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起初,叔孙通是不在意的,他活到现在一直是行得正,坐得直,不惧怕任何人的探寻,更别说他也不相信短短几天时间这群人就能把他的底细摸透彻。
  但是事与愿违,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他的老师孔鲋的书信,书信内容不多,两页纸而已,但这两页纸最起码有一页半都是孔鲋单方面对他这个“被逐出师门”的弟子的训斥。
  叔孙通这才知道,他孔鲋弟子的身份也被扒了出来。
  “大秦学宫要不要这么卧虎藏龙啊,我隐瞒的好好的秘密居然这么快就被人知道了?”
  知道事情真想的韩益不敢说话,尽力缩小他的存在感。
  虽然叔孙通知道,孔鲋弟子这个身份绝对能为他的形象增添一笔传奇色彩,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是看了看孔鲋书信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的愤怒,叔孙通准备将孔鲋从这场舆论风波中摘出去。
  只是他还没行动呢,就又收到了孔鲋的书信,这次书信很简单,中心意思就是他要来找叔孙通。
  叔孙通当然扫榻欢迎。
  这边叔孙通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另一边的淳于越就没这么好过了,整天郁郁寡欢的。
  虽然那场辩论赛到最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谁输谁赢的结果,因为发展到后面让谁赢都会得罪另一方的程度。
  所以为了贯彻爱与和平的理念,投机取巧的陈方自认为机智的决定,这两人都赢了。
  陈方本以为自己的这个决策一定是端水的极致体现,但是这不仅没让双方都满意,倒是让双方都不满意了,引发的混战更混乱了。
  尤其是淳于越,叔孙通可以心大的接受平局的结果,但是淳于越不行。
  在他眼里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不可能有什么折中。
  而且对淳于越来说,只要他没有赢,那就是输了,所以只要一想到他一大把年纪输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脸上无光,羞愤欲裂的他一气之下把自己关在了房里,谁也不见。
  淳于越这个行为谁最开心,那肯定是嬴政和嬴子瑜了。
  尤其是嬴政,他在得知淳于越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见人的时候,都松了口气的,然后才有心思打趣嬴子瑜,“这是跟谁学的,生气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嬴子瑜把嬴政的调侃当做是耳旁风,因为她心情好,毕竟不用见到严厉且烦人还固执的老师,换做是谁都会高兴的。
  只不过开心过后,嬴子瑜还是有点担心,“淳于先生把自己独自关在房里已经几天了,也不知道吃没吃东西,如果没吃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啊。”
  公子高觉得嬴子瑜这个行为真的不能理解,“不用见到淳于越这样固执的老师还不好吗,你居然还想拉他走出自己的束缚圈?”
  “毕竟是我的老师,还是大父给我找的。”
  说完嬴子瑜还担心起淳于越的心理问题。
  公子高对嬴子瑜此类“担心”的解释不以为然,“没事的,你就放宽心把。
  淳于越大概就是因为在比赛中输给了小辈,这成了他的一个心魔,他难以接受,觉得丢人所以才不想见人的。
  放宽心,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要问公子高为什么如此笃信,全靠他在这方面有经验啊。
  对上嬴子瑜好奇的目光,公子高很体贴的解释道,“那时候你才三四岁的样子,刚见面就坑了我一把。
  而且这件事被我的兄长姊妹知道了,我被他们嘲笑了好久,当时也就是这个状态吧。”
  公子高现在回忆起那段时间的事情,仍然觉得非常羞愧。
  公子高这话随即吓到了嬴子瑜。
  嬴子瑜一直认为自己是那种对别人情绪比较敏感的人,更何况她当时因为某种原因,对自家仲父非常重视,不应该出现这种失误啊。
  所以在知道当时的她居然没有发现她仲父的不对劲时,下意识就觉得不对劲。
  话还没问出口呢,公子高就自顾自说了下去,“不过好在你仲父我看得开,一晚上就想明白接受了。
  得了,原来不是嬴子瑜没发现,而是公子高没有给嬴子瑜发现的机会,如此她愧疚个什么劲儿啊。
  公子高的消沉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大概就是说完就好,所以他立马收拾了一下心情说道,“你看你仲父我都能这么容易就想开了,淳于越比我厉害多了,还能想不开?”
  对于公子高的自信,嬴子瑜从来都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次也不例外。
  “这可不好说,淳于先生的性格和仲父你的性格相比,还真算不上比你强的。”
  公子高把这当做是嬴子瑜对自己的夸赞。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嬴子瑜是对的,不然淳于越也不可能把自己关在屋内。
  公子高直接建议,“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反正你现在无事,去淳于越的住处探望一下不就行了吗?”
  “也不是不可以。”
  然后嬴子瑜生拉硬拽带上了公子高,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是,嬴子瑜等人在路上和叔孙通他们狭路相逢了。
  嬴子瑜率先开口询问道,“叔孙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叔孙通见对面是嬴子瑜,行了一礼解释道,“听说淳于先生因为辩论的原因,受到的打击很大。
  所以我想去去探望一下他。
  实不相瞒,抛开学术思想的冲突之外,淳于先生一直是我尊重和敬佩的前辈。
  如今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生病避客,我理当去探望的。”
  听到这话,公子高没过脑子就说,“淳于越到底为什么生病你是真不知道到还是假不知道啊?”
  叔孙通没有任何脸红,因为他其实已经想到了,而且为了不显得他去探望显得有点像是炫耀,他还特意约了几个朋友一起。
  说完就将两个人推到嬴子瑜面前,介绍道,“这是孟渝和他的好友张然,太孙应该有印象的。”
  张然她当然有印象,六国贵族生活录的那部戏的作者嘛。
  而孟渝,嬴子瑜也很有印象,因为他被嬴政单独召见过。
  一开始,嬴政离开辩论赛的现场冷静下来就后悔了,这是一场冲动之后的结果。
  他想要召见那个学子也不过是因为嬴政觉得,孟渝遇到事情较真的样子,活脱脱就是第二个淳于越。
  只是这个理由不足以让孟渝获得独一份的殊荣。
  好在孟渝的才华和学识没有辜负嬴政的决定。
  嬴政的打算是,直接让人离开的,但嬴子瑜认为这样做对孟渝不好,所以建议道,“大父反正回现在没事,见他一面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如果真的不感兴趣,简单聊几句再让人离开也不迟啊。”
  所以嬴政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谁知道聊到后面嬴政越来越上头了,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孟渝走了之后,嬴政还跟嬴子瑜感慨,“之前朕还觉得孟渝不过是一个翻版的淳于越,没想到他居然给朕这样一个惊喜,不仅比淳于越有脑子,还比他更懂得变通。”
  简单点说就是孟渝更能接受新事物。
  为此,嬴政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还是年轻好啊,如果年轻一点,淳于越说不定也不会这么固执的。”
  “不一定啊,淳于越性格就那样,就算年轻许多也不会变成另外一种性格的。
  就比如大父你就是一个敢于变革创新的人,年轻的时候是这样,到老了也一定不会变得畏畏缩缩的。”
  嬴子瑜这话是带了哄嬴政的成分在的,但没关系,嬴政听的开心。
  “小鱼儿说的对。”
  嬴子瑜以为孟渝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是令她侧目的是,嬴政后面居然派人去调查孟渝的过去了。
  嬴政这个反常的行为让嬴子瑜摸不着头脑,但唯一确定的是,嬴子瑜对孟渝的印象非常深。
  所以嬴子瑜在知道孟渝也要和叔孙通一起去探望淳于越的时候,他的惊讶不似作假,“但是你们俩为什么会约着一起?”
  这一点,这一点,叔孙通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说的非常坦荡,“我与孟渝本就是志趣相投的好友,相互约一下不算难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怕我一个人去了,淳于先生不想见我,或者见到我更生气,更加重病情了也不好。
  正好孟渝也是淳于先生的忘年好友,我想我俩一同去见他,淳于先生看在孟渝的面上也会顾忌一些的,总不至于将我扫地出门。”
  至于为什么张然也在?也很好理解,“我与孟渝一直都是至交好友,他做什么我一定要奉陪的。”
  张然回答的理所当然,说着为了显示他和孟渝的兄弟情,还将自己的手搭在孟渝的肩膀上。
  对张然的亲密行为,孟渝也不排斥,甚至可以说是纵容,反正就这样看起来,她们两个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这轮到嬴子瑜觉得不可思议了,“你们是朋友?”
  听到嬴子瑜的反问,张然拍了拍孟渝的肩膀,“怎么,不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