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果然,笨蛋是不会承认自己是笨蛋的。”福康公主人小鬼大地留下这句话之后,就哒哒哒地走开,看方向是去让护卫再去增派一点人手了,看小手指的方向,大概是在苏景和身边画了一个圈。
  苏景和倒也无所谓,经历过上次的刺杀,他对自己的安全也是有点放在心上,但不多。
  毕竟……也是真没什么反恐经验,只是现在比之前不爱出门了。
  这保镖团体是为了两位小殿下们要的还是为了他自己要的也是有点难以界定的。
  【嗯……等等,原来是曹家的人……
  看着很神秘,实际上是会和朋友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人——且本人特别喜欢扮演话本小说里的浪迹天涯的游侠。】
  苏景和的心声只有有官职的人能听到,而那位自不属于这个范畴,只不过……
  “让你不要去招惹人家。”
  那曹氏子弟刚回到他们的小几滴——一家面摊,还没坐下呢,就听到自己的堂叔在说这个。
  他不理解,“三叔,你在说什么?是说苏景和吗?我看他是个挺好的人啊,你们怎么像是洪水猛兽一样躲着人家?”
  堂叔听着耳边的自家侄子的中二历史,苏景和已经看到“和小伙伴每天做好人好事,观察了很久给一位坐在桥下一坐就是一整天的大叔送了一条鱼,大叔当场破防表示自己只是暂时没钓上来”这个“钓鱼佬空军”的故事了,又看着眼前神色依旧清澈,不懂苏景和大魔王厉害的侄子,想了想,也只是叹气。
  “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究竟会明白什么啊?
  他不理解。
  而吃完他的中二搞笑瓜的苏景和,倒是对曹氏多了一层滤镜。
  【能把孩子养得这么傻乎乎的,曹家又能坏到哪里去!一定是陛下不喜欢曹皇后所以恨屋及乌了,我们陛下就是这么小心眼。说来曹皇后也是个很好的人,哎,被婚姻连累了。】
  我才是被婚姻连累的那个人,我才是!
  宋仁宗感觉自己在苏景和那边的状态实在不假,但也找不到什么机会去改变。
  可恶,为什么啊!
  【今天截止到现在已经发放了213人的资源,其中限定款100块砚台已全部发完,皇室的民众好感度增加了15%,陛下的民众好感度增加了22%……好精准的数据,究竟是怎么做的调查?这个问题系统你怎么不给解释了。】
  同样感叹精准的还有宋仁宗本人,当然,他还感叹一件事。
  “我们大宋还是有不少家境贫寒的人的。”
  宋仁宗顿了顿,“不过也有可能就是不想和小孩握手,要是和我握手的话,估计砚台一个都不会送出去!”
  “哦,所以呢?”听宋仁宗和小孩比较的曹皇后相当冷淡,一句话让宋仁宗的情绪值再次下降。
  并且不满足于此,还追着杀宋仁宗。
  “你要是太闲,就去找吕夷简再商量点活儿来干,别来烦我。”
  果然就不应该来和这个女人讲话!
  以后无视她!
  宋仁宗自觉自己也是相当忍辱负重了。
  若是被苏景和知道了,那他和曹皇后的婚姻将会被苏景和定义为经典款自我感动型——完全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睦,但是自觉自己为了孩子让步太多都没有离婚。
  哎,这大概是人类的劣根性,从古代一直到现代都“继承”了下去。
  没了曹家这个小插曲,苏景和又看了一点包拯的案子。
  【哎,一线是真忙,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百姓的事儿。
  嗯,狗是谁家的……这个想到了唐朝的判猫儿的诗词,好适合,包拯会给自己判狗归谁的事儿也写个诗吗?】
  要是让我写也不是不行。
  包拯在两方争执的时候,也是抽空顺着苏景和的思维思考了一番。
  越想越觉得,苏景和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他这个场景甚至能仿照人家的写。
  猫捉老鼠,他们这狗也是又捉老鼠又打猎的,这次就是说狗叼回家一只野兔子,两方都觉得是自己养的狗应该归自己,于是一路从村长那边判案判到他这儿的!
  哎,但包拯也不知道这该怎么判,总不能和诗文里一样,说要不给他自己,或者推出来宰相,说去问问宰相吧?
  包拯努力思考了一会儿,都有点想听听苏景和的意见了。
  奈何苏景和现在的注意力又不在他这边了,也没个可以参照的对象。
  苏景和带着俩小只提前吃开封府这边提供的午饭的时候,还好和俩一起规划呢。
  “感觉如果能够免费提供一份午饭的话,还能再刷一波好感度。”
  “不能再多了,我们下一次该怎么办呢?”
  福康公主的目光落在最兴来身上,稍大萝卜头担心小萝卜头的未来。
  “再过四年,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到时候最兴来比现在又大了一点,还按照这个规格的话,危险又多一分。”
  福康公主的担忧,最兴来完全没有体验。
  他把每道菜都品尝了一遍,最后指着中间的素菜,清炒小青菜,对两人说,“吃的话吃这个,这个最有味道,好吃。这个不推荐,太涩了,像是没炒好。这个是肉,应该不能浪费,做得中规中矩、”
  苏景和一度怀疑,是和苏轼认识久了,让最兴来和苏轼一样,对吃的相当在意起来。
  这简直和赵宗实能组成一个互帮互助小组了,赵宗实去种地,种出来的给他们俩吃货吃,也就是缺一个喜欢养鸡鸭鹅牛羊的,也缺了个喜欢钓鱼的,不然纯开餐馆的组合。
  福康公主听完最兴来的话,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温柔地宽慰他。
  “继续吃吧,下次我也和你一起来。”
  相当宠弟弟了。
  也很有带着智障弟弟艰难讨生活的感觉。
  下午的时候,福康公主、最兴来差不多是到两点就“收摊”,没发放完成的依旧保留在开封府,有人需要随时可以来领。
  “这样的话开封府的人就会多出一件事来。”苏景和想了想,感觉这个处理办法不是很到位。
  “那要不……分发给周边的学堂?”福康公主迅速想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但又自己否定了。
  “姐姐说在印刷技术革新之后,就已经送过一轮书了。”
  “再送也没问题,但是和印刷部他们重叠了,我们送的东西重叠性也高,还有就是……本身这个是要给全国各地前往汴京考试的考生准备的,现在又成了辐射给汴京本地学子的福利了。”苏景和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也和福康公主说了。
  “那要不我们把书留在城门?或者留在各大酒楼?前者肯定是要从城门经过的,验证身份通过的时候正好送一份。”福康公主说完也是感觉到了不妥,“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好像也不大行,下次要是弟弟要准备送书的话,可以早一点,直接在安排人在城门口送,也不需要自己当面了。”
  再次被姐姐提醒了的最兴来,想了想,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一定要我参加吗?”
  “哎?”苏景和倒也一直忽略了这件事。
  “如果只有我出来做这件事的话,应该有机会被爹爹批准?”年少早慧的福康公主也早早明白,她这个家庭里面她拥有的爱是不及最兴来拥有的。
  但现在思考,也不是没有好处。
  “如果我单独出来,不带最兴来的话,或许可以?”
  “嗯?为什么不带我?”一听姐姐出门不带自己,最兴来又忘了刚刚不想干活的自己了。
  “要是成功了就给最兴来带小礼物!”福康公主想到就想要试试看。
  “这些就先放在这里,我和父皇说去,万一成功了就我自己来继续发!要是没成功就算了,哎,只能拜托给他们发了。”
  “加油,努力说服!”苏景和鼓励道。
  “嗯……姐姐给我带点好吃的,有些苏轼觉得好吃的我都没有吃过。”最兴来的脑子已经被苏轼传染了,都是吃。
  也没带过苏轼进皇宫啊,怎么就和苏轼这么接近了……
  “我们是笔友!互相写书信,互相寄礼物的,就是吃的寄不进来。”苏景和把心里话问了出来,得到了最兴来可可爱爱的回复。
  懊恼皇宫不让外面的吃的进来,最兴来的小表情也相当可爱了。
  福康公主很快带着最兴来回去,她要去说服爹爹、姐姐,明天、后天还要出门来派送这些,自己的事情从一而终做完,不麻烦别人!
  而苏景和与他们二人分别之后,赶紧去找了自己社交圈子里为数不多的女生。
  “不是……你知道我的考核和春闱时间几乎一样吗?”王文君一脸无语,“你就没个别的朋友能带了?”
  “你不是要比春闱还晚上几天吗,我但凡有能骚扰的对象,都不会来求你的!”
  苏景和也是心里苦,他这人压根没有苏轼的社牛,别说是认识的女性友人了,男性友人都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