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小龙虾好像也可以,哦不对,小龙虾是隔壁日本引进的,方向不一致。啊,要不要找人引进一下呢,但是小龙虾爆炒好吃,现在……经济水平也够爆炒了,这玩意适合在淡水养殖,不过会破坏河堤,但……直接搞个鱼塘养它好像是可行的,啊,要不吹吹最兴来的枕头风,让我们小殿下为了大宋的美食事业也出一份力?】
  听完苏景和这一长串的关于未知生物“小龙虾”的探讨,甚至为了这个想要吹小殿下的枕头风,晏殊有点不理解,吕相公让他听这个干什么。
  和刚刚一样的呀?这……
  但听着听着,苏景和展开了自己对“大宋发展”的想法后,晏殊也是慢慢知道了,吕相的意思,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听出来吕相的意思了,苏景和这人,不仅是经过官方承认的,还心系大宋,更别提还这么有能力。
  对他的怀疑以后都不用说了。
  苏景和压根不知道这个小插曲,他还在琢磨着有什么东西能够让王文君带过来呢。
  现代和古代的差距,电子产品上是弥补不了了,但吃的上面还是有机会的!
  【嗯……不过,大宋的科技和世界上的对比……】
  苏景和说别的,墨家、公输家的也没多在意,一说到这“科技”,他们的心也跟着提起来了。
  不止是他们,还有其他人。
  “哎,要是秦汉没有尊法重儒,而是维持百花齐放,我们的科技水平也能远胜当今!”
  有人不像是纯种儒家人,还在琢磨着另一种可能。
  “要是不选出来,科举要比多久才能比完……”不排斥他这种思路的也有,甚至顺着他的想法,都想到科举上了。
  毕竟都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第一件想的也是这件事,这人甚至还衡量了下自己的实力。
  “要是科举的话,比的太多,时间太长,操作性太强,我的实力未必能够脱颖而出。”这操作性……自然是背后的“猫腻”,大家懂得都懂。
  “要是不科举……我家也没有人脉关系给我找个工作了。”
  好真实……
  在座的原先还在自傲自己的学识,觉得如果儒家学得人少,他们拔得头筹的机会也就更大,未必不好,但……他们的家世背景还真没到,换个赛道……
  “还好,还好科举制很有用,少点也少点……”
  他们已经又说服了自己,觉得从百家里面挑选出来几个着重发展,是很明智的决定了。
  苏景和也不知道这些,苏景和……
  【哎,大宋现在的科技也不差,毕竟是我们华夏,华夏称王称霸了这么多年,哎,再过三百年都一直在世界前沿,哎……】
  第一个哎,是感叹,第二个呢……
  遗憾的味道扑面而来。
  宋仁宗听到这都凝重起来了。
  “再过三百年,华夏就要没落了?”
  宋仁宗皱眉,有些不想归咎给大宋,但又忍不住归咎给大宋。
  “不会是我们的落魄……之后的朝代……”
  “不会。”韩琦打断了官家的“自责”,他原本是来陪官家一起琢磨,苏景和说的哪些食物的。
  民以食为天,尽管他们大宋俨然已经有了大力经商,支撑国库的态势,但百姓的吃食这块总是不能放松的。
  苏景和的“想法”里面,有不少说了就让人热血澎湃的作物,都不敢深思,等真的引入到大宋,会给他们大宋带来怎样的变化。
  结果就听到了无缝转变的“悲伤未来”,其实韩琦也有点怀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会不会是他们北宋这里拖了后腿,但仔细想想,也不至于。
  “之前也没骂过我们这些,不是只说我们怂和送吗?”
  换作是别的安慰,或许宋仁宗还不吃,但韩琦这话还真安慰到点子上了。
  宋仁宗还真被安慰好了,旁边一直没听懂,但听了个大概的宫女、太监们都有些惊慌,这……
  这是好词吗?怎么陛下这就满足了?
  不是个好词,但宋仁宗觉得这思路实在太对。
  要真是他们拖了这么大的后腿,以前苏景和就骂了,所以应该没那么大的问题。
  也是安慰好了自己,但宋仁宗也没准备就这么不作为,“还是努力找出来吧,他说的那些,我们后续的车队、船队跟上了吗?”
  “跟上了,火药也在运输,先礼后兵,他们能假装匪徒,我们也行。”
  韩琦说这话的时候特别坦然。
  宋仁宗的道德底线也是在一次次“大送”“大怂”下变得越来越低——我们都这样了,让让我们怎么了!
  至少也没偷袭,完全是正当防卫!
  给王文君的信件,苏景和想了很久,甚至给了好几封。
  都寄出去之后,苏景和才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儿。
  “能都送到文君那儿吗?”
  “应该?”肯定可以吧,毕竟是走的陛下的路子。
  王安石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对妹妹的担忧,对大宋更多农作物引进,让老百姓的日子变得更好的欣喜,都在苏景和日复一日,一睁眼就开始和系统盘算要找什么东西,以及画得像不像中消磨殆尽了。
  绕了我吧,让我有个安静的生活空间,可以吗?系统!
  啊不,这系统像是一本书一样,还是一本说什么就给什么的书,求系统不如求苏景和!
  王安石都要直接开口了,还好苏景和这边自己结束了,拯救了精神岌岌可危的王安石。
  “这个以后再说,现在有个很棘手的事儿。”王安石的表情实在严肃,加上他可是王安石!
  一下就让苏景和代入进了“棘手”的情绪里面,“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居然是你都解决不了的。”
  “来了一群人,非说自己是农家的后人,在想办法找郡公殿下。”
  王安石抿了抿嘴巴,“郡公那边不给见面,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在汴京满城问能不能让他们见面,现在被抓进大牢了。”
  这有头有尾的,不是已经处理好了吗?苏景和不理解,这告诉他是什么意思?
  找赵宗实?这问题怎么也落不到我头上啊。
  苏景和思来想去,最后和王安石很认真地说,“我们幼儿园只是不允许点外卖,没有囚禁殿下们的人生自由,更不可能让赵宗实也听我的话的。”
  “不是……”怎么误会成这样了。
  王安石开始只是想听听苏景和的意见,最好有心声,但现在没有心声,还是得看苏景和。
  “你之前不是说过,幼儿园里想要百花齐放吗?不要了解一下这伙人?如果他们真的是有用的人才,看上了赵……殿下的农学方面的天赋,你用小殿下们哄骗一下,也就跟着来幼儿园了。”
  什么?什么!还可以这样吗?
  王安石的话给了苏景和思路,他早就知道有人在“骚扰”赵宗实的事儿。
  但……人总是更关心自己想要关心的,现在他和最兴来、和福康公主的关系比之前更好,对于有人骚扰赵宗实,他没嘲笑就已经很有道德了。
  【我看看,我看看!】
  苏景和的心声让王安石有些无所适从了。
  这……是被他说的“拉新老师”的说辞说动了?
  王安石默默思考了下自己的话术,有比以前更好吗?如果有的话……他……
  他也是真的想去基层,想要更贴近老百姓,为大宋做点实事儿。
  可认识他的都对他不抱希望,觉得他没办法处理好百姓可能会遇见的纠纷,至少这嘴就不够能说,万一矛盾激化。
  现在王安石也是在不断努力。
  苏景和也不知道王安石的努力,但他是真想给幼儿园加点老师。
  不过他也不是要把幼儿园建设成多么牛,而是……
  总是要有小学,有初中、高中、大学,就这么一路建设起来,苏景和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好大宋的教育体系。
  自己淋过的雨,也不能让别人享受!总不能让他们只学语文吧,这不好,太享受了,诸子百家,都端上来!
  苏景和在幼儿园带小朋友带了两年多,建好了小学,找好了老师,两位小殿下包括第三位也迫不及待要跟着他一起去小学了。
  王文君她们的团队回来了。
  1045年,苏景和第一次在北宋见识到了来自……
  【啊?这是美国的土?哦不,这是印第安的,不是,我们都发现美洲大陆了?】
  什么大陆?
  一回国,贡献颇多的王文君也是正式被封了官职,甚至比她哥现在的五品官还要高点,一出手就是三品。
  但和苏景和一样,是虚职,官高,享受的工资、待遇这些都没少,权利不如实权三品。
  但王文君相当满意,比起这个官位,她更满意的是,官家给了她组建属于自己的商队的权利,甚至是皇商名义!
  免除了第一年的税收,前五年也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