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句穷家富路,让三个人成功闭上了嘴。
到了出发这天,全村人都提前过来给三人送行。
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开始掉泪。
苏清苒不喜欢这么伤感的场面,朝着众人宽慰起来。
“这里还是我们的家,以后暑假和寒假都会回来的。”
顾晓蕾也附和,“没错,到了沪城,我们还是会继续帮大家一起搞副业。
我哥反正在沪城也没什么事,让他配合着大家伙,去百货大楼跑跑业务,你就当我们是出差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顾逍会跟着过去,只以为他是说笑的,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上次顾逍说要在沪城办个什么向阳山驻沪办,是不是真的?”
顾逍半开玩笑道:“当然是真的,往后我就给大家当联络员,你们负责生产,我就负责跑业务,做售后,有什么商机及时反馈回来。”
大家听完都乐了,“那感情好,咱们向阳山在沪城都有办事处了!好多大厂都没有呢。”
大队长也早就默认了这一提议。
儿子去沪城,不给他安排点事情做,怕他会乱来。
再说,一个闲杂人等在那也不好听,干脆就答应让他在那干个联络员。
反正一天也就十个工分,还能帮着接接货,跑跑客户。
十个工分花得不亏。
剩下的,能不能吃上饭,就靠他自己的本事了。
顾逍去沪城成立办事处的事让大家都很意外和惊喜,也分散了注意力,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伤心。
今天是郭四海三人开拖拉机进城。
这段时间,三人被顾逍逼着去考了驾驶证。
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原来逍哥早就想好要离开了。
三个大男人也免不了多愁善感,“逍哥,你这一走,我们三个可怎么办?”
顾逍想了想,“你们先消停段时间,还想做小生意的话就尽量注意点安全,等我在沪城那边安定下来,再联系你们。”
三人答应下来,“放心吧,你们不在这段时间,我们会守好村子的。”
三人一路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苏家人都已经等在了火车站门口。
见他们过来,连忙帮着卸行李,“东西可都带够了?”
“带够了!什么都不缺,放心吧!”
该说的话其实早就已经说了很多遍。
但是几人还是忍不住唠叨起来,“到了兴城以后来个电话报个平安。
沪城那边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说,你爸在沪城也有朋友,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要怕开口。
还有,租房子一定要在学校附近找,最重要的是安全,不要怕贵。”
叮嘱完,又把提前准备好的吃食给递了过来。
“刚煮好的饺子,带着路上吃。”
“知道了,爸妈,大哥大嫂,你们都保重身体!
南星,你也要乖乖听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话,有时间我会常打电话回来的!”
三人被大家送上了火车,一直等火车开远,这才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次,三人坐的是中午的车,晚上到。
都是年轻人,就没有刻意买卧铺。
临近傍晚,苏清苒这才把家里人送来的包袱打开。
哪知道一打开,饭盒和饭盒之间还放了一张信封。
打开一看,里面是家里人放的钱和票,顿时鼻子一酸,连忙收了起来。
天黑之后,列车长在车厢里走动,来回巡车。
看到三人后也是一脸的意外,“没想到又在这趟车上碰到你们了,好久不见,这次是去兴城还是去沪城?”
顾逍笑道:“赵车长好,这次我们先去兴城,不过过几天还要去沪城报到,她们俩考上了沪城的申大。”
听说两人考上申大,赵车长很是震惊。
“真厉害,申大可是沪城最好的大学,以后寒暑假回来,有什么要帮忙的尽快来找我。”
几人寒暄了两句,赵车长这才继续往前去巡车厢。
深夜,火车在兴城停下。
林向南和林小梅早已等在了出站口。
苏清苒三人快步走了过去,“不是不让你们来接吗?我们本来打算就在附近凑合一晚,等天亮再过去。”
林向南笑道:“火车站离家又不远,哪能让你们在外面住。”
说着就随手接过行李放在自行车上,一起推着往家里走。
房间都是提前收拾安排好了的,顾逍先跟着林向南睡。
苏清苒和顾晓蕾跟着林小梅挤一个屋子。
到了家,两人问他们饿不饿?
“火车上都吃过了,明天向南哥还要早起跑车,都赶紧去睡吧。”
说着,几人便胡乱简单收拾了下,倒头休息。
第379章 租房难
在兴城安顿下来之后,顾逍便开始跟着林向南往返沪城。
早出晚归,趁着中间在沪城停顿的时间,到处开始打听看房。
这段时间,林向南在沪城汽车站那边也认识了不少熟人,在他们的介绍下,两人也看不少的地方。
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在寸土寸金的沪城,想租个满意的房子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他们这种刚刚从外地过来、还没有正式单位的。
条件最差的就是棚户区,里面到处都是简易搭建的小房子,低矮狭窄,人员密集。
好一点的就是石库门式的弄堂,只不过因为住房紧张,原本该是独门独栋的三层,现在里面大多拼住了四五户人家,毫无私密性可言。
租的话一般只能租到一间亭子间,租金只要几块钱,可是十来个平方是肯定住不下。
而且老式弄堂里连个厕所也没有。
回来后,顾逍忍不住和苏清苒细数看房时遇到的那些哭笑不得的情况。
之前几次去沪城,都被它繁华的外表吸引,没想到深入了解后,也有这么多心酸和无奈。
苏清苒边听边苦笑着点头。
其实现在的情况还算好的,等到明年知青返乡的政策下来,会有一大批知青返回沪城。
到时候,住房问题只会更紧张。
她记得上一世的八十年代初,沪城的住房问题屡屡登上报纸,人均只有四五个平方左右。
当时还有文章说,沪城在经济税收、出口总值和工业产值等等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然而人均居住面积却是倒数第一。
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等到八十年代末,房改、商品楼房、江东新区的建设等等,会让沪城焕发一波又一波的生机。
苏清苒知道租房是个头疼的事,便主动提议要和他一块去看。
顾逍不肯,“来回跑挺累的,还是我先去看,有个差不多合适的,再带你过去看看。”
苏清苒想了想,“要不然咱们找高科长帮忙打听下吧?他在沪城人脉广,说不定能打听到什么合适的房子出租呢?”
顾逍想想也好,毕竟是有生意往来,别人得知是他推荐的,应该会更信任。
“那行,我现在就去给高科长打个电话问问。”
高盛辉之前已经通过电话得知苏清苒和顾晓蕾考上申大的事,还给两人道了喜。
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
更没想到的是,顾逍也真的跟来了。
“我早就说嘛,以你们的能力在山区蛰伏实在是太可惜了,小顾来沪绝对是明智的选择,以后一定大有可为,欢迎欢迎。”
得知两人在找房子,他一口爽快答应下来。
“我先帮着打听打听,有合适的和你们说,对了,你们是什么要求?”
顾逍连忙把要求说了,“离申大近一点,最好能稍微宽敞点。
如果一定要合租,最好不要超过两户,再多就挤了。”
高盛辉表示明白,挂完电话就开始帮着打听起来。
第二天中午,两人就接到了高盛辉的电话。
“小洋房行不行?那地方虽然不在申大附近,但是有直达的公交车,也就三站路,也算方便。”
两人被吓了一跳,“小洋房?”
这点距离倒是没什么,而且学校附近的房子已经差不多被顾逍看了个遍,的确没什么合适的。
三站路也可以接受。
只不过,两人之前可都没敢打过小洋房的主意。
高盛辉开口解释,“这处小洋房之前被别的单位‘借用’了,三个月前才刚归还回来。
现在里面只住了房主一个人,老先生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收拾,现在就住在一层,打算把二楼给租出去。
但有个情况要提前和你们说清楚,这位老先生他,之前是个资本家。”
苏清苒和顾逍微微一愣,“那既然现在已经归还,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高盛辉肯定是点了点头,“没错,其实他之前也是受牵连,现在问题都已经弄明白了,否则也不会还回来。”
到了出发这天,全村人都提前过来给三人送行。
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开始掉泪。
苏清苒不喜欢这么伤感的场面,朝着众人宽慰起来。
“这里还是我们的家,以后暑假和寒假都会回来的。”
顾晓蕾也附和,“没错,到了沪城,我们还是会继续帮大家一起搞副业。
我哥反正在沪城也没什么事,让他配合着大家伙,去百货大楼跑跑业务,你就当我们是出差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顾逍会跟着过去,只以为他是说笑的,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上次顾逍说要在沪城办个什么向阳山驻沪办,是不是真的?”
顾逍半开玩笑道:“当然是真的,往后我就给大家当联络员,你们负责生产,我就负责跑业务,做售后,有什么商机及时反馈回来。”
大家听完都乐了,“那感情好,咱们向阳山在沪城都有办事处了!好多大厂都没有呢。”
大队长也早就默认了这一提议。
儿子去沪城,不给他安排点事情做,怕他会乱来。
再说,一个闲杂人等在那也不好听,干脆就答应让他在那干个联络员。
反正一天也就十个工分,还能帮着接接货,跑跑客户。
十个工分花得不亏。
剩下的,能不能吃上饭,就靠他自己的本事了。
顾逍去沪城成立办事处的事让大家都很意外和惊喜,也分散了注意力,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伤心。
今天是郭四海三人开拖拉机进城。
这段时间,三人被顾逍逼着去考了驾驶证。
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原来逍哥早就想好要离开了。
三个大男人也免不了多愁善感,“逍哥,你这一走,我们三个可怎么办?”
顾逍想了想,“你们先消停段时间,还想做小生意的话就尽量注意点安全,等我在沪城那边安定下来,再联系你们。”
三人答应下来,“放心吧,你们不在这段时间,我们会守好村子的。”
三人一路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苏家人都已经等在了火车站门口。
见他们过来,连忙帮着卸行李,“东西可都带够了?”
“带够了!什么都不缺,放心吧!”
该说的话其实早就已经说了很多遍。
但是几人还是忍不住唠叨起来,“到了兴城以后来个电话报个平安。
沪城那边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说,你爸在沪城也有朋友,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要怕开口。
还有,租房子一定要在学校附近找,最重要的是安全,不要怕贵。”
叮嘱完,又把提前准备好的吃食给递了过来。
“刚煮好的饺子,带着路上吃。”
“知道了,爸妈,大哥大嫂,你们都保重身体!
南星,你也要乖乖听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话,有时间我会常打电话回来的!”
三人被大家送上了火车,一直等火车开远,这才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次,三人坐的是中午的车,晚上到。
都是年轻人,就没有刻意买卧铺。
临近傍晚,苏清苒这才把家里人送来的包袱打开。
哪知道一打开,饭盒和饭盒之间还放了一张信封。
打开一看,里面是家里人放的钱和票,顿时鼻子一酸,连忙收了起来。
天黑之后,列车长在车厢里走动,来回巡车。
看到三人后也是一脸的意外,“没想到又在这趟车上碰到你们了,好久不见,这次是去兴城还是去沪城?”
顾逍笑道:“赵车长好,这次我们先去兴城,不过过几天还要去沪城报到,她们俩考上了沪城的申大。”
听说两人考上申大,赵车长很是震惊。
“真厉害,申大可是沪城最好的大学,以后寒暑假回来,有什么要帮忙的尽快来找我。”
几人寒暄了两句,赵车长这才继续往前去巡车厢。
深夜,火车在兴城停下。
林向南和林小梅早已等在了出站口。
苏清苒三人快步走了过去,“不是不让你们来接吗?我们本来打算就在附近凑合一晚,等天亮再过去。”
林向南笑道:“火车站离家又不远,哪能让你们在外面住。”
说着就随手接过行李放在自行车上,一起推着往家里走。
房间都是提前收拾安排好了的,顾逍先跟着林向南睡。
苏清苒和顾晓蕾跟着林小梅挤一个屋子。
到了家,两人问他们饿不饿?
“火车上都吃过了,明天向南哥还要早起跑车,都赶紧去睡吧。”
说着,几人便胡乱简单收拾了下,倒头休息。
第379章 租房难
在兴城安顿下来之后,顾逍便开始跟着林向南往返沪城。
早出晚归,趁着中间在沪城停顿的时间,到处开始打听看房。
这段时间,林向南在沪城汽车站那边也认识了不少熟人,在他们的介绍下,两人也看不少的地方。
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在寸土寸金的沪城,想租个满意的房子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他们这种刚刚从外地过来、还没有正式单位的。
条件最差的就是棚户区,里面到处都是简易搭建的小房子,低矮狭窄,人员密集。
好一点的就是石库门式的弄堂,只不过因为住房紧张,原本该是独门独栋的三层,现在里面大多拼住了四五户人家,毫无私密性可言。
租的话一般只能租到一间亭子间,租金只要几块钱,可是十来个平方是肯定住不下。
而且老式弄堂里连个厕所也没有。
回来后,顾逍忍不住和苏清苒细数看房时遇到的那些哭笑不得的情况。
之前几次去沪城,都被它繁华的外表吸引,没想到深入了解后,也有这么多心酸和无奈。
苏清苒边听边苦笑着点头。
其实现在的情况还算好的,等到明年知青返乡的政策下来,会有一大批知青返回沪城。
到时候,住房问题只会更紧张。
她记得上一世的八十年代初,沪城的住房问题屡屡登上报纸,人均只有四五个平方左右。
当时还有文章说,沪城在经济税收、出口总值和工业产值等等方面都是全国第一。
然而人均居住面积却是倒数第一。
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等到八十年代末,房改、商品楼房、江东新区的建设等等,会让沪城焕发一波又一波的生机。
苏清苒知道租房是个头疼的事,便主动提议要和他一块去看。
顾逍不肯,“来回跑挺累的,还是我先去看,有个差不多合适的,再带你过去看看。”
苏清苒想了想,“要不然咱们找高科长帮忙打听下吧?他在沪城人脉广,说不定能打听到什么合适的房子出租呢?”
顾逍想想也好,毕竟是有生意往来,别人得知是他推荐的,应该会更信任。
“那行,我现在就去给高科长打个电话问问。”
高盛辉之前已经通过电话得知苏清苒和顾晓蕾考上申大的事,还给两人道了喜。
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
更没想到的是,顾逍也真的跟来了。
“我早就说嘛,以你们的能力在山区蛰伏实在是太可惜了,小顾来沪绝对是明智的选择,以后一定大有可为,欢迎欢迎。”
得知两人在找房子,他一口爽快答应下来。
“我先帮着打听打听,有合适的和你们说,对了,你们是什么要求?”
顾逍连忙把要求说了,“离申大近一点,最好能稍微宽敞点。
如果一定要合租,最好不要超过两户,再多就挤了。”
高盛辉表示明白,挂完电话就开始帮着打听起来。
第二天中午,两人就接到了高盛辉的电话。
“小洋房行不行?那地方虽然不在申大附近,但是有直达的公交车,也就三站路,也算方便。”
两人被吓了一跳,“小洋房?”
这点距离倒是没什么,而且学校附近的房子已经差不多被顾逍看了个遍,的确没什么合适的。
三站路也可以接受。
只不过,两人之前可都没敢打过小洋房的主意。
高盛辉开口解释,“这处小洋房之前被别的单位‘借用’了,三个月前才刚归还回来。
现在里面只住了房主一个人,老先生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收拾,现在就住在一层,打算把二楼给租出去。
但有个情况要提前和你们说清楚,这位老先生他,之前是个资本家。”
苏清苒和顾逍微微一愣,“那既然现在已经归还,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高盛辉肯定是点了点头,“没错,其实他之前也是受牵连,现在问题都已经弄明白了,否则也不会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