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若是杂交,只能人工干预授粉,工作量巨大,可结果却往往不理想。
  林玉珍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说出自己的提议。
  “周教授,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用野生大豆作为父本杂交?”
  野生大豆涵盖了原始大豆的全部基因。
  最重要的是,野生大豆和目前的普通栽种的大豆品种亲缘关系最远。
  两者杂交,最有可能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和遗传性。
  周教授愣了一瞬,随即哈哈笑了起来,“林教授,我就说我没求错人。”
  接着,两人便一来一回,热烈地就杂交大豆讨论了一个多小时之久。
  屋外,苏清苒和顾婶正忙着准备午饭。
  顾逍和大队长也都留在院内打杂,一旦屋里周教授需要帮忙,也能立马过去。
  屋里两人的谈话都没有刻意避开几人,所以大家都听得一清二楚。
  一开始,几人还能听清楚讲的是关于大豆的事。
  越到后面,越是迷糊。
  大队长无奈地向苏清苒发出求救,“你母亲和周教授想在咱们这种野生大豆?
  我种了几十年大豆了,还是咱们自留的豆种种出来的豆子好呢。”
  苏清苒忍着笑意解释,“不是那个意思,他们是想在这弄块试验田,把野生大豆的花粉授到栽培大豆上,说不定能得到新的品种,然后再在新品种中选育去培养——”
  说着说着,苏清苒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毕竟,她也是个半吊子。
  就在这时,屋里的两人终于就杂交大豆的试验达成了一致。
  “林教授,如你所说,向阳山山地辽阔,山林里有不少稀缺的野生植物,说不定真的能找到合适的野生大豆做杂交,我等下回去就去所里打申请,在这里建试验田!”
  林玉珍笑着点了点头。
  她本以为自己的研究生涯就此结束了。
  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继续在这个山窝里重新换个方向,继续发光发热。
  “周教授,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周教授以为她是想要一些技术人员或者农科所其他方面的支持,便爽快地答应了。
  “林教授,你需要什么,尽快开口告诉我,能安排的我一定安排。”
  林玉珍叫来了大队长,当着他的面开了口。
  “我想替向阳山大队向农科所申请些稻种,就是去年刚刚试种成功的那个三系杂交水稻,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第156章 申请试种杂交水稻
  刚才说大豆说得好好的,突然一下换到了杂交水稻上,周教授不免愣了神。
  “林教授,你这是想搞杂交水稻的研究?”
  林玉珍哑然失笑,赶紧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我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增加点粮食产量。”
  这段时间,她从女儿那听说了不少关于向阳山农耕的情况。
  也抽空去大队的粮种仓库看了下,也看了下往年的产量记录。
  发现大队种的都是最老的常规稻,平均亩产甚至还不足四百公斤。
  可是,前年的时候,杂交水稻三系就已经配套成功。
  去年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试种,最低的亩产也在六百公斤以上。
  今年的试种推广范围只会越来越大。
  水稻是向阳山种植最多的主粮作物,若是能种上杂交水稻,说不定就能大大改善这里粮食不够吃的局面。
  既然她决定要留下来,往后也算是半个向阳山人。
  为大队贡献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听完林玉珍的解释,周教授爽快地答应下来。
  “行,这件事我去办。”
  说完,又扭头看向大队长,“顾大队长,还要麻烦你过两天跑一趟公社办申请手续。
  这个杂交水稻的稻种指标只能拨到公社,然后再由公社分拨到下面的大队。
  到时候我会把实际情况和郭主任那边说一声。”
  大队长整个人还在云里雾里中绕着。
  满脑子都回响着六百公斤这个数字。
  听见周教授连连喊了几声,这才连忙答应下来。
  “好好好,后天一早我就去公社找郭主任申请。
  哎呀,林教授,周教授,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能种上这么高产的稻种。”
  周教授哈哈笑道:“要感谢还是感谢林教授吧,要不是她,我也想不到这一层。”
  大队长连连点头称是。
  自打亲家母过来以后,他们向阳山最短板的粮食生产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关键人家还是高级研究型人才,讲得话听也听不懂。
  但是有一点他是彻底懂了,那就是按照林教授说的办,今年的粮食生产就稳了!
  周教授也是个急性子,得到林玉珍的肯定答复后,二话不说便要回城去准备。
  大队长死活拉着不让走,“饭都已经在做了,菜也在炒了。
  你闻闻,知道你要来,特地去买的肉,小苏亲自下厨炖的红烧肉。”
  周教授摇头笑了笑,“我这个人简单惯了,对吃的不怎么讲究——”
  相比吃的,他更想赶快回去把大豆杂交的实验基地给申请下来。
  可是人刚走到厨房门口,脚步就迈不动了。
  还真是红烧肉。
  苏清苒在厨房一边挥动着锅铲,一边冲外面的周教授喊了一声。
  “周教授,饭好了,吃完再走吧!”
  周教授犹豫了一瞬,最终点了点头,“也好,正好试验田的细节上我再和大队长商量商量。”
  正准备送人出门的大队长:......
  今天顾家没有外人,除了周教授,剩下的就是顾家三口和苏家三口。
  顾婶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还特地多焖了一会,让最底下的一层慢慢变成金黄的锅巴。
  除了一大海碗的红烧肉,两人还用早上刚掐下来的香椿嫩芽煎了一大盘子的鸡蛋。
  还做了一盘沙葱拌豆腐和油焖笋,都是双份大分量。
  沙葱和春笋也都是顾婶昨天跟着大家伙一块去野地里薅的。
  一到春天,家家户户都开始漫山遍野地找吃食。
  这对向阳山的百姓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对于天天吃食堂或者干粮的周教授来说,还是挺稀奇的。
  春天吃春菜,就好像把春天也装进了肚子里。
  一顿饭,周教授吃得心满意足,暗自庆幸自己刚才还是留了下来。
  不然这个点回到城里,估计又只能啃凉馒头了。
  吃完饭,周教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农科所,申请在向阳山大队成立大豆杂交试验田,还有申请杂交稻谷。
  不得不说,周教授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高。
  到了第三天,大队长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公社找郭主任问进展时,却被告知可以领稻种回去了。
  其实,郭主任昨天收到农科所电话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
  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农科所会选向阳山作为实验基地。
  而且还指定要拨杂交水稻种子给他们?
  要知道,他上个月为了这个稻种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去申请,吃了多少闭门羹。
  当时上面怎么说的?对,说是没有指标了。
  只能等下一年。
  稻种已经推广给其他种稻大户的公社了,一粒种子也匀不出来给他们胜利公社。
  眼看马上就要播稻种了,突然又多出来了?
  而且当天就给送了过来。
  你说这事奇不奇怪?
  面对郭主任追根究底的询问,大队长只是笑笑。
  “俺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周教授觉得我们那适合试种杂交水稻吧!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要在我们那搞杂交大豆实验,所以想顺带脚帮帮我们。”
  郭主任听完更糊涂了,“那周教授就没说,为什么选你们大队做大豆实验基地?”
  大队长咧嘴笑了笑,“可能是因为之前嫁接的果树都开花了,周教授说我们那是块风水宝地,这才决定要在那建实验基地。”
  至于野生大豆的事,他不知道能不能对外说,就默认先不说。
  郭主任虽然想不通,但是内心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落到了向阳山大队,就等同于落到了胜利公社。
  “行吧,你们回去准备准备,晚点等拖拉机空了,我让人亲自给你们送过去!”
  郭主任是高兴了,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总有人会不痛快。
  两人谈话的空档,刚好赶上胜利公社最富的铁牛大队过来谈扩大生猪养殖的事。
  胡大队长在门外把两人的话全听了进去。
  偷听也就算了,还厚着脸皮想当场截胡。
  “郭主任,你刚才说要在向阳山大队建大豆实验基地?还给他们申请了杂交稻稻种?
  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跟他们相比,我们铁牛大队的豆田和稻田可比他们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