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45节
  戴梅玲头也没抬,只是高冷的嗯了一声。
  张清明也没在意,倒是田向荣有些不忿——估计是因为戴梅玲没给自己面子。
  外贸单位的小食堂饭菜还不错,但邱经理还是独自一人开的是小灶。
  他正好看到了张清明,便随口吩咐了一下后勤的人。
  “元旦的福利是不是还剩几份?让三科新来的小张也领一份走。”
  后勤的科长笑着应了,但转身却根本没理会张清明。
  到了下午两点,三科的人多数在打盹。
  张清明观察着周边,似乎只有戴梅玲一个人忙了个把小时就停了下来。
  看来这里的日子还真好混。
  “新来的小张是谁?”
  有个男人从门口伸出头来喊了一声。
  “都等你半天了,怎么还不来领东西?”
  向永定闻言皱眉看了张清明一眼,似乎有些不耐烦。
  作为新人的张清明跟着这个男人去了后勤科,领了一份“元旦福利”。
  东西发到他手里,张清明就知道不太对。
  因为多嘴的田向荣早就把元旦福利的内容告诉了他。
  不但少了他两斤红糖和两个搪瓷脸盘,还少了他三斤油票。
  “签字吧,愣着干什么?”
  后勤科的男人不耐烦的递过笔来让他签字。
  张清明没说什么,直接签了字,但他签的字有些多,把领导的物资一一写在了签名下面。
  “我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男人越发恼火起来。
  “谁叫你写这么多字的?!”
  张清明乐呵呵的放下笔:“我这个人就讲究一个实事求是,拜拜~!”
  “不是,你回来,这必须得重签!”
  张清明才懒得理会他的叫嚷,直接提着东西回了三科。
  “呵呵,魏国来这个家伙果然又这样~!”大家看着张清明手里提的东西都没做声,只有戴梅玲忍不住冷笑了几声。
  向永定没发话,大家也不好为个新来的去跟后勤较真。
  名叫魏国来的后勤没敢跟着进三科,他敢欺负新来的不假,可要是当着三科人的面嚷嚷开这件事,三科的人不给那小子帮忙都不行。
  好不容易混到了下班,张清明提着东西在李大爷面前晃了几圈,这才骑着车去了自己的单身宿舍。
  单身宿舍在三楼,是贸易公司的。
  整栋楼也就贸易公司的宿舍是单间,其他的房间都挤着至少三个以上的青工。
  张清明也是贸易公司唯一一个住在这栋宿舍楼的职工。
  独门独户,主要是有个小卫生间,也算不错。
  张清明正准备换身衣服去幽会佳人,宿舍门却在这时被敲响。
  开门一看,呵呵,这不是魏国来么?
  魏国来手里提了不少东西,脸上笑开了花。
  “小张你也是,东西少领了也不吱声,这不是让我白背不是么?”
  “你是邢主任的熟人,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都是熟人、熟人!另外这些算是我的见面礼,以后千万别跟我客气啊~!”
  单身宿舍门口的这一幕,落入了周边在暗中观察张清明的邻居们眼中。
  “这人谁啊,大晚上的堵人家里来送东西?”
  “嘿嘿,我认识,外贸公司的后勤,姓魏,有个外号叫九千岁。”
  “我就说了吧,新来的能进外贸公司,还住独门独户,肯定后头关系不小。魏公公怕是踢到了铁板,这才上门来道歉的。”
  “诶,新来的小子有点小帅,特么别是靠裙带......。”
  “你可嘴上留德吧,日后还要相处的,说不定你以后就得求人家头上去。”
  张清明微笑着送走了满脸抱歉的魏国来。
  什么邢副主任他根本不认识,他今天故意在老李面前转悠,只是为了测试自己的消息传递是不是顺畅。
  别说收获还是有的,魏国来刚才送来的物资加礼物,起码是他该领的一倍。
  第371章 喜欢请客的人
  夏有白雪茶馆剧场的小包厢里。
  有些土气的“张云生”同志看着对面坐的麻花辫女同志笑得相当有趣。
  孟轻尘穿着一件花格子的毛衣,麻花辫子梳得相当板正,一件小号的半旧军大衣放在手边。
  活脱脱的一个八零年代年轻女工的形象。
  “我看着咱们俩像是来相亲的......。”
  孟轻尘把视线从舞台上收回,同时收回了被某人抓着的手。
  “既然是相亲,那么以后你在单位上的工资要记得上交哦。”
  “我就一个新进职工,一个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才六十五块,你好歹给我留个十块的零花钱。”
  “真的么?”
  孟轻尘笑着看着张清明。
  “那基本工资之外的呢,要不要我替你算算?”
  就很感慨......女朋友私下打听自己工资构成这件事。
  张清明本来不太在意自己在外贸公司一个月拿多少钱的,但经过孟轻尘这么一“闹”,他反而上了心。
  对于新来的小张,科里几个人都不太在意,甚至有意无意的排斥。
  当然这都是为了做给科长向永定看。
  而且这刚来的新人没什么眼力见,早上也不早到去给科里打开水,给科长去擦桌子,日子过得比他们还混。
  不过到了吃饭的时候,田向荣这个话痨就忍不住和张清明叨叨起来。
  张清明没花什么心思就把自己大概的收入构成了解清楚。
  新来的“张云生”那办事员一般的基本工资,是六十五块。
  加上外贸公司每个月发的各种津贴,刚好能破百。
  粮票、肉票什么的,也比其他单位多上不少。
  因为考虑到外贸工作的需要,不太好弄的布票每季度都有好几张。
  “完成外贸销售任务,还有额外的奖金。”
  “我跟你讲,这方面最厉害的是二科,每月每人奖金最少的也有二百!”
  “我听说他们科长一个月的奖金都上千了。”
  张清明对田向荣说的二科不感兴趣,他心算了一下自己最后能拿到的月工资。
  大概能有一百一十八块到一百二十多一点的样子。
  嘿嘿,到了月底给女朋友交一百吧,男人得有自己的小金库......(他就是闲的)。
  张清明在外贸公司上班的情况几乎是实时传播到某个特殊部门。
  有人笑着吐槽:“这位可真闲,今天上班的路上买了六份不同的报纸......。”
  也有人提醒大家:“别开玩笑,都上点心,听说上头这几天问他的情况很频繁,看来是越来越重视他了。”
  这帮组员猜得一点没错。
  因为有大佬再次对派张清明出国执行抄底计划提出了异议。
  都是因为张清明藏在最近一批武直下头的那个大箱子里的东西。
  最初上头抱着欣喜的心情开了箱,结果发现里头的东西没人认识。
  直到最近靠港的货船带来了数百个大箱子,看了附赠的说明书,上头才知道这竟然是一整套超算系统!
  第一个单独的箱子是整台超算最核心的部件。
  这是来自张清明随身城市里超算博物馆的展览物——曙光天潮1000超算。
  这是九十年代国内研发出的超级计算机。
  这方面的专家被紧急集合,在初步研究过说明材料后,这帮人都大呼“不可能”!
  因为他们很清楚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算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1982年,世界上诞生了首台并列向量计算机,那是鹰酱克雷公司的cray x-mp/2,平均运算速度首次超过了10亿次/秒。
  紧追其后的是北极熊在1983年推出的m-13超算,也达到了均速10亿次/秒。
  这就是八十年代初期到中期,世界超算界的东邪西毒。
  可眼前这台超算的计算能力评估竟然达到了均速15.8亿次/秒,峰值是25.6亿/秒。
  这简直就是一台用纯简体中文操作的“中神通”~!
  要知道国内苦“无”超算久矣。
  国内如今最先进的超算有五台,前两台是1976年从鹰酱进口的两台cyber172型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