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皇帝的娇软白月光 第4节
“原来是这个样,真羡慕他那位妹妹了。”
“可不是,只能说同人不同命,羡慕也没用。人家是千金小姐,就算是一时落难了,只要找回去人家还是大小姐,我们这些人和人家是没法比的。”
听到这些的时候,于澜正低头打扫庭院。而她旁边不远处,二小姐身边的贴身丫鬟碧绿正和路过的两个丫鬟窃窃私语。
第8章 官府这是在找什么人
这讨论的自然就是这几日城中发生的寻人事件了。
对于这些于澜一点也不关心,反正和她也没什么关系。
从柴房出来以后,于澜话比以前还少了,人也更加呆板了。总之于澜知道能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没有存在感。
不过她这样,让别人看来这就是被狗给吓傻了。
就连桂花都觉得她这位姐妹有点呆了。好在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她还会把自己吃的分给她,和以前一样,甚至于对她更好。
如此倒是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
傍晚,夕阳西下。
此时位于城西一处别院的大门正敞开着,淡金色的阳光下,那门前种植着的那株山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这处院子很大,坐北朝南。
比起闹市而言,这处环境很是安静。院内,亭台阁楼小桥流水,整个院子布置的很是雅致,处处透着一种清醒淡雅的感觉,很适合居住。
这院子的主人是一位朝廷命官,自打他带着一家老小搬去帝都上任以后,这里就空置了下来。
这里,平时除了偶尔会有人定期打扫和修剪花草以外,常年落锁,可谓是安静的很。
就在前些日子,这里有人住了进来。少数消息比较灵通的,则是知道这里刚住进来的就是来自帝都的那位大人。
人家借住于此就是为了寻找早些年走丢的妹妹。
很多人想要上门拜访,可不知道这位大人秉性,所以也不敢贸然前来。
此时,院子内,石桌前正端正的坐了一男子。那人长发如墨,身姿挺拔硕长。一袭浅白色衣衫,领口,袖口金线绣了云纹,腰间还系了一块碧绿色的玉佩。
男人容貌生的极好,脸部轮廓冷硬刚毅,浓黑的剑眉斜飞入鬓,深沉的眸子透着寒意。高挺的鼻梁,紧抿的薄唇,唇色绯然。
锦衣玉带,矜贵端方。
他就那么安静的坐在那里,随意而慵懒。可那身上散发的气息,却无端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难以接近。
明明已经是夏日了,此时阳光也很温暖。可对于站在他不远处,手提长剑的侍卫来说,此刻那就是寒冬腊月,心里那是拔凉拔凉的,后背都起了冷汗。
“如何?”
低沉的声音不急不缓的响了起来,清清冷冷的,随着风吹树叶的声音带起一丝凉意。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域国的皇上,庆渊帝。
这片陆地有五个国家,谭泽,东玄,北域,昭齐,南宣。早些年五国盘踞,表面上看似和平,其实暗潮涌动。
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北域国,属于那种被各国惦记着想要吞并和瓜分的存在。
对于各国的想法北域国的皇上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敌强我弱也只能暂且忍着。特别是他在太子身上看到希望以后那是更加低调了。直到那日,东玄国最先按赖不住朝北域国发起了战争。东玄国兵力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在众人以为北域将要国破家亡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庆渊帝终于是站了出来。
他于万千敌军之中三箭齐发直接把对方主将还有皇子串一起挂在了旗杆上。
第9章 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1)
这时众人这才明白北域给他们来了一出扮猪吃老虎,暗中实则积攒了与之对抗的力量。
而这只是个开始,那之后太子也没闲着。
三年的时间,他南征北战,打的各国俯首称臣,割地赔款年年上贡。所过之处,凶神,煞星,活阎王是形容他的,甚至于已经到了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步。
儿子争气,憋屈了好久的宣威帝,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想当初为了请高人出山教导儿子,他可是没少各种蹲点。
过程虽然有点难以启齿,不过他的太子总算是不负众望,这是值得欣慰的。
高兴之余,本就不贪念皇权的他直接宣布退位,然后连夜带着自己皇后跑路了。
面对撂挑子的宣威帝,太子那是黑着脸坐上的皇位。
自此成了北域国新一任帝王,天下共主,史称庆渊帝。
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庆,八方来潮,大赦天下。
而这一年也称为庆渊元年。
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显然是一副盛世繁华的景象。
自庆渊帝登基以来,到现在为止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年。
自问他虽不是什么好人,却也算是对得起天下的。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些不安生的小鱼小虾给来给他添堵。
庆渊帝这次出宫,是为了发生在江陵县一桩打着他旗号的灭门惨案。去江陵,要经过宣阳县,同样的回来的时候亦是如此。
之所以亲自出宫处理这件事,不是他太闲了,而是因为被灭门的不是别人。正是早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之后卸甲归田的副将一家。
这是在打他的脸。
震怒之下,这才亲自前往。
如今事情得以解决,也为其平冤昭雪。只是没想到返回的时候,路过这宣阳县遭了人暗算,这才有了那夜发生的事。
想想真是郁闷极了。
听见主子发话,侍卫那是目不斜视,弯腰低声禀报。
“爷,属下已经把城中所有十四到十九岁,未婚以及定了亲还未出嫁的女子全部盘查过了。按照身高体重,脸型容貌,符合要求的一共有四十二人,此时都在外院侯着了。”
说到这里,侍卫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跟在爷身边当差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不,他们爷要寻一姑娘,可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是大概说了身高体重,另外加了一句容貌生的极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话说,这整个宣阳县未婚女子,容貌长的好的,没有几千,也有几百。
这要他如何找起。
这不,他接连着带着人盘查了好些天,这才把最符合条件的那些人给划了出来。
见自己主子不说话,侍卫又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爷,可是要接见。”
听见侍卫的话,坐在石桌前的庆渊帝微微挑眉,深邃的眼里有一瞬暗沉。
脑海里下意识浮现某些画面,那常年冰寒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不自然。
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伸手端起面前茶杯放到唇边抿了一口,或许这样才能掩饰他那不自然的神色。
视线不经意落在了手上那多出的牙印上。
第10章 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2)
这点印记其实一开始只要用点药就能消掉,可意外的让他觉得甚是养眼,以至于任其留下了。
那天他清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已没了那女子的身影,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
那夜是个意外,可要了那姑娘清白这是事实,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
只是名声对于女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自己总不能大张旗鼓说要找那夜和他……
那样人姑娘如何自处。
就是他也要脸。
如此也只能来了个折中的办法寻人。
暗地里他也派人查过,这几日可有什么姑娘寻短见,或者是失了清白的。人倒是有,可惜不是他要找的人。
宣阳县这么大,要找一个人不难,可要找一个姓甚名谁,容貌长相都不知道的确实是不容易。
特别是,对方若是故意躲着,那就更不好找了。
想到这里,庆渊帝微微皱眉后,伸手放下了手里茶杯,然后抬手示意。
“属下这就把人领进来。”
侍卫见此立马拱手转身朝外院走去。
……
此时院外正站着一群长相极好的年轻姑娘。而领着她们站在这里等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宣阳县的县令,刘同和他大夫人。
他们不远处,不仅有他从衙门里带来的官兵,还有好些穿着劲装的侍卫守着。
总之气氛挺压抑的。
特别是刘县令,一想到马上又要见到那位爷了。他这腿就软的厉害,不听使唤。
或许别人不知道院内的那位大人是谁,可他却是知道的。当初被授予官职的时候,他跪在最末,虽然一直低着头,大气不敢喘,可还是有幸见过那位一眼的。
这也是他做官以来唯一一次面圣,之后被授予官职,来这宣阳县上任了。
如今已经过去四年之久了。
天知道,那天看到这位爷的时候,他那是腿一软瞬间就给跪下了。还以为是自己治理的宣阳县出了什么岔子,吓的差点昏厥过去。
还好,只是他想多了。
一国之君,天下共主,可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特别是他这种地方小官。
说起来。
这些天他都是这么云里雾里的过来的,感觉很不真实。
总之领命办事,少说话,多做事,所谓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他很明白这个道理。
“可不是,只能说同人不同命,羡慕也没用。人家是千金小姐,就算是一时落难了,只要找回去人家还是大小姐,我们这些人和人家是没法比的。”
听到这些的时候,于澜正低头打扫庭院。而她旁边不远处,二小姐身边的贴身丫鬟碧绿正和路过的两个丫鬟窃窃私语。
第8章 官府这是在找什么人
这讨论的自然就是这几日城中发生的寻人事件了。
对于这些于澜一点也不关心,反正和她也没什么关系。
从柴房出来以后,于澜话比以前还少了,人也更加呆板了。总之于澜知道能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没有存在感。
不过她这样,让别人看来这就是被狗给吓傻了。
就连桂花都觉得她这位姐妹有点呆了。好在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她还会把自己吃的分给她,和以前一样,甚至于对她更好。
如此倒是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
傍晚,夕阳西下。
此时位于城西一处别院的大门正敞开着,淡金色的阳光下,那门前种植着的那株山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这处院子很大,坐北朝南。
比起闹市而言,这处环境很是安静。院内,亭台阁楼小桥流水,整个院子布置的很是雅致,处处透着一种清醒淡雅的感觉,很适合居住。
这院子的主人是一位朝廷命官,自打他带着一家老小搬去帝都上任以后,这里就空置了下来。
这里,平时除了偶尔会有人定期打扫和修剪花草以外,常年落锁,可谓是安静的很。
就在前些日子,这里有人住了进来。少数消息比较灵通的,则是知道这里刚住进来的就是来自帝都的那位大人。
人家借住于此就是为了寻找早些年走丢的妹妹。
很多人想要上门拜访,可不知道这位大人秉性,所以也不敢贸然前来。
此时,院子内,石桌前正端正的坐了一男子。那人长发如墨,身姿挺拔硕长。一袭浅白色衣衫,领口,袖口金线绣了云纹,腰间还系了一块碧绿色的玉佩。
男人容貌生的极好,脸部轮廓冷硬刚毅,浓黑的剑眉斜飞入鬓,深沉的眸子透着寒意。高挺的鼻梁,紧抿的薄唇,唇色绯然。
锦衣玉带,矜贵端方。
他就那么安静的坐在那里,随意而慵懒。可那身上散发的气息,却无端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难以接近。
明明已经是夏日了,此时阳光也很温暖。可对于站在他不远处,手提长剑的侍卫来说,此刻那就是寒冬腊月,心里那是拔凉拔凉的,后背都起了冷汗。
“如何?”
低沉的声音不急不缓的响了起来,清清冷冷的,随着风吹树叶的声音带起一丝凉意。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域国的皇上,庆渊帝。
这片陆地有五个国家,谭泽,东玄,北域,昭齐,南宣。早些年五国盘踞,表面上看似和平,其实暗潮涌动。
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北域国,属于那种被各国惦记着想要吞并和瓜分的存在。
对于各国的想法北域国的皇上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敌强我弱也只能暂且忍着。特别是他在太子身上看到希望以后那是更加低调了。直到那日,东玄国最先按赖不住朝北域国发起了战争。东玄国兵力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在众人以为北域将要国破家亡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庆渊帝终于是站了出来。
他于万千敌军之中三箭齐发直接把对方主将还有皇子串一起挂在了旗杆上。
第9章 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1)
这时众人这才明白北域给他们来了一出扮猪吃老虎,暗中实则积攒了与之对抗的力量。
而这只是个开始,那之后太子也没闲着。
三年的时间,他南征北战,打的各国俯首称臣,割地赔款年年上贡。所过之处,凶神,煞星,活阎王是形容他的,甚至于已经到了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步。
儿子争气,憋屈了好久的宣威帝,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想当初为了请高人出山教导儿子,他可是没少各种蹲点。
过程虽然有点难以启齿,不过他的太子总算是不负众望,这是值得欣慰的。
高兴之余,本就不贪念皇权的他直接宣布退位,然后连夜带着自己皇后跑路了。
面对撂挑子的宣威帝,太子那是黑着脸坐上的皇位。
自此成了北域国新一任帝王,天下共主,史称庆渊帝。
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庆,八方来潮,大赦天下。
而这一年也称为庆渊元年。
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显然是一副盛世繁华的景象。
自庆渊帝登基以来,到现在为止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年。
自问他虽不是什么好人,却也算是对得起天下的。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些不安生的小鱼小虾给来给他添堵。
庆渊帝这次出宫,是为了发生在江陵县一桩打着他旗号的灭门惨案。去江陵,要经过宣阳县,同样的回来的时候亦是如此。
之所以亲自出宫处理这件事,不是他太闲了,而是因为被灭门的不是别人。正是早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之后卸甲归田的副将一家。
这是在打他的脸。
震怒之下,这才亲自前往。
如今事情得以解决,也为其平冤昭雪。只是没想到返回的时候,路过这宣阳县遭了人暗算,这才有了那夜发生的事。
想想真是郁闷极了。
听见主子发话,侍卫那是目不斜视,弯腰低声禀报。
“爷,属下已经把城中所有十四到十九岁,未婚以及定了亲还未出嫁的女子全部盘查过了。按照身高体重,脸型容貌,符合要求的一共有四十二人,此时都在外院侯着了。”
说到这里,侍卫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跟在爷身边当差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不,他们爷要寻一姑娘,可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是大概说了身高体重,另外加了一句容貌生的极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话说,这整个宣阳县未婚女子,容貌长的好的,没有几千,也有几百。
这要他如何找起。
这不,他接连着带着人盘查了好些天,这才把最符合条件的那些人给划了出来。
见自己主子不说话,侍卫又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爷,可是要接见。”
听见侍卫的话,坐在石桌前的庆渊帝微微挑眉,深邃的眼里有一瞬暗沉。
脑海里下意识浮现某些画面,那常年冰寒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不自然。
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伸手端起面前茶杯放到唇边抿了一口,或许这样才能掩饰他那不自然的神色。
视线不经意落在了手上那多出的牙印上。
第10章 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2)
这点印记其实一开始只要用点药就能消掉,可意外的让他觉得甚是养眼,以至于任其留下了。
那天他清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已没了那女子的身影,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
那夜是个意外,可要了那姑娘清白这是事实,他自是要对其负责的。
只是名声对于女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自己总不能大张旗鼓说要找那夜和他……
那样人姑娘如何自处。
就是他也要脸。
如此也只能来了个折中的办法寻人。
暗地里他也派人查过,这几日可有什么姑娘寻短见,或者是失了清白的。人倒是有,可惜不是他要找的人。
宣阳县这么大,要找一个人不难,可要找一个姓甚名谁,容貌长相都不知道的确实是不容易。
特别是,对方若是故意躲着,那就更不好找了。
想到这里,庆渊帝微微皱眉后,伸手放下了手里茶杯,然后抬手示意。
“属下这就把人领进来。”
侍卫见此立马拱手转身朝外院走去。
……
此时院外正站着一群长相极好的年轻姑娘。而领着她们站在这里等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宣阳县的县令,刘同和他大夫人。
他们不远处,不仅有他从衙门里带来的官兵,还有好些穿着劲装的侍卫守着。
总之气氛挺压抑的。
特别是刘县令,一想到马上又要见到那位爷了。他这腿就软的厉害,不听使唤。
或许别人不知道院内的那位大人是谁,可他却是知道的。当初被授予官职的时候,他跪在最末,虽然一直低着头,大气不敢喘,可还是有幸见过那位一眼的。
这也是他做官以来唯一一次面圣,之后被授予官职,来这宣阳县上任了。
如今已经过去四年之久了。
天知道,那天看到这位爷的时候,他那是腿一软瞬间就给跪下了。还以为是自己治理的宣阳县出了什么岔子,吓的差点昏厥过去。
还好,只是他想多了。
一国之君,天下共主,可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特别是他这种地方小官。
说起来。
这些天他都是这么云里雾里的过来的,感觉很不真实。
总之领命办事,少说话,多做事,所谓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他很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