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若真如此,那么匡沉瑾便要成为大云朝史上最年轻的尚书,风头可谓无两。
  ......
  其实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陛下正在渐渐任用新贤,一步步摆脱卫衡的控制,这是一件好事。
  姜采盈正思忖着,宫人的声音在耳侧恭敬地响起:“公主,景延宫到了。”
  第52章
  朱门启,青纱束髻的宫女迈着柔软的步伐缓缓走来,“公主,请随奴婢来。”
  青木小径两侧,木芙蓉初绽,别有一番淡雅风味。殿内的陈设也以素调为主,在后宫之中是独有的一份。
  安清岚自内室步出,锦帐轻分。
  只见她素色宫装裹着身段玲珑,衬得玉容清绝,较之从前却别有一番韵味。安清岚盈盈施礼,头上的步摇几乎未动,“臣妾参见公主殿下。”
  姜采盈上前挽住她玉臂,“不必多礼。”
  宫人布座,姜采盈和她分坐于正首两端,姜采盈不禁感慨,”想不到你我二人也有坐下来如此平和攀谈的一日。”
  “是啊。”自从上次惜春坊一别,她们已经数月未见。
  看着姜采盈较于之前消瘦的脸庞,安清岚止不住关心,“听陛下说公主昏迷了半月,定是受到了不少惊吓。想不到那李沧竟如此大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从卫府掳人!”
  再次听到李沧的名字,姜采盈有些恍惚。
  自他从断崖上坠下,已经一月有余。那晚月色极其皎洁明亮,李沧的死也十分决绝。
  夜色下那双眼睛,令人想起来还有些心惊。
  真州刘维。
  李沧临死前吐露的这个名字,绝对不简单。
  见姜采盈兴致不高,似乎不愿意回想当时被掳的情形,安清岚也就随即换了一个话题,“上次兄长寄信到陵都,信上提起青峰峡的山洪一事,死伤过百。”
  安清岚的眼眸抖了抖,满是后怕。她站起来,止不住向姜采盈福身行礼,“臣妾多谢公主出言搭救兄长之恩,若非公主提醒,兄长此次南下恐怕凶多吉少...”
  姜采盈笑笑,“安少卿无事就好。听闻汝城一事已尘埃落定,安少卿想必也在回京的路上了吧。”
  汝城之事,安礼弘和郭钦算是亲历者。
  郭钦是不会跟她说实话的,要想知道刘维的秘密,就得从安礼弘入手。
  说起兄长,安清岚眼眸的光柔和了些,嘴角带笑,“是啊。他本是文官,于汝城诛逆无益,陛下令他安置完难民便可打道回府,前些日子已经出发,估摸着这两日便能到陵都。”
  “那便好。”姜采盈思忖着,“安少卿为国奔波数月,等他回来之后本公主要好好设宴款待他一番。”
  安清岚想起离别那日兄长对她全盘托出的心意,眼神有些意味深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如此,臣妾便先替兄长谢谢公主了。”
  小坐过后,姜采盈旁敲侧击问了问陛下昨日生病之事,安清岚似乎并未察觉,只是提到陛下眉头不禁皱起些。
  “南方水患,京城不稳,人心惶惶。陛下数月来为政事殚精竭虑,少有安寝,最近更是像着魔了一般,和太傅大人还有朝中那位陆大人夜夜长谈,不知疲倦...太医院早已提醒过,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每日都是如此?”姜采盈心中思忖,“这么说来,陛下病倒真的是因为劳累过度?”
  她的低声轻语被安清岚注意到,“嗯?公主,你说什么?”
  “没什么...”姜采盈敛住心神,脑海中却不由地浮现出灵台山卫衡那冷冷一瞥。
  “听说那位陆大人写了一些文章,里面的治世之道很受陛下赏识。听程太保说,陛下似有改革之意。”
  “如此一来,便是好事。”姜采盈宽慰一笑,“我读过那位陆大人的《经策论》,他所主张的开凿运河,发展漕运是利于百年国本的大事,确实可行。大云朝虽几十年未经战乱,可朝臣党同伐异,争权夺利过多,看不见的硝烟处处弥散着。若真的能停下来休养生息,以利民国策为本,则大云朝之安民指日可待...”
  说道末尾时,姜采盈神情有些激动,却见安清岚的表情讳莫如深,一旁侍立的宫女更是各个垂下头来,噤若寒蝉。
  姜采盈这才后知后觉,后宫妇人,鲜有干政。此话,已经惹了争议。果然,安清岚往四周瞧了瞧,下令贴身的宫女将众人遣散。
  殿中俱静,已无外人。
  安清岚这才尴尬地应了几声,眼睑下垂不知作何反应。
  姜采盈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太深究。
  而后,话题转移。
  从国政大事转到了家长里短,安清岚似乎很有倾诉欲,从家中父亲的安康聊到御花园的暹罗猫,到殿中绿藤架上的瓜果...
  姜采盈停顿了一下,终于开口问她:“宜嫔娘娘,陛下对你好么?”
  闻言,她愣了一下,似乎未曾想过昔日的仇敌会用如此温和的语调,像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这样来关心她。
  她眼眶微热,“陛下对臣妾,算得上是关怀备至。”
  她目光悠长,“与我同进来的一批秀女中,共有七八人留下。其中几人为答应,几人为常在,忠肃侯府的何二小姐倒是封了贵人,赐封号为‘容’。可像我这般一入宫便被封为嫔位的,算是少有。”
  姜采盈默然,这倒不假。
  大云朝史上得此殊荣的,往前数不过就荣纯皇后一人。她的母妃被选侍入宫时,不过才为答应。几年之后,才按照惯例升了常在,之后怀了身孕才提拔为贵人。姜采盈凝眸,“如此殊荣,怕是要在宫人遭人嫉妒。”
  “还好。”安清岚苦中作乐,眼神里有片刻促狭,“宫人之恨,还有容贵人帮我挡着,这日子也不算太难过。”
  她这样笑着露出浅浅两个梨涡,倒是有昔日少女活泼之态,少了些宫妇的端庄典雅。
  姜采盈也忍俊不禁。忠肃侯府的二小姐何沁蕊,上一世骄纵之名快与她齐平,她倒是有些意外陛下竟然会给她留牌子。
  不过想想,也便清楚了。
  后宫虽为妇人,却与前朝紧密关联着。每位宫妃得宠与否,很大程度上都与家族挂钩。
  陛下是有他的考量的,倘若有朝一日...安氏隐隐有冒头之势,他便可借助忠肃侯府来制衡一二。
  思及此,她轻叹一声。
  安清岚何等聪慧,这样的道理她不会不懂...
  一时间,二人竟然无话。
  日暮西垂,姜采盈才在安清岚的送别之下出了她的寝殿,往御花园去。没走几步,几个太监恭恭敬敬地向她走来,身后那人还端着漆花端盘,上置一精致盒子。
  “奴才参见公主殿下。”
  姜采盈的目光往太监身后的端盘看过去,前头的太监解释道:“公主殿下,这是大司马送来的东西,让奴才转交给公主。”
  “卫衡?”
  “大司马说,今日是宜嫔娘娘生辰,公主殿下入宫比较急,想必是没时候准备娘娘的生辰礼,于是特地托人给公主殿下送过来...”
  那为首的太监一个眼神,身后的小太监立即朝着她双手呈上锦盒。
  里面是一盒歙州墨。江南赵家乃是制墨名家,赵廷桂以松烟、胶、玉屑、龙脑制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曾引得江南名家争相以黄金易之。
  这礼物,倒是非常适合安清岚。
  太监在一旁恭维附和,“大司马可真是体贴,处处为公主着想啊。当初陛下圣旨一出,奴才就觉得大司马和公主真是佳偶天成,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在整个陵都城,恐怕都是人人艳羡的...”
  “多谢公公了。”姜采盈无心再听他的恭维,她来得匆忙,袖中并未带银子,所以取下手腕上的一只白玉镯子递给他。
  那太监眼神发光,嘴上却说着惶恐拒绝的话,可推搡不过几下也喜笑颜开地收下。
  当宫廷的暮钟一下下敲响,昏黄的余韵从宫墙内渐渐散去时,晚宴在御花园中开始。
  陛下说得没错,晚宴规模不大。可姜采盈入座时,竟看到对面还有一名面容姣好的妃子在对面。
  她稍微回忆了一下,认出此人正是容贵人。
  姜采盈面上顿时有些冷。
  陛下这是何意?
  宜嫔生辰,连护国公都没资格受邀入宫,她一个外人何以在这种场合出现?
  她不由地往主座之下的安清岚看去,陛下还没出席,她百无聊赖,目光正好与姜采盈对上。
  见她眉间含怒,安清岚的目光往下边右侧看过去也顿时明白,笑着对她摇摇头,似乎在说没关系。
  戌时,陛下才从养心殿出来,姗姗来迟。
  奏乐这时才起,舞女挥舞着长袖,在御花园中央的空地上跳起蹁跹舞姿。
  锦盒和雕漆箱子被一个个送上来,里面全是陛下的赏赐。姜采盈也适时送出自己的礼物,安清岚有些意外,也投来欣喜感谢的目光。
  相较于那些金银珠宝,她想安清岚会更喜欢这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