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其他人窃窃私语的声音也是让一时上头的他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迅速被人群分割出来。
  “毕昇,那是谁?”“前段时间找到的?我没听说过啊?”“这个人有问题,问的不是学习,太奇怪了。”
  在一堆学习脑面前问了超标的问题,他懊恼自己的大意,但这是他难得的机会。
  没事的,大宋的人都很蠢,他们不会发现的。
  他咽了咽口水,强装镇定。
  他有他的消息来源,他的上线和他说大宋朝廷安排了不少人去淮南路,带回了一个印刷铺的普通工人。
  而最近大宋居然莫名其妙给这个刚建出来的书院投送了一批全新的书,免费送。
  他推测这毕昇可能就是其中的关键,能够让大宋送这么多免费的书,不赚钱,想必这提升的就是在印刷方面的能力。
  是更便宜了?还是更高效了?究竟是不是呢?
  他想要从这“小苏大人”嘴里得到一点消息。
  被同学们无情暴露后,他连借口都想好了,就说自己听市井八卦的时候听到的!
  他准备把借口推给八卦,苏景和是已经翻开系统给他推送的相关八卦了。
  【专业卧底潜藏大宋二十年,竟无一人发现!】
  什么?
  我们大宋究竟有没有正常人?怎么还有卧底,还有二十年的卧底经验?吕夷简究竟在做什么啊,他有没有一点自己是大宋宰相,要负责把大宋治理地井井有条的责任感啊!
  章得象一听这个标题就有点小小道心破损了,胡言乱语地在内心diss了吕夷简一阵。
  说,赶紧说,我要把这人抓住!
  章得象忿忿不平地想着。
  但苏景和这次却又不直说了,他看了两眼八卦,就开始和台下那位同学讨论了起来。
  “同学你好,既然你想讨论时政问题,也向大家讲一个考试的小窍门吧,关注时政很重要。”
  【大宋好也好在这一点,不像是之后的明清文字狱那么严重,可以广开言路也是挺好的~】
  就是,我们大宋是极好的。
  章得象难得从苏景和这里听到关于大宋的好话,这乍一听真是让人通体舒畅,苏景和只讲个标题不讲内容的抓*心挠肝感也少了很多。
  “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从哪里知道的毕昇,他的渠道我就不多说了。”
  苏景和这话让其他人更是又往远了,甚至已经有同学喊来了学校的门卫,一左一右地坐在了这同学的旁边。
  这让这位同学很恼火,他以为苏景和这话的意思明明是,他不追究他的渠道。
  肯定是怕了他们,大宋一直这样,完全不敢和他们大辽硬碰硬!
  “我们其他的同学也别忘了,时刻关注当下局势。”苏景和看着其他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咸鱼看着未来的顶梁柱一样,对他们都抱有很高的期待。
  “老师,我们怎么获得这样的情报呢?这一般都是国家层面更懂吗?”这人已经把那个说话的当别国的探子了,甚至他怀疑就是辽国。
  看这个眼睛,仔细看颜色是和他们不一样的!
  “当然不是哦,有很多消息是能够看报纸获得的,不同地方的报纸会讲述当地现在的困境,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只看上面刊登的名人作品,但不要放过任何一点东西,哪怕是笑话也有其中的深意。”
  苏景和说完这个,举例。
  “比如说,如果我们看报纸,大概有半年时间都在将米价变贵,从这件事能想到什么?这位同学你说一下呢?”
  被提问的正是那“探子”,“小苏老师,我叫金承恩。这个题目的话,我想到的就是商人们在囤积,恶意抬高米价。如果让我针对这件事写一套策论的话,将会写国家出手,定制相关的规则,并一定要有让这些商人心疼的惩罚措施,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很好的角度,还有别的角度吗?”苏景和看着他,对他的回答还挺满意,是一个学经济的好苗子,国家出面调控都想得到。
  “还有什么嘛?”金承恩有些不明白,他自信回答,“没有了。”
  苏景和直接和其他同学们说,“我想大家应该能有别的想法吧?有没有同学站起来说说?”
  “老师我可以!”第一个说可以的人被苏景和点名起来回答,他相当自信自己的答案。
  “和米相关至少还有民生方面的问题,大旱、洪涝都会让农民多收成大幅度减少,物以稀为贵,米价也会对应上涨。如果是我的策论,可能还会写关注民生,加大力度扶持农民,鼓励他们积极耕种。”
  “还有要针对性增强抗旱、抗洪涝的能力,引水修渠,这样也会减少损失。”另一个同学的声音响起。
  “大家的回答都很不错。”苏景和看向脸色有点发白,现在努力狡辩“其实我想到了只是没说全,我觉得没必要说”的金承恩。
  “很多时候国家与国家直接的区别很简单,比如金承恩的口音,不南不北,你们是不是也没有听过他说家乡话,因为他压根不会他虚构出来的这个身份的家乡话。”
  苏景和依旧是带着让金承恩觉得很傻很好骗的微笑,说得内容却让金承恩觉得他是魔鬼。
  “不过家乡话这件事也不能完全证明,在一种地域待的时间长,融入之后就会被改变,观念也会改变。”
  “我们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种地种出来什么,我们吃什么,所以劝农扶农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政策,国家的税收里农业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辽国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游牧民族,哪怕是接触我们被汉化了一部分之后,种地也种地不如我们,会和我们有粮食方面的交易。”
  苏景和的话是越说越有道理,其他人看金承恩的目光也是带上了确凿的证据一样。
  果然是!
  要是眼神能杀人,金承恩已经被他前同学老师的目光杀死了。
  但如果眼神能说话的话,金承恩的眼睛也已经在说“大宋果然和他了解的那样,是个怂包,特别是这种国家立场上,太怂了”这样的话了。
  他的同学们距离他越来越远,有的更是直接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武器,就怼在自己的身前,看着是一点攻击性都没有。
  “当然,即使我们找到了关于某些人的疑点,也不建议像我这样直接指出来,因为可能会有安全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记住他的样子,然后报官,让更专业的人解决。”
  苏景和看着金承恩的目光还是那么温和。
  只有听得到他心声的章得象知道,这是看傻子的眼神。
  【我要是现在和他说,他来大宋两年,联系到的那个上线其实已经叛国了,西夏刚刚建立,他就被西夏收买了。所以才会对他下死命令,一定要找出毕昇在哪里、毕昇有什么作用等等相关信息。其实就是把你当死棋在用啊!】
  这心声听得,章得象都想感叹了。
  猪队友真是让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别人那边的。
  但那个在大宋卧底二十年的“上线”,他转投西夏也是不行的,要抓出来!正好可以从他那边得到辽国和西夏的两种信息渠道!
  结束了这场计划之外的演讲,苏景和回去的时候想和小叔告别,都没看到人。
  但当晚到家,小叔欲言又止地看了他一次又一次。
  “你有什么话就直接和孩子说!这样看着孩子干什么?隔应人,让人吃不下饭就是你的目的嘛?”
  程嘉敏放下手里的两个定制冰沙碗,看向苏洵。
  程嘉敏最近把心思又放在了事业上,沉浸在事业里的时候情绪相对就没有那么敏感了,满脑子都是做大做强。
  苏景和说了冰沙的事儿,她对比了七八款定制的冰沙碗,还激情满满地想要一款别出心裁,有她们店特色的碗,为自己的事业忙碌一点也不觉得累。
  苏洵也想说啊,他咳嗽了两声。
  问苏景和,“宝啊……”
  “停停停!小叔你疯了?”苏景和眼睛都瞪大了,“为什么这么叫我!”
  “不是大宝小宝都这么叫你吗……”苏洵有点委屈了,他要闹了,“小婶也这么叫你,凭什么不给我这么叫你的权利,我就叫,宝!”
  “太可怕了,我感觉自己有点活人微死了。”苏景和一下就倒了,在他后面接着他的是热情地陪着他一起玩的苏轼。
  苏轼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正是爱玩的时候,高高兴兴抬着自己也收着点力的苏景和,向旁边在弹古琴的哥哥说。
  “哥,来,我们把他抗走!”
  “喂喂喂,不要这样,怎么还玩上阵父子兵这套,父亲杀人,儿子越货?太熟练了吧?救我,大宝救救我吧!”苏景和的愿意陪玩,还每次给安排剧本,是苏轼很喜欢和他玩的重要原因。
  “哼,死亡人士不准讲话!”苏洵也参与了演戏,实在是这家里,打不过只能加入,压根没有给他摆长辈架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