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743节
  我喝了口热咖啡,皱眉道:“长春会的这事儿前应后果太复杂,我说到太亮恐怕都说不清,这人的目标其实不是我,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看来…..我不能在北京继续待着了,得跑路了。”
  “哦?打算去哪里?”
  “去南方,去湖南那边儿的山里躲两天。”
  他听后笑着说:“湖南好,我在湖南待过,湖南的妹子个个都水灵的很!”
  我想说你这人,我又不是去湖南找妹子的!
  不过话到嘴边我又没说出来,因为他说的其实对,我就是去湖南找妹子的,去找小米。
  快两年了…….小米曾经对我说过,她会养长头发,到时会吓我一跳,所以我现在很期待在见到她。
  不过话说回来,这人心是真大!
  他开枪打死个人就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没他这份心理素质,因为我就没动手杀过人。
  我看着卫生间问:“这人你打算怎么处理,找个地方埋了?”
  “恩,得埋,不过不能整个埋,那样不安全。”
  他想了想说:“还是得先分一下在埋,你别管了,我来做就行。”
  就这样,后半夜一点多,四楼这里不时响起了哒哒的剁肉声……
  在外人听来,可能会以为这是谁家啊,半夜不睡觉还在案板上剁排骨,可作为目击者的我来说,我都没勇气进卫生间去看。
  我就看到大量的水,混合着血,顺着卫生间的门缝缓缓流了出来。
  死这人,究竟是不是长春会派来灭口范神医的?
  他是哪里人,名字叫什么?
  一概不知,不清楚。
  这人碰到了秦西达,稀里糊涂就被人分了尸。
  ……
  早上五点多,天刚蒙蒙亮,我跟他开着车一路从三环跑到了北五环香山那边,他将六七个黑塑料袋分别沿途掩埋了。
  干完后,他拍了拍手抱怨说:“这可不能怪我心狠手辣,我平常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不长眼,非得半夜来踹我家门。”
  我说对,不能怪我们,我们是正当防卫。
  他点了点头说:“兄弟,我不能白帮你啊,下次出货你得多给我让两分利出来,下批货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我想了想说:“这个哪有准?没准儿!我们这些干一线的都是靠运气吃饭的,运气好了,一礼拜能出两三次货,要是运气不好,可能一年都出不了一次货!反正我这次承你的情,有机会了,我多给你找点好东西玩。”
  他被靠着车门,张大嘴打了个哈欠,笑着开口说:“兄弟,你往后得多给我整点什么魂瓶儿啊,镇墓兽啊,含口玉啊,七窍塞啊,陶俑啊,墓志铭啊什么的,这些都是我的最爱!”
  我点头:“没问题,但这类东西洛阳陕西和西安那边儿多,在南方倒是不多见。”
  他点头:“没错,尤其是大型的镇墓兽,在南方那真是凤毛麟角!要说这类东西还是洛阳多!尤其是北邙山上!”
  “那你就去洛阳收啊?只要价钱给到位,什么都能收到!”
  “哎!我也想!但行不通!”
  “邙山那地界,全在宋家四兄弟的势力范围笼罩之下,咱毕竟拼实力干不过人家!所以我是有心无力啊!”
  “宋家兄弟我认识,要不帮你举荐一下?”
  “真的?”
  “可以啊!那他妈真是太好了!”
  “兄弟,你要真能帮我搭上河南的宋家兄弟这条线,那咱们以后就一起做大做强,在创辉煌!”
  我笑道:“我就不跟着你们做大做强了,我就喜欢全国各地到处走走,顺道找一些小墓来挖挖。”
  “你记下这个号码,这是宋老大的号。”
  他记下后问:“那我就说……我是项风兄弟介绍的?”
  我点头:“你提我名儿也行,就说神眼峰就行了,在洛阳那一亩三分地,他们四兄弟还是要给我两分薄面的。”
  “不过,你最好在加一句你是田三久的朋友。”
  “啊?”
  “河北正定的田三久?”
  “兄弟,你还认识田老大?!”
  “切,岂止是认识,我和他当年可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不信你去正定道上打听打听,一提我神眼峰的大名,保证好使。”
  “我靠!厉害啊!”
  “失敬失敬!我真没想到项兄弟你后台关系这么硬,来来来,点一根!”
  我忙伸手挡了下风。
  第299章 掌眼
  回去的路上,车速不快不慢。
  我坐在副驾位置问:“你看那里,山上怎么有个白塔,那是什么地方,寺庙?”
  他暼了一眼,道:“什么寺庙啊,那是玉泉山的疗养院,大人物住的地方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少打听。”
  开过香泉环岛,走的好像是什么四季青旱河路,这里人少车少,道路整洁,风景如画。
  秦西达看着路笑道:“香山这地方好,我要是40岁还没进去,那就来这里定居,到时我白天爬爬山,晚上逛逛植物园,夏天赏赏红叶节,啧啧…那日子想想就憧憬啊。”
  “是,这地方是不错,适合长居养老。”
  “对了,秦哥,我能不能求你件事儿?”
  “说。”
  “你那些枪能不能给我一把?现在世道不太平,我想搞一把防身用。”
  他笑着说,“小事儿一桩,没问题,我回去就取给你。”
  中午一点多,回去后他打开衣柜让我随便选一把。
  我想要大的散弹枪,但这玩意不好藏,摸来摸去,我最终选了一把最小号的手枪,只能打六发子弹,但对我来说足够用了。
  我当然有能力自己买,但把头很早以前就明令禁止过,他不让我碰这玩意。 所以这把小手枪我打算不告诉把头,自己藏起来防身用。
  货全卖了,今天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就打算带着范神医远走高飞。
  秦西达说:“兄弟,你既然外号叫神眼峰那想必眼力一定可以,我这里有几件东西一直吃不准,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靠,秦哥你还有看不懂的东西?拿出来吧。”
  很快,他从内屋抱来两个大木头盒子。
  打开木盒,我看到了一件体积很大的清代五彩龙纹盘子,和一件造型怪异的青铜器。
  先说这件五彩龙纹盘子,底下没官窑那种印章款,整个盘子内部描画了九条龙,九条龙尾巴互相缠绕在一起,在云中翻滚嬉闹,整体看着气势非凡。
  在说那件青铜器,外形很像吃火锅用的那种鸳鸯锅,有两个耳朵,中间有个铜片将锅隔成了两段,青铜锅周身描画了大量的谷绳纹和各种动物文饰。
  我拿起来这锅用手指敲了敲,声音铛铛的。
  秦西达弹了弹烟灰,他指着盘子说:“这盘子是从广东一艘沉船里出来的,没款不太像官窑,我当初收过来就没太在意,半年前,有个国外老黄毛子看上这盘子,你猜他给我多少钱?”
  我摇头说猜不出来。
  “三百万!整整三百万啊!那些老黄毛向来精比的很,他肯出到这个数,我就想,这盘子是不是有什么古怪?”
  “那这件东西又是怎么来的?”我问。
  他道:“这件青铜锅是贵州的一个一线送过来的,我查遍了资料,都没找到这种器型该叫什么,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我想了想道:“秦哥,这东西学名我也不知道,应该就是吃古代人吃火锅用的,你看,这边涮辣的,这边儿涮不辣的。”
  “你认真的啊?”
  我点头:“当然,它叫什么不重要,我看这玩意儿应该是是以前贵州罗氏鬼国某个部落里用的东西,距今最少有一千五百年了。”
  他露出恍然大悟般的表情,开口说:“原来是那个鬼国的东西,怪不得我们不知道它叫什么,那这件盘子呢?”
  “秦哥,像你说的,毛子们都是精比,这盘子你三百万没卖就对了,要是卖了,我敢说你这辈子都见不到第二个了。”
  他夹着烟问:“那你的意思这东西是官窑性质?”
  我说:“这东西不是官窑的性质,它虽然没写款,但就是官窑无疑,而且他妈的是官窑官窑中的官窑!这肯定是清宫里的东西!我想不通,怎么会跑到沉船里去?”
  秦西达听后皱眉道:“文博的一个老专家也看过这盘子,他认为这盘子有可能是当年唐英试烧的新品种,后来因为乾隆不喜欢没批准,所以就没有落款留在宫里了。”
  “扯蛋!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你看这里!”
  我举起盘子侧着光说:“你看这条龙的龙脑袋部位,虽然颜色很淡了,但还是能看到点淡淡的绿色,对不对?”
  “是,的确能看到一点儿。”他说。
  我放下盘子道:“这种绿叫湖水绿,只在康熙中早期的瓷器上出现,大概是康熙20年到28年这个时间段的,唐英是啥时候人?他是康熙21年生人,我给他算到满!难道他七岁时就烧出了这件盘子了?”
  “所以,这东西就是康熙中早期的一个五彩试烧品种,如果当时就烧了一匣钵,那存世就在五件之内!”
  秦西达茅塞顿开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么好看的盘子,当年为什么没批量生产?”
  我摇头:“不知道,我又不是神,怎么能知道康熙爷当年脑袋里是怎么想的,不过可以猜一下,我觉得可能这种湖水绿釉色用错地方了。”
  “怎么说?”
  “龙头啊,龙就代表皇帝自己!龙头上绿了就跟带了顶绿帽子一样,康熙爷当时正值壮年,他看着绿帽子龙联想到了自己,那能高兴起来吗?”
  “哈哈!”
  “佩服佩服!别的不说,光兄弟你这份眼力真的出神入化了!你解开了我心里长期以来的一个疑团啊!”
  “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们必须得喝一场!就当你临走前我为你送行了!”
  就这样,从下午一直喝到了天黑,因为喝的洋酒,后劲太大,我和他的状态都是醉呼呼的,后来他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