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137节
  胡双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为你好,吃饱就睡对身体不好。”
  “鬼才信你。”陈昭撇撇嘴,直接拆穿,“我看你就是想知道那个女生是谁。”
  胡双啧了一声,道:“谁不认识她啊,那不是花溪村的大队长吗?整个海东镇的人都听过她的名字。”
  “那你就是想打听姐和杜队长是怎么认识的。”陈昭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我知道,但不告诉你。”
  胡双双手抱臂,翻了个大白眼。
  此时,他们谈论着的两人在香樟树下的长椅坐下。
  “对不起,说好了要和你合作,但我只送了一次花苗。”杜南枝率先开口。
  接着,于知乐从她口中得知了花溪村之前发生的事,听得很是揪心,握住她的手。
  那晚的枪声与之后骤减的人口还是带来了风言风语,让她们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
  “刘书记让我当大队长,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偷偷养在山上的花苗送给了大家。”杜南枝扯出笑容,“我告诉大家,花开的时候,我一定会让大家吃饱饭,让花溪村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于知乐笑道:“你还会带着她们走得更远。”
  “刘书记还给我们讲了海隅村女孩分家和发展副业的事,我知道是你。”杜南枝用力回握她的手,“你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真的谢谢你。”
  当时,刘英顶着很大的压力选了全女村干部班子,还提供了许多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给了她们很大的勇气。
  于知乐在海隅村做的一切让她们明白,只要想做,她们能合力克服一切的困难。
  “不用谢,你送的花篮很漂亮。”于知乐给她讲生日当天遇到乔老师的事。
  杜南枝喃喃道:“真巧,真巧。”
  “是啊。”于知乐感叹。
  她们因为花苗相识,后来各自忙于工作,兜兜转转几个月,又在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花篮有了新的联系。
  之后,两人聊了很多,于知乐从杜南枝的话语中拼凑出完整的共同富裕计划。
  刘英用尽了前半生积攒的人脉,为海东镇量身定制了发展计划,其他非临海村子的副业计划也在同步推进。
  彼时,吃过饭的医生护士们纷纷从食堂走出,回到医院大楼。
  “我是陪村里的赤脚医生来找梁医生进修学习的,先走了。”杜南枝起身向于知乐道别,“有空来花溪村,我亲自带你去玩。”
  于知乐打趣道:“那就提前感谢杜队长为我花费宝贵的时间。”
  杜南枝哑然失笑,挥手告别,随后没入人群。
  于知乐长舒一口气,身体完全倚在椅背,仰头看蓝天白云,坐了很久才回病房。
  一进屋,她看见胡双与陈昭大眼瞪小眼,脸上都挂着看对方不顺眼的表情。
  “乐乐,我们走。”胡双拉住于知乐的右手,转身要走。
  陈昭眼疾手快抓住她的左手,说:“姐,我要出院,我们回海隅村。”
  于知乐甩开两人的手,摇头叹气,像看幼稚园小孩一样看着他们。
  “说吧,闹什么矛盾?”她是真的好奇,原本算不上熟络的两人是怎么能闹得起矛盾的。
  “他说我耳报神。”
  “她骂我头上顶了个鸟窝。”
  两人同时哼了一声,又一起撇过头。
  邻床的大爷端起搪瓷杯,乐呵呵地喝茶。
  “就这么一点小事?”于知乐哭笑不得,轻敲了一下他们的额头,“我去办出院手续,等会一起回国营饭店。”
  随后,她离开病房,径直前往一楼的窗口。
  没曾想,窗口的工作人员是刚才撞开门后匆匆离开的女生。
  女生愣了愣,开口询问她的意图,确认陈昭可以出院后,便低头整理相关的资料,顺□□待注意事项。
  “谢谢。”于知乐递钱,并接过出院证明。
  不过,对方并没有松手,拽着纸张一角,定定地看着她。
  僵持几秒,女生开始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李如意,能借用你几分钟时间吗?”
  “如意,谢谢你帮我顶班。”另一个女生推门而入,“手续办到哪儿了?我来接受就行,你快去吃饭吧。”
  “没事,快办完了,你先去换衣服吧。”李如意应道。
  女生连声道谢,很快消失在于知乐的视野之内。
  “能借用你几分钟时间吗?”李如意再次询问。
  于知乐不明所以,但点了点头,说:“香樟树下等你。”
  同事回到岗位,李如意连忙换下工作服,小跑到长椅边。
  “你好,我叫李如意,在镇医院当护士。”她微喘着气,“我姐叫李如心,她在罐头厂干了十年,现在是车间主任。”
  于知乐没有出声。
  李如意继续道:“我姐工作很认真,对手底下的工人也很好,还很重用女性员工。她去年参加了副厂长竞选,中了徐副厂长的阴招,不仅没竞选成功,还摔断了手。”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插手不了罐头厂内部的事情。”于知乐回答,“也没有办法查出事情真相,将坏人绳之于法。”
  李如意的眼神逐渐黯淡。
  新厂长来了以后,徐副厂长的小团体越来越嚣张,她姐的日子更难过了,手底下的人也备受欺负。
  今天早上,于知乐二人问她罐头厂的人在哪,她以为她们是新厂长的家人,想找机会接近她们,借着关系让姐姐的处境好一点。
  谁知,她们与新厂长没任何关系,但令她惊喜的是她们的关系比新厂长还硬,能让卧床不起的新厂长直接被监视起来。
  于是,她心里又腾升了一点希望。
  “打扰了,谢谢你肯听我讲这么多话。”李如意弯腰深深鞠躬。
  于知乐盯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乐乐,你怎么在这儿?”胡双找来。
  陈昭快步走到她身边,问:“姐,发生什么事了吗?”
  于知乐摇头,扬了扬手里的出院证明,说:“走吧,拿完食材就回村。”
  “姐,我先
  回罐头厂辞工,你在国营饭店等我。”陈昭讲出自己的打算。
  于知乐再三确认他身体没问题,才放她离开,骑车带胡双回国营饭店。
  午市高峰期过了,老太太老先生们回去午休了,店里只剩下零星几位客人。
  胡老三弄来了两根牛骨和一瓦罐鲜牛奶,给她打包得严严实实的,还搭上了一小块牛腩。
  于知乐与他约定好三天后在店里试新品,并商量了新窗口开始营业的时间。
  “你再找三个小工,我怕到时客人太多忙不过来。”胡老三想了想,决定增添人手,“要手脚利索的,主要是干杂活和洗碗。”
  于知乐记下这事,趁着有空按照紧急程度改了改这几天的待办事项。
  在纸上写写画画时,她又想到了李如意的话,站了起来,说:“我出去一趟,如果小昭到了,让他等等我。”
  “好。”胡双应道,双眼始终没离开姜荣让她看的图纸。
  宁谭不在武装部,她留了一张纸条就离开了,骑车经过供销社门口时却看到了陈昭。
  “买这么多鸡蛋做什么?”于知乐在他面前刹停车。
  陈昭热得满头大汗,说:“婶子给了我桃子,我就想回点礼。还有,我老友也在住院呢。”
  “那你快去快回,我进去买点东西。”于知乐说。
  她还想着要买点什么送江上清,鸡蛋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走到卖鸡蛋的柜台,准备把剩下的几十只都买了。
  “同志,能不能让几个给我?”熟悉的声音响起。
  第126章
  售货员停下打包的动作,说:“仓库没鸡蛋了,过几天才来货。”
  说完,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等着两人协商出结果。
  于知乐侧过脸,来人果然是李然。
  “于同志,真巧。”李然笑着打招呼。
  虽说海东镇不大,但短短小半天就见了三面,他心里是有些惊讶的。
  “嗯,真巧。”于知乐微笑应声。
  同时,她回想起在医院的相遇,当时对方手中拎着中药,如今来买鸡蛋应当是想补充营养,便主动让出一半鸡蛋。
  “谢谢,谢谢。”李然连声道谢,掏出钱和鸡蛋票,“打包成两份,我一起付款。”
  售货员动作利索地收钱打包,把蛋托分别推至两人面前,而后懒洋洋地倚住椅背。
  于知乐递钱给李然,被他拒绝。
  她没想太多,对方明天就要搬去海隅村了,钱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还给他。
  不过,她还得再逛一会,再买点其他东西送去牛棚,还有今晚做麻辣烫的食材。
  “于同志,明天见。”李然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先行道别离开。
  于知乐点了点头,转身去了别的柜台,一圈逛下来,买半袋子大米和杂七杂八的食材。
  “姐,你回来了。”陈昭早已回到国营饭店,等得发困。
  胡老三同样困得不行,等她拿完食材就关门午休。
  “小于,我舅刚才来了一趟,带了不少东西,我都打包给你了。”胡老三打了个哈欠,“等你的新菜啊。”
  “好。”于知乐接过东西,重量出乎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