  外面的装饰更加大气一些,走到院里则是偏向居家的温馨风格,花坛盆景,藤萝翠竹,一些假石点缀其间!
  房檐下还挂着几个鸟笼子,里面一些看羽毛就知道其名贵的鸟儿在里面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声音婉转动听!
  再往里走的院子就是下人所居住的房间了,厨房和柴房什么的都在这边,这样的地方同样简洁大方,不显杂乱,半点不因为这里是下人待的地方就脏乱差。
  下人住的地方主人家是不会过来的,所以并不如前面的院子那样精致。
  大户人家的院子边边角角都很讲究,这院子就代表了主人家的门面,自然要精致大气,不能抠抠嗖嗖的,否则丢的是主人家的脸面,更何况这可是皇帝亲自吩咐下来的,没有人敢怠慢。
  考虑到苦夏家的人口多,屋子的自然也很多,苦夏他们自己安排着该怎么住人,家里的闺女小子们一人一个房间也完全足够了。
  苦夏毫无疑问是主屋最大的那一间,其余的孩子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去,不论他们是几个人住在一起还是单独一间屋子,都全凭他们自愿。
  最后于二林和于四林各选了一间屋子,于德于才这两个娃同样各选了一间屋子,于大丫自己选了一间屋子,挨着奶奶住。
  他们家不像别人家有那么多奇怪的规矩,除了正屋大家都默契的觉得应该得苦夏这个大家长住,其余的屋子他们就爱住哪住哪的,喜欢哪个住哪个,不然按照寻常人家的规矩来讲,于大丫一个女儿家是不能住在正屋的。
  于夕月和小福宝选了同一间屋子,这两个小姐妹亲亲热热的待在一块,整日都要腻在一起,家里边就她们两个小女孩年纪最接近,玩的自然好。
  于灿阳这个唯一的小子当然就是自己是一个屋,于德害怕他自己一个人不敢睡,想要陪他一起,结果于灿阳坚定的拒绝,说他自己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一个人睡也没问题!
  在家的时候他都是跟着哥哥们睡的,现在来了这儿有这么多屋子可以选择,他当然要自己一个人睡了,他要当大孩子,不是需要人保护的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