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142节
  “近段时间小分队的收获不错,之前国营饭店还能勉强消化完,下午白薇去送货,发现今早的海货没卖完。”于初月从打谷场回来,径直走向于知乐,“组建副食品小组的事要尽早提上日程了。”
  于知乐的视线从长桌移开,说:“从明天开始,多的货运来小院,我已经想好要做什么了。”
  中午的时候,她列出了新窗口的自选菜品清单,发现荤菜选择太少了,当即生出了做鱼糜制品的想法。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能消耗多余的海货,又能提供新菜品。
  “行,等会我去通知大家。”于初月应道。
  与此同时,六人有条不紊地开始炒料,油炸香料的味道慢慢向四周扩散。
  于知乐走了一圈,指点了两句,最终停在张文心身边。
  “再找五个人,明天中午在小院集合。”她说出要求。
  张文心脑里顿时冒出一堆人,挑拣几分钟就确定好了名单。
  随着时间的流逝,六人炒制的底料相继出锅,院中的空气彻底被麻辣鲜香的味道占据。
  她们给各自炒的底料做好标记,随后吊入井里冷却,又回到大灶台边上。
  “现在教你们做珍珠和奶茶。”于知乐说出另一项重要的内容。
  大家都没听过这种饮品,其他人好奇地围了过来。
  红糖碾碎过筛,确保没有小糖块。
  紧接着,于知乐一次在烧干的锅里倒入红糖、水和木薯粉,小火煮到棕褐色的液体变浓稠。
  “煮到这种状态就抽调柴火,把剩余的木薯粉倒进去搅匀。”她提醒着要点。
  浅褐色的面团在她的揉搓下逐渐
  变得光滑,接着面团被擀成碗壁的厚度,最终成为筷子头大小的方块。
  下一个步骤是把小方块面团揉成球。
  在众人的努力下,长桌上多了一盆圆滚滚的浅褐色小珍珠。
  “大火烧开下珍珠,之后中小火煮半个小时,煮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推下锅底,否则会糊锅。”于知乐见水沸腾了,倒入珍珠。
  没一会,珍珠随着水咕噜咕噜地翻滚,带出淡淡的红糖香味。
  “奶茶怎么做?牛奶加茶煮?”张文心问,“那会不会很快就被别人学去了?”
  于知乐笑了笑:“学去了就换新品。”
  说着,她舀热水泡起红茶,又走到另一个灶台前做展示。
  更准确地说,她准备做的是焦糖奶茶,口感风味会比单一奶茶更丰富,过程也更为复杂,没那么容易学去。
  首先将白糖炒成焦糖,再放茶叶炒出茶香,然后倒入牛奶煮到微沸,最后泡好的红茶煮几分钟。
  焦糖的香气与浓郁的奶香混合,散发出甜甜的味道,而红茶很好地中和了甜腻,达到完美的平衡。
  微热的奶茶丝滑醇香,回味悠长,让大家很是惊喜。
  “乐乐,你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饮品的?”张文心惊叹,“真的太好喝了。”
  众人纷纷附和。
  “梦见一位老神仙,她教了我很多很多。”于知乐开玩笑道。
  张文心嘟囔道:“我怎么就没梦见过呢?”
  众人听了她的话笑作一团。
  珍珠煮好,丰富奶茶的层次,弹弹糯糯的口感得到了一众好评。
  很快,井里的底料完全凝固,于知乐开始教她们做麻辣香锅。
  因为窗口出餐的速度要快这个特点,她把水煮的步骤改为了油炸,又对调味进行了细微的调整。
  其他步骤与日常炒菜无异,六人很快就上手,把准备的食材全部炒好了。
  “去卫生所接上小孩,大家一块吃饭。”于知乐笑道。
  副业组小院的粮食不多,加上麻辣香锅有其他主食了,她准备煮一锅杂粮粥,等小孩们到了就能开饭。
  “欸。”六人齐声应道,结伴出门。
  经过一天的休息,小孩们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吱吱喳喳的声音比人更早进入小院。
  于知乐对领头的小女孩印象深刻,之前老光头等人去家里闹事时,她坐在墙头翘着二郎腿,积极举手附和老支书的提议。
  “于姐姐,张姐姐,谢谢你们。”小女孩脆生生地喊,其他小孩学她。
  喊声很不整齐,但小孩们稚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于知乐几人挥手回应,让他们自己找位置坐,他们乖乖地坐在了各自母亲的身边。
  微辣咸香的菜很下粥,大家呼呼吃菜喝粥,吃得很开心。
  天空变成了暗蓝色,打谷场的大会终于结束。
  村民们三三两两结伴退场,回想讨论专家组的话,憧憬着未来。
  只有六人格格不入,心不在焉地听其他人讲话,畅想着即将到手的大团结。
  夜幕降临,于知乐等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小院,迎面撞上陈老三人。
  李然走在最前面,用手电筒照看着路。
  “小于,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推迟一天搭养殖筏。”陈老说。
  “好,我会通知葛泰的。”于知乐应道,转而提醒,“给你们留了菜,在锅里温着,趁热吃。”
  “于同志的手艺真是了不得。”罗平回味着中午的饭菜,眼睛笑眯成一条线。
  于知乐笑道:“您喜欢吃就行。”
  又寒暄了一会,两拨人便分开了,朝不同的方向离开。
  李然与于知乐擦肩而过,脚步一顿,继续迈步往小院走。
  走进小院后,他转身晃了晃手电筒,很快找到了人群中的于知乐,但还是没有开口,任由她走出光柱。
  小院一片漆黑,陈老和罗平只能摸索着前行,不小心撞倒了椅子。
  “老师,您没事吧?”李然蓦然回神,把光柱对准两人,快步走到桌前点蜡烛。
  “我们没事。”罗平回答,脸上多了几分担忧,“发生什么事了吗?怎么今天一直神不守舍?”
  李然愣了几秒,连声否认:“没有没有,我思考着在海隅村发展桑基鱼塘的可能性。”
  “海隅村天然条件好,暂时不用考虑这种方案。”罗平说。
  李然点头,转身去灶台拿饭菜,三人安静地吃饭。
  此时,村中心的六个院子里发生着相同的事情。
  张萍六人依照于知乐的吩咐,先装作求饶,再磕磕绊绊地背出了假配方。
  第二天早晨,陈昭照常去于家吃早饭,吃完就于知乐拉到了副业组小院。
  陈老三人已经吃过早饭,跟着于初月出门考察,顺带熟悉村里的环境。
  “乐乐,我来了。”张文心身后跟着五个中年妇女,“我让她们别去上工了,先来熟悉一下情况。”
  于知乐点了点头,开始讲解情况:“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海隅村鱼糜制品小组的成员,我会叫你们做鱼蛋、鱼糕等,你们还要轮流给专家组的人做饭。”
  这个小组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既不用在烈日下上工,真正工作的时间也没以前长,大家很满意。
  “陈昭是你们的组长,负责管理人员和运送成品,以后你们要请假直接找他。”于知乐把陈昭拉到众人面前。
  “以后请大家多多指教。”陈昭郑重地鞠了一躬。
  大姐们对年纪与自家孩子相仿的他很亲近,笑道:“陈知青,你不用在意我们年纪,要是我们做错事了,你大胆说。”
  “我一定会的,我们一起进步。”陈昭爽朗一笑。
  于知乐和张文心把空间让给他们,让六人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他们六个人都请假了。”张文心小声道,“说是生病了,其实个个生龙活虎,真是一点也不留情面。”
  “没关系,他们不会有好结果的。”于知乐语气平淡。
  昨晚的大会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回头的机会,他们没抓住就别怪她心狠。
  不用半个小时,陈昭就了解了组员的基本情况,并与她们有说有笑。
  “我给大家讲一下方法流程。”于知乐回到小院,找了一块木板,“以后工作安排就写在这块板上了。”
  做鱼糜制品有四个步骤——杀鱼、剁碎、调味、煮制。
  她打算让岗位流动起来,免得她们有人觉得对方的工作轻松而心生不满。
  “每个人都有代表符号,陈昭隔几天就会更新安排,大家照着安排工作就行。”于知乐用简笔画图案代表流程,“你们有意见可以提出。”
  众人摇头,她们非常赞同这个工作制度。
  于知乐讲解着流水线的四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再三重申卫生的重要性,大家听得非常认真。
  一通讲述下来,时间到了九点多。
  于白薇驾驶着牛车走近,勒停牛车,与队员合力将一大桶鱼抬进小院。
  陈昭几人露出认真的表情。
  第131章
  鲜活的鱼儿奋力拍打着桶壁,发出啪啪的声音,偶然有水花飞溅到半空。
  “我们先走了。”于白薇向几人告别。
  说完,她带着队员们驾车离开,回岸边装车送货。
  于知乐让陈昭去搬木盆,按照鱼的品种做了简单的分类。
  张文心带其他人去拿工具和调味料,随后让大家按照第一次排班的岗位站好。
  很快,一条小型流水线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