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他们找大夫的时候,真的对比的就是这个,家世清白干净,不能有什么私通敌国的机会,也要好拿捏。
不会……
“赵家,他们现在的家主的侄子,赵丰。”
苏景和报出名字的时候,是章得象彻底死心的时候,无他……
他们真的就找了这位。
好吧,这下不得不给苏景和看好的这个人平反了。
苏景和这个性子,不愿意用赵丰的可能性简直百分之百!
那这是章得象小看了苏景和。
苏景和找不到可替代的人的话,还是会用赵丰的,毕竟小婶的生命还是要重要一点,利用完赵丰的才华,再审判他的罪恶也不迟!
如果没有替代他的人才,就让他在监狱里面教出来人!
苏景和不知道赵丰还是自己小婶的大夫预备役,现在是没有一点私情,全是真情实感的痛恨这样的人。
“他的才能有得,但是比起才能,他身上更显著的特点是嫉贤妒能,是一个比李斯还要可怕的嫉妒狂!”
怎么还用上李斯来做对比了。
章得象的困惑很快就得到了解释。
“李斯杀人都是光明磊落的,他看不惯韩非子,不也用大家都知道的手段给他干掉了吗?”
苏景和说完这句,章得象默默地补充。
“其实李斯不一定嫉妒韩非子,这人是他推荐的,是他的师兄弟,要是嫉妒,早就不推荐了。嫉妒这个情感,应该是作为《史记》作者的司马迁自己加上去的,毕竟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年代也不在一起,司马迁想了解嫉妒也没渠道。”
章得象说完,又缩回了椅子上,一副“你继续说,我继续听”的姿态。
什么?原来我被骗了?
苏景和眼睛瞪大了半秒不到,就又恢复了正常。
他也不是第一次被骗了,《三国演义》的“既生瑜,何生亮”苏景和信了很久很久。
现在他也是相当迅速地整理了自己的情绪,不让老大发现文盲的心酸泪。
“说回这赵丰!他自己有点才华,家世也好,但不用在正道上,每次有什么优秀的人才崭露头角,他都会用手段让人家身败名裂。”
“这么说荀年乐的人生彻底进入谷底,就是这赵丰了?用的什么手段?找人诋毁?还是……”毁掉对方的职业生涯?
现在荀年乐已经不当大夫了,如若不然,她应该也会在吕夷简他们搜集来的名单里面,章得象想到这点,心下一沉。
“他在荀年乐接生产妇的时候,伙同了当时的另一位接生婆,用带有铁锈的剪刀去剪脐带,最后一尸两命。”
苏景和怕老大不知道为什么,还解释了一下。
“带有铁锈的剪刀产生了伤口会有破伤风,这和战士们在战场上被用生锈的刀砍伤是一个结果,只要感染得病了,就是等死,救不了。”
“或许有身体素质很强的能够活下来,但是这绝对不包括一个刚刚分娩的孕妇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这……这……真阴毒啊!”章得象代入自己家直觉一阵后怕,并决定以后家里有生产的人,他一定要检查这些刀具有没有生锈!
“这样的方法其实用在战场上还挺不错的,被我们砍到的是一定会死的。”苏景和摸着下巴,“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很狠辣的手段,就是在刀上涂抹粪水,不仅恶心,而且被伤到之后,哪怕当时没死,之后也会感染生病死掉,这个命硬都没得治。”
此时的章得象特别痛恨自己的记忆力。
他想起来苏景和在画那个火药武器的时候,好像说过不能太造孽的话,联想一下这个。
他揣测可能是在那个会炸开的地雷上涂抹粪水,比如用瓦罐包裹火药,瓦罐炸得会很远,碎片所到之处,非死即伤……
不能再想了。
章得象表情严肃。
“这件事交给我了,是把这个赵丰解决掉是吧?我会去找人查一下这个赵丰有没有做过其他事情的,还有他的家里人有没有做过被的恶事,一起清算。”
正好大宋是真缺钱啊,也不知道赵家有没有钱,当大夫会很赚钱吗?
当大夫是真的很赚钱!
一周没到,赵家就落马了,和他们家一起败落的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从汴京到江南,最远甚至到了川蜀。
“大夫”特别是一个“优秀的大夫”在很多时候,在不少人心里是能够从阎王手里捞人的存在,特别是赵家经营时间也长,加上家里确实关系不小。
“仔细算好像和我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宋仁宗思索着,逗弄着怀里的福康公主,和苗美人说着。
苗美人是谨小慎微的性子,没有搭话,让宋仁宗觉得好生无趣,看向怀里的女儿,把女儿逗得直笑。
这些都和苏景和没关系,在赵氏倒台之前,荀年乐的行医资格就得到了。
“之前没有行医资格,被撺掇来一起告你的人,也是那赵丰找来的人,他用一个案子让你被罚没了行医证明,又找人来告你无证行医,让你赔钱,就是不想你继续当医生!”
“我会继续当下去的!”把荀年乐困在过去的,其实就是两个案子里她“背上”的人命,现在的荀年乐已经焕发了新生!
“哇哇哇——”伴随着一声强有力的啼哭,老苏家最有用、最靠谱的男人出生了。
他!就是苏辙!
“哥,我给弟弟带了糖,他怎么不知道吃啊?”
小婶坐月子,苏景和、苏景先、苏轼各种偷偷摸摸来看弟弟,苏景和一个没注意,苏轼差点就给还没满月的苏辙喂了硬糖。
“吃了弟弟就会死。”苏景和赶紧把糖喂给了苏轼自己。
没想到苏轼“呸呸呸”把糖吐了出来。
“刚刚他掉地上了,才会想着给弟弟吃,趁着弟弟不会说话,不会骂他。”苏景先捧着书,在旁边补充道。
可怕,嫡子之争竟然如此激烈。
苏轼你——
“你不要吃弟弟的手啊!我给你买猪肘吃!”
可恶!苏辙你快点长大啊,我承受不来你哥了!
苏景和十分需要这个为哥哥各种擦屁股的大佬弟。
第21章
“上学?”苏景和看着突然问自己这个事儿的老大,有些不知所措,“我应该不需要继续深造吧?”
其实苏景和感觉自己的状态是非常需要深造的,奈何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顺理毕业啊!
知识已经都被他还给老师了,在高考之后。
而现在的文言文课本……
“你的俩侄子啊,不是都会说话了吗?最大的那个八岁了吧?之前听说不上学了,要不打包一大一小,我给你走后门,让他们来国子监读书啊。”
章得象把这个运作关系说得相当自然。
实际上背后是他们和国子监的人努力掰头了好久,才要到的插班生的名额。
苏景先还好,苏景和作为五品官,还是有让家里亲戚入学的能力的,特别是苏景先还有过往的成绩,他虽然只在汴京的学堂读了一个月,但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第一,去考察过,老师说能力很不错。
章得象也知道,小孩不是不想上学,而是被苏景和这个特别关心家庭成员的家伙,给留在家里养身体了。
俩小孩难运作的是苏轼,小家伙年纪小,虽然已经会说话了,也能够简单的自理,但没启蒙,没读过学堂。
国子监是不负责给小朋友启蒙的,送过来至少要有点基础。
他们可是好说歹说,才让人答应下来。
“那我回去问问,不知道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苏景和的回答让章得象格外震惊。
“你连这个的决定权都没有吗?”章得象表情都显得有些滑稽了。
这又不是把小朋友往火坑里推,换作别的家庭,不知道要多感谢苏景和呢!
“读书的是两个小朋友啊,也不是我,我自己的话肯定就答应了。”假的,自己的话已经在想怎么“高情商”拒绝了。
苏景和试图将这种和小孩平等交流的思想传输给自家老大,“小朋友们的意愿也是很重要的,要是他们不愿意,在学堂学出毛病了怎么办?国子监竞争压力应该很大吧……”
很大吗?应该很大?
但章得象自家孙子就去读过,可给他气死了。
这家伙胸无点墨,在国子监学习之后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只让他认识了一群同龄人,各处招猫逗狗的,让章得象多了很多要擦的屁股。
当晚问两个小朋友的时候,得到了让苏景和都没想过的答案。
“不愿意?”苏轼不愿意苏景和是猜到的。
“当然,我和弟弟年龄很近,我们可以一起去读书,这样就不寂寞了。”苏轼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弟弟,说得话相当有兄长做派。
“你就是不想读书吧?嫌弃读书累,我能不知道你?”苏洵在旁边插话,戳中了苏轼的少男心事,得到了苏轼无情的铁头锤。
不会……
“赵家,他们现在的家主的侄子,赵丰。”
苏景和报出名字的时候,是章得象彻底死心的时候,无他……
他们真的就找了这位。
好吧,这下不得不给苏景和看好的这个人平反了。
苏景和这个性子,不愿意用赵丰的可能性简直百分之百!
那这是章得象小看了苏景和。
苏景和找不到可替代的人的话,还是会用赵丰的,毕竟小婶的生命还是要重要一点,利用完赵丰的才华,再审判他的罪恶也不迟!
如果没有替代他的人才,就让他在监狱里面教出来人!
苏景和不知道赵丰还是自己小婶的大夫预备役,现在是没有一点私情,全是真情实感的痛恨这样的人。
“他的才能有得,但是比起才能,他身上更显著的特点是嫉贤妒能,是一个比李斯还要可怕的嫉妒狂!”
怎么还用上李斯来做对比了。
章得象的困惑很快就得到了解释。
“李斯杀人都是光明磊落的,他看不惯韩非子,不也用大家都知道的手段给他干掉了吗?”
苏景和说完这句,章得象默默地补充。
“其实李斯不一定嫉妒韩非子,这人是他推荐的,是他的师兄弟,要是嫉妒,早就不推荐了。嫉妒这个情感,应该是作为《史记》作者的司马迁自己加上去的,毕竟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年代也不在一起,司马迁想了解嫉妒也没渠道。”
章得象说完,又缩回了椅子上,一副“你继续说,我继续听”的姿态。
什么?原来我被骗了?
苏景和眼睛瞪大了半秒不到,就又恢复了正常。
他也不是第一次被骗了,《三国演义》的“既生瑜,何生亮”苏景和信了很久很久。
现在他也是相当迅速地整理了自己的情绪,不让老大发现文盲的心酸泪。
“说回这赵丰!他自己有点才华,家世也好,但不用在正道上,每次有什么优秀的人才崭露头角,他都会用手段让人家身败名裂。”
“这么说荀年乐的人生彻底进入谷底,就是这赵丰了?用的什么手段?找人诋毁?还是……”毁掉对方的职业生涯?
现在荀年乐已经不当大夫了,如若不然,她应该也会在吕夷简他们搜集来的名单里面,章得象想到这点,心下一沉。
“他在荀年乐接生产妇的时候,伙同了当时的另一位接生婆,用带有铁锈的剪刀去剪脐带,最后一尸两命。”
苏景和怕老大不知道为什么,还解释了一下。
“带有铁锈的剪刀产生了伤口会有破伤风,这和战士们在战场上被用生锈的刀砍伤是一个结果,只要感染得病了,就是等死,救不了。”
“或许有身体素质很强的能够活下来,但是这绝对不包括一个刚刚分娩的孕妇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这……这……真阴毒啊!”章得象代入自己家直觉一阵后怕,并决定以后家里有生产的人,他一定要检查这些刀具有没有生锈!
“这样的方法其实用在战场上还挺不错的,被我们砍到的是一定会死的。”苏景和摸着下巴,“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很狠辣的手段,就是在刀上涂抹粪水,不仅恶心,而且被伤到之后,哪怕当时没死,之后也会感染生病死掉,这个命硬都没得治。”
此时的章得象特别痛恨自己的记忆力。
他想起来苏景和在画那个火药武器的时候,好像说过不能太造孽的话,联想一下这个。
他揣测可能是在那个会炸开的地雷上涂抹粪水,比如用瓦罐包裹火药,瓦罐炸得会很远,碎片所到之处,非死即伤……
不能再想了。
章得象表情严肃。
“这件事交给我了,是把这个赵丰解决掉是吧?我会去找人查一下这个赵丰有没有做过其他事情的,还有他的家里人有没有做过被的恶事,一起清算。”
正好大宋是真缺钱啊,也不知道赵家有没有钱,当大夫会很赚钱吗?
当大夫是真的很赚钱!
一周没到,赵家就落马了,和他们家一起败落的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从汴京到江南,最远甚至到了川蜀。
“大夫”特别是一个“优秀的大夫”在很多时候,在不少人心里是能够从阎王手里捞人的存在,特别是赵家经营时间也长,加上家里确实关系不小。
“仔细算好像和我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宋仁宗思索着,逗弄着怀里的福康公主,和苗美人说着。
苗美人是谨小慎微的性子,没有搭话,让宋仁宗觉得好生无趣,看向怀里的女儿,把女儿逗得直笑。
这些都和苏景和没关系,在赵氏倒台之前,荀年乐的行医资格就得到了。
“之前没有行医资格,被撺掇来一起告你的人,也是那赵丰找来的人,他用一个案子让你被罚没了行医证明,又找人来告你无证行医,让你赔钱,就是不想你继续当医生!”
“我会继续当下去的!”把荀年乐困在过去的,其实就是两个案子里她“背上”的人命,现在的荀年乐已经焕发了新生!
“哇哇哇——”伴随着一声强有力的啼哭,老苏家最有用、最靠谱的男人出生了。
他!就是苏辙!
“哥,我给弟弟带了糖,他怎么不知道吃啊?”
小婶坐月子,苏景和、苏景先、苏轼各种偷偷摸摸来看弟弟,苏景和一个没注意,苏轼差点就给还没满月的苏辙喂了硬糖。
“吃了弟弟就会死。”苏景和赶紧把糖喂给了苏轼自己。
没想到苏轼“呸呸呸”把糖吐了出来。
“刚刚他掉地上了,才会想着给弟弟吃,趁着弟弟不会说话,不会骂他。”苏景先捧着书,在旁边补充道。
可怕,嫡子之争竟然如此激烈。
苏轼你——
“你不要吃弟弟的手啊!我给你买猪肘吃!”
可恶!苏辙你快点长大啊,我承受不来你哥了!
苏景和十分需要这个为哥哥各种擦屁股的大佬弟。
第21章
“上学?”苏景和看着突然问自己这个事儿的老大,有些不知所措,“我应该不需要继续深造吧?”
其实苏景和感觉自己的状态是非常需要深造的,奈何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顺理毕业啊!
知识已经都被他还给老师了,在高考之后。
而现在的文言文课本……
“你的俩侄子啊,不是都会说话了吗?最大的那个八岁了吧?之前听说不上学了,要不打包一大一小,我给你走后门,让他们来国子监读书啊。”
章得象把这个运作关系说得相当自然。
实际上背后是他们和国子监的人努力掰头了好久,才要到的插班生的名额。
苏景先还好,苏景和作为五品官,还是有让家里亲戚入学的能力的,特别是苏景先还有过往的成绩,他虽然只在汴京的学堂读了一个月,但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第一,去考察过,老师说能力很不错。
章得象也知道,小孩不是不想上学,而是被苏景和这个特别关心家庭成员的家伙,给留在家里养身体了。
俩小孩难运作的是苏轼,小家伙年纪小,虽然已经会说话了,也能够简单的自理,但没启蒙,没读过学堂。
国子监是不负责给小朋友启蒙的,送过来至少要有点基础。
他们可是好说歹说,才让人答应下来。
“那我回去问问,不知道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苏景和的回答让章得象格外震惊。
“你连这个的决定权都没有吗?”章得象表情都显得有些滑稽了。
这又不是把小朋友往火坑里推,换作别的家庭,不知道要多感谢苏景和呢!
“读书的是两个小朋友啊,也不是我,我自己的话肯定就答应了。”假的,自己的话已经在想怎么“高情商”拒绝了。
苏景和试图将这种和小孩平等交流的思想传输给自家老大,“小朋友们的意愿也是很重要的,要是他们不愿意,在学堂学出毛病了怎么办?国子监竞争压力应该很大吧……”
很大吗?应该很大?
但章得象自家孙子就去读过,可给他气死了。
这家伙胸无点墨,在国子监学习之后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只让他认识了一群同龄人,各处招猫逗狗的,让章得象多了很多要擦的屁股。
当晚问两个小朋友的时候,得到了让苏景和都没想过的答案。
“不愿意?”苏轼不愿意苏景和是猜到的。
“当然,我和弟弟年龄很近,我们可以一起去读书,这样就不寂寞了。”苏轼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弟弟,说得话相当有兄长做派。
“你就是不想读书吧?嫌弃读书累,我能不知道你?”苏洵在旁边插话,戳中了苏轼的少男心事,得到了苏轼无情的铁头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