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你刚刚说了,那女人改嫁,土地是可以被我们收回来的,这样说起来,我们也没有犯法啊。”
  这人刚说完就听见旁边有人催促,“你还在废话点什么,快点搬东西啊。
  土地族长已经拿回来了,他家的锅碗瓢盆的咱们收拾收拾,有些还能用的,留给他们也是浪费。”
  被旁人提醒了一下,那人也不跟阴嫚继续掰扯了,转身投入到他们的“寻宝”之旅。
  阴嫚倒是还想说什么,但是又被张良拦住了。
  “先生这次为什么又要拦我?
  他们说是害怕上次的事情再发生,但是上次的人是上次的,这次的人是这次的。
  你能因为上次的人的选择而断了这次的人的路啊。
  他们现在这样做跟把这女人逼上绝路有什么区别?”
  张良没有回答阴嫚的问题,而是问了一句,“你现在过去制止他们,然后预备怎么做?”
  “自然是让他们把土地还给地上的母女俩。”
  “如何让他们归还土地,威逼,还是利诱?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
  阴嫚指了指跟在身后的侍卫们,说道,“带了他们,我不信我不能收拾这群强盗。”
  张良懂了,这是打算强抢了。
  “这次他们或许惧怕咱们带来的人放弃了,但是等咱们走了之后呢,他们是会忍气吞声还是找个机会重新上门?
  所以你还觉得你这次帮了他们真的就是帮了他们吗?”
  阴嫚很想说一定是的,但是不用动脑子都知道不可能,等他们这群人走了,这群强盗一定会再次上门抢东西的,甚至破坏力比这次的更强。
  “所以,你现在帮他们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解决方法没有触及事情的根本。
  为什么这类事情在大秦屡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制度问题。”
  阴嫚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可是大秦的律法已经比较完善了,还要如何?”
  张良摇摇头,发出质疑,“你觉得真的完善了吗?
  如果完善了咱们这一个月之内为什么会碰见两件被宗族欺压的事情?甚至背后暗藏的只会更多。
  退一万步讲,大秦律法完善,但是知道、了解、熟读大秦律法的人多吗?
  遵循大秦律法的人多吗?
  你上次看到雪儿兄妹能救一救,这次看到这母女俩也能救一救,那其他你看不到的呢?他们你怎么救?”
  被张良这样点拨,阴嫚终于反应过来了,“先生是想说,见一个救一个不够,我需要的是想一个办法救更多的人。”
  虽然没有得到张良最想要的答案,但是阴嫚的话张良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你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了吗?”
  阴嫚点点头,“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找到适合的方法。
  但是在这之前,我还是要去救这母女俩。”
  张良点头的动作一顿,所以他说了这么多,这孩子还是没听进去一点?还是想救眼前人?
  阴嫚对此有她的自己的解释,“救更多的人没必要牺牲我救眼前人的时间,如果我连眼前人都救不了,怎么有脸说要救更多陷入这样困境的人呢?”
  听完阴嫚的话,张良也沉默了,一人不救何以救天下人。
  最后张良还是默许了。
  得到了张良的松口,阴嫚拉着李由就行动了。
  阴嫚先是给被抢了家的母女一点能熬过这段时间的粮食和银钱。
  接着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宗族问题,给母女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当然他们也没有直接和宗族产生冲突,而是找到了管理这块地方的官员,给官员施压,让他们去解决这件事情。
  同时自查一下是不是还有其他相似情况的发生。
  一开始官员们还是阳奉阴违的,表面上是是是,背地里则是能拖就拖。
  一次两次阴嫚还能被忽悠过去,但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阴嫚再迟钝也发现了不对劲,这群人把她当傻子忽悠呢。
  于是阴嫚禀告了一声扶苏,带着扶苏的手书和公主仪仗,浩浩荡荡的驾临了。
  “一个月前本公主托付给各位大臣的事情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
  阴嫚一开口就是责问,但是这群官员个个都是老油条,早就做好了被公主问责的理由。
  “启禀公主,实在是全县范围内搜寻工作实在不好做,还请公主再多宽限些时日。”
  阴嫚点点头,“你们的难处我也都了解了,这工作的确比较繁琐,大家做不来也正常。”
  其他人听到阴嫚这话,立刻点头。
  阴嫚继续,“而且不管如此,我觉得大家做不好这件事情还是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不太好下手。”
  阴嫚说完这话,其他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阴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请公主明示。”
  阴嫚摆摆手,“本公主体贴各位大人,所以将大家的困难禀告给了兄长。
  本公主体贴大家,既然是因为没有经验导致的,所以本公主建议兄长收了各位家中土地屋宅,让大家也体会一下土地被夺的切身痛苦。
  这样也许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了。
  兄长听完我的想法之后深以为然,立刻给我写了封手书。”
  说着就把扶苏的手书拿了出来,向他们证明这事儿的真实性。
  阴嫚说这话的时候一直是笑容满面,十分和煦的,但是这表情落在其他人眼里就成了要命的恶魔。
  一个个不停地磕头,“公主饶命,我们这就查,立刻查,好好查,求公主不要收了我们的土地屋宅。”
  这些人的模样非常可怜,但是阴嫚没有理会,“不要再说了,等你们什么时候把我的事情办好了,你们的土地屋宅什么时候再还给你们。”
  听阴嫚这话,这群人也知道阴嫚甚至是代为管理朝政的公子扶苏这次是铁了心整顿了,谁求情也没有用。
  于是一个个也是能自认倒霉,起身干活,并且在心里暗中祈祷,等他们完成任务了,他们的土地屋宅真的能原封不动的还给他们。
  原本这些官员对于死去士兵家中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如果有人闹,他们就秉公办理,如果没有人闹,他们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那些被损害利益的人会不会来闹,知不知道可以用律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就跟官员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们可没有义务帮助这些百姓争夺这些三瓜俩枣的东西,吃力不讨好的。
  但是因为有阴嫚这手同甘共苦,他们可不会再把这些当做借口,而是挨家挨户的检查,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刻记录了在案。
  有些卷王,为了能在扶苏和阴嫚面前表现好一点,留下印象,甚至对照着大秦律法,把自己辖区内的百姓行为仔仔细细的对照了一遍,详细记录在案。
  因为这次细致的巡查,各种违背大秦律法的事情都被揭露在了明面。
  不过也不用担心那些官员会害怕追责,求全责备,产生很多冤假错案,或者发生吹毛求疵的事情。
  因为阴嫚在收到记录之后,就让李由出面让李斯加了个班——把所有卷宗看了一遍,挑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抓大放小。
  不过,即便是有李斯等人的筛选,最后呈现到嬴政面前的卷宗依旧非常厚。
  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嬴政非常恼怒,立刻下令全国范围内一起重新查一遍,坚决杜绝歪风邪气的存在。
  这可是咸阳城啊,他亲自掌握的地方,都能出现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可以想象其他地方了。
  毕竟他不相信只有咸阳附近会出现这种事情。
  这群人居然欺上瞒下,把他修订的秦律当做是儿戏,简直不可饶恕。
  一时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自查活动。
  以及后面嬴政发现这些百姓真的不了解秦律,对秦律的认知全靠地方小吏的解释,如果小吏心思不纯,这些百姓很容易被煽动。
  针对这个问题,嬴政接受了赵子瑜的建议,让公子高带着他的戏曲团队全国各地开展表演,力求让百姓在看戏中了解秦律的内容。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把目光转回到李由身上。
  李由想到阴嫚智斗恶官的时候,没有其他不好的想法。
  只觉得那时候为弱势群体奔波,看到终于有所收获而笑容满面的阴嫚身上有光,是让人不忍忽视的光。
  所以不知不觉,李由看向阴嫚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多,发现阴嫚的优点也越来越多了。
  在他都不知道的时候,他早就喜欢上了阴嫚。
  阴嫚听着李由对自己的夸奖,心里虽然非常高兴,但是面上表现得还是比较克制的。
  “所以你是因为我的内涵才喜欢的我?”
  李由毫不犹豫的点头。
  “那你的意思是,相比我的内涵,我的外貌不足以让你动心,或者换句话说,你不喜欢我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