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苏景山点了点头,“也好,车票我来想办法,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买到卧铺。”
  说着,他又从另外的包袱里掏出一摞票证。
  “我还带了不少的票券回来,你们看看,有需要什么就拿什么,我和你妈暂时也用不上。”
  四人好奇地接过来一看,里面竟然都是稀有的工业券、自行车票、缝纫机票、肉票、糖票、布票等等。
  大哥大嫂正好想买一台缝纫机放在家里,便要了一张缝纫机票。
  上次家里买自行车还是找同事借的自行车票,正好还回去。
  苏清苒和顾逍也意思地拿了几张,打算等去兴城的时候买点东西给阿公阿婆。
  第二天。
  林玉珍带着苏景山亲自去打电话去了兴城,告诉他们准备过去的事。
  林家人得知电话是从宁城打过来的,都纷纷跑过去听听怎么回事。
  得知苏景山已经回来,而且准备马上过来,都激动坏了。
  “你们来得正好,向东今年也请了假,正准备带着对象从西北部队往兴城赶,兴许你们也就前后脚,到时候正好一块见见。”
  挂完电话,苏景山又开始去张罗火车票。
  顾逍之前曾经去火车站帮冯教授夫妻俩买过卧铺,售票的同志他也认识,便跟着岳父一块去了。
  兴许是这个时间点去兴城方向的人不多,两人顺利地买了初三的卧铺票。
  接下来,便是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除却个人的衣服和日用,剩下打包的都是两家人特地为了这次兴城之行提前准备好的。
  提前杀好已经冻上的老母鸡、猪肉、兔子肉,以及苏景山从西北带来的羊肉和牛肉。
  这几天大降温,放在外面都冻得很实。
  还有晒干的腊肠、腊肉、腊鱼、熏兔肉。
  之前从山上弄下来的蕨菜干、笋干、干菜、蘑菇。
  苏景山从西北带的肉罐头、黄桃罐头等等。
  以及林玉珍提前给二老亲手缝制的棉衣和棉鞋、钩的帽子围巾。
  满满当当收拾了几个蛇皮袋出来。
  幸好他们去的人多,不怕拎不下。
  顾晓蕾头一次坐火车、头一次去外地,临出发前尤为的激动和紧张。
  苏南星和她情况一样。
  两个人从上了火车之后,就一直扒着窗户往外看风景。
  直到夜深准备睡觉了,这才耗光了两人的精神头。
  几人这次坐的车次是晚上出发,第二天一早到的。
  下了火车时,兴城的太阳才刚刚升起。
  但是一看就是个好天气。
  林严松亲自带着林向南和林小梅来接,还事先借了三轮车过来。
  几人一出站,就看到了等在出站口努力踮脚张望的三人。
  大家都关心地朝着林严松的腿上去看。
  虽然之前电话里已经得知他的腿已经完全康复,但是亲眼所见之后,才敢放心。
  林向南在汽车站磨练了快两年,现在看起来比从前成熟了不少,气质完全蜕变了。
  林小梅也干了这么久的售票员,从之前唯唯诺诺的性子变成了开朗大方。
  甚至连长相也长开了不少。
  亲人相见,大家都热络地打着招呼。
  苏清苒把顾晓蕾拉到了身边,给大家介绍。
  林小梅亲昵地挽着她的胳膊,夸赞道:“经常听表姐电话里提起你,没想到晓蕾妹妹长得这么漂亮!”
  林向南也笑着接过她手里的行李,往车上装,“晓蕾妹子,来到这就和来自己家一样,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和小梅说,回头我们带你去附近好好逛逛。”
  两人亲昵的态度就像和煦的春风,一下吹散了顾晓蕾的紧张。
  不过毕竟初来乍到,在家活泼惯了的顾晓蕾难得淑女起来,“大舅好,向南哥和小梅姐好!”
  装完行李,几人便匆匆往家里赶。
  “你们舅妈正在家里包小馄饨,还蒸了烧麦,炸了糖糕。”
  “阿公阿婆估计也在家等急了,咱们赶紧回去。”
  火车站离林家不远,但从小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的林玉珍却觉得回家的路格外漫长。
  直到进了青石板铺就的斑驳弄堂,总算看到了一点熟悉的屋檐。
  林玉珍不自觉加快脚步,远远便望见家门口两道相互依偎的身影,老两口佝偻着背,浑浊的眼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朝着弄堂口张望。
  林玉珍心尖一紧,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苏景山搀扶着她,两人快步朝着两位老人走去。
  刚走到跟前,便齐齐跪下,“爸,妈,女儿\/女婿不孝,让你们晚年还跟着担心受怕。”
  林严松和林向南眼疾手快,连忙一人一个将人拉了起来。
  阿公阿婆见此情形,也不由得老泪纵横。
  拉着女儿女婿呜咽起来。
  “傻孩子,又不是你们的错。”
  “人能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第360章 花光所有的肉票
  几人抱头痛哭了一会,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的大舅妈听到动静也立马跑了出来。
  看见小姑子哭成了泪人,连忙放下手里的锅铲开始劝,“玉珍,别哭了,人都整整齐齐回来了,这可是大喜事,应该高兴才对。”
  说着,便又朝着后面几个小辈喊道:“振华,苒苒,快,早饭都做好了,赶紧劝你们爸妈进屋吃饭去。”
  苏清苒连忙快步走上前,“妈,别难过了,阿公阿婆身体不好,听你这么哭心里也不好受。”
  林玉珍回过神,也觉得这样失态不好,连忙擦干了眼泪。
  刚才也不知道怎么了,见到老父亲老母亲苍老成这样,止不住的心酸。
  眼泪怎么都忍不住。
  “不哭了不哭了,嫂子说得对,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对。”
  说着,便搀扶着老两口往屋里去。
  大舅妈准备的早饭很丰盛,满满当当地铺了一桌子。
  介绍完顾晓蕾,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开始动筷子。
  边吃边聊了一些这几年的情况。
  又问林向东和他的对象什么时候能到。
  林严松笑呵呵回答,“晌午前能到,他们那部队太偏,路上要转好几趟车,回来一趟不容易。
  两个孩子打算先回来这看看,过几天再去女方家,要是双方都觉得合适,这次回去他们就要打结婚申请报告了。”
  听说林向东好事将近,大家都为大舅和大舅妈感到开心。
  林向东眼看都快三十了,个人问题一直没解决,始终是两人的一块心病。
  “人家姑娘今天头一回上门,今天中午必须要好好招待下才行,正好,我们来的时候也带了东西,给添两样菜。”
  说着,林玉珍便招呼着几人把带的肉全部拿了出来。
  一样样掏出来,竟然堆满了一张大圆桌。
  林家在场几人看得是目瞪口呆。
  “怎么带了这么多肉过来?”
  “没多少,有些是我们亲家给准备的,有些是小顾和苒苒提前买肉腌制的,还有景山从西北带回来的,随便凑凑就这么多了。”
  江爱玲和苏清苒也笑道:“大舅妈,晌午厨房就交给我们,到时候你只管招待准儿媳就行了。”
  林小梅和顾晓蕾也随即附和,“还有我们,也能给帮忙打打下手。”
  大舅妈原本正为中午这一顿发愁,全家一年的肉票大半都攒了下来舍不得用,这次得知玉珍一大家和向东要回来,全部的肉票都换成了肉。
  林严松凌晨天不亮就开始排队。
  怕不够,每个人又找同事和邻居去借了肉票。
  即便这样,扣除明天给两人办喜酒要用的肉票,剩下买来的肉还是远远不够。
  没想到,她们竟然从宁城背来了这么多。
  “那行,今天中午先在家吃一顿,等明天中午咱们再下饭店,给小顾和苒苒摆桌喜酒,顺便给大家接风洗尘。”
  苏景山和林玉珍也正有此意,“一会吃完饭我们去订饭店。”
  林严松摆摆手,“不用去了,那天接到你们的电话,我就立马去春风大酒楼定好了包间。
  不过咱们事先说好,这顿饭在兴城,理应由我们来请。”
  林玉珍早就准备好了酒宴的钱,说什么也不肯。
  大舅妈也很坚持,“上次苒苒和小顾过来帮了那么大的忙,我和她舅舅说什么也要替他们摆一桌,你们就别管了。”
  阿公阿婆也是这个意思,便劝女儿女婿不要再推辞了。
  苏景山和林玉珍见状,只好答应下来。
  吃完早饭,顾逍和苏振华准备拎着行李先去招待所安排住宿的地方。
  这次来得人多,再加上向东两人来回来了,肯定是住不下的。
  冬天打地铺也不现实,于是便决定先去把招待所定下来。
  好在住得也不远,出了巷口,外面古镇上就有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