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良辰妙景》作者:濯玉君【完结+番外】
  文案:
  许妙愉是宣州许氏嫡女,仙姿玉骨,楚腰卫鬓。
  十八岁那年,许妙愉被指婚于当朝太子,只待服丧完毕便会嫁入皇家。
  婚礼将至,许氏送亲的队伍自宣州启程前往长安,半路却闻惊变。
  许氏谋逆,许氏家主,她的伯父被关入大牢,太子殿下对她不离不弃,力保许氏,亦被囚禁。
  婚车一夕之间变囚车,周围群狼环伺,都想将这失去了庇佑的娇弱美人占为己有。
  为了活命,许妙愉不得不委身于太子殿下的死对头,叛军将领景珩。
  一夜过后,景珩轻蔑笑道:“许大小姐,不知你那位太子殿下知道他的未婚妻主动向反贼求欢,会作何感想?”
  许妙愉反唇相讥:“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将军都不怕我再捅你一次了,还在意这些?”
  一个是受尽宠爱的世家贵女,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年少相遇却因身份之别酿成悲剧。
  多年后再重逢,贵女变阶下囚,孤儿变大将军。
  身份调换,一个想逃,一个不放,扯出天下乱局。
  *破镜重圆,正文正叙,文案剧情在三十章以后
  *狗血误会一箩筐
  *男女主都是狠人
  *1v1,he
  ----------------------------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破镜重圆、天作之合、天之骄子、成长
  主角:许妙愉、景珩
  配角:暂无
  其它:暂无
  一句话简介:前任非要娶我
  立意:珍惜眼前人
  第1章 初遇
  大夏建兴十二年八月末,西戎进犯,短短十日,连克三州,朝野震惊。
  建兴帝重新起用赋闲在家的原兵部尚书许熠为河西道行军总管,率军西讨西戎。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九月初,大夏东域的端州又发生叛乱,为首之人名叫卢啸义,在当地颇有声望,一呼百应,很快募集近五千叛军。
  接连的变故仿佛在谕示着什么,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都城长安的人们来说,除了最初的震惊之外,变故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影响甚微,于是又恢复了纸醉金迷。
  长安城东许宅,许熠之女许妙愉坐在梳妆台前,端详着一份烫金请帖,侍女们围绕在其周围,有条不紊地为其梳妆打扮。
  颜姑站在许妙愉身后一步之远处,越过许妙愉单薄的肩背,看着镜中动人的容颜。
  肌肤赛雪,柳眉如黛,眼含秋水,朱唇若丹。
  未施粉黛时玲珑剔透如清玉,稍加妆点又似牡丹初绽,端的是清艳绝尘之貌。
  她是许妙愉母亲许夫人的侍女,在许夫人尚未出阁之时便随侍左右,也是看着许妙愉长大的,此时却仍为这难得一见的姝色而惊艳。
  惊艳之余,心中又暗自叹息一声。
  许夫人体弱,不喜长安夏日酷暑,常年携许妙愉居住于许家在宣州的祖宅中。
  宣州的确气候宜人,不然也养不出这般风灵毓秀的美人,但毕竟路途遥远,一时不察,竟将许妙愉的婚事耽搁了。
  这两年许夫人颇为着急,宣州本地的豪门世族看了个遍,没见着有合适的人选,一咬牙,终于趁着此番许妙愉祖母寿辰,带着许妙愉来了长安。
  看这架势,是要就此在长安长住,不将她嫁出去不罢休。
  颜姑看着镜中之人时,殊不知镜中之人也正在透过铜镜观察着她。
  许妙愉在宣州时和颜姑相处得多了,只看她的表情,已经能够猜到她心中的想法,无非又是可惜自己年逾十七仍未许人家云云。
  想到此事,许妙愉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倦怠来,大夏民风开放,她在宣州时曾相看过几个世家子弟,无一例外都是贪图她的家世或者美貌。
  这倒也无伤大雅,不然还能看什么,像他们这种身份,总不至于要的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吧。
  可惜那些个尽是连隐藏本性都做不好的纨绔子弟,斗鸡走狗,声色犬马,略微试探两句,就将真性情抖落了个遍。
  被她刺两句,又轻易地恼羞成怒,装都装不下去了。
  经此一遭,许妙愉实在厌烦得紧,恨不得跟母亲说自己不要嫁人了,但自己的母亲自己最了解,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说了,自己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许妙愉叹息一声,嫩如剥葱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请帖上的名字,将请帖倒扣在桌上。
  她的声音如莺啼,悦耳动听,“我不去。”
  颜姑并不意外,来之前她就猜到了小姐的反应,不慌不忙地道出准备好的说辞,“夫人说,这事儿没得商量,除非小姐您那天病得走不动道儿了,不然绑也要把您绑过去。”
  许妙愉:“……”
  “好,我知道了。”好一阵子,许妙愉才又出声道,她的声音很平静,胸口却剧烈地起伏了几下。
  颜姑得了想要的回答,带着复杂的心情向许夫人复命去了。
  梳妆台前的打扮接近尾声,侍女拿出一支金步摇,正要插入梳好的发髻之中,许妙愉冷着脸喝止道:“行了,你们下去吧,我改主意了,今天不出门,有人来,就说我身体抱恙不方便见客。”
  侍女们沉默着离开,最后只余了一人,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容貌算得上清秀可人,与出去的侍女穿着相似的衣裳,细看颜色更深一点,用料更好一点。
  她叫紫苏,是许妙愉的贴身侍女,从小跟随在许妙愉身侧,感情非同一般,这种时候,也只有她还说得上两句话。
  紫苏将门合上,劝慰道:“小姐,这琼花宴是长公主殿下举办的,夫人也许是觉得不好回绝了长公主的面子。”
  许妙愉将刚梳好的发髻又放了下来,一头如瀑青丝柔顺地垂下,更衬得她明眸皓齿。
  只是她的动作就显得不那么淑女了。
  她软趴趴地靠在椅背上,好像没有骨头似的,歪着头看向紫苏,闻言撇了撇嘴,一脸的嫌弃,“紫苏我问你,琼花是什么开的?”
  紫苏一愣:“春天吧。”
  许妙愉满意地点点头,“现在是什么时候?”
  紫苏言语中竟带上了疑惑:“秋天?”
  许妙愉很是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哈哈笑道:“对啊,现在是秋天,长公主每年春天举办一次琼花宴,邀请长安城未婚的青年才俊和待字闺中的贵女赴宴赏花,傻子都知道这是什么宴会。可是今年的琼花宴早就过了,这秋高气爽的,又开一次琼花宴,你说是为什么?”
  紫苏想了想,没想出来,“小姐,您知道我脑子笨。”
  许妙愉无奈道:“因为我。”
  紫苏似懂非懂地啊了一声,再看向许妙愉,她已经陷入了沉思中,就不再说话了。
  这时的许妙愉在想:“没有人可以忤逆母亲的意思,我这些年经历得实在不少,却还是要多此一举先抗争一下,也不知道是在图什么,可要是就这么接受了,又心有不甘,真难。”
  她又想:“真想回宣州去,上个月初从宣州出发来长安时,因为马上要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我明明开心得不行,哪里想到团聚没几天父亲就被派去了西边。待在这里,真是哪哪都不自在。”
  在心里难过一番,许妙愉郁气稍散,想到了另一件事:“蒋家有什么消息吗?”
  紫苏一拍脑袋,赶紧道:“奴婢差点儿忘记说了,奴婢打听到,蒋小姐已经从兰若寺回来了。”
  许府坐落于长安丰乐坊中,一巷之隔是英国公府,这英国公姓蒋,有个女儿名唤蒋熙怡,是许妙愉小时候的玩伴,许妙愉每次来长安,都会找她一起游玩。
  蒋熙怡从小身体不好,偶尔会去寺院小住,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许妙愉这回来得不巧,蒋熙怡正好去了城外的兰若寺。
  听到蒋熙怡回来了,许妙愉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她起身走到门前,恨不得现在就能飞到蒋府中去,可是想到才跟人说自个儿今天不出门,又停住了。
  略一思索,她转头对着紫苏笑得神秘,“紫苏,给我梳一个你们的发髻。”
  紫苏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苦着脸应了。
  ***
  今日的阳光甚是耀眼。
  紫苏拢着手,快步走在许府一条少有人经过的小路上,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少女将头埋得很低,不走近看不见她的脸。
  绕过几个回廊,穿过几处假山,两人来到后院的一处院墙边,少女跳上墙边的大石,双手一伸,正好够得到墙垛。
  她正要借力跃起,紫苏一把握住了她的胳膊。
  紫苏愁眉苦脸道:“小姐,奴婢还是觉得不妥,听说最近丰乐坊中有登徒子在墙外徘徊,那人还有些功夫,金吾卫和京兆尹都没能抓住他呢,万一——”
  少女正是许妙愉,要说穿着丫鬟的衣服翻墙出去这种事,她以前没少干,当然她很有分寸,出去也只是去隔壁的蒋府,逗一逗蒋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