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她身姿优雅,一头流云髻将她的发丝盘起,露出如皓月般雪白的肩颈,声音却清冷。
来之前,春娘特意叮嘱她一切小心行事,今日宴会上并不得安宁。
只听姜采盈道:“今日宴饮中途,姑娘一曲完毕后,可否为众人斟酒以飞花令助兴?”
斟酒助兴?
雪姬娘子抬起头,略微吃惊。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公主殿下这是在为她创造见他的机会。
那夜离别,他倒在雨泊之中,声嘶力竭地喊着她的名字,直到马车拐过空巷,她在心中与他作了永别...
自宿县一别,已有三载。不知他如今是否一切安好,家庭又是否和睦,美满...
可是公主是从何知晓的,又为何帮她?雪姬娘子眼眸流转,面色冷峻,开始警惕起来。
上次惜春坊一见,她心中已然惴惴不安。
其实,她对春娘说了谎,主上也不知其中缘由,所以只是命她在探春宴上小心行事。
毕竟一个朝中新贵与京城名伶之间那点事儿是掀不起多大风浪的,更无法左右什么朝局权势。
可事实是那两句词,来处与匡郎并无关联。
倘若公主殿下知道这两句词,那么关于父亲的身份,她又知道多少?
姜采盈此刻并不知雪姬娘子心中所想,她只知这两句词对她而言重要非凡,才会在前世的信中着重笔墨强调。
她死前,好像想竭尽全力留下点什么东西。至于是什么,姜采盈目前还没明白。
“姑娘不必忧虑,你不必管我事从何得知的,你只需知道你与那位匡侍郎的过去本公主并不感兴趣,亦不会从中作梗。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今日宴席后想办法将护国公之嫡女安清岚托住。”
雪姬姑娘来京不久,却早已从众人口中听闻安小姐与昌宁公主素来交恶......
于是她问道:“为何?”
姜采盈眼眸微眯,“今日有人想对她动手,企图以女子清白陷她于深渊之地。”
“什么?”雪姬娘子微微张口,眸色惊惧,语气愤慨,“何人竟敢于宴会上陷害一品护国公之女?”
姜采盈默然不语。
耳侧传来追问,“公主殿下怎会知安家小姐会出事?”
姜采盈见怪不怪,“本公主自主持探春宴以来,接触了不少鱼龙混杂之事,有时候无意探得些口风,也并非不可能。我虽讨厌那安小姐,却容不得他人在本公主的宴会上闹事。”
“再者,”姜采盈漫不经心轻笑一声,“倘若安小姐真的出事,恐怕在众人眼中本公主也难辞其咎。我可不傻,会乖乖吃下这亏。”
“雪姬姑娘,你说是么?”公主望着她的眼神,似穿透一切,在笑着。笑她的无端揣度,笑她的偏见。
雪姬娘子的脸微热,有一种被戳破心思的窘迫,“民女不敢。”
上一世,虽然安清岚毫发无损未酿下大错,可那犯错之人却阴了她一道,将脏水泼到她头上,致使她名声大损。
事后,只有李漠不惧流言,还对她“痴心守候。”
现在想来,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姜采盈的眼眸冷到了极点,周身气氛也顿时降到了冰点。雪姬娘子在旁,微微错愕。
她不由地侧目仔细看了看,蛾眉淡粉轻施粉,公主沉静冷冽的目光如平静而幽深的湖水,令人莫名感到威压。
这样的眼神,她只在主上面前看过一次,是属于上位者独有的气度。这,还是京城中热议的那位骄纵公主么?
“民女位卑言轻,若安小姐不信,恐怕民女也毫无办法。”
“无妨。”姜采盈早已做好准备,她从左侧书案中拿出一本旧物,递给雪姬娘子,“安小姐是乐痴,有了这个...她哪儿也不会去。”
“这是...”只看一眼,雪姬娘子便捂嘴惊呼,“黎笙黎老先生的最后一部乐曲《乐经》的残本?”
《乐经》乃是黎老旷世奇作,全天下仅此一本,虽为残章却极为珍贵,其价值非金银可等量...
公主殿下,竟愿意将这宝物赠予安小姐,她们当真是宿敌么...
......
##
送走雪姬娘子后,姜采盈的视线再次落到了窗外。
底下,似乎起了不小的动静。
却说护国公的车轿落下之后,周围迅速围上了一大批人。脚凳摆好之后,为首先掀帘的却不是安清岚,而是护国公长子安礼弘。
他的车驾在半道坏了,于是兄妹同乘。只见他着长身锦袍,玉带镶腰,流水般的线条勾勒出极好的身姿,上等的冰蓝丝绸面料,令他走动之间隐隐有光泽流动。
姜采盈在心中暗叹,这不是一花孔雀么?自她及笄出宫建府以来,两人便再没见过。想不到几年不见,他变化如此之大。
从前在国子监时,他被选作五皇兄的伴读与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在皇兄们陪她捉蝴蝶,逗兔子的时候,他总默默地站在一旁。
闲时,便捧着书,读着那些连皇兄们都一知半解的文章。太傅总说,安家长子聪敏异常,是块难得的璞玉。
盛赞之下,与姜采盈的不爱念书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太傅对她要求不高,可姜采盈还是觉得不爽。
一来而去,连带着他也不待见。往他书桌底下塞小虫子,叫他替自己爬树抓知了的事情常有。
可最终无一例外,都已被太傅严厉制止而告终。
这样的闹剧没持续多久,后来她便痴迷于当年的淮城四小将...连国子监都懒得去了。
不久过后,便是她的及笄礼。她的视线全被李漠吸引...哪里还管得了旁人。不过按照她前世的印象,那日安礼弘应是称病在府的...
后来...他们便再没见过。
上一世再听闻他的消息时,已是昭元十年。江南九县遭遇百年难遇洪灾,他主动请缨治水,被淹没于水中,再没回来...
护国公两年之内连丧两儿女,从此便一蹶不振。
姜采盈深深叹气,如果此生能改变你们兄妹二人命运...也算是她重来一世的慰藉了。
底下的欢声笑语将姜采盈拉回现实,她向下望去。
“安兄,好久不见呐。”
“哟,这不是忠肃侯府家的何公子么,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另一颀长男子笑着引荐,“这位是刑部员外郎沈寂。”
“你就是沈寂?”安礼弘表情变得严肃了些,“听说,你心悦我妹妹?”
被打量的那人红着脸深鞠一躬,动作局促,“安兄,这都是何兄随口胡说的,安小姐清风霁月才貌双全,小弟岂敢高攀?”
虽说着此话,沈寂低垂的目光却还是止不住向马车那头看了去。
“是么?”听到他这么说,安礼弘顿时笑开怀了些。那笑容颇有些风流少年的佻达,嘴角扬起时如晨时朝阳般明亮,却不刺眼。
沈寂?姜采盈听到这个名字,面容不禁一怔。这个名字,她一定在哪儿听过...
可仔细看过去,那人垂头颔首,根本看不清表情。
“舍妹已到婚配年纪,我这个做兄长的,也着实替她着急...要我说,整个大云朝,能配得上我妹妹的,也就只有那个...”
“兄长!”一道清丽的声音霎时响起,止住了安鸿羽口无遮拦的乱语。
众人闻声望过去,满亭喧嚷霎时静了三分。
安清岚撩开锦帘,众人见她发间只簪着一截玉梅簪,眉心一点金箔,除此之外并未任何装饰。
微风拂过,她的月白色织锦襦裙荡开涟漪。侍女要去扶,她却先一步踩着木阶缓步走下,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林间树影里,她一步一步,步履沉静地像是名家笔下的雪竹玉梅。
“兄长,休要在此胡说。”她的脚步在安礼弘身侧停下,感受到有股奇怪又冒昧的视线在盯着她,安清岚眉眼隐有不安。
抬头望过去,又好似什么都正常,她有些烦躁,只好将气撒在兄长身上,“小心回去,我让爹爹家法伺候你。”
听者面上的笑容僵住,“好好好,我不说了,你别老告状啊。”
想他堂堂护国公嫡长子,朝中官拜四品的鸿胪寺少卿,却在家中毫无话语权。
唉,谁叫父亲把她当个宝。
家有悍妹,天道不公。
“你今天帮我把东西拿到,我就不告状。”
安礼弘淡然的表情有些变化,“再说再说。”
围观众人似对安兄惧妹的情景也见怪不怪,只拉扯着笑了几句,把人请了进去,一边道:“今年这宴会啊,不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咯。”
“卓兄,何以见得啊?”
“没听说吗,那位...也会来。”不知是谁讳莫如深地双手朝左上作揖了一下。
旁人立即领会,“你是说,当朝的那位大司马?”
有不知情者懵懂地问道:“他来做什么?”
有人压低声音,“那你得看看,今年这宴会是谁主办的?”
来之前,春娘特意叮嘱她一切小心行事,今日宴会上并不得安宁。
只听姜采盈道:“今日宴饮中途,姑娘一曲完毕后,可否为众人斟酒以飞花令助兴?”
斟酒助兴?
雪姬娘子抬起头,略微吃惊。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公主殿下这是在为她创造见他的机会。
那夜离别,他倒在雨泊之中,声嘶力竭地喊着她的名字,直到马车拐过空巷,她在心中与他作了永别...
自宿县一别,已有三载。不知他如今是否一切安好,家庭又是否和睦,美满...
可是公主是从何知晓的,又为何帮她?雪姬娘子眼眸流转,面色冷峻,开始警惕起来。
上次惜春坊一见,她心中已然惴惴不安。
其实,她对春娘说了谎,主上也不知其中缘由,所以只是命她在探春宴上小心行事。
毕竟一个朝中新贵与京城名伶之间那点事儿是掀不起多大风浪的,更无法左右什么朝局权势。
可事实是那两句词,来处与匡郎并无关联。
倘若公主殿下知道这两句词,那么关于父亲的身份,她又知道多少?
姜采盈此刻并不知雪姬娘子心中所想,她只知这两句词对她而言重要非凡,才会在前世的信中着重笔墨强调。
她死前,好像想竭尽全力留下点什么东西。至于是什么,姜采盈目前还没明白。
“姑娘不必忧虑,你不必管我事从何得知的,你只需知道你与那位匡侍郎的过去本公主并不感兴趣,亦不会从中作梗。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今日宴席后想办法将护国公之嫡女安清岚托住。”
雪姬姑娘来京不久,却早已从众人口中听闻安小姐与昌宁公主素来交恶......
于是她问道:“为何?”
姜采盈眼眸微眯,“今日有人想对她动手,企图以女子清白陷她于深渊之地。”
“什么?”雪姬娘子微微张口,眸色惊惧,语气愤慨,“何人竟敢于宴会上陷害一品护国公之女?”
姜采盈默然不语。
耳侧传来追问,“公主殿下怎会知安家小姐会出事?”
姜采盈见怪不怪,“本公主自主持探春宴以来,接触了不少鱼龙混杂之事,有时候无意探得些口风,也并非不可能。我虽讨厌那安小姐,却容不得他人在本公主的宴会上闹事。”
“再者,”姜采盈漫不经心轻笑一声,“倘若安小姐真的出事,恐怕在众人眼中本公主也难辞其咎。我可不傻,会乖乖吃下这亏。”
“雪姬姑娘,你说是么?”公主望着她的眼神,似穿透一切,在笑着。笑她的无端揣度,笑她的偏见。
雪姬娘子的脸微热,有一种被戳破心思的窘迫,“民女不敢。”
上一世,虽然安清岚毫发无损未酿下大错,可那犯错之人却阴了她一道,将脏水泼到她头上,致使她名声大损。
事后,只有李漠不惧流言,还对她“痴心守候。”
现在想来,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姜采盈的眼眸冷到了极点,周身气氛也顿时降到了冰点。雪姬娘子在旁,微微错愕。
她不由地侧目仔细看了看,蛾眉淡粉轻施粉,公主沉静冷冽的目光如平静而幽深的湖水,令人莫名感到威压。
这样的眼神,她只在主上面前看过一次,是属于上位者独有的气度。这,还是京城中热议的那位骄纵公主么?
“民女位卑言轻,若安小姐不信,恐怕民女也毫无办法。”
“无妨。”姜采盈早已做好准备,她从左侧书案中拿出一本旧物,递给雪姬娘子,“安小姐是乐痴,有了这个...她哪儿也不会去。”
“这是...”只看一眼,雪姬娘子便捂嘴惊呼,“黎笙黎老先生的最后一部乐曲《乐经》的残本?”
《乐经》乃是黎老旷世奇作,全天下仅此一本,虽为残章却极为珍贵,其价值非金银可等量...
公主殿下,竟愿意将这宝物赠予安小姐,她们当真是宿敌么...
......
##
送走雪姬娘子后,姜采盈的视线再次落到了窗外。
底下,似乎起了不小的动静。
却说护国公的车轿落下之后,周围迅速围上了一大批人。脚凳摆好之后,为首先掀帘的却不是安清岚,而是护国公长子安礼弘。
他的车驾在半道坏了,于是兄妹同乘。只见他着长身锦袍,玉带镶腰,流水般的线条勾勒出极好的身姿,上等的冰蓝丝绸面料,令他走动之间隐隐有光泽流动。
姜采盈在心中暗叹,这不是一花孔雀么?自她及笄出宫建府以来,两人便再没见过。想不到几年不见,他变化如此之大。
从前在国子监时,他被选作五皇兄的伴读与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在皇兄们陪她捉蝴蝶,逗兔子的时候,他总默默地站在一旁。
闲时,便捧着书,读着那些连皇兄们都一知半解的文章。太傅总说,安家长子聪敏异常,是块难得的璞玉。
盛赞之下,与姜采盈的不爱念书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太傅对她要求不高,可姜采盈还是觉得不爽。
一来而去,连带着他也不待见。往他书桌底下塞小虫子,叫他替自己爬树抓知了的事情常有。
可最终无一例外,都已被太傅严厉制止而告终。
这样的闹剧没持续多久,后来她便痴迷于当年的淮城四小将...连国子监都懒得去了。
不久过后,便是她的及笄礼。她的视线全被李漠吸引...哪里还管得了旁人。不过按照她前世的印象,那日安礼弘应是称病在府的...
后来...他们便再没见过。
上一世再听闻他的消息时,已是昭元十年。江南九县遭遇百年难遇洪灾,他主动请缨治水,被淹没于水中,再没回来...
护国公两年之内连丧两儿女,从此便一蹶不振。
姜采盈深深叹气,如果此生能改变你们兄妹二人命运...也算是她重来一世的慰藉了。
底下的欢声笑语将姜采盈拉回现实,她向下望去。
“安兄,好久不见呐。”
“哟,这不是忠肃侯府家的何公子么,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另一颀长男子笑着引荐,“这位是刑部员外郎沈寂。”
“你就是沈寂?”安礼弘表情变得严肃了些,“听说,你心悦我妹妹?”
被打量的那人红着脸深鞠一躬,动作局促,“安兄,这都是何兄随口胡说的,安小姐清风霁月才貌双全,小弟岂敢高攀?”
虽说着此话,沈寂低垂的目光却还是止不住向马车那头看了去。
“是么?”听到他这么说,安礼弘顿时笑开怀了些。那笑容颇有些风流少年的佻达,嘴角扬起时如晨时朝阳般明亮,却不刺眼。
沈寂?姜采盈听到这个名字,面容不禁一怔。这个名字,她一定在哪儿听过...
可仔细看过去,那人垂头颔首,根本看不清表情。
“舍妹已到婚配年纪,我这个做兄长的,也着实替她着急...要我说,整个大云朝,能配得上我妹妹的,也就只有那个...”
“兄长!”一道清丽的声音霎时响起,止住了安鸿羽口无遮拦的乱语。
众人闻声望过去,满亭喧嚷霎时静了三分。
安清岚撩开锦帘,众人见她发间只簪着一截玉梅簪,眉心一点金箔,除此之外并未任何装饰。
微风拂过,她的月白色织锦襦裙荡开涟漪。侍女要去扶,她却先一步踩着木阶缓步走下,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林间树影里,她一步一步,步履沉静地像是名家笔下的雪竹玉梅。
“兄长,休要在此胡说。”她的脚步在安礼弘身侧停下,感受到有股奇怪又冒昧的视线在盯着她,安清岚眉眼隐有不安。
抬头望过去,又好似什么都正常,她有些烦躁,只好将气撒在兄长身上,“小心回去,我让爹爹家法伺候你。”
听者面上的笑容僵住,“好好好,我不说了,你别老告状啊。”
想他堂堂护国公嫡长子,朝中官拜四品的鸿胪寺少卿,却在家中毫无话语权。
唉,谁叫父亲把她当个宝。
家有悍妹,天道不公。
“你今天帮我把东西拿到,我就不告状。”
安礼弘淡然的表情有些变化,“再说再说。”
围观众人似对安兄惧妹的情景也见怪不怪,只拉扯着笑了几句,把人请了进去,一边道:“今年这宴会啊,不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咯。”
“卓兄,何以见得啊?”
“没听说吗,那位...也会来。”不知是谁讳莫如深地双手朝左上作揖了一下。
旁人立即领会,“你是说,当朝的那位大司马?”
有不知情者懵懂地问道:“他来做什么?”
有人压低声音,“那你得看看,今年这宴会是谁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