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113节
  张灵的声音清脆悦耳,还很响亮,轻松将桃花村知青的吆喝声压了下去,吸引了桃花村客人的视线。
  这时,空气中的泡椒味道慢慢发生变化。
  “谁才是第一家,我做管理员的不知道?”张翠花嗤了一声,开始睁眼说瞎话。
  海隅村的一位熟客哈哈大笑,毫不留情地戳穿她:“张翠花,这不是你第一次做集市管理员吗?”
  “原来是托。”有人嘀咕,面露懊恼。
  后悔的不止他一人,还有徐宇。
  他猛地朝张翠花使眼色,眼睛都快抽搐了,张翠花看都不看他一眼。
  一些还在观望的人毫不犹豫地选了海隅村,吃得心满意足。
  客人走了一拨又一拨,于知乐才见陈昭与霍天和勾肩搭背走来。
  “姐,我觉得能行。”陈昭脸色很差,但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下一秒,他表情一变,得意地说:“哈哈,黄山看到我出现,整个人都吓傻了。”
  接着,他绘声绘色描述当时的场景,直至于初月出现。
  “乐乐,文心,我们抽到了入口的位置!”她边喊边跑近。
  张文心欢呼道:“天大的好消息!”
  张海梅等人齐声欢呼,于知乐满脸笑容。
  陈昭用力鼓掌庆祝,突然停下动作,朗声道:“周哥,你今天也来镇上啊。”
  于知乐抬眼看去,嘴角笑容消失。
  第103章
  副业组几人互相对视一眼,低头干活。
  于初月察觉气氛不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
  “霍小哥,今天吃什么?”张文心看了一圈,没找着活,开口询问。
  霍天和慌忙移开视线,掏出钱,说:“两碗酸辣粉和两杯柠檬茶,我请陈昭吃。”
  “行,马上到。”张文心应道,立即开始做粉。
  陈昭觉得众人的反应奇怪,左看看于知乐,右看看周岳生。
  “小昭,去买鲫鱼。”于知乐对上他的视线,提醒道。
  陈昭突然想起这茬,顾不得探究两人之间的事,急冲冲地跑去卖鱼的摊位。
  “我,六号回京市。”周岳生走近。
  于知乐笑了笑:“这位客人,请问你需要吃什么?”
  一旁竖起耳边八卦的张文心听了她的话,嘴张成圆形。
  “酸辣粉,我——”周岳生的话被打断。
  于知乐指了指张海梅,说:“这位客人,点完单到那边付钱,坐着等。”
  说完,她低头拌粉,面不改色地往大碗里放了三勺辣椒油。
  “可以再加一勺。”周岳生说。
  于知乐抬头瞪了他一眼。
  周岳生默默转身去付钱,顺带买了两杯柠檬茶。
  “姐,鲫鱼卖完了。”陈昭恰巧回到摊子,表情失落得像路边被晒蔫的草。
  于知乐将碗搁在一边,又取来一只碗,问:“招工考试的结果是明天出吗?”
  陈昭点了点头。
  “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国营饭店吧。”于知乐手上动作不停,“明天我去教胡三哥做泡椒鲫鱼。”
  “好!”陈昭睁圆眼,整个人都亮了。
  前后反差之大让张文心啧啧称奇,递过两块抹布,毫不客气地说:“弄好了,你自己端过去吧。”
  “态度这么差,投诉你。”陈昭做了个搞怪的表情,还是乖乖上手端粉走了。
  张文心看见闲置的大碗,学舌打趣道:“浪费调料,批评你。”
  “话这么多,等会拌给你吃。”于知乐用手肘怼了她一下。
  张文心笑出声,哼了一声:“你重色轻友,等我找到对象,我也要重他轻你。”
  “快找,别总是缠着我。”于知乐还没说完又被她抱住胳膊。
  张文心嘴上却不落下风:“今晚回家,我就让我奶给我介绍对象。”
  两人开玩笑的场景落在了葛泰眼里,让他陷入沉思。
  说笑间,周岳生的粉煮好了,于知乐给他端去。
  “今晚给我点时间,可以吗?”周岳生看着她的眼睛。
  两人对视几秒,于知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临近下午两点,空气又闷又热,大集没几个人了。
  外送三人组出发回收小瓦锅和竹筒杯,其他人开始收拾厨具,准备回村。
  周岳生吃得快,帮忙收拾,之后与他们一起回村。
  回到村里,村里人正好午休结
  束,坐在村中心的大槐树下纳凉扯闲篇。
  一见她们出现,众人噤声,看向张文心二婶娘。
  二婶娘得意地摇着扇子,走到张文心面前,问:“心妮,昨天那个干事找你们了吗?”
  “没,怎么了?”张文心反问。
  之前她与于知乐对过戏,这种一律回答没有。
  二婶娘肉眼可见着急了起来,追问:“真没有?也没找乐妮?”
  “啊,怎么了?”张文心回答。
  “唉哟,机会怕是要从我们手里溜走了。”二婶娘拍着胸口,作痛心状,“你们应该当场答应的。”
  张文心面带疑惑,看向于知乐,她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场戏。
  此时,于知乐也是满脑问号。
  “来,坐这儿,听我给你们讲。”二婶娘把两人拉到石板凳上。
  看样子要讲很久,于知乐不想耽误张海梅几人休息,便让他们先把东西运回小院。
  老牛缓缓迈步前行,二婶娘开始讲故事。
  今早大伙去赶集,在路上遇到了周边村子的牛车。
  听力灵敏的二婶娘听见邻村西海村的人嘀嘀咕咕聊着发展养殖副业的事,好奇地问了两句。
  于是,两辆车子的人就隔空聊了起来。
  西海村的人说昨天傍晚有个城里干事去他们村里考察,说他们的海很适合养殖,如果村里愿意发展副业,他可以提供指导。
  聊起这个话题,海石村的人掺了一嘴,说出一样的话。
  相同的经历让平常有些争执的几条村子忽然和谐了起来,热热闹闹地进行讨论。
  有人怀疑陈老的身份,有人则说村里干部看过他的证件,确实在省城农业大学教过书。
  说着说着,一行人聊到了投票大会,大家才知道西海村和海石村昨晚就开讨论大会了,今晚开第二轮。
  “海石村的人说穷怕了,打算赌一把,借钱也要发展。”二婶娘莫名自信,“西海村还在犹豫,但我觉得他们肯定也会同意的。”
  接着,她又愤然说起被邻村人奚落的场景。
  当时快抵达海东镇了,海隅村众人想了半路,还是很纠结,小声地议论。
  “你们村应该不敢再碰了吧?”不知哪辆牛车传出略带嘲讽的声音,“胆子一丁点,也就配赚大集那点小钱。”
  这话一出,引来一片哄笑。
  “要不是当时于二甩了两下鞭子,我非得下车揪出那个小崽子,教训教训他。”二婶娘叉着腰,恶狠狠地说。
  下一秒,她表情突变,语气温和地说:“乐妮,心妮,你俩这么能干,机会应该不会落在别的村子手里吧?”
  于知乐与张文心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么顺利。
  其他人用希冀的目光盯着两人。
  “我们尽量。”于知乐不知道陈老的打算,没把话说得太死。
  二婶娘慈笑着握住她的手,说:“乐妮,海隅村的希望就交到你手里了,我们绝对不能被西海村和海石村踩在脚下。”
  “对,对,对。”其他人叠声附和。
  路过张家,她们从老支书嘴里得知今晚开投票大会的消息。
  于知乐回到小院时,大家还在卸东西,她上前一起干活,并把消息转告给众人。
  而后,她看向于初月:“初月,给我支一百块,明天我把钱带给陈老,让他帮忙订海带苗。”
  “好。”于初月随手掏出小账本和笔,写了几个字,“今晚大会结束给你。”
  东西全部卸完,大家各自回家休息。
  院子很快变得安静,只剩下于知乐和周岳生。
  “你先坐会,我去给你烧水。”周岳生冲去手上的灰尘,舀了一桶水进厨房。
  没一会,柴火燃烧时的细微噼里啪啦声响起。
  于知乐躺在摇椅上,闭上眼睛,意识直接进入系统的模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