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秦六公子抢答道,“自然是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了。”
  将闾一把捂住秦六公子的嘴巴,“你们在说些什么虎狼之词,小鱼儿还是个孩子,少带坏她了。”
  而被点到名的嬴子瑜眨着无辜的大眼睛,“三叔父,其实我也想知道的。”
  众人又欢笑做了一团。
  然后阴嫚将话题撤了回来,“对了三兄,你准备怎么办这场婚礼呢?排场多大?”
  因为李婉清的身世,嫁妆的排场肯定比不上其他秦公子的夫人,所以阴嫚有此一问。
  如果排场比肩其他秦公子的话,她们这些做妹妹的是不是要酌情多添一些妆。
  将闾摇摇头,“不用麻烦,我和婉清早就商量过了,一致决定婚礼没必要太隆重。”
  其实将闾是想要隆重一些的,但是李婉清不愿意出风头,多次商量下,将闾最后还是听从了李婉清的意见。
  听到婚礼从简,其他人很是可惜。
  “好久没有热闹一番了,还指望着三兄你的婚礼能让我们玩一玩的。”
  将闾敲了一下由此发言的弟弟的脑袋,“玩玩玩,就知道玩,这是你兄长的婚礼,可不是你玩耍的地方!”
  不过婚礼从简是将闾他们的意思,最后决定权还在嬴政手里,而嬴政知道之后直接打了回去。
  将闾疑惑。
  “最近大秦发生的事情很多,你妹妹阴嫚又受了伤,你的婚礼正好是一件喜事,办的隆重些,就当是祛除邪祟了。
  到时候把扶苏和高也叫回来,一家人也算团聚了。”
  得了,有了嬴政这话,将闾不想改也要改了。
  第166章
  自家三叔父的婚礼要不要大办,嬴子瑜并不关心,她更开心的是,按照现在的意思她马上就要和她的阿父阿母重逢了。
  这样算算,她已经快两年没有和父母见面了,不得不说,时间过得真快啊。
  嬴政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你的词儿吗?”
  嬴子瑜不接嬴政这话,只非常高兴的说道,“我要给阿父阿母一个惊喜,要给他们好好接风洗尘!”
  于是,嬴政就看到了一个兴致勃勃正在布置扶苏宫室的嬴子瑜。
  嬴政站在一旁,时不时还调侃一句,“平常让你给大父做点事推三阻四的,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积极性就好了。”
  嬴政的这话嬴子瑜当然要反驳,“那还不是因为大父你交给我的事情非常的繁琐,非常的复杂,明明有些事情根本就没必要。”
  在嬴子瑜帮嬴政处理一些政务之前,嬴子瑜其实是很疑惑的,她很想知道为什么自家大父每天都这么忙,以至于后世都认为自家大父是一个工作狂。
  等嬴子瑜接手了嬴政给的一些工作之后,她终于明白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有些工作完全就是没必要啊。
  嬴子瑜不懂,为什么嬴政不精简一下工作流程。
  这个问题嬴子瑜不是第一次和嬴政说过,所以嬴政在听到嬴子瑜的抱怨后,有心强调纠正一下嬴子瑜的不正确的想法。
  但是嬴子瑜不想听。
  她知道嬴政要说的是什么,左右不过还是老生常谈的话。
  翻来覆去不过就是,这些繁琐复杂的流程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办成事情,而是为了维护大秦整套核心班底不崩溃。
  就想大秦律法不是为了维护正义,而是为了维护稳定一样。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嬴子瑜有一瞬间有过非常“孝顺”的想法——等她以后做了皇帝,一些没用的东西就从轻从简。
  嬴政对于自家孙女那副不想听的逃避样子也是没辙了,他知道嬴子瑜什么都懂,现在这样不过就是孩子叛逆期到了而已。
  “你们快点把阿父阿母之前常用的东西打扫干净,等阿父阿母回来就能看到最熟悉的家了!”
  看着转头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的嬴子瑜,嬴政笑了笑,孩子还小,不懂没关系,好在他还有时间,可以慢慢教的。
  也许有人会问,嬴政为什么不着急嬴子瑜的叛逆想法,毕竟这种“与众不同”就是最大的不稳定。
  对此嬴政的回答是,少年人的叛逆而已,等了解的更透彻她自然而然的就能想明白的。
  这时候的嬴子瑜不就是早些年在朝堂上天天反驳自己的扶苏吗。
  嬴政能将扶苏掰正,影响一下嬴子瑜,他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重新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去,嬴政对忙前忙后,忙的不亦乐乎的嬴子瑜说道,“小鱼儿这么想念扶苏他们,到时候等婚礼结束了,让扶苏夫妻在咸阳多留一段时间可好?”
  嬴政这话不是诓骗嬴子瑜,但是话刚说完,嬴政就意识到一个问题。
  扶苏或许能多留一些时间,反正邯郸有蒙恬撑着,一时半会儿出不了大问题。
  但是王舒不行啊。
  很明显,嬴子瑜也想到了这点,撇了撇嘴,“阿母不是被大父安排了任务,马上就要走马上任了吗,甚至这次的能回来参加婚礼都是幸运而已,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空下来陪我?”
  嬴子瑜说的这番话只是简单的陈述,没有一点抱怨的想法。
  相反,在王舒被委以重任这件事情上,嬴子瑜是最支持的人。她喜欢看到母亲有事可做,能证明自己能力而快乐的样子,那个样子下的王舒闪闪发光的。
  不过这次嬴政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他倒是以为嬴子瑜心里真的不舒服了,有些心存怨怼,于是拍了拍嬴子瑜的肩膀。
  然后说道,“小鱼儿不要耍小孩子的脾气,你母亲做的这件事情对大秦很重要,她责无旁贷。”
  说完后还不等嬴子瑜接话,嬴政又来了一个大转弯,略带遗憾的说道,“其实这次派你母亲过去朕也是很犹豫的。”
  “为什么?”
  嬴政看了一眼嬴子瑜,“你母亲什么都好,就是到现在也没给你生下一个嫡亲弟弟妹妹帮衬,以后咱们小鱼儿就很麻烦了。”
  嬴子瑜很是懵圈,虽然嬴子瑜在自家叔叔姑姑嘴里听到过,大父时不时敲打他们这些成婚的公子公主们,让他们快点生孩子,但这毕竟只存在于别人的话中,嬴政丝毫没有在嬴子瑜面前提过。
  但今天,传言照进现实吗?
  嬴政以为嬴子瑜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倒是非常贴心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嬴政当然不是对嬴子瑜有什么意见,或者想要废太孙,她的想法很简单,多生孩子,嬴子瑜就会有更亲近的弟弟妹妹,这样帮手也就会多。
  等嬴子瑜继位之后,要用人了不至于捉襟见肘。
  “小鱼儿你还小,不知道有嫡亲兄弟姐妹帮衬的好处。”嬴政为了嬴子瑜更好理解,不惜拿自己举例,“太上皇儿女不多,朕满打满算只有两个孩子,所以很多时候用起人来就不方便。
  不像你父亲,兄弟众多,遇到事情还能和老二老三他们商量。”
  嬴子瑜看着嬴政的表情,知道嬴政这话不是说的假话,更加惊讶了。
  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家大父居然会有期待兄友弟恭的一天,她很想问一句,“大父,你还记得曾经的好弟弟长安君成矯吗?”
  嬴政脸有点挂不住,“成矯这个蠢货是个意外。”
  嬴子瑜撇撇嘴,兄弟姐妹多了可不是一件好事,自古皇位争夺可是很残酷的。她吃饱了撑的要一个威胁?
  嬴子瑜不懂嬴政既然都已经历过兄弟造反的事情,怎么还会对这些有滤镜?
  这也不难理解,一方面记忆自带美化功能,长安君成矯叛变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嬴政记忆中的成矯更多的是那段为数不多的兄友弟恭的样子。
  另一方面就是兄弟是兄弟,孩子是孩子了。人总是会自信自己孩子永远和睦的。
  “大父都说了阿父兄弟多,叔父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不都是一样的吗?”
  嬴子瑜准备祸水东引,“与其催着阿父阿母,仲父都成婚这么久了还没有个孩子,不是更应该多加关注吗?”
  嬴子瑜希望嬴政去催公子高,再不行,去催即将成婚的三叔父也成啊。
  不说这些人还好,一说到这俩兄弟,嬴政心情就不好了,一个不愿意生孩子,一个娶了个不能生的,一下废了两个机会。
  嬴子瑜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立马转移话题,“大父咱们不说这些了吧。”
  所以,关于催婚的问题,嬴政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而是让嬴子瑜重新转心她的“惊喜”,顺便期待扶苏和王舒的回家。
  只是嬴子瑜期待了很久的扶苏和王舒并没有如嬴子瑜所愿的那样立马回来,而是到了将闾成婚的前一天才到的咸阳。
  嬴子瑜兴冲冲的跑过去抱住扶苏和王舒,“阿父阿母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明明张先生早就到了咸阳了。”
  扶苏和王舒夫妻俩看到很久没有见到的闺女当然也很很开心,亲热了好久,才解释道,“途中有事耽搁了。”
  见自家父亲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嬴子瑜也不再多问,拉着他们去说这段时间的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