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男替身 第86节
男人声如洪钟的呵斥被门板‘砰’一声挡住。乔鸢走出去没两步,响起乐乐由远及近的叫声与手机振动。
乔老板发来消息:【你小姨不在家,去国外了。这段时间没地方去就先回村里,跟章姐一起,我打过招呼了。】
她回头望去,窗帘与窗户的缝隙间,对方终于开了灯,努力弯腰去捡那只被他丢下的打火机。而后,迟迟没有再站起来。
抛开虚荣、势利、好面子的毛病,她了解,爸爸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一个不够完美却也称不上完全失格的爸爸。失去一个会痛心,精神饱受折磨;被另一个女儿当面撕下脸,他暴怒,否认,然后垮下肩膀,意志消沉。
她听见自己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像是风的叹息。
——对不起,爸爸。
乔鸢想,虽然挑破伤口很痛,鲜血淋漓,然而不得不做。因为不该就此放任它一直下去,尽管大家已经期盼太久,事实证明,它显然无法自主愈合。
谁做坏人无所谓,重要的是。
也许我们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走出伤痛。
你也是,我也是。
包括妈妈。尤其姐姐。
“姐姐有情况随时告诉我。”
“少抽点烟。”
松开录音键,发出两条微信。
乔鸢再不犹豫,收起新买的手机,迎着风向前走。
第57章
乔守峰所说的‘村里’,指他的出生地,乔家村。
乔鸢也是直到这会儿才获悉,原来章姐也曾在同一个村子内生活近十年。按辈分算,她该叫一声阿婆,即乔守峰的堂婶。
两天前,乔守峰同村里人打了声招呼,托他们打扫祖屋。
然而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忙活着走亲戚,听说只来一个女儿,难免疏忽些,洗杆拖把,拖拖灰尘除除网,再提前打开大门散散味,就算做成了事。
隔壁邻居们瞧在眼里,觉得不成样子,弄不好要得罪乔老板,便陆续又跑来几趟。你擦桌子我洗窗子,零零星星又清理一番,结果以章慧珠的眼光打量,还是不行,脏。
脏了的必须先弄干净。
她扭头借来水桶抹布,开启第三轮大扫除。
陈言也跟着帮忙。
身体不好的好处在于能正大光明偷懒,左右两人一个有力气,一个会使唤,不让她搭手。乔鸢吉祥物似的空坐了一会儿,干脆带乐乐出去溜达。
乔家村依照地域分为一、二、三村,按人口算,是大村。
只是经济落后,数一村最穷苦,好些年才盼出一位乔老总,发迹不忘祖宗和乡亲,几乎年年捐钱,又走了些政府关系,不停地帮村里铺路盖房修祠堂,且设立助学金。
到如今,可以说乔家村每走出去五个大学生,至少有两个半,学费、生活费离不开乔老板的援助。
其中最有出息的那个便是小刘——爹妈没得早,被表亲过继改姓,但人胆色好,想法子打听到地址,独自上门,跪下来求大老板借钱让他去念书。
后来书读成了,主动回来给乔总做助理,称得上一句聪明记恩,渐渐得到二把手的名号。
不出意外,以后姐姐接管公司,就是他升职做副总的时刻。
这方面,乔守峰心里有把称,谁都越不过他,更用不着家人操心。
周围空气清新,乐乐第一次来乡下,欢腾得不得了。见到别人家院子里的鸡鸭要叫,沿着河一面跑一面叫,发现前头有颗大树也叫。
那是乔家一村的标注性存在,据说从建村那天栽种,眼下直径约有一米多宽,枝繁叶茂。树下一帮孩子撅屁股摔响炮玩,瞟见金毛狗惊呼一声,立马都围上来。
“哇,好大的狗!它吃不吃鸭子?”
“它尾巴也好大好长,有两个小黄!”
小黄是村里常出没的流浪狗。
围着狗感叹一圈,眼神顺绳子爬上去,有小孩便留意到牵狗的主人:“你是谁啊?我怎么第一次看见你,你们见过她吗?”
“没有!”大家异口同声。
感到他们顿时戒备,一副绝对不能跟陌生人多说话的样子。乐乐急得汪汪叫,乔鸢便道:“我爸以前住在村里。”
“叫什么名字?”
“乔守峰。”
“哦!你是乔守峰的女儿!”年纪大一些的小孩转头跟同伴说,“就是那个大老板的女儿,桥头篮球框就是她爸爸装的!”
“我知道她家里很有钱。”
“她妈妈好漂亮的,身上特别香,给我们发饼干,叫我们好好读书……饼干特别好吃,以前每年都有,后面没有了。”
一个小孩奶声奶气、语序混乱地回忆,活像大人发出万分惋惜的叹声。
“你们看!”另一个小孩手指树下的灰黑色石碑,“第一行就有他的名字!乔守峰什么妻女捐什么,五十万元整!”
“携和赠啦。”
“我要告诉我爸,大老板来了!”
“是大老板的女儿!傻瓜!”
一人起头,其他人响应,没几分钟,小豆丁们又一哄而散。
余下乐乐刚刚享受到被包围的快乐,沮丧地垂下狗尾巴,跑回来蹭乔鸢裤腿。
现在又想起她了?
“喜新厌旧。”指头点了点狗脑袋,觉得词汇不足以形容乐乐的变脸速度,乔鸢轻轻地再谴责一句:“狗腿。”
“汪汪!”
乐乐一脸听不懂的表情,憨厚.jpg
托小孩们的福,乔老板女儿回村的消息不胫而走,好比石头投掷湖中。
有所求的赶紧探路,目前没意图的也想好歹上门刷下脸,不吃亏。
至于那些帮忙打扫房子的人,一部分笑盈盈搬来枕头被褥,字里行间提醒她,希望她能给爸爸带一句话,证明他们好上心;
一部分回过味来,挂满手糕点年礼敲门,话里话外全是抱歉,对不住,实在不是不给乔老板面子,而是新年事多,一时忙忘了,千万见谅,千万包含。
言下之意——别去告状。
村子太大,几十波人沙丁鱼似的排队挤满屋子。乔鸢是小辈,陈言作为外来者,无论如何不能赶人。
所幸章慧珠不怕事,她脸色冷,声量大,一句‘有事去找大老板说,少烦小的’,提着扫帚对准他们落脚的地方扫。
大伙儿躲闪不及,一裤泥土,这才一个接一个离开。
“又脏了,还得扫。”
章慧珠板脸放
下扫把,重新拧干抹布。
难怪乔老板爱把派头摆到家里。
乔鸢伸手去摸杯子,一面想,涉及金钱权利,比起血缘身份、辈分,无疑阶级关系才最好用。
“烫。”陈言及时牵住她的手,往陶瓷杯里添了些凉白开才递给她。
任俩小年轻在眼皮子底下互动,章慧珠面色如常,只问陈言怎么称呼,他俩晚上睡几个房间。
她身份摆得很正,只把自己当保镖,当司机,负责陪小小老板散心,不插手私生活。除非影响健康。
“叫小明就好,明天的明。”
陈言说完,偏眸看向乔鸢。
“两间。”乔鸢说。
陈言垂下眼皮,章慧珠点点头:“行,我收拾一间,小明自己收一间。”
“好。”
…
乔家祖宅不大,原先一间小破屋,前些年乔守峰花钱改建成二楼砖房。
前院用栅栏铁门围起来,后头一片空地紧邻池塘,姐妹俩小时候经常在这儿养小鸡小鸭,种黄瓜豆芽,完成课外作业。
回来的第一天,章慧珠一直干到半夜,愣把整栋房子擦洗得一尘不染。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把厨房灶台刷了又刷;拿白醋兑水泡铁锅,使劲抹掉锈层,一字排开摆到前院去晒。
晒干了再收回来,上午弄前院,下午整后院。
第三天把荒废池塘上漂浮的垃圾统统打捞起来,瓶瓶罐罐放一袋,其他垃圾放另一麻袋。一麻袋扔掉,一麻袋挨家挨户找人卖。
午饭叫陈言做的,章慧珠手艺不好,腿脚好,每天天不亮就去买菜,准能买到最新鲜便宜的。
吃完饭,她怀疑前些天冰雹大,把屋顶砸坏了,晚上睡觉总能听到断断续续的滴水声。不知上哪儿弄来一把长长的木梯,打算爬到房顶去补瓦。
乔鸢见状喊住陈言:“你帮一下。阿婆年纪大了,我担心她……”
“知道。”陈言仰头望一眼阳台,俯身拍了拍她的膝盖,“就说你身体不舒服,让阿婆带你去买药。瓦片我修。”
热量缓缓从他的掌心传出来。
乔鸢:“……你也注意安全。”
陈言应一声好,唇角软化。
果然,一说老板健康存疑,章慧珠将修瓦延后,立即风风火火领她跑一趟卫生院回来,发现年强力壮的后生已然代替她扒拉屋顶。
一转头就戴上手套的章慧珠:“……”
没薪资的活,居然有人抢着干。
她抿抿嘴巴,估计时间差不多,转身去厨房煮饭。
叫上乔鸢一起。
乔老板发来消息:【你小姨不在家,去国外了。这段时间没地方去就先回村里,跟章姐一起,我打过招呼了。】
她回头望去,窗帘与窗户的缝隙间,对方终于开了灯,努力弯腰去捡那只被他丢下的打火机。而后,迟迟没有再站起来。
抛开虚荣、势利、好面子的毛病,她了解,爸爸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一个不够完美却也称不上完全失格的爸爸。失去一个会痛心,精神饱受折磨;被另一个女儿当面撕下脸,他暴怒,否认,然后垮下肩膀,意志消沉。
她听见自己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像是风的叹息。
——对不起,爸爸。
乔鸢想,虽然挑破伤口很痛,鲜血淋漓,然而不得不做。因为不该就此放任它一直下去,尽管大家已经期盼太久,事实证明,它显然无法自主愈合。
谁做坏人无所谓,重要的是。
也许我们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走出伤痛。
你也是,我也是。
包括妈妈。尤其姐姐。
“姐姐有情况随时告诉我。”
“少抽点烟。”
松开录音键,发出两条微信。
乔鸢再不犹豫,收起新买的手机,迎着风向前走。
第57章
乔守峰所说的‘村里’,指他的出生地,乔家村。
乔鸢也是直到这会儿才获悉,原来章姐也曾在同一个村子内生活近十年。按辈分算,她该叫一声阿婆,即乔守峰的堂婶。
两天前,乔守峰同村里人打了声招呼,托他们打扫祖屋。
然而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忙活着走亲戚,听说只来一个女儿,难免疏忽些,洗杆拖把,拖拖灰尘除除网,再提前打开大门散散味,就算做成了事。
隔壁邻居们瞧在眼里,觉得不成样子,弄不好要得罪乔老板,便陆续又跑来几趟。你擦桌子我洗窗子,零零星星又清理一番,结果以章慧珠的眼光打量,还是不行,脏。
脏了的必须先弄干净。
她扭头借来水桶抹布,开启第三轮大扫除。
陈言也跟着帮忙。
身体不好的好处在于能正大光明偷懒,左右两人一个有力气,一个会使唤,不让她搭手。乔鸢吉祥物似的空坐了一会儿,干脆带乐乐出去溜达。
乔家村依照地域分为一、二、三村,按人口算,是大村。
只是经济落后,数一村最穷苦,好些年才盼出一位乔老总,发迹不忘祖宗和乡亲,几乎年年捐钱,又走了些政府关系,不停地帮村里铺路盖房修祠堂,且设立助学金。
到如今,可以说乔家村每走出去五个大学生,至少有两个半,学费、生活费离不开乔老板的援助。
其中最有出息的那个便是小刘——爹妈没得早,被表亲过继改姓,但人胆色好,想法子打听到地址,独自上门,跪下来求大老板借钱让他去念书。
后来书读成了,主动回来给乔总做助理,称得上一句聪明记恩,渐渐得到二把手的名号。
不出意外,以后姐姐接管公司,就是他升职做副总的时刻。
这方面,乔守峰心里有把称,谁都越不过他,更用不着家人操心。
周围空气清新,乐乐第一次来乡下,欢腾得不得了。见到别人家院子里的鸡鸭要叫,沿着河一面跑一面叫,发现前头有颗大树也叫。
那是乔家一村的标注性存在,据说从建村那天栽种,眼下直径约有一米多宽,枝繁叶茂。树下一帮孩子撅屁股摔响炮玩,瞟见金毛狗惊呼一声,立马都围上来。
“哇,好大的狗!它吃不吃鸭子?”
“它尾巴也好大好长,有两个小黄!”
小黄是村里常出没的流浪狗。
围着狗感叹一圈,眼神顺绳子爬上去,有小孩便留意到牵狗的主人:“你是谁啊?我怎么第一次看见你,你们见过她吗?”
“没有!”大家异口同声。
感到他们顿时戒备,一副绝对不能跟陌生人多说话的样子。乐乐急得汪汪叫,乔鸢便道:“我爸以前住在村里。”
“叫什么名字?”
“乔守峰。”
“哦!你是乔守峰的女儿!”年纪大一些的小孩转头跟同伴说,“就是那个大老板的女儿,桥头篮球框就是她爸爸装的!”
“我知道她家里很有钱。”
“她妈妈好漂亮的,身上特别香,给我们发饼干,叫我们好好读书……饼干特别好吃,以前每年都有,后面没有了。”
一个小孩奶声奶气、语序混乱地回忆,活像大人发出万分惋惜的叹声。
“你们看!”另一个小孩手指树下的灰黑色石碑,“第一行就有他的名字!乔守峰什么妻女捐什么,五十万元整!”
“携和赠啦。”
“我要告诉我爸,大老板来了!”
“是大老板的女儿!傻瓜!”
一人起头,其他人响应,没几分钟,小豆丁们又一哄而散。
余下乐乐刚刚享受到被包围的快乐,沮丧地垂下狗尾巴,跑回来蹭乔鸢裤腿。
现在又想起她了?
“喜新厌旧。”指头点了点狗脑袋,觉得词汇不足以形容乐乐的变脸速度,乔鸢轻轻地再谴责一句:“狗腿。”
“汪汪!”
乐乐一脸听不懂的表情,憨厚.jpg
托小孩们的福,乔老板女儿回村的消息不胫而走,好比石头投掷湖中。
有所求的赶紧探路,目前没意图的也想好歹上门刷下脸,不吃亏。
至于那些帮忙打扫房子的人,一部分笑盈盈搬来枕头被褥,字里行间提醒她,希望她能给爸爸带一句话,证明他们好上心;
一部分回过味来,挂满手糕点年礼敲门,话里话外全是抱歉,对不住,实在不是不给乔老板面子,而是新年事多,一时忙忘了,千万见谅,千万包含。
言下之意——别去告状。
村子太大,几十波人沙丁鱼似的排队挤满屋子。乔鸢是小辈,陈言作为外来者,无论如何不能赶人。
所幸章慧珠不怕事,她脸色冷,声量大,一句‘有事去找大老板说,少烦小的’,提着扫帚对准他们落脚的地方扫。
大伙儿躲闪不及,一裤泥土,这才一个接一个离开。
“又脏了,还得扫。”
章慧珠板脸放
下扫把,重新拧干抹布。
难怪乔老板爱把派头摆到家里。
乔鸢伸手去摸杯子,一面想,涉及金钱权利,比起血缘身份、辈分,无疑阶级关系才最好用。
“烫。”陈言及时牵住她的手,往陶瓷杯里添了些凉白开才递给她。
任俩小年轻在眼皮子底下互动,章慧珠面色如常,只问陈言怎么称呼,他俩晚上睡几个房间。
她身份摆得很正,只把自己当保镖,当司机,负责陪小小老板散心,不插手私生活。除非影响健康。
“叫小明就好,明天的明。”
陈言说完,偏眸看向乔鸢。
“两间。”乔鸢说。
陈言垂下眼皮,章慧珠点点头:“行,我收拾一间,小明自己收一间。”
“好。”
…
乔家祖宅不大,原先一间小破屋,前些年乔守峰花钱改建成二楼砖房。
前院用栅栏铁门围起来,后头一片空地紧邻池塘,姐妹俩小时候经常在这儿养小鸡小鸭,种黄瓜豆芽,完成课外作业。
回来的第一天,章慧珠一直干到半夜,愣把整栋房子擦洗得一尘不染。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把厨房灶台刷了又刷;拿白醋兑水泡铁锅,使劲抹掉锈层,一字排开摆到前院去晒。
晒干了再收回来,上午弄前院,下午整后院。
第三天把荒废池塘上漂浮的垃圾统统打捞起来,瓶瓶罐罐放一袋,其他垃圾放另一麻袋。一麻袋扔掉,一麻袋挨家挨户找人卖。
午饭叫陈言做的,章慧珠手艺不好,腿脚好,每天天不亮就去买菜,准能买到最新鲜便宜的。
吃完饭,她怀疑前些天冰雹大,把屋顶砸坏了,晚上睡觉总能听到断断续续的滴水声。不知上哪儿弄来一把长长的木梯,打算爬到房顶去补瓦。
乔鸢见状喊住陈言:“你帮一下。阿婆年纪大了,我担心她……”
“知道。”陈言仰头望一眼阳台,俯身拍了拍她的膝盖,“就说你身体不舒服,让阿婆带你去买药。瓦片我修。”
热量缓缓从他的掌心传出来。
乔鸢:“……你也注意安全。”
陈言应一声好,唇角软化。
果然,一说老板健康存疑,章慧珠将修瓦延后,立即风风火火领她跑一趟卫生院回来,发现年强力壮的后生已然代替她扒拉屋顶。
一转头就戴上手套的章慧珠:“……”
没薪资的活,居然有人抢着干。
她抿抿嘴巴,估计时间差不多,转身去厨房煮饭。
叫上乔鸢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