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既然答应苏教授娶你,就不会反悔,但是你也要明白一点,我是不会赶云芳母子俩走的。”
“还有,咱们的酒席就免了,等娘一回来我们俩就去领证,到时候一家人坐一块吃顿饭就行了,不然我怕影响不好。”
苏清苒淡笑着看向他,“你想得倒挺好,关键你娘啥时候能回来啊?要不你发个电报催催?”
再晚,她可就要走了。
萧栋国见她面露期待,以为她是等不及要去领证了,心底暗暗开心起来。
“你放心,就这两天了,等娘一回来咱们就去领证,苒苒——”
不等萧栋国话说完,沈云芳的声音再次响起,“栋国,你快过来看看,小军说他肚子疼。”
苏清苒笑着勾了勾唇,“快去吧,她们母子俩又需要你了。”
萧栋国抿了抿唇,似乎有些不满被打断,“苒苒,我先过去看看,你等我一下。”
苏清苒嘴上说着好,脚下溜得比谁都快。
想让她等?做梦去吧!
一出门,苏清苒便在巷子里遇到了一群准备出门上班的邻居们。
大家见到苏清苒,都开玩笑地问了起来,“你们家这两天可真够热闹的,对了,你和萧同志准备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呀?”
送上门来的机会,苏清苒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便苦笑着朝众人摇了摇头,“快别说了,小军这几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老是不舒服,我们俩也顾不上商量结婚的事。”
“我是想请大家来热闹热闹,可是栋国说人多了怕影响不好,再说他母亲去乡下走亲戚还没回来呢。”
众人见苏清苒一副伤心的样子,都忍不住开始为她打抱不平。
“苏同志,你就是心眼太实诚了,小军那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哪里那么娇气?你难道就看不出来人家是故意的?”
“还有,你那未来婆婆也是的,早不下乡晚不下乡,有什么要紧事能绊住这么久?分明是在拿乔躲着你呢。”
“就是,什么影响不好?没想到姓萧的是这种人!”
“萧家的事,我们不好多说,你自个多想想清楚吧!”
苏清苒眼眶一红,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朝着众人郑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各位婶子大娘替我考虑。”
众人见状,又在心底把萧栋国和沈云芳两人给骂了一遍。
出了巷口,苏清苒直奔去找南星。
今天时间尚早,两人的运气极好,排到肉包的窗口时还剩下不少。
苏清苒一口气要了十个大肉包。
方才她在门口时将空间里的鸡蛋悄悄拿了出来,鸡蛋滚烫,和昨天晚上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
这空间既能保温又能保鲜,不放食物就可惜了!
窗口的大姐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苏南星也惊讶地摆手说吃不完。
苏清苒一脸镇定,“剩下的我要打包带回去。”
说着,便从布口袋里掏出两个铝制饭盒来。
苏南星拿着比自己手都要大的肉包子咽了咽口水,那香味让他馋得不行。
“姑姑,你吃。”
苏清苒笑着点了点头,“你也吃。”
姑侄俩大口大口地吃着肉包子,苏清苒边吃边把下乡的事告诉了他。
“还有六天,咱们就要出发了,一会吃完饭我去准备下乡用的东西,南星,你有什么想要的?”
苏南星摇了摇头,“我没什么想要的,只是姥姥把我的钱和衣服都藏起来了,我要不回来。”
苏清苒叮嘱道:“这几天你什么都别说别做,等姑姑准备好下乡的东西就来接你,到时候姑姑会想办法。”
若是这一家人对南星好,她兴许还会看在嫂子的面子上不追究。
但是这些人上辈子把南星养成那样,现在连吃饭穿衣都要苛责一个孩子,她们苏家给的东西,必须要拿回来。
吃完饭,苏清苒把剩下的包子装进布袋,顺势收进空间,拿着布口袋便朝粮油站走去。
这会每人每月的粮食和油都是定量的。
加上张桂兰,她们五个人一个月粮食有140斤,大豆油两斤半。
每个月24号过来领粮票和油票,然后25号开始就可以来粮站排队买下个月的粮食和油。
除了票和钱,粮本也必须带着,三者缺一不可。
前几天,沈云芳大方地把他们几个人的粮本都要了过去,当着萧栋国的面说是要帮忙一块领,转眼又偷偷交给了她。
光给粮本,不给钱和票,这是铁了心又想让她来做冤大头。
苏清苒从口袋里掏出三本红色的粮本,嘴角忍不住上扬,既然他们两人为了还债把粮票都折给了自己,那这个月的定量他们也用不上了。
干脆自己做一回‘好人’,帮他们用掉吧!
“同志,我来领九月份的定量!一共一百四十斤粗粮和细粮!”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接过她的粮本,“怎么现在才来?钱和票呢?”
苏清苒陪着笑脸将粮票和钱递了过去,“抱歉,前几天家里有事耽搁了。”
见她手续齐全,工作人员便也没说什么,“打开袋子接着。”
一百四十斤,大多数是玉米面和高粱面,剩下的细粮是白面和大米。
苏清苒将一个个口袋扎紧,随后又去买这个月的大豆油。
一下子领了这么多东西,苏清苒费了不少劲将东西一趟趟背到了旁边的小巷子里,随后偷偷收进空间。
第14章 她还没打算和好吗?
买完粮油,苏清苒直奔供销社。
她下乡的地方在山沟沟里,进城买东西会很不方便。
粮食和鸡蛋在那边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其他东西还是要多买些带过去才行。
更何况家里还有四口人在林场缺衣短食。
到了供销社,苏清苒直奔日用品的柜台。
可着手里的票,买了暖水瓶、搪瓷盆、茶缸、碗筷还有铝制饭盒,方便以后打包送饭。
还有手套以及蛤蜊油,母亲她们在农场,冬天没有这些手上脸上肯定都要生冻疮。
从前在家的时候,大嫂对她一直好得没话说,每次有什么新东西总会想着给她也带一份。
大嫂那么爱干净,在那种地方肯定受不了,所以毛巾香皂、洗衣粉,雪花膏、卫生纸和月事带也要给她备一份。
买完日用品,苏清苒又扭头去了卖布的柜台。
她出来就没带多少衣服,南星个子长得快,家里人那边更不用说,说不定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苏清苒目光从花花绿绿的成衣上挪开视线,朝着一排排黑蓝灰的劳动布下了手。
这种劳动布算是供销社里较便宜的,只要八毛钱一尺,尤其适合用来做裤子和外套。
除了劳动布,贴身穿在里面的细棉布也少不了。
买完布料,苏清苒又去买了针线。
她前世爱好不多,做衣服算是一个,多囤点针线下乡后缝缝补补都方便。
只可惜,她手上没有缝纫机票,暂时是没办法弄到缝纫机了。
买完布,剩下的布票苏清苒都花在了袜子上。
还有两块五一双的球鞋,一人两双。
一块五一斤的毛线,可着票来六斤,就这还不够他们一家人分的!
买完这些,苏清苒这才拎着大包小包挪到了副食品的柜台。
麦乳精和肉罐头虽然贵,但是顾家好不容易给她弄来了票,不买就过期浪费了,买!
一毛钱四个的大白兔奶糖和一毛钱十块的水果糖,买!
用来做人情的白酒和香烟,买!
买完这些,苏清苒拿出来的大口袋已经装不下了。
便先背着袋子出了供销社的大门,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闪进空间,一样样对着清单整理起来。
虽然买了很多,但缺的也不少,尤其是冬天用的棉花。
没有棉花她就做不成棉衣,那一家人冬天还是要受冻。
不过眼下还有几天,着急也没用,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出了巷子,苏清苒直接去了国营饭店点了一碗牛肉面,又打包了两盒红烧肉。
还有二十个大饼二十个白面馒头。
又要了两斤的猪肉白菜饺子。
她的饭盒不够,只能每次先买一些,回去把东西倒进空间的瓷盆茶缸和碗碟里,下顿饭再来买。
苏清苒大口吸溜着香喷喷的牛肉面时,小军正饿得在厨房里啃萝卜。
直到萧栋国和沈云芳回去,这孩子才哇哇大哭起来。
“清苒这又是跑哪里去了?菜也不买饭也不做,院子那么乱也不收拾。”
“别说了,我不是说过这两天我中午会打饭回来的吗?估计她这才没做饭。”
萧栋国望着空荡又凌乱的院子,心底也变得空落落的。
苏清苒...她还没打算和好吗?
早上他明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也给了她台阶下,她怎么还不满足?
“还有,咱们的酒席就免了,等娘一回来我们俩就去领证,到时候一家人坐一块吃顿饭就行了,不然我怕影响不好。”
苏清苒淡笑着看向他,“你想得倒挺好,关键你娘啥时候能回来啊?要不你发个电报催催?”
再晚,她可就要走了。
萧栋国见她面露期待,以为她是等不及要去领证了,心底暗暗开心起来。
“你放心,就这两天了,等娘一回来咱们就去领证,苒苒——”
不等萧栋国话说完,沈云芳的声音再次响起,“栋国,你快过来看看,小军说他肚子疼。”
苏清苒笑着勾了勾唇,“快去吧,她们母子俩又需要你了。”
萧栋国抿了抿唇,似乎有些不满被打断,“苒苒,我先过去看看,你等我一下。”
苏清苒嘴上说着好,脚下溜得比谁都快。
想让她等?做梦去吧!
一出门,苏清苒便在巷子里遇到了一群准备出门上班的邻居们。
大家见到苏清苒,都开玩笑地问了起来,“你们家这两天可真够热闹的,对了,你和萧同志准备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呀?”
送上门来的机会,苏清苒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便苦笑着朝众人摇了摇头,“快别说了,小军这几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老是不舒服,我们俩也顾不上商量结婚的事。”
“我是想请大家来热闹热闹,可是栋国说人多了怕影响不好,再说他母亲去乡下走亲戚还没回来呢。”
众人见苏清苒一副伤心的样子,都忍不住开始为她打抱不平。
“苏同志,你就是心眼太实诚了,小军那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哪里那么娇气?你难道就看不出来人家是故意的?”
“还有,你那未来婆婆也是的,早不下乡晚不下乡,有什么要紧事能绊住这么久?分明是在拿乔躲着你呢。”
“就是,什么影响不好?没想到姓萧的是这种人!”
“萧家的事,我们不好多说,你自个多想想清楚吧!”
苏清苒眼眶一红,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朝着众人郑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各位婶子大娘替我考虑。”
众人见状,又在心底把萧栋国和沈云芳两人给骂了一遍。
出了巷口,苏清苒直奔去找南星。
今天时间尚早,两人的运气极好,排到肉包的窗口时还剩下不少。
苏清苒一口气要了十个大肉包。
方才她在门口时将空间里的鸡蛋悄悄拿了出来,鸡蛋滚烫,和昨天晚上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
这空间既能保温又能保鲜,不放食物就可惜了!
窗口的大姐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苏南星也惊讶地摆手说吃不完。
苏清苒一脸镇定,“剩下的我要打包带回去。”
说着,便从布口袋里掏出两个铝制饭盒来。
苏南星拿着比自己手都要大的肉包子咽了咽口水,那香味让他馋得不行。
“姑姑,你吃。”
苏清苒笑着点了点头,“你也吃。”
姑侄俩大口大口地吃着肉包子,苏清苒边吃边把下乡的事告诉了他。
“还有六天,咱们就要出发了,一会吃完饭我去准备下乡用的东西,南星,你有什么想要的?”
苏南星摇了摇头,“我没什么想要的,只是姥姥把我的钱和衣服都藏起来了,我要不回来。”
苏清苒叮嘱道:“这几天你什么都别说别做,等姑姑准备好下乡的东西就来接你,到时候姑姑会想办法。”
若是这一家人对南星好,她兴许还会看在嫂子的面子上不追究。
但是这些人上辈子把南星养成那样,现在连吃饭穿衣都要苛责一个孩子,她们苏家给的东西,必须要拿回来。
吃完饭,苏清苒把剩下的包子装进布袋,顺势收进空间,拿着布口袋便朝粮油站走去。
这会每人每月的粮食和油都是定量的。
加上张桂兰,她们五个人一个月粮食有140斤,大豆油两斤半。
每个月24号过来领粮票和油票,然后25号开始就可以来粮站排队买下个月的粮食和油。
除了票和钱,粮本也必须带着,三者缺一不可。
前几天,沈云芳大方地把他们几个人的粮本都要了过去,当着萧栋国的面说是要帮忙一块领,转眼又偷偷交给了她。
光给粮本,不给钱和票,这是铁了心又想让她来做冤大头。
苏清苒从口袋里掏出三本红色的粮本,嘴角忍不住上扬,既然他们两人为了还债把粮票都折给了自己,那这个月的定量他们也用不上了。
干脆自己做一回‘好人’,帮他们用掉吧!
“同志,我来领九月份的定量!一共一百四十斤粗粮和细粮!”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接过她的粮本,“怎么现在才来?钱和票呢?”
苏清苒陪着笑脸将粮票和钱递了过去,“抱歉,前几天家里有事耽搁了。”
见她手续齐全,工作人员便也没说什么,“打开袋子接着。”
一百四十斤,大多数是玉米面和高粱面,剩下的细粮是白面和大米。
苏清苒将一个个口袋扎紧,随后又去买这个月的大豆油。
一下子领了这么多东西,苏清苒费了不少劲将东西一趟趟背到了旁边的小巷子里,随后偷偷收进空间。
第14章 她还没打算和好吗?
买完粮油,苏清苒直奔供销社。
她下乡的地方在山沟沟里,进城买东西会很不方便。
粮食和鸡蛋在那边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其他东西还是要多买些带过去才行。
更何况家里还有四口人在林场缺衣短食。
到了供销社,苏清苒直奔日用品的柜台。
可着手里的票,买了暖水瓶、搪瓷盆、茶缸、碗筷还有铝制饭盒,方便以后打包送饭。
还有手套以及蛤蜊油,母亲她们在农场,冬天没有这些手上脸上肯定都要生冻疮。
从前在家的时候,大嫂对她一直好得没话说,每次有什么新东西总会想着给她也带一份。
大嫂那么爱干净,在那种地方肯定受不了,所以毛巾香皂、洗衣粉,雪花膏、卫生纸和月事带也要给她备一份。
买完日用品,苏清苒又扭头去了卖布的柜台。
她出来就没带多少衣服,南星个子长得快,家里人那边更不用说,说不定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苏清苒目光从花花绿绿的成衣上挪开视线,朝着一排排黑蓝灰的劳动布下了手。
这种劳动布算是供销社里较便宜的,只要八毛钱一尺,尤其适合用来做裤子和外套。
除了劳动布,贴身穿在里面的细棉布也少不了。
买完布料,苏清苒又去买了针线。
她前世爱好不多,做衣服算是一个,多囤点针线下乡后缝缝补补都方便。
只可惜,她手上没有缝纫机票,暂时是没办法弄到缝纫机了。
买完布,剩下的布票苏清苒都花在了袜子上。
还有两块五一双的球鞋,一人两双。
一块五一斤的毛线,可着票来六斤,就这还不够他们一家人分的!
买完这些,苏清苒这才拎着大包小包挪到了副食品的柜台。
麦乳精和肉罐头虽然贵,但是顾家好不容易给她弄来了票,不买就过期浪费了,买!
一毛钱四个的大白兔奶糖和一毛钱十块的水果糖,买!
用来做人情的白酒和香烟,买!
买完这些,苏清苒拿出来的大口袋已经装不下了。
便先背着袋子出了供销社的大门,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闪进空间,一样样对着清单整理起来。
虽然买了很多,但缺的也不少,尤其是冬天用的棉花。
没有棉花她就做不成棉衣,那一家人冬天还是要受冻。
不过眼下还有几天,着急也没用,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出了巷子,苏清苒直接去了国营饭店点了一碗牛肉面,又打包了两盒红烧肉。
还有二十个大饼二十个白面馒头。
又要了两斤的猪肉白菜饺子。
她的饭盒不够,只能每次先买一些,回去把东西倒进空间的瓷盆茶缸和碗碟里,下顿饭再来买。
苏清苒大口吸溜着香喷喷的牛肉面时,小军正饿得在厨房里啃萝卜。
直到萧栋国和沈云芳回去,这孩子才哇哇大哭起来。
“清苒这又是跑哪里去了?菜也不买饭也不做,院子那么乱也不收拾。”
“别说了,我不是说过这两天我中午会打饭回来的吗?估计她这才没做饭。”
萧栋国望着空荡又凌乱的院子,心底也变得空落落的。
苏清苒...她还没打算和好吗?
早上他明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也给了她台阶下,她怎么还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