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可是沪城那边租房太贵,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好说歹说,把人接到了宁城,租了一间房子让她住下,并承诺以后每个月都会打钱回来。
  这才算是得到了片刻的消停。
  他想不通,上辈子母亲明明很善解人意,事事都顺着他,怎么这一世会变得这么难缠不堪?
  难不成上辈子都是装出来的?
  那时苏清苒说他妈的不堪,他还以为是她没事找事。
  现在......他甚至都有些后悔之前答应带她去沪城享福了。
  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段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研究横轴流水联合收割机上,再过几个月,一定能赶在羊交会之前研制成功。
  这些年,国内的收割机技术还不成熟,普及率也很低下。
  上辈子是到了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了新技术,这才有所突破。
  所幸,那些技术他现在还记得大部分。
  只要成功研制出新款联合收割机,就一定能在羊交会上大放光彩。
  到时候,不愁他没机会出人头地。
  时间一晃到了下半年。
  羊交会正式开始的时间是十月中旬。
  持续的时间足足有二十天之久。
  在这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外国人想来一次华国是十分的不容易。
  难得来一趟,肯定是要尽可能多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和商机,收获满满后才回国。
  而且,现在国内和国外平时交流起来也不像后世那么简单。
  主要依靠是的电报和传真,就连国际长途都没机会打。
  更何况,平时企业压根不能直接和外商联系,都是通过外贸部下属的外贸进出口公司。
  这是极其难得的一次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
  沪城申大这边,这次的翻译小组依旧是由王萍老师带队。
  除了苏清苒宿舍四人,另外还加了一位外语系的女同学叫陈娟,共计六人。
  六个人去羊城的住宿和吃饭都是由组委会协调统一安排的。
  费用也由大会承担,不仅如此,二十天结束后还会有一笔不菲的报酬。
  但参展商这边的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今年是第一次引进轻工业产品,参展商的规模也比往年翻了翻。
  大会无力负担参展商的吃住问题,一律全靠自己解决。
  来参展的人一下子多了不少,但羊城的基础建设却没办法这么快地反应过来。
  展馆周边的招待所和宾馆本就紧张,现在更是统一管理,优先给千里迢迢前来观展的外宾。
  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接待外宾的翻译人员、主办方、展馆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等等。
  这些都是能保证展会顺利召开的前提条件。
  至于参展商,就只能自己另外想办法了。
  周开诚得知这个消息后,早早地和省城那边取得了联系。
  通常情况,为了方便安排,一个省会组成一个团一起出发。
  然而这一次,省内获得去羊交会资格的企业并不多。
  省城那边费了好大的劲,才为省城当地的机械厂和纺织厂取得了一次参加的机会。
  宁城这边,他们是自己向京市外贸部争取的,并没有通过省城。
  所以一开始,省里也并没有强行组团的打算。
  现在听说宁城那边询问住宿的问题,便把省城这边的安排说了。
  “我们在羊城郊外找了一家招待所,有直达的公交车可以往返展馆,单趟差不多要坐四十分钟,已经算是很方便的了。”
  孙厂长和肖厂长听后都差点崩溃。
  四十分钟只是平时的时间。
  展会期间,展馆周围的路肯定会堵车,这样每天光是花在坐车上面就要两个小时。
  要是坚持个三五天也就罢了。
  现在可是二十天,白天在展馆累,早晚还要挤公交。
  年轻人还好说,老骨头真的怕折腾。
  苏清苒听说了情况,便起了让他们在展馆旁边租房的打算。
  今年年初开始,陆陆续续有不少外来人开始往羊城涌去。
  羊城的房子也一日比一日紧张起来。
  对外地人来说,想要去羊城租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她们却有万能的黄志强黄大哥。
  苏清苒和顾逍把电话打给了黄志强,对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此事。
  “之前我媳妇孩子住的那一片平房,你们也是去过的,安全肯定是安全的。
  那边都是当地人的私房,环境一般般,但好在离火车站和展馆都很近。”
  说着,又问苏清苒一共有多少人。
  这一趟,食品厂的孙厂长带了一名技术和一名销售,肖厂长也是如此。
  一共六人,二十天可以轮换着去。
  周开诚暂时走不开,打算等后面看情况再说。
  黄志强挂完电话之后,没多久又重新打了过来。
  “还真有一处,是一厅两房,只要把客厅稍微收拾改一下,就能成为三个房间。
  院子还有做饭厨房可以做饭,去展馆只要步行就能到了。
  原本房东都准备租出去了,你们要是想要,尽早和我说。
  这边长租的话大概是十块到十五块,但你们只租一个月,对方开口要二十块。”
  苏清苒连忙答应下来。
  就算他们不要,等郭四海他们来了羊城,暂时落脚住一下,也比去外面住招待所划算。
  第434章 样品出问题
  挂完电话,苏清苒便直接把电话打去了宁城。
  彼时孙厂长和肖厂长都在周开诚的办公室,一起商量去参展的细节问题,恰好就收到了苏清苒的电话。
  周开诚直接把苏清苒找到房子的事告诉了两人。
  孙厂长和肖厂长立马喜出望外,“这可太好了,只要不用来回倒腾坐车,条件差一点也没关系。”
  他们六个人如果住招待所的话,要开三间房间。
  即便是在郊区,招待所一晚的价格也要三块钱,一天下来就是九块。
  再加上提前过去布展准备,二十多天下来房费怎么也要两百多块钱。
  这趟去羊城,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六人都提前买的是硬座。
  现在不光是住宿费能省下一大笔,听说租房的地方还能做饭,到时候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又能省下不少的餐费。
  两人都满意极了。
  周开诚也在电话里连连向苏清苒道谢,“难为你人在沪城,还惦记着家里这些人的住宿问题。
  羊城那边租房不容易,你们肯定也费了不少心思才租到的吧?”
  苏清苒没有和他们解释太多里面的弯弯绕绕,“主要是顾逍,他最近经常跑羊城的线路,托那边的朋友给帮忙找的。”
  展会日期临近,孙厂长和肖厂长准备带队出发。
  苏清苒一行六人比他们出发得更早一些,过去后还要接受统一的培训。
  不同于上次在京市身居后方,这次她们可都是要冲在前面直接和外商面对面。
  她们的业务水平,不光代表了身后的大学,更是华国的脸面。
  除了要培训和外商的沟通技巧,还有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
  还有这次展商的基本产品资料,都要提前了解熟悉。
  必要时,还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提前翻译出来。
  这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术语。
  几天培训下来,大家终于渐渐有了些信心。
  苏清苒和顾晓蕾、以及林小梅三人分到了一个小组,主要负责食品区这边的翻译工作。
  正好,她们暑假的时候帮着食品厂做了不少前期的准备,还算比较得心应手。
  看看时间,估摸着孙厂长和肖厂长应该要下火车了,这才连忙和王萍老师请了假,一起去火车站接应几人。
  三人赶到时,正好赶上大批刚下火车的人往出站口涌出来。
  顾晓蕾眼尖地看到了人群中的肖厂长和孙厂长,连忙朝着两人招手。
  除了宁城前来参加展会的六人,他们身边还跟着从省城机械厂和纺织厂来的一队人马。
  这些人苏清苒直接去省城开会的时候也是见过面的,只是不怎么熟悉。
  便礼貌上前和对方打了招呼。
  对方也笑意盈盈地回了过来。
  “好久不见啊,小苏,听说你们宁城这次能顺利拿到展位,还多亏了你帮忙争取?
  一开始我们省里这些工厂都压根不知道你们申请到了摊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跳过省里,直接找外贸部拿到的。
  外贸部亲自关照,你们这次分的摊位肯定还不错吧!”
  苏清苒自然要谦虚两句,“机缘巧合有那么个机会罢了,一开始我们也不敢相信能顺利拿到,所以就没敢声张。
  谁知道我们食品厂和塑料厂的产品竟然顺利获得了外贸部的认同,这才总算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