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他还捡了点弓箭,路上碰到燃烧着的树还得给人家画圈。
“圈地呢?”走着没有遇到新的危险,特别是看到了不远处几个起落后熟悉的声音,宋十一知道暗卫们又跟了上来,安全感上来之后也是有空和苏景和聊天了。
不聊天真的心脏一直砰砰直跳,那弓箭射苏景和那位置的时候,宋十一都宁愿射的是他!
多可怕啊,万一真让苏景和有个三长两短的,他们全家的命估计也就到头了。
甚至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的事儿!
不过……
“其实那箭要是不躲好像也没事。”诸葛启日也不知道是在分析着想要给自家人开脱,还是就想找个话题让他们三个人显得不那么尴尬。
“防火,森林着火很危险的,要是烧得范围太大,那可难救,把旁边的易燃物都弄走,这样就烧不起来了。”苏景和先回了宋十一,然后又回诸葛启日。
“好像是的,看着不像是对准我心、也不像是对着我的脑袋的。”
两个都兼顾到了之后,又是一阵埋头消除隐患。
宋十一和诸葛启日听他这么说,也是加入到了这救火的第一线。
他们也没有个水,好在山上有土,小火用土埋了再踩踩也没了。
就这么一通努力忙活,遇到人的时候三个人是真真切切的落难贵公子模样,看着灰头土脸的。
和他们撞上的这一批也是来救火的。
“看来你们家还是好的。”宋十一本来都要生气了,看着有后手,多少是被安抚下来。
被这么直接说“还是好的”,诸葛家的这一队人有人不爽了。
“什么话?你们两个是什么人,怎么和我们家启日在一块?”冲动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看着和娃娃脸也一般年纪。
看到这个人的时候,苏景和也是想起了娃娃脸,他对着诸葛启日说。
“你是不是有点心疼这山寨里的人?”
“你说什么……”那年轻人一听更生气了,这人怎么回事,把诸葛启日当什么人呢?他怎么会是这样会心疼坏人的人!
谁料诸葛启日沉思了一分钟,还真的点头了,“他们过得也不容易……一开始也不是土匪,据说是真宗年间,实在交不上税,又被欺凌,就全村一起上了山……”
他这话苏景和听了都没什么反应,诸葛家的人反应大着呢“启日哥你……”,要不是有人拦着,估计是要冲上来问诸葛启日为什么了。
是啊,为什么?
宋十一也想问,他要是好好的日子被人抓上山,当这种想买个衣服都买不成的“军师”,别说心疼了,没偷摸半夜杀几个人泄愤都是他够善良。
苏景和摇了摇头,“全村上山,这么团结的村子,究竟是谁能欺凌?”
诸葛启日也是一愣,他年轻,今年也就二十五六岁,出生就生在了诸葛村,他们村子里过得和谐,近些年大宋的经济再次蓬勃发展,他们日子就更好过了。
但真宗的事儿也就几十年前,他也听过,加上一路求学,也是见识过百姓被一些有点权利就不把普通人当人的官兵欺压的事儿,一听他们村子这事儿也就信了。
苏景和反问之后,他也是感觉有点不大对,“嗯……之前不敢反抗?”
“实际上他们在认识你之前,是真的只要是路过这片地方的人,都会被劫掠。”苏景和想了想,“劫杀。”
“大商队不敢劫,小商队劫了就全杀,普通人过来看值不值得。”苏景和说完这个评判标准,看着诸葛启日,斜挑了下眉毛,“是不是很耳熟,你来了之后也是这套。”
“在你来之前,杀人为了让他们这山危险的消息穿不出去,在你来之后,用你的名头让人送钱,你不给人算命,他们自己找了骗子,假装是你去骗钱。”
苏景和伸手,指了指后面嘈杂的山头,“你用不着为他们担心,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被他们杀了的人也是,就那娃娃脸,也是你来了之后才有点正常人的生活,你刚刚不也看到了,连哭也不会,这才是这个土匪窝的真实面目。”
诸葛启日知道这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但他……
“以前经过这里的全死了?”
“有活着的呀,被抢了的全死了,这么想,你来之后还是好事,看看,他们发现杀了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也就不都杀了。”宋十一听苏景和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也是吓了一跳,他看着诸葛启日的表情有点不对,还想了个角度来安慰他。
被抓到山上也不是他想的,这很努力地给自己谋出路也不是他原意的啊!
宋十一给诸葛启明找补,但奈何诸葛家的人都不给诸葛启明找补的。
“启明哥,你看得出来的吧,这地方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那一开始气冲冲看着苏景和的人,也是听出来苏景和在说什么了。
但苏景和、宋十一想要安慰诸葛启明,他做的选择不过是危机之下的自保,也不是真的想要当坏人,诸葛家那人开口就是对诸葛启明的不理解。
“让书童回来之后,怎么一点这里的信息都没有,我们还接到了一次你报平安的书信,说这里没什么不好的,很有意思,还写了个故事!”
这话也是让诸葛启明爆发了。
“我有信啊,给了好几次,但我被困在这里,送不出去!但凡能送出去,我会这么努力给这破地方当军师,给他们挑选作恶多端有有钱的肥羊吗?”诸葛启明撞上苏景和之后,被带起来的轻松、平稳的心态,一下子破坏殆尽,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在这破山寨,明明是熟悉的风景,甚至眺望远方还能看到自己能叫出名字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地方,把他困在了这里!这谁敢信?
在这距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等了家里一个多月的时间。
“我等不来你们的消息,你知道我在这里有多绝望吗?”诸葛启明的声音里都透露着深深的无力和挫败。
两方对峙,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在场只剩下苏景和像个没事人一样还在努力地清理着枯枝杂草,用沙土在灭火,还从诸葛家的人手上拿来了他们更好用的除草工具一把镰刀,行动力十足,像是个天生的农民。
宋十一看苏景和在努力割草,他也跟着一块。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场面看着是真的让人不知道怎么处理。
诸葛启明的话一出,是轮到诸葛家的人解释了。
他们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努力说着“长老们也是大局出发”“现在来救了也是”“更安全稳定,不能再有危险”这样的说辞。
等他们这完全没把诸葛启明哄好,反而让人原本很坚强的成年人看着更脆弱的时候,苏景和过去很自然地把手里的镰刀给了诸葛启明。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家里人莫名其妙要自己逞英雄,不选择报官,反而自己找人来救你,白白让你在这里多待了这么多天。
危险的地方待久了,是真的会有影响,你会心疼那些老弱病残,也不是你被同化了,只不过是你天生有同情心。”
这话是正的反的都被苏景和说完了。
别说是诸葛家的人了,就连宋十一都看傻了。
“但这些人就是坏人,有人是施暴者,有人是包庇者。甚至是后面为了自保成为军师的你,也是纵容的。”苏景和刚安慰好了诸葛启明,又开始用残忍的话让他一点点更加内疚。
“所以你要为了这一个多月赎罪,在这个土匪山上的事儿,如果你不想说出去,我们也可以为你保守这个秘密,然后你要去当好你的县令,为更多的百姓服务。”
听苏景和对诸葛启明说他是个坏人的时候,有诸葛家的人又着急了,他下一句说的是诸葛家还不知道的事儿,毕竟书童是说诸葛启明已经放弃官位了。
其实他们也在想,拖着时间没让人来救诸葛启明,会不会也是长老们觉得诸葛启明这样的性子要磨一磨,毕竟考上进士的诸葛启明是诸葛村这年轻一代的第一位,他就这么放弃了官职,让人扼腕。
现在知道有转机,已经有人喜上眉梢了,还能当官。
“我们都不说,也拜托这位……”
“我会说的,我做过的错事,我在这土匪山上的事儿,我都会说。”诸葛启明做出的选择也在苏景和的意料之内。
系统的评价里面也写了,这个人有能力,还是个好人。
“你!哎!”刚刚没说话的中年人没忍住说了这几个词,看着是对诸葛启明这样的决定很不满了。
宋十一跟在这个不满的大叔话后面,来了一句,“我们也不会保守秘密的,要是你们早早报官,我们都不会有这么一个劫难,所以没有保密的义务。”
也保密不了。
宋十一坦然地面对着这伙人的瞪眼,他心里想着,暗卫就在不远处的树上呢,保密?真是想多了,今天这里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圈地呢?”走着没有遇到新的危险,特别是看到了不远处几个起落后熟悉的声音,宋十一知道暗卫们又跟了上来,安全感上来之后也是有空和苏景和聊天了。
不聊天真的心脏一直砰砰直跳,那弓箭射苏景和那位置的时候,宋十一都宁愿射的是他!
多可怕啊,万一真让苏景和有个三长两短的,他们全家的命估计也就到头了。
甚至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的事儿!
不过……
“其实那箭要是不躲好像也没事。”诸葛启日也不知道是在分析着想要给自家人开脱,还是就想找个话题让他们三个人显得不那么尴尬。
“防火,森林着火很危险的,要是烧得范围太大,那可难救,把旁边的易燃物都弄走,这样就烧不起来了。”苏景和先回了宋十一,然后又回诸葛启日。
“好像是的,看着不像是对准我心、也不像是对着我的脑袋的。”
两个都兼顾到了之后,又是一阵埋头消除隐患。
宋十一和诸葛启日听他这么说,也是加入到了这救火的第一线。
他们也没有个水,好在山上有土,小火用土埋了再踩踩也没了。
就这么一通努力忙活,遇到人的时候三个人是真真切切的落难贵公子模样,看着灰头土脸的。
和他们撞上的这一批也是来救火的。
“看来你们家还是好的。”宋十一本来都要生气了,看着有后手,多少是被安抚下来。
被这么直接说“还是好的”,诸葛家的这一队人有人不爽了。
“什么话?你们两个是什么人,怎么和我们家启日在一块?”冲动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看着和娃娃脸也一般年纪。
看到这个人的时候,苏景和也是想起了娃娃脸,他对着诸葛启日说。
“你是不是有点心疼这山寨里的人?”
“你说什么……”那年轻人一听更生气了,这人怎么回事,把诸葛启日当什么人呢?他怎么会是这样会心疼坏人的人!
谁料诸葛启日沉思了一分钟,还真的点头了,“他们过得也不容易……一开始也不是土匪,据说是真宗年间,实在交不上税,又被欺凌,就全村一起上了山……”
他这话苏景和听了都没什么反应,诸葛家的人反应大着呢“启日哥你……”,要不是有人拦着,估计是要冲上来问诸葛启日为什么了。
是啊,为什么?
宋十一也想问,他要是好好的日子被人抓上山,当这种想买个衣服都买不成的“军师”,别说心疼了,没偷摸半夜杀几个人泄愤都是他够善良。
苏景和摇了摇头,“全村上山,这么团结的村子,究竟是谁能欺凌?”
诸葛启日也是一愣,他年轻,今年也就二十五六岁,出生就生在了诸葛村,他们村子里过得和谐,近些年大宋的经济再次蓬勃发展,他们日子就更好过了。
但真宗的事儿也就几十年前,他也听过,加上一路求学,也是见识过百姓被一些有点权利就不把普通人当人的官兵欺压的事儿,一听他们村子这事儿也就信了。
苏景和反问之后,他也是感觉有点不大对,“嗯……之前不敢反抗?”
“实际上他们在认识你之前,是真的只要是路过这片地方的人,都会被劫掠。”苏景和想了想,“劫杀。”
“大商队不敢劫,小商队劫了就全杀,普通人过来看值不值得。”苏景和说完这个评判标准,看着诸葛启日,斜挑了下眉毛,“是不是很耳熟,你来了之后也是这套。”
“在你来之前,杀人为了让他们这山危险的消息穿不出去,在你来之后,用你的名头让人送钱,你不给人算命,他们自己找了骗子,假装是你去骗钱。”
苏景和伸手,指了指后面嘈杂的山头,“你用不着为他们担心,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被他们杀了的人也是,就那娃娃脸,也是你来了之后才有点正常人的生活,你刚刚不也看到了,连哭也不会,这才是这个土匪窝的真实面目。”
诸葛启日知道这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但他……
“以前经过这里的全死了?”
“有活着的呀,被抢了的全死了,这么想,你来之后还是好事,看看,他们发现杀了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也就不都杀了。”宋十一听苏景和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也是吓了一跳,他看着诸葛启日的表情有点不对,还想了个角度来安慰他。
被抓到山上也不是他想的,这很努力地给自己谋出路也不是他原意的啊!
宋十一给诸葛启明找补,但奈何诸葛家的人都不给诸葛启明找补的。
“启明哥,你看得出来的吧,这地方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那一开始气冲冲看着苏景和的人,也是听出来苏景和在说什么了。
但苏景和、宋十一想要安慰诸葛启明,他做的选择不过是危机之下的自保,也不是真的想要当坏人,诸葛家那人开口就是对诸葛启明的不理解。
“让书童回来之后,怎么一点这里的信息都没有,我们还接到了一次你报平安的书信,说这里没什么不好的,很有意思,还写了个故事!”
这话也是让诸葛启明爆发了。
“我有信啊,给了好几次,但我被困在这里,送不出去!但凡能送出去,我会这么努力给这破地方当军师,给他们挑选作恶多端有有钱的肥羊吗?”诸葛启明撞上苏景和之后,被带起来的轻松、平稳的心态,一下子破坏殆尽,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在这破山寨,明明是熟悉的风景,甚至眺望远方还能看到自己能叫出名字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地方,把他困在了这里!这谁敢信?
在这距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等了家里一个多月的时间。
“我等不来你们的消息,你知道我在这里有多绝望吗?”诸葛启明的声音里都透露着深深的无力和挫败。
两方对峙,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在场只剩下苏景和像个没事人一样还在努力地清理着枯枝杂草,用沙土在灭火,还从诸葛家的人手上拿来了他们更好用的除草工具一把镰刀,行动力十足,像是个天生的农民。
宋十一看苏景和在努力割草,他也跟着一块。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场面看着是真的让人不知道怎么处理。
诸葛启明的话一出,是轮到诸葛家的人解释了。
他们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努力说着“长老们也是大局出发”“现在来救了也是”“更安全稳定,不能再有危险”这样的说辞。
等他们这完全没把诸葛启明哄好,反而让人原本很坚强的成年人看着更脆弱的时候,苏景和过去很自然地把手里的镰刀给了诸葛启明。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家里人莫名其妙要自己逞英雄,不选择报官,反而自己找人来救你,白白让你在这里多待了这么多天。
危险的地方待久了,是真的会有影响,你会心疼那些老弱病残,也不是你被同化了,只不过是你天生有同情心。”
这话是正的反的都被苏景和说完了。
别说是诸葛家的人了,就连宋十一都看傻了。
“但这些人就是坏人,有人是施暴者,有人是包庇者。甚至是后面为了自保成为军师的你,也是纵容的。”苏景和刚安慰好了诸葛启明,又开始用残忍的话让他一点点更加内疚。
“所以你要为了这一个多月赎罪,在这个土匪山上的事儿,如果你不想说出去,我们也可以为你保守这个秘密,然后你要去当好你的县令,为更多的百姓服务。”
听苏景和对诸葛启明说他是个坏人的时候,有诸葛家的人又着急了,他下一句说的是诸葛家还不知道的事儿,毕竟书童是说诸葛启明已经放弃官位了。
其实他们也在想,拖着时间没让人来救诸葛启明,会不会也是长老们觉得诸葛启明这样的性子要磨一磨,毕竟考上进士的诸葛启明是诸葛村这年轻一代的第一位,他就这么放弃了官职,让人扼腕。
现在知道有转机,已经有人喜上眉梢了,还能当官。
“我们都不说,也拜托这位……”
“我会说的,我做过的错事,我在这土匪山上的事儿,我都会说。”诸葛启明做出的选择也在苏景和的意料之内。
系统的评价里面也写了,这个人有能力,还是个好人。
“你!哎!”刚刚没说话的中年人没忍住说了这几个词,看着是对诸葛启明这样的决定很不满了。
宋十一跟在这个不满的大叔话后面,来了一句,“我们也不会保守秘密的,要是你们早早报官,我们都不会有这么一个劫难,所以没有保密的义务。”
也保密不了。
宋十一坦然地面对着这伙人的瞪眼,他心里想着,暗卫就在不远处的树上呢,保密?真是想多了,今天这里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