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只是他有点好奇,“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怎么值得李婶你一大早就过来说啊?”
  铁柱在军营里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张婶却知道。
  所以在李婶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时候,先回答了,“你在军中不太清楚,当初军中曾经派人过来问有没有要去养鸡鸭。
  当时因为赶上农忙,去的人不多。
  但是谁知道,那几个去的人没多久就富裕了起来,据说是给的工钱高,甚至到后面还学着军中在家里养起了这些。
  虽然说现在因为君上的恩泽,连咱们家都能养得起鸡,但是说句良心话,谁不羡慕那几个早早养的人呢。
  所以这次听说城里又准备招人炼铁,想来工钱也不会比养殖低。
  要不是你去了军中,我都想让你也去试试。”
  张婶说完,李婶连忙点头,“是这个道理,我也是看你驴蛋弟弟年纪也大了,过几年也要说媳妇了,想着让他在家里玩,不如去给自己挣点聘礼。”
  听到这里,铁柱也理解了,于是立马保证,“你放心李婶,我跟炼铁坊的管事的有点交情,这点请求还是能办到的。”
  有了铁柱的保证,李婶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些了,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只能一直对着铁柱说感谢。
  事实上,当初扶苏送来一大批鸡鸭鹅给军中将士改善伙食,本来就有养起来慢慢吃的打算。
  所以刚来,因为人手不够,养殖专业人员就就地招人,补充缺口。
  只可惜,当时此地还属于楚国,当地人自认为是楚人,加上来了之后还强征了一次兵,他们对秦国的印象,对秦军的印象非常不好,甚至到达了冰点。
  无一不觉得秦军就是吃人肉、喝人血的恶魔。
  因此面对秦军的招揽,大部分人还是拒绝的,只有很少的,快活不下去的人才去。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群原本活不下去的人,几个月之后居然活的好好的,而且迅速富裕了起来。
  其他人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拿到真正的好处,这群人也更愿意接受秦国,甚至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自己要拒绝发财的机会。
  所以这次在听说城里面又要准备炼铁的时候,一个个的都争先恐后的要去。
  有的暗地里还给想出这些方法的神仙磕头,希望他能保佑他们。
  平舆城内,被念叨的赵子瑜正带着小鸡崽们散步遛弯,毫无征兆的打了个喷嚏,嘀咕了一句“难道是曾外祖父在想我?”
  此时,距离徐福研究出炸药,嬴政王翦匆匆离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赵子瑜都没有再见过王翦和将闾。
  嬴政告诉赵子瑜,王翦已经带兵打到了楚国都城了。
  想到这里,赵子瑜叹了口气,无聊的戳了戳跟在自己身边的小鸡崽,“也不知道曾外祖父要多久才回来?”
  小鸡崽看不懂赵子瑜的烦恼,被戳翻在地也只是打了个滚又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尘。
  “小鱼儿在做什么呢?”
  在赵子瑜无聊的戳翻小鸡崽第103次的时候,嬴政带着公子高过来了。
  听到是嬴政的声音,赵子瑜立刻兴高采烈的扑了过去,“当然是想大父和曾外祖父啊。
  大父最近好忙,没时间陪小鱼儿;曾外祖父和将闾叔父去打仗,小鱼儿又担心又想念。
  小鱼儿都快成为留守儿童了。”
  说着还幽怨的看着嬴政。
  嬴政回想了一下赵子瑜这一个月做的事情,“小鱼儿居然还有时间想?”
  赵子瑜不乐意的,什么叫有时间,说得好像她很忙一样。
  她这一个不就是随便搞了搞基建嘛,至于这样调侃自己嘛。
  公子高听到赵子瑜这话,对赵子瑜的“随便”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小鱼儿觉得修城墙、建村镇、修工坊是小事?”
  天知道他们这群人这一个月被小鱼儿折腾的有多惨。
  当时王翦刚带兵追击项燕残军,若大的平舆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秦军的地盘。
  因为项燕一开始就做好了离开平舆的准备,所以能拿的东西全拿了。
  不用想也知道,此时的平舆城内肯定是一片狼藉。
  嬴政为了防止城内百姓引起骚乱,残存的楚国奸细趁机闹事,让剩下的大军围了平舆城十天才进去。
  十天期满,嬴政带着人入城时,赵子瑜偶然之间看到一个妇人双目无神的抱着孩子,怀里的孩子抽泣的哭着,但是夫人无动于衷。
  机械的重复着一句,“没奶了,一起饿死吧。”
  妇人身边的其他人对妇人的话无知无觉。
  老弱病儒们只是麻木机械,一些饿了很久的青壮倒是还有点力气,对着秦军的队伍吐口水,然后被秦军拖到一边打了一顿。
  因为这次的目的是护送嬴政,所以秦军打人。抢掠都收敛。
  即便如此,赵子瑜也看到那个吐口水的年轻人被打的很惨。
  赵子瑜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又将视线转向别的地方。
  只是别的地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路边、墙角都躲着一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无一例外的,他们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嬴政,看着赵子瑜,看着秦军。
  “那些是没能跑掉的楚人。”
  在赵子瑜第三次看向那群人的时候,嬴政开口解释了。
  “项燕走的时候应该是将他们作为弃子,大肆搜挂了一波。
  他们之中有能力的人已经走了,没有能力的就留了下来,这位这样的存在。
  他们作为楚人,自然对毁了他们家园的大秦非常憎恨,这也是大父为什么下令围他们十天的原因,就是担心他们那时反抗情绪强烈,造成咱们不必要的伤亡。”
  赵子瑜觉得很没有道理,很想说一句,搜刮他们的是项燕,要恨应该恨项燕。
  但是赵子瑜也知道,可能在这群人心里,项燕搜刮他们也是迫于无奈,都是秦军太过分而已。
  “大父,咱们进城之后,这些人这么办?”恨谁的问题赵子瑜觉得可以先放一边,她比较关系眼前的情况。
  按照嬴政的想法,打发他们种地,要是不同意的就发配做徭役。
  但是看小鱼儿的表情,好像很关心这群人的死活。
  于是嬴政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下,“小鱼儿觉得咱们怎么办?”
  这就问对人了,赵子瑜虽然不懂政治,但她懂历史。
  现在的情况跟当初刘邦入关中和三秦百姓约定三章的情况很像嘛,完全可以借鉴一下的。
  要是让这群人立刻回家种地,饿了这么多天绝对要死很多人。
  “怎么个约定三章呢?”嬴政本来就是看看赵子瑜的能力的,闻言更加来了兴趣。
  在嬴政询问的目光中,赵子瑜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秦军入城之后不得杀人,违令者死;
  第二,秦军入城之后不得掳掠财物、女子,违令者死;
  第三,秦军入城之后将帮助平舆城的百姓重建家园,百姓若有违抗者,赶出城自生自灭。”
  嬴政听着这三条规定,不错,但是不符合秦军的一贯作风。
  “他们仇视咱们,咱们还给他们重建家园,难道不算是吃力不讨好吗?”
  嬴政想听听赵子瑜的解释。
  “大父,这正是咱们扭转秦军形象的机会啊。”
  说着赵子瑜爬上嬴政的腿,给他分析道,“大父,你想啊,咱们君上以后一定会统一六国的,那六国的人是不是就是大秦的人了。
  现在这些楚人、赵人的因为秦军不好的名声害怕而抵触秦国,不愿意成为秦人,是不是不利于以后的统一。
  作为君上的肱股之臣,咱们是不是有必要急君上之所急,想君上之所想。”
  嬴政非常喜欢最后一句,点点头示意赵子瑜继续。
  “所以啊,咱们现在不能把他们当做楚人,而是一视同仁的把他们当做是秦人,大秦的人。
  至于怎么做,咱们可以先从他们入手,平舆城就是个试点,试试怀柔政策能不能感化他们。”
  嬴政看着卖力解释,眼神亮晶晶的赵子瑜,“说来说去,小鱼儿还是因为想救这些百姓吧。”
  赵子瑜丝毫没有被揭穿的尴尬,“救人又不是坏事,所以大父就是同意了?”
  嬴政看着急忙让自己承认的赵子瑜,失笑开口,“就这么着急让大父答应吗?”
  赵子瑜点点头,“大父,你快下命令吧,我刚刚都看到有些士兵在抢东西了。
  再不下令事情就不好办了。”
  嬴政点头,对着马车外吩咐了一句,“让秦军暂时不许烧杀抢掠,违令者军规处置。”
  听到这个,赵子瑜觉得不对,“还有要帮他们重建家园没说呢。”
  “大父只是稳定住秦军而已,约法三章这件事大父希望小鱼儿自己去做。”
  之前自己将咸阳城外的一块地给小鱼儿做封地,看看她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