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林洛洛见这兄妹二人僵持在自己眼前,又听梁鸿于逼问昭阳幕后谁人指使,心中顿生鄙夷之情,于是便道:“公主恨我在她大婚当日抢走了驸马,怪罪于我也是应当,太子殿下就别难为公主了。”
昭阳听到林洛洛居然为自己求情,不由地怒火中烧,呼吸一沉,猛地扭头瞪了一眼林洛洛,转头对梁鸿于说道:“对,我就是恨她当众抢我的驸马,是她,害得我成为天下笑柄,她不该死吗?我当初真应该早点杀了她,她死了,赵安柏就不会被抢了。”
梁鸿于听她此言,心中猛地一惊,不由地倒退一步。
昭阳转身向林洛洛走去,又回头瞥了一眼梁鸿于,满是不屑,“我真的不明白,她究竟哪一点好,皇兄你竟也如此迷恋她,真是怪不得皇嫂也想杀她。”
梁鸿于怒目圆睁,两步跨到她身旁,抓起她左手手腕轻轻一翻,厉声问道:“你说什么?你给我说清楚。”
昭阳甩开他的手,娇声斥道:“皇兄,你干什么?”
林洛洛忽然想起她从东宫跳出来时追杀她的那两个大汉,那两人说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招惹了太子殿下。
昭阳不等梁鸿于回话,揉着自己的手腕,继续说道:“皇兄,你就听我一声劝吧,我今日不杀她,过两日她也会被父皇下令斩首的,你不要再惦记她了。”
梁鸿于心中已大致明白,当初林洛洛突然从东宫消失,他将东宫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查出究竟是什么人将她带走的,现下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是家贼难防。
“这个是崔玖给你的吧?洛洛被抓回来的消息,是她告诉你的吧?”
梁鸿于再次将玉瓶举到昭阳的面前,一字一句问道。
昭阳负气不语,梁鸿于收回玉瓶,恨铁不成钢,摇头道:“你还真的是蠢。”
“皇兄,你,你再骂我,我就去告诉母亲你又来找她了。”
昭阳凤眼圆瞪,扬头喊着,梁鸿于不再理会,一只手拉住她,另一只手甩开衣袖,大步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跟我回去,我自与你理论。”
他走到门口时似乎想起什么,停下回头看了一眼林洛洛,对跪在地上的狱卒说道:“好生照顾着,林姑娘但凡有半点磕着碰着,小心你们的狗命。”
两名狱卒跪在地上浑身颤栗,连连磕头,颤声道:“遵命。”
林洛洛看着他兄妹二人拉拉扯扯走了出去,几名太监和宫女也随之悄声跟出,脚底扬起的尘土在门外照进来的白光下无声飞扬,她轻叹口气,转身往大牢深处走去。
第36章 太子妃
梁鸿于一气之下直接将昭阳拉到承英殿, 恰巧太子妃崔玖入宫去给曹贵妃请安,殿内只有几名使唤宫女,见他怒气腾腾地冲进来, 一只手还拽着极不情愿的昭阳,吓得全都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太子妃呢?给我出来!”
进了殿, 梁鸿于目光四下搜寻, 连声大喊道, 宫女们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竟无人敢应声。
昭阳趁机甩开他的手,一双凤眼已蕴满泪水,带着一丝哭腔, “皇兄, 你到底要做什么?”
梁鸿于听得她语音中的委屈,终于略微冷静了些,低头看见她雪白的手腕上被他拽出了几道红印,不由心生愧疚, 正欲上前宽慰几句,一扬手看见一直紧握在手心里的白瓷玉瓶, 心口一颤, 又转而怒气上涌, 一时间又愧又怒, 竟不知如何是好。
昭阳见他脸上阴晴不定, 但已不复方才那般可怖, 便摸出一张锦帕悄悄揩着泪, 原只想如平常那般做个委屈样子, 好让梁鸿于消气来哄自己, 哪知想起半年来的种种,渐渐竟至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两人的贴身太监和宫女也气喘吁吁地进了殿,见这情形,噗通噗通往两人面前一跪,亦不敢出声。
昭阳哭了片刻,见梁鸿于不像平日那般来哄自己,想起从小到大他对自己那般忍让疼爱,如今为了一个外人,竟连自幼的同胞兄妹之情也不顾了,不禁愈想愈伤心,心中对林洛洛也就愈加痛恨,终于承受不住捂着脸往殿外冲去。
“公主。”昭阳的一名贴身宫女和两名太监连忙起身追了出去。
梁鸿于此时已完全冷静下来,将此事利害关系思量了一番,立即想明白此事不宜宣扬,于是拔腿也追了出去。
承英殿的几名宫女伏在地上,直到众人的脚步声彻底远了,才敢悄悄直起身子来,互相交换着眼神,心中暗暗庆幸躲过一劫。
又过了许久,其中一名年纪略长的,终于开了口,“你们在这里候着,我去宫里给娘娘报个信。”
她刚走出宫门,便远远瞧见崔玖的轿撵缓缓往这边来,于是脚上加紧几步,一路小跑到了崔玖轿前,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
崔玖斜斜倚在织锦团花丝绵靠垫上,手中捧着一个黄铜暖炉,闭着眼睛假寐,听见底下宫女的声音,动了动身子,并不睁眼,只懒懒道:“起来吧,不是让你留在家里吗,怎么出来了?”
宫女起身往一边站开,轿夫继续起步往前走去。
“娘娘,方才太子殿下与昭阳公主一同来了承英殿,寻娘娘不着,又回去了,奴婢想着殿下和公主定是有事找娘娘,不敢耽搁,立即便来禀告。”
崔玖只听了一半就坐起了身子,侧头望着她,听完她的话,略作沉思,“殿下和公主说什么了?”
宫女摇了摇头,垂首缓缓回道:“殿下看起来脸色不大好,似乎与公主有什么争吵,公主哭着跑了出去。”
崔玖心中暗骂了一句,轻轻往后仰去,回靠到坐垫上,半合眼帘,似有若无地看向前方,叹一口气,也不再答话。
轿撵进了东宫,走上来一名小太监,跪在轿前叩头行礼。
“太子妃娘娘,太子殿下请您即刻去一趟明正殿。”
一旁的宫女缀枝吩咐轿夫落下轿撵,伸手扶着崔玖下了轿,走出几步,又站定对方才那报信的宫女吩咐道:“你回去吧,吩咐下去,今日之事,不得多嘴。”
那宫女恭恭敬敬垂首领命,崔玖带着缀枝则跟着小太监往明正殿去。
*
明正殿里,梁鸿于好不容易将哭着闹着要去曹贵妃面前告状的昭阳哄了回去。他定下神来将事情细想了一番,此事罪魁祸首还是在崔玖头上,心头火起之下,便命人去东宫门口候着,待她回来让她直接来见自己。
只是崔玖这个太子妃是曹云济和曹贵妃为他选的,梁肃引也极为满意。前几年北方旱灾南方水灾接连闹了几年,又因着此前西南遗匪作乱,将库中收入用去大半,地方官吏又年年推说税赋难收,一时间拆东墙补西墙,过得极为窘迫,直到崔恒上任户部尚书想出了法子,贴补了银库的亏空,才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也正因为此,崔家的势头一时竟比曹家更甚。好在崔恒聪明老成,在为相多年的曹云济面前依然时刻谦逊有礼,时时以曹云济为尊,曹云济便也与他相安无事,不仅如此,彼时朝中正在议储,荣王的支持者比他预想要多,为了扶持他的亲外甥梁鸿于上位,他主动拉拢了崔家,由曹贵妃向梁肃引建议取崔家二女儿为正妃,至此,两家踏踏实实上了一条船。
梁鸿于非常清楚这中间的缘由,他自小诸事都是由曹云济和曹贵妃这般安排打算,故而最初对这桩婚事并无异议,只是婚约尚未正式落定,他便在上元节灯会上对林洛洛一见钟情。彼时婚事尚未正式落定,林洛洛虽已有婚约,但也未正式成婚,他人生第一次为自己抗争,一度与舅父和母亲闹翻,甚至连梁肃引都惊动了,最终以梁肃引将他斥责一顿,禁了一个月的足才算了结。
此事朝中大小官员均有风闻,是以崔玖尚未与梁鸿于成婚便将林洛洛恨在了心头。林家未出事前,两人少年夫妻虽然情意浅薄但到底相敬如宾,到林家出事,梁鸿于再次对林洛洛起了心念,夫妻俩的关系日益冷漠,崔玖也就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正胡思乱想间,小太监进来禀告,“太子妃娘娘到。”
他正了正脸色,抬手示意将她请进来。
崔玖从东宫门口下了轿撵,一路走到明正殿,恰好遇着风急雪飞,脸颊冻得红彤彤,发髻发丝都挂满雪片,身上披着鲜红的狐毛斗篷,一双杏眼水濛濛的,竟有几分动人。
“臣妾参加殿下。”
崔玖待宫女替她解去斗篷,掸了头上的雪花,走到梁鸿于面前行了个礼。
梁鸿于见她这副风雪俏佳人的模样,心中先已软了几分,挥手示意她在自己右旁坐下,两名宫女奉上两盏热茶。
崔玖见他只顾喝茶,也不开口,心中纳闷,但转念一想,自己总不好主动提及今日之事,于是便也只低头喝茶。
梁鸿于静坐了片刻,放下手中茶盏,望着门前纷纷扬扬的大雪,想到此刻尚在四面透风大牢中的林洛洛,终于缓缓开了口,“太子妃,近日可见过阳儿?”
崔玖放下手中茶盏,微抿了抿唇,笑道:“公主有段日子不来宫里了,亦不来承英殿,是以有些日子不曾见了。”
昭阳听到林洛洛居然为自己求情,不由地怒火中烧,呼吸一沉,猛地扭头瞪了一眼林洛洛,转头对梁鸿于说道:“对,我就是恨她当众抢我的驸马,是她,害得我成为天下笑柄,她不该死吗?我当初真应该早点杀了她,她死了,赵安柏就不会被抢了。”
梁鸿于听她此言,心中猛地一惊,不由地倒退一步。
昭阳转身向林洛洛走去,又回头瞥了一眼梁鸿于,满是不屑,“我真的不明白,她究竟哪一点好,皇兄你竟也如此迷恋她,真是怪不得皇嫂也想杀她。”
梁鸿于怒目圆睁,两步跨到她身旁,抓起她左手手腕轻轻一翻,厉声问道:“你说什么?你给我说清楚。”
昭阳甩开他的手,娇声斥道:“皇兄,你干什么?”
林洛洛忽然想起她从东宫跳出来时追杀她的那两个大汉,那两人说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招惹了太子殿下。
昭阳不等梁鸿于回话,揉着自己的手腕,继续说道:“皇兄,你就听我一声劝吧,我今日不杀她,过两日她也会被父皇下令斩首的,你不要再惦记她了。”
梁鸿于心中已大致明白,当初林洛洛突然从东宫消失,他将东宫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查出究竟是什么人将她带走的,现下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是家贼难防。
“这个是崔玖给你的吧?洛洛被抓回来的消息,是她告诉你的吧?”
梁鸿于再次将玉瓶举到昭阳的面前,一字一句问道。
昭阳负气不语,梁鸿于收回玉瓶,恨铁不成钢,摇头道:“你还真的是蠢。”
“皇兄,你,你再骂我,我就去告诉母亲你又来找她了。”
昭阳凤眼圆瞪,扬头喊着,梁鸿于不再理会,一只手拉住她,另一只手甩开衣袖,大步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跟我回去,我自与你理论。”
他走到门口时似乎想起什么,停下回头看了一眼林洛洛,对跪在地上的狱卒说道:“好生照顾着,林姑娘但凡有半点磕着碰着,小心你们的狗命。”
两名狱卒跪在地上浑身颤栗,连连磕头,颤声道:“遵命。”
林洛洛看着他兄妹二人拉拉扯扯走了出去,几名太监和宫女也随之悄声跟出,脚底扬起的尘土在门外照进来的白光下无声飞扬,她轻叹口气,转身往大牢深处走去。
第36章 太子妃
梁鸿于一气之下直接将昭阳拉到承英殿, 恰巧太子妃崔玖入宫去给曹贵妃请安,殿内只有几名使唤宫女,见他怒气腾腾地冲进来, 一只手还拽着极不情愿的昭阳,吓得全都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太子妃呢?给我出来!”
进了殿, 梁鸿于目光四下搜寻, 连声大喊道, 宫女们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竟无人敢应声。
昭阳趁机甩开他的手,一双凤眼已蕴满泪水,带着一丝哭腔, “皇兄, 你到底要做什么?”
梁鸿于听得她语音中的委屈,终于略微冷静了些,低头看见她雪白的手腕上被他拽出了几道红印,不由心生愧疚, 正欲上前宽慰几句,一扬手看见一直紧握在手心里的白瓷玉瓶, 心口一颤, 又转而怒气上涌, 一时间又愧又怒, 竟不知如何是好。
昭阳见他脸上阴晴不定, 但已不复方才那般可怖, 便摸出一张锦帕悄悄揩着泪, 原只想如平常那般做个委屈样子, 好让梁鸿于消气来哄自己, 哪知想起半年来的种种,渐渐竟至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两人的贴身太监和宫女也气喘吁吁地进了殿,见这情形,噗通噗通往两人面前一跪,亦不敢出声。
昭阳哭了片刻,见梁鸿于不像平日那般来哄自己,想起从小到大他对自己那般忍让疼爱,如今为了一个外人,竟连自幼的同胞兄妹之情也不顾了,不禁愈想愈伤心,心中对林洛洛也就愈加痛恨,终于承受不住捂着脸往殿外冲去。
“公主。”昭阳的一名贴身宫女和两名太监连忙起身追了出去。
梁鸿于此时已完全冷静下来,将此事利害关系思量了一番,立即想明白此事不宜宣扬,于是拔腿也追了出去。
承英殿的几名宫女伏在地上,直到众人的脚步声彻底远了,才敢悄悄直起身子来,互相交换着眼神,心中暗暗庆幸躲过一劫。
又过了许久,其中一名年纪略长的,终于开了口,“你们在这里候着,我去宫里给娘娘报个信。”
她刚走出宫门,便远远瞧见崔玖的轿撵缓缓往这边来,于是脚上加紧几步,一路小跑到了崔玖轿前,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
崔玖斜斜倚在织锦团花丝绵靠垫上,手中捧着一个黄铜暖炉,闭着眼睛假寐,听见底下宫女的声音,动了动身子,并不睁眼,只懒懒道:“起来吧,不是让你留在家里吗,怎么出来了?”
宫女起身往一边站开,轿夫继续起步往前走去。
“娘娘,方才太子殿下与昭阳公主一同来了承英殿,寻娘娘不着,又回去了,奴婢想着殿下和公主定是有事找娘娘,不敢耽搁,立即便来禀告。”
崔玖只听了一半就坐起了身子,侧头望着她,听完她的话,略作沉思,“殿下和公主说什么了?”
宫女摇了摇头,垂首缓缓回道:“殿下看起来脸色不大好,似乎与公主有什么争吵,公主哭着跑了出去。”
崔玖心中暗骂了一句,轻轻往后仰去,回靠到坐垫上,半合眼帘,似有若无地看向前方,叹一口气,也不再答话。
轿撵进了东宫,走上来一名小太监,跪在轿前叩头行礼。
“太子妃娘娘,太子殿下请您即刻去一趟明正殿。”
一旁的宫女缀枝吩咐轿夫落下轿撵,伸手扶着崔玖下了轿,走出几步,又站定对方才那报信的宫女吩咐道:“你回去吧,吩咐下去,今日之事,不得多嘴。”
那宫女恭恭敬敬垂首领命,崔玖带着缀枝则跟着小太监往明正殿去。
*
明正殿里,梁鸿于好不容易将哭着闹着要去曹贵妃面前告状的昭阳哄了回去。他定下神来将事情细想了一番,此事罪魁祸首还是在崔玖头上,心头火起之下,便命人去东宫门口候着,待她回来让她直接来见自己。
只是崔玖这个太子妃是曹云济和曹贵妃为他选的,梁肃引也极为满意。前几年北方旱灾南方水灾接连闹了几年,又因着此前西南遗匪作乱,将库中收入用去大半,地方官吏又年年推说税赋难收,一时间拆东墙补西墙,过得极为窘迫,直到崔恒上任户部尚书想出了法子,贴补了银库的亏空,才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也正因为此,崔家的势头一时竟比曹家更甚。好在崔恒聪明老成,在为相多年的曹云济面前依然时刻谦逊有礼,时时以曹云济为尊,曹云济便也与他相安无事,不仅如此,彼时朝中正在议储,荣王的支持者比他预想要多,为了扶持他的亲外甥梁鸿于上位,他主动拉拢了崔家,由曹贵妃向梁肃引建议取崔家二女儿为正妃,至此,两家踏踏实实上了一条船。
梁鸿于非常清楚这中间的缘由,他自小诸事都是由曹云济和曹贵妃这般安排打算,故而最初对这桩婚事并无异议,只是婚约尚未正式落定,他便在上元节灯会上对林洛洛一见钟情。彼时婚事尚未正式落定,林洛洛虽已有婚约,但也未正式成婚,他人生第一次为自己抗争,一度与舅父和母亲闹翻,甚至连梁肃引都惊动了,最终以梁肃引将他斥责一顿,禁了一个月的足才算了结。
此事朝中大小官员均有风闻,是以崔玖尚未与梁鸿于成婚便将林洛洛恨在了心头。林家未出事前,两人少年夫妻虽然情意浅薄但到底相敬如宾,到林家出事,梁鸿于再次对林洛洛起了心念,夫妻俩的关系日益冷漠,崔玖也就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正胡思乱想间,小太监进来禀告,“太子妃娘娘到。”
他正了正脸色,抬手示意将她请进来。
崔玖从东宫门口下了轿撵,一路走到明正殿,恰好遇着风急雪飞,脸颊冻得红彤彤,发髻发丝都挂满雪片,身上披着鲜红的狐毛斗篷,一双杏眼水濛濛的,竟有几分动人。
“臣妾参加殿下。”
崔玖待宫女替她解去斗篷,掸了头上的雪花,走到梁鸿于面前行了个礼。
梁鸿于见她这副风雪俏佳人的模样,心中先已软了几分,挥手示意她在自己右旁坐下,两名宫女奉上两盏热茶。
崔玖见他只顾喝茶,也不开口,心中纳闷,但转念一想,自己总不好主动提及今日之事,于是便也只低头喝茶。
梁鸿于静坐了片刻,放下手中茶盏,望着门前纷纷扬扬的大雪,想到此刻尚在四面透风大牢中的林洛洛,终于缓缓开了口,“太子妃,近日可见过阳儿?”
崔玖放下手中茶盏,微抿了抿唇,笑道:“公主有段日子不来宫里了,亦不来承英殿,是以有些日子不曾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