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4节
  比想象中更瘦小点,不过却比普通小孩更沉稳,先锋号采访过不少学生,无论家境如何,都会比较慌张。
  而顾陆脸色也有点紧张,但整体是稳住了的。
  “写得真的很好,里面提到了很多古代典籍,顾陆同学你平时看了很多课外书吧。”王记者语气有种和外形不一样的轻柔,并且从对方的作品开始衍生出问题。
  “是比较喜欢看书。”顾陆是被记者的亲和力安抚了的。
  “那给我们推荐两本吧。”王记者说。
  “首先是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也好看。”顾陆说,不一定是最喜欢这两本,只是回答时脑子里最快蹦出来的就是两本书。
  “平时会看国外作品吗?”王记者说。
  “国外的话,喜欢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另外黎老师会借给我许多书看,《纪伯伦诗集》我也印象深刻。”顾陆没忘记提及很照顾自己的老师,至于福尔摩斯,是为即将到来的推理小说铺垫。
  顾陆真的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铺垫。
  “黎老师会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喜好?”王记者问。
  学生上《少年先锋报》是长脸的事,而老师上《少年先锋报》除了长脸,还加业绩啊!
  “顾陆作文一直写得不错,之前还获得了我们区征文比赛的奖。”黎老师压住喜悦,然后说,“要写好的文章,肯定也要有好的积累,所以就鼓励这闲暇时多看看书。”
  “好的老师真是能引导学生。”王记者点头。
  “我记得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认为黎老师无疑就是这样的好老师。”顾陆夸人是不遗余力的。
  黎老师老脸一红,他感觉自己也没那么好……
  采访大概进行了半小时,窗户外面就有同班同学在鬼鬼祟祟地偷看。
  体育课最后十分钟是自由活动时间。
  “娟子你看,那个男的就是记者吧。”陈娜小声说。
  “应该是了。”赵娟点头。
  别奇怪为什么陈娜和赵娟基本是形影不离,初高中是这样的,女生关系好甚至上厕所都会一起去。
  “我们也靠近点?”陈娜好奇心旺盛,主要是班上调皮的几个男生已经凑过去了。
  赵娟犹豫了片刻,也凑过去。
  里面采访差不多进行到尾声,王记者询问结尾的一个问题,“顾陆同学如果要你总结自己成功最大的优点,你认为是什么?”
  有挂!
  但不能说大实话,顾陆清楚如果不晓得说什么,那么就输出鸡汤吧。
  “我认为是信念感。”顾陆说。
  “一心向着目标,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顾陆说,“我相信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
  王记者感受到话语里的朝(ji)气(tang),问:“那么同学你的目标是什么?”
  “成为一个作家。”顾陆说。
  为什么不暴露自己在《故事会》发表小说呢?因为现在还不够成功,他要装个大的!
  “那么未来的作家,”王记者拿出一张名片,“如果出了书,打电话告诉我,到时候我再来采访。”
  “一言为定。”
  顾陆收下,《小王子》是童话书,而《少年先锋报》的读者群体正是中小学生,如果真能帮忙宣传,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王记者笑了笑,他读书时期也这样,想当大官,可惜哦。
  他也不认为顾陆是口出狂言,学生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况且王记者能感到,这学生是看了许多书,刚才那句话好像是尼采说的吧?
  采访到此结束,王记者最后给顾陆拍一张照片。
  第37章 改变风格
  窗外。
  赵娟好像是听进去了,她小声对陈娜说,“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让爱传递出去》。”
  “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帮助了三个人,但他不求回报,只要求那个人再帮助另外三个人,一直这样传递。”赵娟说,“主角改变了世界。”
  “很好看吗?”陈娜以为好友是在安利电影,就说,“那我回去也找来看看,不知道迅雷能不能下载到。”
  “其实我觉得电影里的方法挺好的。”赵娟说。
  “那是电影,随时可能中断才是现实。”陈娜一针见血地说。
  “嗯嗯我也这么认为,”赵娟点头,接着说,“不过我也有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设想,我上周看见一个老奶奶过人行横道,但走太慢了,绿灯都变红灯了,我就过去帮忙扶过了人行横道。”
  “然后呢?”陈娜示意讲重点。
  “我爷爷身体也不好,如果他在外面遇到困难,也有人帮助的话,就太好了。”赵娟说,“所以我的计划是,我在外面瞧见可以帮助的老人就帮,然后轮到我爷爷奶奶遇到困难,也会有人帮助。这样也可以改变国家和世界。”
  “我怎么感觉你这个比电影里的帮助三个人还不靠谱。”陈娜嘀咕。
  陈娜见好友被打击到,马上改口,“还是挺好的,但你要如何让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件事?就是万一你帮你了,别人不知道也没用吧。”
  这确实是个大漏洞,光靠默契却是不行啊,赵娟一时之间没想到解决办法。
  说真的,大多数人都想过要改变世界吧?但你从什么时候放弃这个想法的呢?
  顾陆并不知道他的鸡汤点燃了一个同学心里的火焰。
  他放学了,乐呵地回家。
  “接受采访、又触发了新的一本书,谁说福无双至,当当当当,福不就是接踵而至吗?”顾陆心情愉悦。
  但他回到家里就不愉悦了——
  “有没有一点公德心啊!”小顾同学当前好生气,因为原身攒了好久的矿泉水瓶子不翼而飞。
  旧式没电梯的六层小楼,楼梯转角的过道挺宽敞的,楼上楼下的住户会放置一些用不着但又舍不得丢的杂物。
  唯一坏处是杂物堆积太多,会挡阳光。
  顾陆当前站着的转角,就堆放着楼下一家替换下来的床板,好两年没动过了有厚厚的灰尘。
  原主积攒的塑料瓶,全部都踩扁放进蛇皮袋,袋子塞在缝隙里。
  可现在,灰尘依旧在,蛇皮袋却不在了。
  “幸亏我挣到钱了,否则不敢想象我是有多少伤心。”顾陆叹气。
  “偷我瓶子的人,祝你走路摔死!”顾陆恶狠狠地诅咒,后来一琢磨,摔死有点太严重。
  “算了,还是祝你走路摔断腿!”顾陆在家里做着计划。
  这周六就要去参加叶圣陶杯的总决赛了,明天中午要去银行取点钱放身上。
  出门在外,有钱傍身比较好。
  另一边,顾陆的投稿也开始被审核了。
  [那仅有触觉、听觉与微弱嗅觉的爱恋,是隐匿于黑暗世界的爱恋,它绝不是俗世之物,而是恶魔之国的爱歌。……]
  审编老李心里暗叫一声糟糕,转换文笔改得魔怔了,从开头第一句话就不知所云,什么恶魔之国的爱歌?
  况且初三学生写爱情,不觉得这很好笑吗?
  好苗子被他带歪了,愧疚感复升。
  放下手中的陶瓷杯,看稿前的必备动作——喝茶吐茶叶,老李都没心情做。
  但一篇文章看完,让老李心中发毛,有种汗毛竖起的感觉。
  [女士,想必您已明白,我所说的心上人(请原谅这不可饶恕的冒犯)其实就是您。自您先生从涪陵的旧货店买下我的椅子后,可悲的我便一直对您仰慕不已,奉献出无尽的爱。]特别是这句话,很让人不适。
  一个人藏在人椅里不可怕,可怕的是藏着的这个人还想见你!
  再回头看此篇开头那句没头没尾的话……
  “草!”老李忍不住骂出声,“爱恋,爱你麻花个恋。”
  “李审编怎么了?”周围同时看过来。
  “看到一篇文,被惊到了。”老李解释,喝口茶压压惊。
  估计是太惊了,连碎茶叶都直接喝下去了,老李继续瞧其他几篇。
  《一寸法师》:那是谁?帐篷附近的小丘上,一个孩子般的人影背对着月亮手舞足蹈。他灯笼似的身材正提着一只如西瓜般浑圆的东西狂舞。
  《非人之恋》:凝神注视,人偶遭我砸毁的半边唇畔,挂着一丝血痕,那血似乎从她体内吐出,滴滴落在抱着她颈脖的丈夫臂脸上浮现垂死之人的诡异笑容。
  “顾陆怎么了?顾陆怎么了?”
  如此困惑充斥着老李的内心,他现在不担心好苗子长歪了,现在他更担心顾陆的精神状态。
  就这些故事的剧情,以及展现出来的画面感,在精神不正常界也是变态的!
  有侏儒症的一寸法师手里提着像西瓜的东西是人头,月下狂舞……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然后妻子发现丈夫出轨,以为出轨的是不要脸的小贱人,结果出轨对象是人偶——还不如是某个小贱人。
  愤怒的妻子砸碎人偶,丈夫与人偶殉情。
  老李揉了揉额头,这次故事的故事性和新奇感都有了。
  “这稿子是一百五的胚子啊。”老李前面和主编聊过,给顾陆涨到一百三。
  但那是建立在,前面顾陆短篇的故事线偏弱的前提。现在这个缺点弥补了,老李也是有孩子的人,所以也想为顾陆要到更好的待遇。
  “不过……一个人的笔锋改变这么大吗?”老李决定再仔细读一遍,这次投稿笔风诡谲,一些描述让人心有戚戚,和前面富有思辨和简洁的笔风,不说是毫无关系吧,但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很快让老李调查出蛛丝马迹,露出了胜利者一般的微笑。
  前面审过顾陆的稿件,发现他喜欢用“抑或”和“终末”这两个平日用得比较少的词汇。
  相对于抑或,更常用的是:亦或、或者、或。
  相对于终末,更常用的是:最后、最终、结尾。
  比如《带着贴画旅行的人》这段[傍晚六点左右,我从泉州车站乘火车返回东莱市。不知算不算是偶然,抑或那一带的火车一向如此,我搭的二等车厢如平日的教堂般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