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屋外,二太太在游廊底下已经站了好一会儿。
听说五姑娘回了西院,她今日是特意前来帮父亲递话儿的。这院子如今也没个人守着,她一路进来,不小心便听到了主仆俩的悄悄话。
丫鬟没听明白的那句,尤其给了她当头棒喝。
她其实早就后悔嫁给虞青桥了。
头两年,她是不愿做个下堂妇被其他贵女瞧了笑话;后来日子越过越久,她赔上的青春也越来越长,便彻底打消了离开虞家的念头。
而今,她赔上整整十八年,还有亲生女儿的性命,竟还打算留在虞家吗?
一开始就选错了,总不能一错再错下去。
二太太转过身,眼神骤然明亮起来,大跨步迈出了院门。
她要请父亲再坚定一些,将绘制好的《神器谱》献给七殿下。
等一切尘埃落定,她就同虞青柏和离,带着明汐的尸身回赵家。
乌烟瘴气的虞家本家,恐怕没法叫她女儿的魂魄安息。
……
次日一早,宁国公府。
明月昨夜没睡好,今晨醒的晚了些。
她估摸着时辰,伸个懒腰,正要过问咬金的事情办得如何了,漱玉便从外头进了稍间,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虞明月扬了扬眉梢:“你就不是个能藏事的,外头怎么了?”
漱玉回禀:“姑娘,国公夫人有一位远房亲戚擢升为京官了,听说品级还不小。前两日刚入京中,今儿便特地前来拜访夫人。”
明月倒没听说过孟氏还留下什么亲戚。
嘴上笑道:“母亲能有个血脉走动走动,这是好事啊。”
“就怕夫人是一门心思的会亲,人家却是不怀好意呢。姑娘可知,今日那位远房太太特意带了位表小姐来,听闻还未曾议亲,打扮的倒是艳丽得很。不知道的,还当她是要来选美献艺呢。”
虞明月来了兴致,满含惊奇地“哦”了一嗓子。
谢西楼那狗性子,也能冒出个一表三千里的表妹出来?
第27章
稀客来访, 又指明了想要见一见世子爷的新妇,虞明月怎么会躲在苔园不见呢。
她特意换上一身内敛且不失华贵的银朱色长褙子,底下是粉米的石榴裙。由着漱玉取了簪钗、排插和各类佩件, 绾了个颇显气韵的双蟠髻。
起身,前往藏春坞见客。
宋家今日来的是当家太太,约莫四十来岁, 虽跟随夫婿在西南虫瘴之地赴任数年,那一身皮子却保养得当, 风韵犹存。
她身侧,则端坐着那位表姑娘。
虞明月借着见礼的工夫, 悄悄打量一番。
表姑娘蛾眉皓齿, 仙姿玉色,尤其那一身书卷气甚为打眼儿。反倒衬得边上那宋家太太略显市侩了些。而且,这母女俩坐在一处,竟也无半分相像之处。
明月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对着宋家姑娘颔首一笑。
原本气氛是和乐的,却不知那宋家太太学的哪门子做派, 对着明月上下打量一番后,竟带了几分嫌弃开始上眼药:“我说大姑子,世子爷这门亲事可是亏了啊。瞧瞧虞家姑娘这屁股还没有银盆大, 不好生养的。”
“还有啊,这女子进了夫家的门, 就该学着伺候公婆, 服侍夫君。她这般盛装打扮着,进门好一会儿,也不说给婆母奉茶布菜。哪里像是能伺候人的样子?”
“这新妇学不会吃苦,大姑子你可就要操劳了。”
宋家太太就好像那市井里头挑瓜捡菜的妇人, 对着明月一番评头论足,末了,还要狠狠离间这对婆媳的关系。
虞明月抬眸看一眼上首,婆母眸中已有藏不住的愠色,对着她点了点头。
有人撑腰,便不虚了。
明月道:“刚过门的时候婆母便对我说,这没本事的人才爱炫耀吃苦,她遭了罪、受了难,回头将这些苦和难都恨不得用金银裱起来,好叫人觉着她们值钱又金贵。”
见宋家太太似乎要翻脸,她又招手唤来漱玉:“将那碟儿糖醋小排给宋家太太换过去。太太在家中吃惯了苦头,怕是没尝过甜的,叫她也见识见识。”
漱玉憋着笑应一声,将糖醋小排搁在了宋家人面前。
宋家太太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却没有丫头片子的伶牙俐齿,不知该如何反驳。
虞明月极度平静地望着她。
直盯得宋家太太浑身发毛了,才莞尔一笑,轻飘飘道:“方才太太还提到生养。须知这生下来容易,养育可就难得多了。若一个养不好,长大了不知羞,登门做客便敢当众评议主人家的屁股,岂不丢去阖家颜面?”
殿中伺候的丫头婆子都小声轻笑起来。
表姑娘趁人不备,忙用帕子沾了沾唇角,藏起那一丝丝笑意。
宋家太太恼羞成怒,指着明月问孟夫人:“大姑子,这样的世子夫人,往后如何能行走权贵之间?再说了,世子跟前也没个像样的贴心人呐。”
她一把扯过身旁的便宜女儿:“蕊姐儿知书达礼,自小又与她表哥有几分情意,若进门做个贵妾,也好帮着大姑子打理府中上下不是?”
说到“几分情意”,她还得意洋洋瞥了虞明月一眼。
表姑娘则在身后对着明月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相信。
孟夫人原本是想要给宋家留些情面的。
宋时文毕竟是姨母唯一的儿子。又是多年未见,初次登门,即便有诸多冒犯,她看在死去姨母和母亲的份儿上,也愿忍让一时。
可他们竟蹬鼻子上脸的,打起了两个孩子的主意。
想到宋家此次擢升实在有几分蹊跷,孟夫人沉了脸,斥道:“我宁国公府自建朝以来,就没有过纳妾的规矩。宋家而今显耀,已是位至副相,怎忍心将好好的嫡小姐送出去做妾?真是不怕人笑话!”
她再不给人说话的机会,背过身摆了摆手,唤婆子送客。
……
虞明月回了苔园,坐下来还是觉着燥热,索性倒了杯凉茶喝。
婆母今日是真被气着了。
不过顾及她的感受,才特意拉着多解释了会儿孟宋两家的关系。
孟家上一辈原是生了两女一子,长女是孟夫人的母亲,次女便是嫁去宋家的姨母。
永安初年,孟将军与长子在战场不幸身亡。恰逢孟夫人的母亲与父亲和离,她便跟着母亲回了孟家,改姓为孟。
而孟夫人的姨母嫁去宋家多年,只得了一个男儿,取名宋时文。
孟夫人与宋时文,便是表姐弟的关系。
说起宋时文,孟夫人似乎有些难以评价。许是两人来往不多,实在没有过多了解。只提起宋时文原本也是京中五品小官,正值升迁前夕,不小心闹出了人命官司,害死个凉州来的商贩,这才被贬去治理戎、泸二州。
此二州临近大理国,兵荒马乱,蛮夷之地,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宋时文便有天大的能耐做出了一番功绩,也不该一跃擢升为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列为副相。
本朝,副相与宰相须得轮流参与国政谋划;
可以说,副相成为了分化相权的一个最重要制约者。
赵蕈被卸任大相公之后,陛下点了一位从不参与党政的诤臣接替顶上。
太子和赵家不会任由相权完全脱离掌控。
只怕,宋时文是不可能再与宁国公府一条心了。
虞明月两杯凉茶下肚,头脑愈发冷静,将孟夫人说的话在脑海中一一过了遍筛。
如今的宋家太太是宋时文贬官后,在戎州另娶的继妻;
而表姑娘宋蕊的亲生母亲才是元妻。
宋蕊的生母受不住戎州地界的毒瘴,早早抛下幼女去了。因而,宋家太太在得了丈夫暗中示意后,才会迫不及待的想将继女塞进国公府做妾。
宋时文和他背后的主子,需要一个能探听国公府消息的内应;
这个内应最终的下场不会好。
宋家夫妻舍不得亲女,便选上了宋蕊。
虞明月想明白这一层,暗自唾了声“人渣”。
关系理清,往后再如何对待宋家人,对待宋蕊,她心中便有了底。
只是歪头琢磨半晌,仍觉得有哪处细节被忽略了。
“姑娘,姑娘,这是我大妈妈春日里酿的杏儿酒和梨酒。都是特意洗刷干净的坛子,低温窖藏了大半年,想请姑娘尝个鲜呢。”
咬金满面欢喜,打了帘子从外头进来,怀中果真抱着两只酒坛。
虞明月被这一打岔,暂且将宋家抛之脑后,招手笑道:“好好好,家里有这样的好东西,从前也不见你拿出来。非得掏出百贯钱才能喝到。”
咬金知道她家姑娘爱说逗趣儿的话,闻言也跟着笑起来。
大妈妈和爷爷是满心感激着姑娘的。
只是姑娘这样的贵人,他们实在从未接触过。也不知能拿什么表达谢意。
虞明月开了一坛杏儿酒,闻到那股醇正的果香味儿,当即犯了馋,招呼漱玉快快去取三只酒盏来。
听说五姑娘回了西院,她今日是特意前来帮父亲递话儿的。这院子如今也没个人守着,她一路进来,不小心便听到了主仆俩的悄悄话。
丫鬟没听明白的那句,尤其给了她当头棒喝。
她其实早就后悔嫁给虞青桥了。
头两年,她是不愿做个下堂妇被其他贵女瞧了笑话;后来日子越过越久,她赔上的青春也越来越长,便彻底打消了离开虞家的念头。
而今,她赔上整整十八年,还有亲生女儿的性命,竟还打算留在虞家吗?
一开始就选错了,总不能一错再错下去。
二太太转过身,眼神骤然明亮起来,大跨步迈出了院门。
她要请父亲再坚定一些,将绘制好的《神器谱》献给七殿下。
等一切尘埃落定,她就同虞青柏和离,带着明汐的尸身回赵家。
乌烟瘴气的虞家本家,恐怕没法叫她女儿的魂魄安息。
……
次日一早,宁国公府。
明月昨夜没睡好,今晨醒的晚了些。
她估摸着时辰,伸个懒腰,正要过问咬金的事情办得如何了,漱玉便从外头进了稍间,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虞明月扬了扬眉梢:“你就不是个能藏事的,外头怎么了?”
漱玉回禀:“姑娘,国公夫人有一位远房亲戚擢升为京官了,听说品级还不小。前两日刚入京中,今儿便特地前来拜访夫人。”
明月倒没听说过孟氏还留下什么亲戚。
嘴上笑道:“母亲能有个血脉走动走动,这是好事啊。”
“就怕夫人是一门心思的会亲,人家却是不怀好意呢。姑娘可知,今日那位远房太太特意带了位表小姐来,听闻还未曾议亲,打扮的倒是艳丽得很。不知道的,还当她是要来选美献艺呢。”
虞明月来了兴致,满含惊奇地“哦”了一嗓子。
谢西楼那狗性子,也能冒出个一表三千里的表妹出来?
第27章
稀客来访, 又指明了想要见一见世子爷的新妇,虞明月怎么会躲在苔园不见呢。
她特意换上一身内敛且不失华贵的银朱色长褙子,底下是粉米的石榴裙。由着漱玉取了簪钗、排插和各类佩件, 绾了个颇显气韵的双蟠髻。
起身,前往藏春坞见客。
宋家今日来的是当家太太,约莫四十来岁, 虽跟随夫婿在西南虫瘴之地赴任数年,那一身皮子却保养得当, 风韵犹存。
她身侧,则端坐着那位表姑娘。
虞明月借着见礼的工夫, 悄悄打量一番。
表姑娘蛾眉皓齿, 仙姿玉色,尤其那一身书卷气甚为打眼儿。反倒衬得边上那宋家太太略显市侩了些。而且,这母女俩坐在一处,竟也无半分相像之处。
明月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对着宋家姑娘颔首一笑。
原本气氛是和乐的,却不知那宋家太太学的哪门子做派, 对着明月上下打量一番后,竟带了几分嫌弃开始上眼药:“我说大姑子,世子爷这门亲事可是亏了啊。瞧瞧虞家姑娘这屁股还没有银盆大, 不好生养的。”
“还有啊,这女子进了夫家的门, 就该学着伺候公婆, 服侍夫君。她这般盛装打扮着,进门好一会儿,也不说给婆母奉茶布菜。哪里像是能伺候人的样子?”
“这新妇学不会吃苦,大姑子你可就要操劳了。”
宋家太太就好像那市井里头挑瓜捡菜的妇人, 对着明月一番评头论足,末了,还要狠狠离间这对婆媳的关系。
虞明月抬眸看一眼上首,婆母眸中已有藏不住的愠色,对着她点了点头。
有人撑腰,便不虚了。
明月道:“刚过门的时候婆母便对我说,这没本事的人才爱炫耀吃苦,她遭了罪、受了难,回头将这些苦和难都恨不得用金银裱起来,好叫人觉着她们值钱又金贵。”
见宋家太太似乎要翻脸,她又招手唤来漱玉:“将那碟儿糖醋小排给宋家太太换过去。太太在家中吃惯了苦头,怕是没尝过甜的,叫她也见识见识。”
漱玉憋着笑应一声,将糖醋小排搁在了宋家人面前。
宋家太太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却没有丫头片子的伶牙俐齿,不知该如何反驳。
虞明月极度平静地望着她。
直盯得宋家太太浑身发毛了,才莞尔一笑,轻飘飘道:“方才太太还提到生养。须知这生下来容易,养育可就难得多了。若一个养不好,长大了不知羞,登门做客便敢当众评议主人家的屁股,岂不丢去阖家颜面?”
殿中伺候的丫头婆子都小声轻笑起来。
表姑娘趁人不备,忙用帕子沾了沾唇角,藏起那一丝丝笑意。
宋家太太恼羞成怒,指着明月问孟夫人:“大姑子,这样的世子夫人,往后如何能行走权贵之间?再说了,世子跟前也没个像样的贴心人呐。”
她一把扯过身旁的便宜女儿:“蕊姐儿知书达礼,自小又与她表哥有几分情意,若进门做个贵妾,也好帮着大姑子打理府中上下不是?”
说到“几分情意”,她还得意洋洋瞥了虞明月一眼。
表姑娘则在身后对着明月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相信。
孟夫人原本是想要给宋家留些情面的。
宋时文毕竟是姨母唯一的儿子。又是多年未见,初次登门,即便有诸多冒犯,她看在死去姨母和母亲的份儿上,也愿忍让一时。
可他们竟蹬鼻子上脸的,打起了两个孩子的主意。
想到宋家此次擢升实在有几分蹊跷,孟夫人沉了脸,斥道:“我宁国公府自建朝以来,就没有过纳妾的规矩。宋家而今显耀,已是位至副相,怎忍心将好好的嫡小姐送出去做妾?真是不怕人笑话!”
她再不给人说话的机会,背过身摆了摆手,唤婆子送客。
……
虞明月回了苔园,坐下来还是觉着燥热,索性倒了杯凉茶喝。
婆母今日是真被气着了。
不过顾及她的感受,才特意拉着多解释了会儿孟宋两家的关系。
孟家上一辈原是生了两女一子,长女是孟夫人的母亲,次女便是嫁去宋家的姨母。
永安初年,孟将军与长子在战场不幸身亡。恰逢孟夫人的母亲与父亲和离,她便跟着母亲回了孟家,改姓为孟。
而孟夫人的姨母嫁去宋家多年,只得了一个男儿,取名宋时文。
孟夫人与宋时文,便是表姐弟的关系。
说起宋时文,孟夫人似乎有些难以评价。许是两人来往不多,实在没有过多了解。只提起宋时文原本也是京中五品小官,正值升迁前夕,不小心闹出了人命官司,害死个凉州来的商贩,这才被贬去治理戎、泸二州。
此二州临近大理国,兵荒马乱,蛮夷之地,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宋时文便有天大的能耐做出了一番功绩,也不该一跃擢升为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列为副相。
本朝,副相与宰相须得轮流参与国政谋划;
可以说,副相成为了分化相权的一个最重要制约者。
赵蕈被卸任大相公之后,陛下点了一位从不参与党政的诤臣接替顶上。
太子和赵家不会任由相权完全脱离掌控。
只怕,宋时文是不可能再与宁国公府一条心了。
虞明月两杯凉茶下肚,头脑愈发冷静,将孟夫人说的话在脑海中一一过了遍筛。
如今的宋家太太是宋时文贬官后,在戎州另娶的继妻;
而表姑娘宋蕊的亲生母亲才是元妻。
宋蕊的生母受不住戎州地界的毒瘴,早早抛下幼女去了。因而,宋家太太在得了丈夫暗中示意后,才会迫不及待的想将继女塞进国公府做妾。
宋时文和他背后的主子,需要一个能探听国公府消息的内应;
这个内应最终的下场不会好。
宋家夫妻舍不得亲女,便选上了宋蕊。
虞明月想明白这一层,暗自唾了声“人渣”。
关系理清,往后再如何对待宋家人,对待宋蕊,她心中便有了底。
只是歪头琢磨半晌,仍觉得有哪处细节被忽略了。
“姑娘,姑娘,这是我大妈妈春日里酿的杏儿酒和梨酒。都是特意洗刷干净的坛子,低温窖藏了大半年,想请姑娘尝个鲜呢。”
咬金满面欢喜,打了帘子从外头进来,怀中果真抱着两只酒坛。
虞明月被这一打岔,暂且将宋家抛之脑后,招手笑道:“好好好,家里有这样的好东西,从前也不见你拿出来。非得掏出百贯钱才能喝到。”
咬金知道她家姑娘爱说逗趣儿的话,闻言也跟着笑起来。
大妈妈和爷爷是满心感激着姑娘的。
只是姑娘这样的贵人,他们实在从未接触过。也不知能拿什么表达谢意。
虞明月开了一坛杏儿酒,闻到那股醇正的果香味儿,当即犯了馋,招呼漱玉快快去取三只酒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