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97节
  第88章
  一群人争先恐后地挤进于家小院。
  于婉琴身体很弱,需要静养,一时间接触到这么嘈杂的场景,开始发晕。
  她的手脚有些脱力,倚在于海光手臂的身体因此沉重了几分。
  “大,大光,我们来找胡医生。”说话的人声音越来越低。
  在于海光凌厉眼神的注视下,他们齐齐后退一步,但视线始终在于婉琴和于越的身上来回转。
  于知乐抽调灶下的柴火,跟在胡曲莲身后出了厨房。
  事情的起因在于吴兰。
  今早,村里人照常端着碗在大槐树下喝粥。
  大伙正闲聊着,于老太的邻居突然出现,神神秘秘地朝大家笑。
  “你们知道吗?吴兰被鬼吓坏了,这几天都下不了床。”她小声地说,“就在被吴家新媳妇赶回来那天。”
  经过几天的发酵,吴家的事早就在海隅村传了个遍,但大家都没听过见鬼的事。
  有人将信将疑:“他们一家子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一两点了吧,不是太阳正烈吗?”
  “猛鬼,吓坏了。”豁牙老太皮笑肉不笑,笑容有些渗人,“要不,小三儿这几天怎么脸青口唇白?”
  大家顺着她的话回想于海耀煞白的脸,被吓得一激灵。
  “怪不得我最近肩膀痛,原来是阴气太重了。”有人喃喃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个个都说最近身体某个部位突然开始痛了。
  “可能只是病了呢?胡医生应该能治吧?”有个年轻小媳妇弱弱地来了一句。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全聚集在她身上,之后大家默契地起身。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于家小院,见到曾被断言一辈子都好不了的于家母子健康的模样,于是就有了争先恐后求医的场景。
  “各位,我从今天中午开始义诊,下工时间都可以找我,但地点不在于家小院,稍后再通知大家。”胡曲莲站了出来解释。
  于越上前,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在江大夫的院子,傍晚下工到天黑这段时间,我都会在。”胡曲莲告诉大家,而后强调,“所有人都可以来。”
  “谢谢胡医生。”众人齐声道。
  差不多到了上工的时间,他们陆续退出小院,往仓库的方向走去。
  小院终于安静了,于知乐进厨房端粥,而张文心和陈昭帮忙端小菜。
  刚才,于海光在东屋絮叨了很久,给于婉琴讲了很多事,并提前告知了周岳生等人的身份。
  饭桌上,有张文心和陈昭两个活宝调节气氛,她很快就与大家活络了起来。
  早餐过后,于知乐和张文心去赶海,于越带着胡曲莲和小胡去卫生院踩点,而还在休息的陈昭给于婉琴讲村里发生的事。
  六月是开始吃海蜇的季节,沙滩和潮水线附近的海蜇多了起来。
  于知乐叮嘱张文心别碰触须,之后两人就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大家好,今天直播赶海。”于知乐打开直播间。
  观众们来得依旧非常迅速,屏幕很快就被各色弹幕占据。
  这个季节的蛤蜊也很多,于知乐一弯腰就能捡上五六个大毛蛤。
  “今天多捡点贝类,试一下平台的新功能。”她边捡边与观众互动。
  【今天就能吃上!太好了!】
  【大家好,我是星际女巫,谁和我抢会受到我的诅咒。】
  大家在弹幕中互发搞怪的狠话,没一会,直播间的热度就断层第一。
  于知乐喜欢这种欢乐的弹幕氛围,心情更加愉悦。
  她特地带了竹筛,站在潮水线边上筛海瓜子,一筛就是一大筐,直接收入小仓库。
  于知乐筛了几筐,一抬头,发现大家的话题已经偏到互爆身份了。
  有人说自己是星际大盗,有人说会御剑,养鱼大师说她就生活在海底。
  “今天还带了盐,等会带你们去抓竹节蛏。”她把话题拉回当下,“一片一片地抓喔。”
  说完,弹幕风向就改变了。
  于知乐寻找着竹节蛏的呼吸孔,期间捡到几只虾和两个长腿八爪鱼。
  “是这儿了。”她停下脚步。
  掺了黑泥的沙滩上有很多八字小孔,粗略估计有大几十个。
  雪白的盐粒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很快就落地与微微湿润的沙子融合。
  几秒之后,手指般细长的黄白色竹节蛏接二连三地从孔洞中冒出,像斜插在沙滩中的小木棍。
  “竹节蛏的体型会比蛏王小,这些就算最大的了。”于知乐拽出一个,给观众展示。
  【啊,它回家了。】
  【看着有点好玩,我恨不得直接上手帮主播拔。】
  有些竹节蛏开始往回缩,于知乐加快了上手的动作。
  渐渐的,边上的竹节蛏堆成了小山。
  “小的不要,再去找别的竹节蛏群。”她手一扫,所有的竹节蛏就进了小仓库。
  小半个小时里,她又找了三片,重复着撒盐抓蛏子的动作,最后一块地的收获放进了竹篓。
  “带鱼,之前抓过。”
  “鲜海带,厚的好吃。”
  “带籽的梭子蟹,见到都会放了。”
  于知乐沿着潮水线走,偶尔会停下脚步,大多数时候只是简单介绍一句。
  突然,她看见一堆灰白色的触手在水中摇曳,如正在绽放的花朵。
  【哇哦,新的物种出现。】
  【我才它叫海花,太漂亮了吧。】
  “这是海葵,可以炒,也可以做汤。”于知乐快速出手掐住头部。
  这边的沙子很松,随着她的手臂抬高,连带出一条长长的根。
  她在附近转悠了一会,没再找到海葵,就将它暂时收进了小仓库。
  两人汇合,张文心见到了一只大海蜇和很多海星。
  她们把海货倒入木盆吐沙,冲了一壶红糖水,便出门到东边的海滩。
  考核的日子定在捕鱼队回来当天,评委由于海宗和他的队友们担任,实行投票制,得票高的十二人入选小分队。
  大家直接请了三天的假期,不断地进行抛网收网等操作的练习。
  尽管很多男人都觉得她们大题小做,笑话她们,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大家辛苦了,过来喝点水。”张文心朗声道。
  所有人累得满头大汗,但精神非常饱满。
  “二叔,给。”于知乐给于海宗端了一杯水。
  于海宗黝黑的脸庞上浮现笑意,道:“学得都很不错,到时带上几回就能独立出海了。”
  “挺好的。”于知乐笑道。
  接着,她把于婉琴苏醒的消息告诉了于海宗。
  “醒了,好啊,终于醒了,终于醒了。”于海宗激动道,“中午我回去告诉你二婶。”
  “中午到我家吃饭吧。”于知乐说。
  于海宗想了想,点了点头。
  另一边,大家喝完了糖水,又准备开始练习。
  “姐妹们,加油!”于白薇是所有人中最出色、最有组织力的人,拍手让大家集合,“重振女子远洋队!”
  众人围成圈,手掌叠在一块,大声叫着口号:“重振女子远洋队!”
  声音大得音量好似要冲入蓝天白云。
  于海宗眼神中有几分怀念:“我娘和她的朋友们也是这样的。”
  张念慈去世时,他已经是能记事的年纪,他去过女子远洋队出海前的动员会。
  “女子远洋队一定会重建成功。”于知乐自信道。
  于海宗扭头去看侄女,笑了笑,没再说话,上前观察纠正一些人的动作。
  正午,于知乐回家做饭。
  除了酸辣海蜇,其他的菜都做得清淡,竹节蛏用盐水煮,海星和带鱼做了清蒸。
  不过,大家都被食材的原本的鲜美味道征服,吃得很开心。
  之后的几天,胡曲莲准时
  到卫生所义诊,大半条村子的人都排过队,其中包括牛棚的几位老人。
  时间很快来到捕鱼队归来当天。
  临近夏至,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船靠岸时天还没黑。
  如往常那般,副业组挑完第二天出摊的海货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手脚麻利地装车运到罐头厂。
  两辆牛车先后离开岸边,大家没有离开,翘首等待选拔的开始。
  “捕鱼一队的人也参与投票。”老支书举起喇叭讲了规则,宣布道,“选拔现在开始。”
  第一轮考核的是游水,大家自小生长在海边,没有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