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151节
  直到蓝圆圆要骑车纺织厂上班了,两人才意犹未尽地停下,约定下一次。
  老式摆钟发出浑厚的铛铛两声,店里最后一位客人离开。胡蓝长舒一口气,把大门合上。
  张海兰带张萍六人和几个临时工到楼上休息,其余人则在一楼开短会。
  “要是天天这么干,人得累坏。”陈昭捶着胳膊感慨。
  仅仅一个午市,展示柜里的菜就补了四次,烫菜铁锅里的笊篱就没下过十个,炒锅下的火也没熄过。
  于知乐笑道:“刚开业大家都觉得新鲜,过几天人就少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我估摸着明后两天人更多,还得再找五个短期工。”胡老三说。
  今天有副业组几人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但大家都有事要做,不可能连着三天进城帮忙,所以找新帮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文心应道:“包在我身上,我等会就把人选出来,让她们跟着捕鱼小分队的车进城。”
  “嗯,今晚还得送一趟菜。”胡老三回想各种菜的消耗速度,“还有这两天多送点萝卜、白菜、冬瓜和土豆,这几样卖得快。”
  张海梅边听边点头。
  短会很快结束,副业组几人坐牛车回村,途径武装部时停了几分钟。
  于知乐拿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和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
  “欸,是木兰牌的最新款,目前市面上还很少。”陈昭瞄了一眼包装盒,忍不住感叹,“周哥的路子真广,这都能弄来。”
  张文心调侃:“不然怎么能抱得乐乐归呢。”
  “就是,咱们乐乐可是又漂亮又能干。”于初月趁机摸了一下于知乐的脸,加入打趣的队伍。
  于知乐白了两人一眼,把收音机递给陈昭,让他摆弄,随后打开信封。
  信封里是一沓照片和一张薄薄的信纸,彩色的相片记录了她生日那天的很多瞬间。
  张文心、于初月和张海梅姐妹凑在一起翻看,发出连连惊叹。
  与此同时,陈昭装好电池,打开电源。
  嘶嘶的噪音随着他旋钮的动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悠扬的歌声。
  “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1]
  “我们来举杯畅饮,友谊地久天长。”[2]
  伴随着歌声,于知乐打开信纸,盛兰越的字迹比以往潦草了不少。
  他写了偶遇周岳生的错愕,写了他靠实力打败其他人获得歌舞剧男主的欣喜,写他忙里偷闲洗照片时的喜悦。
  于知乐脸上挂着浅笑,视线从信纸移向身边的好友。
  陈昭在感叹收音机的音质差别,张文心和于初月关注省城的游玩地点,而张家姐妹畅想姐妹三人过年能去照相馆拍照。
  回村的路变得很短,一眨眼就到了村口。
  陈昭依依不舍地把收音机还给于知乐,驾牛车还给于二爷。
  张文心则风风火火地往田边去,她心里已经有临时工名单,要尽快通知到位。
  “乐乐,我们也要去蔬菜地了。”张家姐妹异口同声,挥手道别。
  于知乐要回家,于初月打算去岸边看搭筏的进度,两人结伴而行。
  走着走着,于知乐突然问:“初月,你会唱歌吗?”
  “啊?会啊,怎么了?”于初月有些摸不着头脑。
  于知乐忍笑,卖了个关子:“现在没事,不过很快就能派上用场了。”
  于初月很是好奇,缠着她问,直到分岔路口也没能问出原因。
  接下来几天,副业组众人各自忙活手头上的事,很少和于知乐碰面。
  于知乐除了听收音机,就是散步,反倒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期间,养殖筏完工,搭建小组放起了小长假。
  曲欣夫妇和华山再三考察讨论,最终选定在小西海建设虾池,并依据实地情况设计图纸。
  新窗口开业后的第六天,新窗口客流才下降到她预测的水平。傍晚,临时工们拿着四块钱工资回村,让村里人好一阵羡慕。
  同天,蓝圆圆带着两个箱子住进了张家,晚上被邀请到于家吃饭。
  “只是简单吃顿饭,用不着带这么多东西。”于知乐在张家门口等她,见到她拎着大包小包哭笑不得,“我娘肯定不会收,你还要拿回来。”
  蓝圆圆有点纠结,她虽然去过于家,但这是第一次见于婉琴,不知道要选哪些带去。
  最终,在张海雁的建议下,她只拿几米灯芯绒布料。
  回家的路上,很多人朝于知乐打招呼,于知乐一一回应并向大家介绍蓝圆圆。
  今天于婉琴亲自下厨,两人才踏上小路就闻到了香味。
  小院里,方卓大汗淋漓地练习着走路,于迟带着爬爬和摩尔给他加油鼓劲。
  蓝圆圆一进门就见到他往一侧倾倒,惊得扔掉手里的布去搀扶。
  然而,她的力气不足以支撑一个大男人的重量,被连带着摔向地面。
  所幸方卓的肌肉记忆还在,右手搂着她的肩膀,同时腰腹用力,及时做了人肉垫子。
  “圆圆!三叔!”于知乐的声音骤然拔高。
  厨房里的于婉琴和于越听到声音,跑出门查看,幸好两人都没事。
  长桌前,两人相对而坐,蓝圆圆意识到自己帮了倒忙,小声道歉。
  “谢谢你让我找到了用力的感觉。”方卓反过来谢她。
  蓝圆圆摆手道歉,方卓便继续道谢。
  反复几次,场面变得怪诞,不过很快就冒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打破。
  饭桌上的气氛很好,蓝圆圆逐渐克服拘谨,身体姿态变得松弛,笑容也多了起来。
  于婉琴很喜欢她,知道她要在张家住一段时间,让她经常到家里吃饭。
  “谢谢婶。”蓝圆圆笑得眉眼弯弯。
  晚饭后,于知乐拿起手电筒准备送蓝圆圆回张家,一出门就看到了张文心狂奔而来的身影。
  “圆圆,出奇怪事了,有人往我家门口放了两箱布和五千块。”张文心气喘吁吁地说。
  第140章
  于知乐一听,立刻想到了蓝圆圆的秘密。
  而蓝圆圆长叹了一口气,侧面印证了她的猜想。
  “你怎么一点也不惊讶?”张文心让手电筒的光柱横在三人中间,看清蓝圆圆的表情,“你知道这件事?”
  蓝圆圆咬紧下唇,过了很久才回答:“我知道他会做这样的事。”
  说完,她看向于知乐,释放出想倾诉的信号。
  “到我屋里说。”于知乐拉起她的手。
  张文心一头雾水,但匆匆跟在两人身后进了屋。
  于婉琴和于越只抬头看了一眼,而听到她们对话的方卓一直盯着房门。
  屋里,三人盘腿坐在床上,晃动的烛光让气氛莫名变紧张。
  “给布和钱的人是我爹。”蓝圆圆直接说出对方的身份。
  于知乐二人不了解她的家庭情况,之前烧烤大会没见她父亲出现,而那时胡老三不避讳地谈起她的爱情往事,她们便默认胡蓝配偶已经去世了。
  “我一出生就没有父亲,我娘说他早死了,蓝是姥姥的姓。”蓝圆圆说。
  她几乎没有五岁以前的记忆,只记得当时在京市生活,某天傍晚母亲披头散发地回家,随后一声不吭地收拾东西。
  第二天,她再睁眼时已经到了海东镇的姥姥家,一群同龄小孩围在炕边看她。
  小伙伴们被自家父母耳提面命,从不会在她面前提起她父亲的事,但她还是从大人们聊天的细枝末节知道父亲没死的事。
  后来,有些鳏夫求娶母亲不成,会跑到她面前破口大骂,说就是因为她这个拖油瓶,她爹才会抛下她娘跑路。
  蓝圆圆语气平静地讲着一切,让于知乐二人心疼得握住她的手。
  “没事,我娘可厉害了。她一个个揍了回去,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蓝圆圆扬起笑脸。
  “不愧是我蓝姐,女人的榜样。”张文心不禁感叹,“回头我得找她学两招,学成了一拳一个坏男人。”
  蓝圆圆扑哧一笑,屋里沉重的氛围消散了几分。
  “前几年家里大扫除,我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照片,才想起他以前偷偷来看过我。”她继续说,“上个月他又出现了,一开始只送一些小玩意,新窗口开业那天直接给我塞了一千块,把我吓坏了。”
  “他突然回来做什么?要把你从蓝姐身边抢走吗?蓝姐知道吗?”张文心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蓝圆圆摇了摇头:“我不清楚,我没把这事告诉娘,我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
  “你知道他姓什么吗?”于知乐问。
  她想起胡蓝和胡老三的话,心里有个猜想,但又觉得过于天马行空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想把钱和布都还给他。”蓝圆圆有些苦恼。
  于知乐斟酌好一会,说:“我怀疑他姓杜,杜十是他儿子。”
  蓝圆圆只听同事提过两嘴那天国营饭店的事,但不知道杜十这个名字,一脸茫然。
  “怎么可能?”张文心惊讶反问,捧起蓝圆圆的脸左看右看,“杜十长那损样,能和咱们这么可爱的圆圆是手足?”
  于知乐给两人解释原因,有钱又能轻轻松松弄来两箱布,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听了她的话,蓝圆圆和张文心觉得她的猜测很合理。
  于是,三人开始商量对策。一通讨论下来,她们一致认为直接去黑市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决定明天大集去一趟。
  张文心从张海雁那里听说过黑市的地址。三人确认完细节,并排躺在床上,手挽着手闲聊。
  不知多了多久,于婉琴轻敲房门,说:“给你们留了热水,早点儿洗漱,晚上不要聊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