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50节
黄时雨打个哈欠,眼皮渐渐抬不起就睡了过去。
临睡前脑子里闪过仙鹤塘。
华山长允许她骑着小毛驴随他观赏仙鹤,因为他也有一头小毛驴。
月隐日升,又是一日好秋光。
来年就要乡试,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学子们天不亮就要去学馆苦读,华山长却骑在毛驴上优哉游哉,揣着两手。
旁边紧随的是同样骑着小毛驴的黄时雨,为了方便骑行,她还特意穿了百裥裙。
时下的百裥裙其实就是马面裙,但裙褶更为繁复细密,走起来路益发灵动飘逸,不受拘束,也极大地方便女子骑行。
华山长告诉黄时雨,“你算是赶了巧,碰上仙鹤迁徙越冬,再晚几日就瞧不见咯。”
黄时雨惊奇道:“它们,竟不是书院蓄养的吗?”
骑驴的华山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此等灵性的仙鸟岂能以蓄养践踏之,它们本生就是来去自如的灵物,如今每年经过仙鹤塘已是莫大的恩赐。”
其实是养不起,华山长求过好几次,上面也不愿拨款,这玩意好看不实用,难养还费银子。
黄时雨钦佩道:“先生实乃世外高人也。”
华山长高冷地哼了哼。
“小丫头,你可知画道多艰并不亚于科举,念书尚可以靠借书抄书勉强维持,但画道,很难借,也没法儿借,终究得靠自己日复一日地练习、打磨。”老人家骑在驴背上晃悠悠怡然,眯起眼,“想精于此道光靠勤奋远远不行,得有天赋。”
也就是首先你得是个天才,其次才能靠勤奋刻苦拼杀前路。
既能迈进画署,那么都是天赋异禀有才之人,不存在真正的弱者。
所以黄时雨前几日才走火入魔,既想攒钱又想比旁人更勤奋,反倒伤了身险些留下遗症,现今想来仍是一阵后怕。
黄时雨唇角轻轻抿了抿,学着华山长的模样,也扬起小脸,傲然道:“所以我才敢去考画署,因为,我就是极有天赋的人。”
华山长闻言哈哈大笑。
确实有些天赋,画笔稚嫩画意却颇令人触动,一问竟是自行入道尚不足半年,那确实是个好苗子。
但华山长并未多说什么,只平静邀请黄时雨来仙鹤塘观鹤。
透过画卷看见画魂,她的视野太狭窄了。
理应去瞧瞧更宽广的风光。
九月十四乃画署报名截止之日,来年八月大考。
今年人数达到了一千二百余人,乃历年之最。
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百姓富足,投身画道的门户才越来越多。
严艺学(艺学乃画署官职)翻了翻下属递来的厚厚一摞册籍,已经按照州府顺序整理妥当。
他又仔细检查一遍,方才安心,整理冠服前去上官廨所回禀闻大人。
闻大人乃画署为数不多的女官,且官职极高,为大部分人男人的顶头上司。
不过大家也都很服气,因为闻大人当得起。
诗画双绝,出身名门,曾祖乃本朝公认的天下第一画师闻韵致。
闻家以画久负盛名,但闻家前身却是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祖宗位列公侯宰相,无奈家国破灭,宰相抱太子以身殉国,此中气节引天下文人垂泪,读书人最推崇的就是气节。
闻家妇孺自缢,男子跳城墙,以谢天地君恩,这样的悲壮与傲骨连大康的开国君主都不得不为之震撼,不过君主的震撼只能藏在心底,却不能颂扬他。
因为君主需要万民归顺,这样气节的前朝硬汉自然是越少越好。
但君主放过了尚在襁褓的闻韵致,也为大康留下了一缕至真的画魂。
斗转星移百年过,闻家以画传世,重振门楣,闻道芝闻大人便是这一代画师中翘楚。
若把画考比作科举,她相当于十八岁中了状元。
画署众官吏不服也得服。
严艺学将厚厚一摞册籍端放闻大人的书案,又将另外薄薄的一叠放在了闻大人面前,“此十二位考生乃今年特例,已经核查妥当,可以省去面试。”
每朝每代各行各业都会有“特例”的存在,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特例”,规矩森严的画署也不能例外。
今年的十二特例多半出身高贵,不是世家便是宗亲,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抵达画署面试,闻大人淡淡扫了眼,颔首,“知道,放着吧。”
坐在闻大人左手边的青年自始至终没有吭声,听闻“特例”倏然抬眸,投来眈眈目光,“今年,没有特例,告诉他们,面试即是大考的一部分,能来最好,否则,滚。”
严艺学冷汗涔涔,慌忙应道:“是,可是……”
那人抬起头,貌若观音,目似寒星,通身除了雪白的皮肤,丹霞般的唇,仅有黑色,乌黑的长发,星夜一般的锦衣。
严艺学便说不出可是后面的话了,躬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鹿锦书院的黄时雨紧随华山长,越往北深入越发现书院之大。
华山长道:“不是鹿锦书院大,是玉山大,书院只是组成玉山的一部分,仙鹤塘也是这个道理。”
黄时雨点着脑袋,“那为何不许旁人进来游玩呢?”
“凡事都要立起个体统,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人人都能来去自由,学院的学子何以专心读书,国之栋梁又从何而取。”
凡事都要讲规矩。黄时雨谨记。
华山长笑道:“待你再长大些就能领悟规矩的妙处,这世上最好相处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懂规矩有原则之人。”
这话过于深奥,黄时雨虽不能理解但是照单记下,留着慢慢消化。
还未看见仙鹤,一片芦苇涛涛先是映入了眼帘,风吹飒飒,起伏不定。
黄时雨下驴搀扶华山长登上竹亭,极目远眺,胸臆登时激荡,原来,当最寻常的芦苇荡连结成海,也能如此震动人心。
鹤声清跃,由远及近,几只仙鹤飞至,着陆翩翩起舞。
这不是年画上的,而是真实存在的,黄时雨目瞪口呆。
“只要登高,就能看见更宽更广的美景,而不是眼前的一朵花一根草。好的画师,不止会画眼前的,也能将现在我们目之所及全部复刻纸上,令观者宛如身临其境。”华山长捋着胡须念道,笑看她,“你能吗?”
黄时雨眼瞳轻晃,喃喃道:“我不能,但我会学的。”
只要学就一定能。
她学习能力向来比旁人快些。
观鹤而已,黄时雨却莫名觉得自己领悟了许多道理,前路豁然开朗,比任何时候都明确。
她有千言万语最后尽数化为一躬,对华山长深深地揖礼。
华山长最欣赏勇敢无畏的年轻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
画署已经近十年没收过女画员,女孩子涉及此道总归不如男子方便,既然黄时雨有天赋有胆量,自己不妨祝她一臂之力。
但这一切得建立在她有足够的实力相匹。
第39章 情人
原是不打算多事,但华山长又觉得黄时雨既选择考画署,必然是心志坚定之人,于是斟酌道:“你考画署是为了什么?”
黄时雨不假思索回:“我擅长此道,且真心喜爱,恰好还能赚取二两碎银。”
三者少一样,她都不会如此执着。
华山长又问:“倘若有人许你金银,锦衣玉食,你可愿放弃?”
自然不愿,否则早就是简允璋家的贵妾。
黄时雨音色清柔和缓,“先生,我挚爱画道,赚取钱财,是为了免饥寒走得更长远,但若仅为金银错失画道便是本末倒置。我心之坚,日月可鉴。”
“你倒是个小痴儿,所以你是不愿了。”
“是的。非至死地怎肯俯就他人。”黄时雨也有自己的小道理。
她想要好日子,但并不追求不劳而获。
华山长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好,祝你得偿所愿。”
黄时雨莞尔。
皇室宗亲风流多情,不知在民间留有几多露水姻缘,左不过金银打发了事。
观肃王之态,隐隐有此念头,华山长不好明着揭穿,只能探探黄时雨口风。
得到满意的答复,华山长也莞尔一笑。
为金银乞怜献媚,自甘坠入樊笼,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画师,因为他们丢了画魂,就如国士失去风骨。
这便是画署不收为奴为妾者的缘由。
当然也有不少身不由己之人,并非自甘,但画署不是断案的公堂,也没功夫查证考生是否身不由己,只要沾了“奴”、“妾”字眼便不行。
倘若黄时雨贪权慕势,不论给肃王做外室、侍妾还是一晌露水贪欢,华山长都将对她无比失望。
观鹤半个时辰,黄时雨主动送华山长回舍馆。
秋意微凉,老人家不宜室外久站,又瞧了瞧日影恐有秋雨,这么大年纪的人淋雨受凉可不是小事。
华山长知她一片孝顺之心,遂点头同意,一老一少骑上驴儿原路归返。
他叮嘱黄时雨,下次来此采风之前得去他那里报备,再一个,此地虽少有学子游玩但不代表没有,因而不可独行,必须带着丫鬟。
黄时雨欣然道好,中途还折了根芦苇,轻轻挠着驴儿脑袋。
小女娃正是调皮的年纪,纯真可爱。
华山长和蔼一笑。
仙鹤塘周围分布着几间错落有致的房舍,书院的粗使婆子大多聚集于此,她们平时就在附近打理书院的菜圃。
这些妇人多数孤寡,能得以谋生离不开书院的善举。
黄时雨发现瘦小的华山长身影竟是如此高大,在日影下熠熠生辉,仙风道骨。
达则兼济天下,说的便是华山长这样的文人吧。
这日前脚回到铺子,后脚秋雨哗啦啦紧随而至,黄莺枝穿着蓑衣擎伞相迎,黄时雨将小毛驴交给琥珀,笑嘻嘻拉着姐姐的手,“我常常观察碧空和风向,攒下不少经验,料定今日有雨便提前归家的。”
想必姐姐正打算同琥珀一齐接她。
临睡前脑子里闪过仙鹤塘。
华山长允许她骑着小毛驴随他观赏仙鹤,因为他也有一头小毛驴。
月隐日升,又是一日好秋光。
来年就要乡试,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学子们天不亮就要去学馆苦读,华山长却骑在毛驴上优哉游哉,揣着两手。
旁边紧随的是同样骑着小毛驴的黄时雨,为了方便骑行,她还特意穿了百裥裙。
时下的百裥裙其实就是马面裙,但裙褶更为繁复细密,走起来路益发灵动飘逸,不受拘束,也极大地方便女子骑行。
华山长告诉黄时雨,“你算是赶了巧,碰上仙鹤迁徙越冬,再晚几日就瞧不见咯。”
黄时雨惊奇道:“它们,竟不是书院蓄养的吗?”
骑驴的华山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此等灵性的仙鸟岂能以蓄养践踏之,它们本生就是来去自如的灵物,如今每年经过仙鹤塘已是莫大的恩赐。”
其实是养不起,华山长求过好几次,上面也不愿拨款,这玩意好看不实用,难养还费银子。
黄时雨钦佩道:“先生实乃世外高人也。”
华山长高冷地哼了哼。
“小丫头,你可知画道多艰并不亚于科举,念书尚可以靠借书抄书勉强维持,但画道,很难借,也没法儿借,终究得靠自己日复一日地练习、打磨。”老人家骑在驴背上晃悠悠怡然,眯起眼,“想精于此道光靠勤奋远远不行,得有天赋。”
也就是首先你得是个天才,其次才能靠勤奋刻苦拼杀前路。
既能迈进画署,那么都是天赋异禀有才之人,不存在真正的弱者。
所以黄时雨前几日才走火入魔,既想攒钱又想比旁人更勤奋,反倒伤了身险些留下遗症,现今想来仍是一阵后怕。
黄时雨唇角轻轻抿了抿,学着华山长的模样,也扬起小脸,傲然道:“所以我才敢去考画署,因为,我就是极有天赋的人。”
华山长闻言哈哈大笑。
确实有些天赋,画笔稚嫩画意却颇令人触动,一问竟是自行入道尚不足半年,那确实是个好苗子。
但华山长并未多说什么,只平静邀请黄时雨来仙鹤塘观鹤。
透过画卷看见画魂,她的视野太狭窄了。
理应去瞧瞧更宽广的风光。
九月十四乃画署报名截止之日,来年八月大考。
今年人数达到了一千二百余人,乃历年之最。
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百姓富足,投身画道的门户才越来越多。
严艺学(艺学乃画署官职)翻了翻下属递来的厚厚一摞册籍,已经按照州府顺序整理妥当。
他又仔细检查一遍,方才安心,整理冠服前去上官廨所回禀闻大人。
闻大人乃画署为数不多的女官,且官职极高,为大部分人男人的顶头上司。
不过大家也都很服气,因为闻大人当得起。
诗画双绝,出身名门,曾祖乃本朝公认的天下第一画师闻韵致。
闻家以画久负盛名,但闻家前身却是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祖宗位列公侯宰相,无奈家国破灭,宰相抱太子以身殉国,此中气节引天下文人垂泪,读书人最推崇的就是气节。
闻家妇孺自缢,男子跳城墙,以谢天地君恩,这样的悲壮与傲骨连大康的开国君主都不得不为之震撼,不过君主的震撼只能藏在心底,却不能颂扬他。
因为君主需要万民归顺,这样气节的前朝硬汉自然是越少越好。
但君主放过了尚在襁褓的闻韵致,也为大康留下了一缕至真的画魂。
斗转星移百年过,闻家以画传世,重振门楣,闻道芝闻大人便是这一代画师中翘楚。
若把画考比作科举,她相当于十八岁中了状元。
画署众官吏不服也得服。
严艺学将厚厚一摞册籍端放闻大人的书案,又将另外薄薄的一叠放在了闻大人面前,“此十二位考生乃今年特例,已经核查妥当,可以省去面试。”
每朝每代各行各业都会有“特例”的存在,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特例”,规矩森严的画署也不能例外。
今年的十二特例多半出身高贵,不是世家便是宗亲,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抵达画署面试,闻大人淡淡扫了眼,颔首,“知道,放着吧。”
坐在闻大人左手边的青年自始至终没有吭声,听闻“特例”倏然抬眸,投来眈眈目光,“今年,没有特例,告诉他们,面试即是大考的一部分,能来最好,否则,滚。”
严艺学冷汗涔涔,慌忙应道:“是,可是……”
那人抬起头,貌若观音,目似寒星,通身除了雪白的皮肤,丹霞般的唇,仅有黑色,乌黑的长发,星夜一般的锦衣。
严艺学便说不出可是后面的话了,躬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鹿锦书院的黄时雨紧随华山长,越往北深入越发现书院之大。
华山长道:“不是鹿锦书院大,是玉山大,书院只是组成玉山的一部分,仙鹤塘也是这个道理。”
黄时雨点着脑袋,“那为何不许旁人进来游玩呢?”
“凡事都要立起个体统,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人人都能来去自由,学院的学子何以专心读书,国之栋梁又从何而取。”
凡事都要讲规矩。黄时雨谨记。
华山长笑道:“待你再长大些就能领悟规矩的妙处,这世上最好相处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懂规矩有原则之人。”
这话过于深奥,黄时雨虽不能理解但是照单记下,留着慢慢消化。
还未看见仙鹤,一片芦苇涛涛先是映入了眼帘,风吹飒飒,起伏不定。
黄时雨下驴搀扶华山长登上竹亭,极目远眺,胸臆登时激荡,原来,当最寻常的芦苇荡连结成海,也能如此震动人心。
鹤声清跃,由远及近,几只仙鹤飞至,着陆翩翩起舞。
这不是年画上的,而是真实存在的,黄时雨目瞪口呆。
“只要登高,就能看见更宽更广的美景,而不是眼前的一朵花一根草。好的画师,不止会画眼前的,也能将现在我们目之所及全部复刻纸上,令观者宛如身临其境。”华山长捋着胡须念道,笑看她,“你能吗?”
黄时雨眼瞳轻晃,喃喃道:“我不能,但我会学的。”
只要学就一定能。
她学习能力向来比旁人快些。
观鹤而已,黄时雨却莫名觉得自己领悟了许多道理,前路豁然开朗,比任何时候都明确。
她有千言万语最后尽数化为一躬,对华山长深深地揖礼。
华山长最欣赏勇敢无畏的年轻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
画署已经近十年没收过女画员,女孩子涉及此道总归不如男子方便,既然黄时雨有天赋有胆量,自己不妨祝她一臂之力。
但这一切得建立在她有足够的实力相匹。
第39章 情人
原是不打算多事,但华山长又觉得黄时雨既选择考画署,必然是心志坚定之人,于是斟酌道:“你考画署是为了什么?”
黄时雨不假思索回:“我擅长此道,且真心喜爱,恰好还能赚取二两碎银。”
三者少一样,她都不会如此执着。
华山长又问:“倘若有人许你金银,锦衣玉食,你可愿放弃?”
自然不愿,否则早就是简允璋家的贵妾。
黄时雨音色清柔和缓,“先生,我挚爱画道,赚取钱财,是为了免饥寒走得更长远,但若仅为金银错失画道便是本末倒置。我心之坚,日月可鉴。”
“你倒是个小痴儿,所以你是不愿了。”
“是的。非至死地怎肯俯就他人。”黄时雨也有自己的小道理。
她想要好日子,但并不追求不劳而获。
华山长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好,祝你得偿所愿。”
黄时雨莞尔。
皇室宗亲风流多情,不知在民间留有几多露水姻缘,左不过金银打发了事。
观肃王之态,隐隐有此念头,华山长不好明着揭穿,只能探探黄时雨口风。
得到满意的答复,华山长也莞尔一笑。
为金银乞怜献媚,自甘坠入樊笼,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画师,因为他们丢了画魂,就如国士失去风骨。
这便是画署不收为奴为妾者的缘由。
当然也有不少身不由己之人,并非自甘,但画署不是断案的公堂,也没功夫查证考生是否身不由己,只要沾了“奴”、“妾”字眼便不行。
倘若黄时雨贪权慕势,不论给肃王做外室、侍妾还是一晌露水贪欢,华山长都将对她无比失望。
观鹤半个时辰,黄时雨主动送华山长回舍馆。
秋意微凉,老人家不宜室外久站,又瞧了瞧日影恐有秋雨,这么大年纪的人淋雨受凉可不是小事。
华山长知她一片孝顺之心,遂点头同意,一老一少骑上驴儿原路归返。
他叮嘱黄时雨,下次来此采风之前得去他那里报备,再一个,此地虽少有学子游玩但不代表没有,因而不可独行,必须带着丫鬟。
黄时雨欣然道好,中途还折了根芦苇,轻轻挠着驴儿脑袋。
小女娃正是调皮的年纪,纯真可爱。
华山长和蔼一笑。
仙鹤塘周围分布着几间错落有致的房舍,书院的粗使婆子大多聚集于此,她们平时就在附近打理书院的菜圃。
这些妇人多数孤寡,能得以谋生离不开书院的善举。
黄时雨发现瘦小的华山长身影竟是如此高大,在日影下熠熠生辉,仙风道骨。
达则兼济天下,说的便是华山长这样的文人吧。
这日前脚回到铺子,后脚秋雨哗啦啦紧随而至,黄莺枝穿着蓑衣擎伞相迎,黄时雨将小毛驴交给琥珀,笑嘻嘻拉着姐姐的手,“我常常观察碧空和风向,攒下不少经验,料定今日有雨便提前归家的。”
想必姐姐正打算同琥珀一齐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