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66节
  肃王的掌心,谁站上去都不想再跌下。
  而一旦产生“不想”的念头,势必萌生诸多怨恨嗔痴。
  于道心无益。
  黄时雨是一个视道心如生命的姑娘,认定许多事急不来也急不得,画道的每一步就该按部就班走过去,完成试炼、考进画署,站到画员的位置,再谈拜师。
  肃王的好意,她不会也不能领。
  姜意凝的丫鬟站在廊下终于等到黄姑娘,立刻回房,没多会儿又走了出来,轻轻敲敲黄时雨舍馆的门。
  琥珀正在服侍黄时雨洗脸,闻声开门。
  姜家的丫鬟满脸甜笑递上药膏,“这是我家小姐的心意,上好的活血化瘀生肌膏,希望能帮得上黄小姐。”
  今日遭此一难,就没有手上不起泡的姑娘,姜意凝送药恰如白日饿晕之际黄时雨送山药糕。
  这个坏脾气的姑娘倒是个性情中人。
  黄时雨从善如流收下,并请丫鬟转达谢意。
  丫鬟应是,福身辞别。
  琥珀瞅瞅姜姑娘的药膏,再瞅瞅二小姐带回来的,闻了闻,“二小姐,你这瓶味道真好闻,全无草药气息,如同姑娘家的香露。”
  黄时雨勉强笑了笑。
  琥珀目光便锁在二小姐包扎的手帕上,雾蓝色,边角绣着精致的忍冬花纹,一看便是少年郎的。
  心下不由一个踉跄,直觉不是姑爷的。
  琥珀捺下忧虑,照旧服侍二小姐洗脸洗头。
  就寝前,黄时雨忽然叫住她,“琥珀姐姐,那条帕子,帮我处理了吧。”
  琥珀点点头,“是。”
  “是肃王殿下,思渊公子便是肃王。”
  琥珀猛然顿住,眼底闪过惊异惶恐。
  黄时雨放下帐子,闷声道:“早点休息吧,我先睡了。”
  肃王的药膏立竿见影,黄时雨的手几乎没受太大的罪,次日醒来已好大半。
  她前脚登上马车,福生后脚就来了。
  画署并不禁止探望,不过得先禀明袁大人,领了对牌在舍馆大院的正门口相见。
  琥珀匆匆赶来,福生背着个大包裹乐颠颠迎上,“琥珀姐姐,这是少爷给二小姐备下的,有一些应急药膏药丸还有一匣子零嘴。绿绸包里的是绣娘新做的夹袄,翻毛皮里子,可暖和了。”
  这哪里是二小姐的夫君,简直是二小姐的爹。
  琥珀都有点感动了,二人互通有无,简单了解一下对方主子的近况,方才作别。
  转过身,琥珀慢腾腾返回,莫名产生一种偷感,心脏也随之高高悬起。
  千万不能让简少爷知悉肃王的存在。
  第二次上工,姑娘们已然全副武装,各个戴着手衣面衣。
  马车颠簸,显然驶进了设色场。
  姜意凝倚着车围子骂道,“昨儿竟没有一个人提醒咱们做好防护,真不是东西。”
  明明可以让大家少受些罪,却偏偏不管不问。
  五个姑娘陷入沉默。
  程管事唇角微勾,坐在自己的专属车厢里。
  说是年纪小,仔细算起来每一个都已及笄,既然及笄那就算大人,大人自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
  姜意凝不就是个例子。
  不吃昨日的苦,又怎会珍惜公厨今日的膳食。
  程管事打量她午膳吃的比黄时雨还多。
  负责派活的老匠人明显削减了任务量,不减的话包括黄时雨在内,怕是都完不成。
  即便缠了棉布条戴上手衣,抡锤子的手也会发抖。
  又痛又累。
  午休时,姑娘们围坐闲聊,蓝素问黄时雨,“昨儿怎不见你上车?”
  黄时雨随口道:“程管事找我问话,我便搭她的车回舍馆。”
  众人了然。
  姜意凝恨的牙痒痒,“她问你什么?”
  “问分派的活合不合理,我照实回答,想来她也察觉了不易,咱们方才能在此间休息。”
  有道理,算她还有点良心。
  众姑娘长吁短叹。
  黄时雨盯着地上的枯叶发呆。
  美人连发呆都别样动人。
  大家不由自主觑向黄时雨,其实分到舍馆那日就在关注她,甚至有男考生四处托关系打探她。
  关注她的人或多或少都清楚。
  这些事,黄时雨一概不知。
  蓝素笑了笑,用手指戳着地上的枯叶,一下一下,昨晚走在最后的她,全都瞧见了。
  半明半昧的烛光下,肌肤莹白如玉的美少年亲昵地拥着黄时雨,一会儿低语一会儿牵手。
  自由出入设色场的贵公子,连程管事都帮忙打掩护,得是何等身份。
  黄姑娘既有美色狩猎郎君,又何故来此与大家竞争有限的位置,难不成已经被贵人内定了……
  蓝素抬眸婉笑:“黄姑娘,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想必家中门槛已被媒人踏破,敢问婚事可有眉目了?你们不要害羞,我先自报家门,阿爹为着我的画道已经推拒了两门亲事。”
  蓝素的阿爹对她真好。黄时雨看着她,扯了扯嘴角,“没有,我没有。”
  没有人知晓她做过贵妾。
  更不会知晓考不上画署她就得回家继续做贵妾。
  单纯娇贵的女孩子绝对想不到她已经被两个少年郎亲亵过,并且还在纠缠不清。
  黄时雨明白自己与她们不一样。
  她们清白,单纯,高贵,而她撒谎成性,还不干不净。
  第49章 欺负
  为了陪伴梅娘,简珣的学业由泽禾鹿锦书院暂时移入京师国子监四门学,这在大康称为游学。
  游学顾名思义,在外地游历的同时进行学业研习,其中游历为手段,研习才是最终目的。
  这种新颖的求学方式仅在朝廷的重点书院之间流行,故而也就不是谁想游就能游的。
  游学首要条件各门功课皆为优等甲等,功课达到资格即可请示山长,由山长评估一番,认为学子没问题再进行下一步,写举荐信,总之,每一步皆需要请示评估,最后还需专人核实。
  因而拿到正规书院山长举荐信的学子,绝对是书院中流砥柱的人物,不可小觑。
  初八那日,简珣便是持华山长的举荐信获得了国子监四门学资格。
  四门学鱼龙混杂,这里的混杂指的是社会阶层,而不是品行。
  毕竟是天子学府,进学前哪一个不经历严格的背景调查,上下三代绝对清清白白。
  此间不仅有京官子弟、外官子弟、乡绅富户更有豪商巨贾,亦不乏平民小户。
  因为级别高的官宦子弟皆集中在国子学,略低些的也往太学跑,导致留在四门学的门第往往极低。
  倒也有几个御史家的,偏不去太学,就爱在四门学结识五湖四海不同性格的同砚。
  众人对此见怪不怪。
  御史能有几个正常的,正常的御史必定不正常。
  这玩意上骂皇室宗亲,下斗贩夫走卒,人憎鬼厌,却又是朝堂不可或缺的组成,官不大分量高。
  所以御史家的孩子在四门学走到哪儿都是风云人物。
  如今又来了一位更大的人物——简允璋。
  简允璋就读之前,耳报神同砚已将他打探清楚:安国公的亲侄孙,宣道坊简府的主人,已故三甲探花简慎远的嫡长子。
  十五岁就拥有一整座府邸,荣华富贵的背后细思极恐。
  世间至奢至孤,无外乎如是。
  时也命也,众人唏嘘不已。
  虽说是游学,但既然来念书那就是同砚。
  琅琊简氏,京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甚至有句俚语——简氏看门的狗也能得道。
  学子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与真正的百年世家子弟坐在一起念书。
  如今的简氏家主安国公,年轻时攘外安内,中年辅政鞠躬尽瘁,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当今皇帝都是他手把手教大的。
  据说私下会面,皇帝常常步迎赐座。
  自从安国公上了年纪,每逢朝会,皇帝就会命左右以肩舆抬他上殿,偏安国公比耕牛还犟,愣是靠自己双腿面圣,身后跟着一串抬肩舆的小内侍,累得呼哧呼哧。
  眼看老师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上朝,皇帝的心也是肉长的,立刻特批安国公例同武官,每五日觐见一次即可。
  这份特立独行的恩宠,在京师不是什么秘密。
  学子们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拿眼偷偷觑简允璋,这小子真他娘的俊。
  然而世家门阀的子弟看起来跟大家并无分别,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却又好像很不同,站在人群中的简允璋儒雅持重,宛如书卷所言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