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也不知大太太的心怎能这般狠?
明月还是不想亲娘夹在中间难做,使劲儿摇摇头。
她那点心眼子,周氏怎会瞧不出。
索性冲着闺女的背影吩咐:“去告诉大姑娘,若不嫌弃便由我陪你们去。大嫂既然病中,我代她赴宴一趟,还能吃了我不成?”
……
大太太气得攥紧了帕子。
她尚在装病,只得眼睁睁看着三弟妹出马,带了两个丫头去赴宴。
马车上,明月悄悄透过竹帘望了会儿,见大房的下人回去了,才算松一口气。
她今日倒没在着装打扮上偷懒,穿了件团花衫,绣荷裙,外头罩上浅绛色的织锦褙子,俏丽得紧。再打量明泽,黛蓝罗缎褙子底下,露出一角鹅黄牡丹裙,就更添几分端庄明艳来。
三太太呢,穿着姑娘们不爱用的檀紫色暗纹料子,因气质出众,越发显得贵气。
明月嘴巴甜,笑嘻嘻夸了姐姐又夸娘。
三太太无奈点了点她额角,笑着骂一句“油嘴”,又叫明泽莫跟她学坏了。
虞明泽望着这对母女,满是艳羡道:“怎么会呢,五妹妹珍贵之处,正是这些细微的闪光点。三叔母一定费了很大心思,才保留下她这些独特温暖之处吧?”
三太太诧异片刻:“也就只有你会夸她,难怪明月这丫头乐意粘着你。”
又笑着叹了句:“大姑娘似乎与从前不同了。”
的确是彻头彻尾的不同了。
虞明泽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转了个话题,向三太太道谢。
“我猜五妹妹知晓此事,定会请三叔母来帮我,这才故意没告诉她。不成想,还是传到您耳朵里了。三叔母爱护晚辈之心,明泽受益匪浅。往后,三叔母和五妹妹若有什么难处,也莫要与我见外才好。”
……
马车摇摇晃晃,约莫两刻钟,便到了车骑将军府。
这地方原本是前朝大将旧宅,太祖命人修缮扩建之后,改成了如今的车骑府,是个足四路六进的大宅院。
明月一行人在照壁前下了马车,便瞧见主人家已经在大门处迎着,来往宾客众多。
车骑将军姓崔,今日定亲的便是他与夫人唯一的女儿,闺名唤作崔元真。
这崔家姑娘可是出了名的野。
只因车骑府内自设军府,她打小便跟随副将骑马射箭长大,学不来半点官家小姐该会的“花把式”。
就连这门亲事,都是崔大姑娘自己相中的呢。
明月听了一耳朵八卦,对这崔大姑娘倒有几分好奇起来。
进了大门,转过轿厅,便是崔家今日特意设的大戏台。明月几人被丫鬟引着,坐到了女宾观戏处,男宾们则统一走西路。除过专门的观戏处,往后还设有男厅、女厅等着开宴,另有两处花园和一座跑马场供宾客消遣。
虞明月对戏文没什么兴趣,听了一会儿眼皮就要阖上。
明泽附耳道:“那边有个花园,供女眷们游玩取乐的。听闻车骑府内自设军府,往西还有马场,你若无聊了便去瞧瞧?”
明月有些意动,捏着明泽的袖子摇晃着:“大姐姐同我一道去吗?”
虞明泽还就吃妹妹这一套。
三太太瞧着好笑,放行道:“你们姊妹好不容易出来,去玩吧。莫要跑远了,待会儿开宴又寻不见人。”
明月压低声音,兴冲冲应一嗓子,便拉着明泽奔出去。
西花园占地甚广,西南侧则圈出一片晒谷场。隔着晒谷场,便能瞧见马场上快马飞驰。
明月长这么大,还没机会学骑马。
她捏着大姐姐的褙子一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马儿,眼神里满是好奇和跃跃欲试。
虞明泽瞧着妹妹这副模样,不免心软,问:“想过去瞧瞧吗?”
明月又往场上多瞧了两眼。
今日人多,各家贵女小爷们混在其中赛马骑射,热闹极了。可人多是非就多,虞家近日因养女之事惹眼的很,还是不要生出事端。
她正要摇头,却被明泽一把拽着往马场去。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不论明汐能不能立起来,咱们姊妹都不要因此困住自己了。”
这话才说完,就迎面碰上了薛尚书家的大姑娘和几个手帕交。
薛尚书的小儿子,前些日子才被虞明瑾打伤那位,现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呢。这样算来,两家也算是结了梁子。
薛大姑娘怜爱幼弟,又一贯瞧不上虞明泽在建康的声名外显,说话自然夹枪带棒的,格外刻薄。
“哟,这不是咱们建康城的大才女嘛。听说你没选上女官,公主伴读也没捞上,就连皇后殿下格外开恩,要收个虞家姑娘做养女,竟也被妹妹抢了去。”
“莫不是你弟弟打了人,报应在你这个姐姐身上了?”
薛大姑娘说完,身边几个手帕交便应和笑出声来。
虞明泽冷冷瞧着,正欲开口,身侧的明月忽然上前两步,将她挡在后头。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装扮得娇俏可人的,这会子开口却是一张不饶人的嘴:“大姐姐,这天越来越热,送走春风,又迎来了春竹。”
“还是足足五头。”
对面几个姑娘一脸莫名其妙的,显然还没反应过来被骂了。
虞明泽只好侧身掩着脸笑起来。
马场边,有个年轻男子也跟着笑了。
明月回头怒目而视。
也不知是哪家的小爷,穿一身银白云纹的圆领袍衫,腰系革带,脚蹬皮靴,衬得劲腰长腿,连带那张看不分明的脸都帅了三分。
不过,他身下的马儿一跑起来,怎么还是个顺拐?
第6章
那匹马儿通体乌黑,四蹄踏雪,小跑着呼啸而过,奔出了一种手忙脚乱的气势汹汹。
虞明月瞧着好玩,也没留意马上那人到底什么模样。
另一头,薛大姑娘率先反应过来,气急败坏嚷道:“你竟然敢骂我?”
明月一脸无辜又委屈:“我们虞家如今的确不比从前,但也算得清明正气,薛大姑娘怎可如此污蔑。莫不是,还为先前那档子事记恨着?”
薛家小爷当初是酒壮怂人胆,对虞明瑾房里的丫头动手动脚,自然理亏。这事儿闹得薛尚书也没脸,将儿子一顿好揍,又上门与虞家道歉赔礼,姿态放的很低。
也正是因此,逼得程氏书塾不得不两头重罚,将亲外孙暂且赶回家去。
这件事闹的,两家都不痛快。
薛大姑娘怕旧事重提丢了脸面,又会被父亲责骂,索性咬咬牙否认了。
明月又轻笑疑问:“那倒是怪了,我不过是觉着天儿热叹一句,姑娘怎么就恼了?先前对我大姐姐说话也是夹枪带棒的,总不至于是嫉妒大姐姐美貌才德。莫非,我们姊妹才来,就有哪处得罪了姑娘?”
薛大姑娘咬着唇,一时被气得说不上话来。
她那手帕交见不得好友受委屈,气哄哄回一句:“从前倒是不知,太傅府上还有这么一位巧舌如簧的姑娘。”
明月笑眯眯:“那你如今知晓了?”
“哼,没点旁的本事,只知耍嘴皮子罢了……”有人嘟囔一嘴。
虞明月笑笑,安抚地拍了拍明泽手背,示意她能处理这点小事。
马场搭围棚时剩了一些青砖,就堆放在身后。
这东西虽然唤做青砖,却与后世有极大不同,多是一些泥质的灰陶砖瓦,块头又小,掂在手里份量轻多了。
虞明月挑了四五块砖摞起来,单手举着就轻松踱步到了薛大姑娘她们面前。
贵女们哪里见过这阵仗,懵了半晌,才打着磕巴问:“你、你做什么!”
“不是好奇,我还有些什么本事吗?”明月笑道,“我这个人力气倒还不小,薛大姑娘若不信,也可以与我掰腕子试试?”
薛大姑娘哪里敢。
嘴巴上占不到半点便宜,气力上更是被恐吓一番,她不敢再多言,交换眼神,带着几个手帕交走了。
这时候再看跑马拉弓,便失了几分意趣。
明月皱皱鼻子,将捡来的青砖丢了大半,只留下一块儿揣在身上,这才挽着虞明泽往回走。
“老话果然错不了:这男子对女子有偏见,多半是因为得不到;而女子对女子有偏见,则是因为做不到。唉,一个个的眼睛都长在别人身上,真不叫人省心。”
看到五妹妹蹙着一张小脸,老人家似的摇头斥责,明泽忍不住露齿笑起来。
她甚少在外人面前这般放肆。肆意地、竭力地与同辈笑闹一场,似乎已经是上辈子幼时的事情了。
算起来,这两世相加,还是头一次有人站在她身前相护。
原来,被人呵护竟是这般暖和吗?
虞明泽笑着用帕子沾去眼角的泪,亲昵点了点明月的额头,道:“人小鬼大,成日里一套一套的,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老话。”
“大姐姐知道我的,自然都是话本子里学来的。”
明月还是不想亲娘夹在中间难做,使劲儿摇摇头。
她那点心眼子,周氏怎会瞧不出。
索性冲着闺女的背影吩咐:“去告诉大姑娘,若不嫌弃便由我陪你们去。大嫂既然病中,我代她赴宴一趟,还能吃了我不成?”
……
大太太气得攥紧了帕子。
她尚在装病,只得眼睁睁看着三弟妹出马,带了两个丫头去赴宴。
马车上,明月悄悄透过竹帘望了会儿,见大房的下人回去了,才算松一口气。
她今日倒没在着装打扮上偷懒,穿了件团花衫,绣荷裙,外头罩上浅绛色的织锦褙子,俏丽得紧。再打量明泽,黛蓝罗缎褙子底下,露出一角鹅黄牡丹裙,就更添几分端庄明艳来。
三太太呢,穿着姑娘们不爱用的檀紫色暗纹料子,因气质出众,越发显得贵气。
明月嘴巴甜,笑嘻嘻夸了姐姐又夸娘。
三太太无奈点了点她额角,笑着骂一句“油嘴”,又叫明泽莫跟她学坏了。
虞明泽望着这对母女,满是艳羡道:“怎么会呢,五妹妹珍贵之处,正是这些细微的闪光点。三叔母一定费了很大心思,才保留下她这些独特温暖之处吧?”
三太太诧异片刻:“也就只有你会夸她,难怪明月这丫头乐意粘着你。”
又笑着叹了句:“大姑娘似乎与从前不同了。”
的确是彻头彻尾的不同了。
虞明泽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转了个话题,向三太太道谢。
“我猜五妹妹知晓此事,定会请三叔母来帮我,这才故意没告诉她。不成想,还是传到您耳朵里了。三叔母爱护晚辈之心,明泽受益匪浅。往后,三叔母和五妹妹若有什么难处,也莫要与我见外才好。”
……
马车摇摇晃晃,约莫两刻钟,便到了车骑将军府。
这地方原本是前朝大将旧宅,太祖命人修缮扩建之后,改成了如今的车骑府,是个足四路六进的大宅院。
明月一行人在照壁前下了马车,便瞧见主人家已经在大门处迎着,来往宾客众多。
车骑将军姓崔,今日定亲的便是他与夫人唯一的女儿,闺名唤作崔元真。
这崔家姑娘可是出了名的野。
只因车骑府内自设军府,她打小便跟随副将骑马射箭长大,学不来半点官家小姐该会的“花把式”。
就连这门亲事,都是崔大姑娘自己相中的呢。
明月听了一耳朵八卦,对这崔大姑娘倒有几分好奇起来。
进了大门,转过轿厅,便是崔家今日特意设的大戏台。明月几人被丫鬟引着,坐到了女宾观戏处,男宾们则统一走西路。除过专门的观戏处,往后还设有男厅、女厅等着开宴,另有两处花园和一座跑马场供宾客消遣。
虞明月对戏文没什么兴趣,听了一会儿眼皮就要阖上。
明泽附耳道:“那边有个花园,供女眷们游玩取乐的。听闻车骑府内自设军府,往西还有马场,你若无聊了便去瞧瞧?”
明月有些意动,捏着明泽的袖子摇晃着:“大姐姐同我一道去吗?”
虞明泽还就吃妹妹这一套。
三太太瞧着好笑,放行道:“你们姊妹好不容易出来,去玩吧。莫要跑远了,待会儿开宴又寻不见人。”
明月压低声音,兴冲冲应一嗓子,便拉着明泽奔出去。
西花园占地甚广,西南侧则圈出一片晒谷场。隔着晒谷场,便能瞧见马场上快马飞驰。
明月长这么大,还没机会学骑马。
她捏着大姐姐的褙子一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马儿,眼神里满是好奇和跃跃欲试。
虞明泽瞧着妹妹这副模样,不免心软,问:“想过去瞧瞧吗?”
明月又往场上多瞧了两眼。
今日人多,各家贵女小爷们混在其中赛马骑射,热闹极了。可人多是非就多,虞家近日因养女之事惹眼的很,还是不要生出事端。
她正要摇头,却被明泽一把拽着往马场去。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不论明汐能不能立起来,咱们姊妹都不要因此困住自己了。”
这话才说完,就迎面碰上了薛尚书家的大姑娘和几个手帕交。
薛尚书的小儿子,前些日子才被虞明瑾打伤那位,现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呢。这样算来,两家也算是结了梁子。
薛大姑娘怜爱幼弟,又一贯瞧不上虞明泽在建康的声名外显,说话自然夹枪带棒的,格外刻薄。
“哟,这不是咱们建康城的大才女嘛。听说你没选上女官,公主伴读也没捞上,就连皇后殿下格外开恩,要收个虞家姑娘做养女,竟也被妹妹抢了去。”
“莫不是你弟弟打了人,报应在你这个姐姐身上了?”
薛大姑娘说完,身边几个手帕交便应和笑出声来。
虞明泽冷冷瞧着,正欲开口,身侧的明月忽然上前两步,将她挡在后头。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装扮得娇俏可人的,这会子开口却是一张不饶人的嘴:“大姐姐,这天越来越热,送走春风,又迎来了春竹。”
“还是足足五头。”
对面几个姑娘一脸莫名其妙的,显然还没反应过来被骂了。
虞明泽只好侧身掩着脸笑起来。
马场边,有个年轻男子也跟着笑了。
明月回头怒目而视。
也不知是哪家的小爷,穿一身银白云纹的圆领袍衫,腰系革带,脚蹬皮靴,衬得劲腰长腿,连带那张看不分明的脸都帅了三分。
不过,他身下的马儿一跑起来,怎么还是个顺拐?
第6章
那匹马儿通体乌黑,四蹄踏雪,小跑着呼啸而过,奔出了一种手忙脚乱的气势汹汹。
虞明月瞧着好玩,也没留意马上那人到底什么模样。
另一头,薛大姑娘率先反应过来,气急败坏嚷道:“你竟然敢骂我?”
明月一脸无辜又委屈:“我们虞家如今的确不比从前,但也算得清明正气,薛大姑娘怎可如此污蔑。莫不是,还为先前那档子事记恨着?”
薛家小爷当初是酒壮怂人胆,对虞明瑾房里的丫头动手动脚,自然理亏。这事儿闹得薛尚书也没脸,将儿子一顿好揍,又上门与虞家道歉赔礼,姿态放的很低。
也正是因此,逼得程氏书塾不得不两头重罚,将亲外孙暂且赶回家去。
这件事闹的,两家都不痛快。
薛大姑娘怕旧事重提丢了脸面,又会被父亲责骂,索性咬咬牙否认了。
明月又轻笑疑问:“那倒是怪了,我不过是觉着天儿热叹一句,姑娘怎么就恼了?先前对我大姐姐说话也是夹枪带棒的,总不至于是嫉妒大姐姐美貌才德。莫非,我们姊妹才来,就有哪处得罪了姑娘?”
薛大姑娘咬着唇,一时被气得说不上话来。
她那手帕交见不得好友受委屈,气哄哄回一句:“从前倒是不知,太傅府上还有这么一位巧舌如簧的姑娘。”
明月笑眯眯:“那你如今知晓了?”
“哼,没点旁的本事,只知耍嘴皮子罢了……”有人嘟囔一嘴。
虞明月笑笑,安抚地拍了拍明泽手背,示意她能处理这点小事。
马场搭围棚时剩了一些青砖,就堆放在身后。
这东西虽然唤做青砖,却与后世有极大不同,多是一些泥质的灰陶砖瓦,块头又小,掂在手里份量轻多了。
虞明月挑了四五块砖摞起来,单手举着就轻松踱步到了薛大姑娘她们面前。
贵女们哪里见过这阵仗,懵了半晌,才打着磕巴问:“你、你做什么!”
“不是好奇,我还有些什么本事吗?”明月笑道,“我这个人力气倒还不小,薛大姑娘若不信,也可以与我掰腕子试试?”
薛大姑娘哪里敢。
嘴巴上占不到半点便宜,气力上更是被恐吓一番,她不敢再多言,交换眼神,带着几个手帕交走了。
这时候再看跑马拉弓,便失了几分意趣。
明月皱皱鼻子,将捡来的青砖丢了大半,只留下一块儿揣在身上,这才挽着虞明泽往回走。
“老话果然错不了:这男子对女子有偏见,多半是因为得不到;而女子对女子有偏见,则是因为做不到。唉,一个个的眼睛都长在别人身上,真不叫人省心。”
看到五妹妹蹙着一张小脸,老人家似的摇头斥责,明泽忍不住露齿笑起来。
她甚少在外人面前这般放肆。肆意地、竭力地与同辈笑闹一场,似乎已经是上辈子幼时的事情了。
算起来,这两世相加,还是头一次有人站在她身前相护。
原来,被人呵护竟是这般暖和吗?
虞明泽笑着用帕子沾去眼角的泪,亲昵点了点明月的额头,道:“人小鬼大,成日里一套一套的,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老话。”
“大姐姐知道我的,自然都是话本子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