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她悄悄探出半个脑袋,一双神采飞扬的眼睛打量过去。比起大姐姐婚宴上的华服美饰,还是今日大气舒展的装扮更适合孟夫人。
威风的像个女将军一般。
孟夫人习武多年,一下子就留意到座屏后蛄蛹的小脑袋。
她微微弯起唇,也不戳破,继续道:“还有一事,望亲家太太见谅。”
“原本,请期之事该国公府择选婚期,与虞家商议后再定下的。可这段日子陛下身上不大好,总念叨着要小辈们多以喜事冲一冲。我怕,两个孩子的事,终究要交由太常寺手里择定吉日了。”
周氏垂眸,藏起满目无奈不舍:“夫人放心,这件事,我与老爷早有准备。”
与宁国公府的婚事,早已不单单是儿女亲事,而是党争站队。
若想明月安全些,还是早入国公府为宜。
……
三太太想是这么想的,可到了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还是起身来寻明月。
进了屋,就瞧见虞明月正抱着一匣子契书傻乐呵。
三太太气笑了,伸手戳了戳女儿眉心:“小钱串子!还没过门,就盯着世子的体己钱了,往后可还了得?”
虞明月顺势打个滚,扯着三太太坐在榻边,顺势搂上去:“男子赚了金银不上交,拿着做什么?狎妓赌钱吗?您将咱们虞家的老少爷们一个个拉出来瞧瞧,有哪个是会用钱过好日子的。”
周氏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
钱财不就是叫人过得更好的玩意儿,男人却大多没有这个本事。赶明儿,她也将老爷的私房钱收一收。
娘俩又聊了几句闲话,周氏瞧着女儿眉飞色舞的模样,忽然就释然笑起来。
明月比她以为的还要通透许多,是她多虑了。
当娘的总觉着孩子还没长大,不愿意撒手。如今瞧着,明月却是能飞在外头的。
周氏有几分伤感,别开眼,就要下了榻回屋去。
虞明月扑上来,从后头将周氏一个反扣,娘俩便一同躺平了。
明月才用了力气,小脸红扑扑的,笑弯了眼:“娘,好久没一起睡了,今晚搂着我给您讲鬼故事?”
周氏忍不住笑起来:“去,别胡闹,上回那个投井的叫我三五日没睡着觉。”
她嘴上说着,却伸开臂膀将女儿揽进怀中。
总归,她愿守着这方老巢。
……
次日一早,虞明月从美梦中醒来,周氏已经起身用早饭了。
祝嬷嬷拿鏊子煎了笋肉、鱼肉两样“夹儿”,又以应季的时蔬卷了两碟子春饼,搭配一小碗菌菇排骨粥,刚刚好。
虞明月爱吃春笋,这时节的嫩笋便更喜欢了。
周氏特意给她多留着两个笋肉夹儿。
母女俩正说笑着,严妈妈从外头进来,脸色不是很好:“太太,二房出事了。”
二房成日里摔摔打打,三房离得最近,早习惯了。可自从二姑娘三姑娘婚配东宫后,二老爷就改了性子,再没去外头拈花惹草,闹出是非来。
今儿这又是为的哪出啊?
严妈妈:“太太忘了,去年春末,二老爷养在外头那个有了身子,二太太无奈将人接回来照料。”
周氏记起这茬,隐隐察觉不妙。
原是昨夜那下女发动了,因只是个贱籍,二太太没扰着旁人,私下寻了郎中稳婆,折腾一夜,到底还是生下个女孩儿。
二老爷一听报讯,扭头便走了。
二太太听着孩子啼哭也是烦,恰逢那下女讨要姨娘名分,争执拉扯间,二太太的陪房就失手勒死了人。
再隔了半个时辰,二房竟传出消息,说那女婴体弱,也夭折了。
动静闹得太大,压根瞒不住下人院。
二太太略一合计,便打算将大伙儿都拉下水,解决这个大麻烦。
周氏听了始末,冷笑一声:“如今家里四个姑娘都许了王公,她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恃无恐了。”
尤其明月的婚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万不能出岔子。
“二房和家里头我去应付着,你立刻备马车去东海王府寻明泽。”周氏拉着女儿起身往外送,“记着,这件事你得和你大姐姐商议好了,站在一处。”
她将明月向外一推,气势骤然转变,带着严妈妈就往宁寿堂去。
“你派几个壮实的婆子去寻那女婴,想必还能留口气儿。我倒要看看,今日二房杀人弃婴,老太太还能和稀泥装不懂不成?若不给个说法,我三房便分出去单过!”
……
虞明月没套马车。
时间紧任务急,她只戴着幂篱,就往后院马厩寻了匹温驯的小马,直奔王府去。
虞明泽才过新婚,正与宁姑带着几个丫鬟熟悉府中庶务。听是妹妹来了,搁下手头的事情就往外迎。
明月喘匀了气儿,将事情一五一十讲完,又添一句:“娘让我跟大姐姐站一处。大姐姐,我站哪儿?”
明泽不免笑起来,知道妹妹这是在有意安抚。
她开始给明月分析:“那人虽是贱籍,却始终不是家生的奴婢出身。往日里,谁家若打死了奴仆,官府都要查清楚缘由才肯罢休,更不要说,这是个双身子的人了。二太太是想用几个高嫁姑娘的名声地位,来赌,老太太会保下她。”
这也是明月犯愁的地方。
她皮子厚倒无所谓,嫁不嫁谢二也都没差。
可大姐姐不一样。事情传扬出去,只怕他们夫妻俩腹背受敌。
正胡乱想着,明泽忽然柔和了眸子,轻声问:“若将事情闹大,你怕不怕?”
明月一怔,连连摇头:“我有什么可怕的。”
“世子那里也不怕?”
“若为旁人惹的事就要退婚,这般男儿,不嫁也罢。”
明泽听到答复,一脸欣慰和赞赏地看着妹妹:“好,你既不怕,那我们就借着此事,与二房四房切割分家吧。”
虞明月不是真傻的小姑娘,当即明白了明泽的意思。
她们不怕闹大,老太太却舍不得荣华,是万万不敢的。
以此要挟分家之后,再大的雷被人捅出来,也没有他们大房三房的事儿了。
明泽唤青锁取了纸笔,开始写书信。
“待会儿,你将我的手书带回去,想来祖母也不敢过分为难。”
“东院地界大,就让二房和四房带着祖母去过,咱们两家住西院。分家的事一经落定,就叫人尽快将界墙砌出来,原先留好的角门都封上,往后也不必走动了。”
说到这里,她停笔望过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虞明月狡黠笑着接话:“我知道,分家得闹大一些,最好敲敲砸砸摔摔打打,能叫左邻右舍都明白,咱们跟他们势不两立!”
只要脑子里想着钱财吃喝,这点戏,她还是能演的。
明泽被这直白又生动的描述逗得一乐,笔下不停,嘴上却话锋一转,提起了叫她忧心的亲事。
“听世子爷跟王爷说,陛下有意叫你二人今秋就完婚。”
五妹妹今秋也不满十五岁,谢二爷又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若真早早成了婚,可该如何是好?
虞明泽今日穿一件银朱抹胸,泥金绯罗褙子,底下是百迭裙,颇有几分从前未曾见过的轻盈妩媚之色。
就连蹙眉书信,都有种吸引人的韵味。
虞明月瞧了会儿,忽然贼兮兮偷笑起来。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七殿下那样羸弱的身子骨儿,竟还能跟大姐姐圆房?
啧啧,好励志的姐夫,感人泪下!
虞明泽写好了信,抬眸瞧见妹妹那副怪异模样,不禁又开始犯愁。
五妹妹年纪虽小,看的话本子却多。
可不要婚后将谢二带坏了去。
……
三个婆子从西角门出来,半张脸蒙着巾帕,鬼鬼祟祟追上了二太太的陪房。
她们太太说了,那刚出生的女婴八成还没死,救回来,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三房的主子们都是顶顶好的人,那宁国公府更是千年难遇的好姻缘。老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们这些个鸡犬生下的小鸡犬,可不就指着五姑娘一朝飞升,好跟去国公府过好日子呢。
一想到儿孙前途,婆子们个个打了鸡血似的。
二房那人没甚防备,急匆匆走到一户破败小院,推开门,就能听到里头微弱的婴儿哭声。
三个婆子掀了头巾冲上去,掐喉的掐喉,绑腿的绑腿,剩下那个直接将汗巾子团了团,塞到那陪房嘴里。
女娃娃还活着,只是才出生半日,就受了这许多磋磨,瞧着蔫儿的很。
如今虽是仲春,风里却还带着几分寒意。婆子们寻了几块棉布给裹上,抱在怀里就往府中赶。
才到门外,却被三五个丫头拦住。
打头的老妪自称是太子妃身边人,要她们将孩子交出来,必有重赏。
三个婆子面面相觑。
威风的像个女将军一般。
孟夫人习武多年,一下子就留意到座屏后蛄蛹的小脑袋。
她微微弯起唇,也不戳破,继续道:“还有一事,望亲家太太见谅。”
“原本,请期之事该国公府择选婚期,与虞家商议后再定下的。可这段日子陛下身上不大好,总念叨着要小辈们多以喜事冲一冲。我怕,两个孩子的事,终究要交由太常寺手里择定吉日了。”
周氏垂眸,藏起满目无奈不舍:“夫人放心,这件事,我与老爷早有准备。”
与宁国公府的婚事,早已不单单是儿女亲事,而是党争站队。
若想明月安全些,还是早入国公府为宜。
……
三太太想是这么想的,可到了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还是起身来寻明月。
进了屋,就瞧见虞明月正抱着一匣子契书傻乐呵。
三太太气笑了,伸手戳了戳女儿眉心:“小钱串子!还没过门,就盯着世子的体己钱了,往后可还了得?”
虞明月顺势打个滚,扯着三太太坐在榻边,顺势搂上去:“男子赚了金银不上交,拿着做什么?狎妓赌钱吗?您将咱们虞家的老少爷们一个个拉出来瞧瞧,有哪个是会用钱过好日子的。”
周氏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
钱财不就是叫人过得更好的玩意儿,男人却大多没有这个本事。赶明儿,她也将老爷的私房钱收一收。
娘俩又聊了几句闲话,周氏瞧着女儿眉飞色舞的模样,忽然就释然笑起来。
明月比她以为的还要通透许多,是她多虑了。
当娘的总觉着孩子还没长大,不愿意撒手。如今瞧着,明月却是能飞在外头的。
周氏有几分伤感,别开眼,就要下了榻回屋去。
虞明月扑上来,从后头将周氏一个反扣,娘俩便一同躺平了。
明月才用了力气,小脸红扑扑的,笑弯了眼:“娘,好久没一起睡了,今晚搂着我给您讲鬼故事?”
周氏忍不住笑起来:“去,别胡闹,上回那个投井的叫我三五日没睡着觉。”
她嘴上说着,却伸开臂膀将女儿揽进怀中。
总归,她愿守着这方老巢。
……
次日一早,虞明月从美梦中醒来,周氏已经起身用早饭了。
祝嬷嬷拿鏊子煎了笋肉、鱼肉两样“夹儿”,又以应季的时蔬卷了两碟子春饼,搭配一小碗菌菇排骨粥,刚刚好。
虞明月爱吃春笋,这时节的嫩笋便更喜欢了。
周氏特意给她多留着两个笋肉夹儿。
母女俩正说笑着,严妈妈从外头进来,脸色不是很好:“太太,二房出事了。”
二房成日里摔摔打打,三房离得最近,早习惯了。可自从二姑娘三姑娘婚配东宫后,二老爷就改了性子,再没去外头拈花惹草,闹出是非来。
今儿这又是为的哪出啊?
严妈妈:“太太忘了,去年春末,二老爷养在外头那个有了身子,二太太无奈将人接回来照料。”
周氏记起这茬,隐隐察觉不妙。
原是昨夜那下女发动了,因只是个贱籍,二太太没扰着旁人,私下寻了郎中稳婆,折腾一夜,到底还是生下个女孩儿。
二老爷一听报讯,扭头便走了。
二太太听着孩子啼哭也是烦,恰逢那下女讨要姨娘名分,争执拉扯间,二太太的陪房就失手勒死了人。
再隔了半个时辰,二房竟传出消息,说那女婴体弱,也夭折了。
动静闹得太大,压根瞒不住下人院。
二太太略一合计,便打算将大伙儿都拉下水,解决这个大麻烦。
周氏听了始末,冷笑一声:“如今家里四个姑娘都许了王公,她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恃无恐了。”
尤其明月的婚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万不能出岔子。
“二房和家里头我去应付着,你立刻备马车去东海王府寻明泽。”周氏拉着女儿起身往外送,“记着,这件事你得和你大姐姐商议好了,站在一处。”
她将明月向外一推,气势骤然转变,带着严妈妈就往宁寿堂去。
“你派几个壮实的婆子去寻那女婴,想必还能留口气儿。我倒要看看,今日二房杀人弃婴,老太太还能和稀泥装不懂不成?若不给个说法,我三房便分出去单过!”
……
虞明月没套马车。
时间紧任务急,她只戴着幂篱,就往后院马厩寻了匹温驯的小马,直奔王府去。
虞明泽才过新婚,正与宁姑带着几个丫鬟熟悉府中庶务。听是妹妹来了,搁下手头的事情就往外迎。
明月喘匀了气儿,将事情一五一十讲完,又添一句:“娘让我跟大姐姐站一处。大姐姐,我站哪儿?”
明泽不免笑起来,知道妹妹这是在有意安抚。
她开始给明月分析:“那人虽是贱籍,却始终不是家生的奴婢出身。往日里,谁家若打死了奴仆,官府都要查清楚缘由才肯罢休,更不要说,这是个双身子的人了。二太太是想用几个高嫁姑娘的名声地位,来赌,老太太会保下她。”
这也是明月犯愁的地方。
她皮子厚倒无所谓,嫁不嫁谢二也都没差。
可大姐姐不一样。事情传扬出去,只怕他们夫妻俩腹背受敌。
正胡乱想着,明泽忽然柔和了眸子,轻声问:“若将事情闹大,你怕不怕?”
明月一怔,连连摇头:“我有什么可怕的。”
“世子那里也不怕?”
“若为旁人惹的事就要退婚,这般男儿,不嫁也罢。”
明泽听到答复,一脸欣慰和赞赏地看着妹妹:“好,你既不怕,那我们就借着此事,与二房四房切割分家吧。”
虞明月不是真傻的小姑娘,当即明白了明泽的意思。
她们不怕闹大,老太太却舍不得荣华,是万万不敢的。
以此要挟分家之后,再大的雷被人捅出来,也没有他们大房三房的事儿了。
明泽唤青锁取了纸笔,开始写书信。
“待会儿,你将我的手书带回去,想来祖母也不敢过分为难。”
“东院地界大,就让二房和四房带着祖母去过,咱们两家住西院。分家的事一经落定,就叫人尽快将界墙砌出来,原先留好的角门都封上,往后也不必走动了。”
说到这里,她停笔望过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虞明月狡黠笑着接话:“我知道,分家得闹大一些,最好敲敲砸砸摔摔打打,能叫左邻右舍都明白,咱们跟他们势不两立!”
只要脑子里想着钱财吃喝,这点戏,她还是能演的。
明泽被这直白又生动的描述逗得一乐,笔下不停,嘴上却话锋一转,提起了叫她忧心的亲事。
“听世子爷跟王爷说,陛下有意叫你二人今秋就完婚。”
五妹妹今秋也不满十五岁,谢二爷又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若真早早成了婚,可该如何是好?
虞明泽今日穿一件银朱抹胸,泥金绯罗褙子,底下是百迭裙,颇有几分从前未曾见过的轻盈妩媚之色。
就连蹙眉书信,都有种吸引人的韵味。
虞明月瞧了会儿,忽然贼兮兮偷笑起来。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七殿下那样羸弱的身子骨儿,竟还能跟大姐姐圆房?
啧啧,好励志的姐夫,感人泪下!
虞明泽写好了信,抬眸瞧见妹妹那副怪异模样,不禁又开始犯愁。
五妹妹年纪虽小,看的话本子却多。
可不要婚后将谢二带坏了去。
……
三个婆子从西角门出来,半张脸蒙着巾帕,鬼鬼祟祟追上了二太太的陪房。
她们太太说了,那刚出生的女婴八成还没死,救回来,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三房的主子们都是顶顶好的人,那宁国公府更是千年难遇的好姻缘。老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们这些个鸡犬生下的小鸡犬,可不就指着五姑娘一朝飞升,好跟去国公府过好日子呢。
一想到儿孙前途,婆子们个个打了鸡血似的。
二房那人没甚防备,急匆匆走到一户破败小院,推开门,就能听到里头微弱的婴儿哭声。
三个婆子掀了头巾冲上去,掐喉的掐喉,绑腿的绑腿,剩下那个直接将汗巾子团了团,塞到那陪房嘴里。
女娃娃还活着,只是才出生半日,就受了这许多磋磨,瞧着蔫儿的很。
如今虽是仲春,风里却还带着几分寒意。婆子们寻了几块棉布给裹上,抱在怀里就往府中赶。
才到门外,却被三五个丫头拦住。
打头的老妪自称是太子妃身边人,要她们将孩子交出来,必有重赏。
三个婆子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