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保卫洛阳难度太高,靠他自己肯定不行。
关东联盟更不行。
乌合之众不会因为表面光鲜改变本质,如果关东联盟真的齐心协力和董卓刚,董卓不至于现在这个反应。
被讨伐的正主动不动就打骂身边武力值最高的“护卫”,说明“护卫”的重要性还没有高到让他收敛脾气。
关东联盟的出现只能让他生气,不至于让他害怕。
难怪袁氏那么多人在京城袁绍袁术都敢顺势起兵,讨董联盟意不在董卓,董卓回过味儿来肯定也不会太较真。
啧,肮脏的成年人。
刘彻听到这儿绷不住笑了起来,“你以为争权夺利是什么?小孩子过家家?”
“那倒没有。”荀晔一本正经的回道,“但是不妨碍我觉得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家伙在玩过家家。”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敌董卓兵强马壮权倾朝野,他们更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联军要讨董,洛阳城中也有很多人想弄死董卓,两边为什么不合作?
答案只有一个:至少有一方别有用心。
朝堂的弯弯绕绕他不清楚,不过董卓最后确实死在王允的谋划之下,所以京城这边至少有一部分靠得住。
比如他们家攸哥。
关东联军就算了,指望他们讨伐董卓不如许愿天降陨石雨砸了凉州军大营。
荀晔将桌上的竹简整理好腾出地方,撑着脸深沉道,“义父,我又仔细想了想,感觉我们这儿的袁绍袁术不像被迫加入讨董联盟,更像笃定董卓不敢动汝南袁氏所以肆无忌惮踩着董卓扬名。”
李二陛下说过每个世界的细节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话可以参考但不能尽信。
得益于桥瑁那份檄文,冀州牧韩馥在治中的劝说下良心发现觉得做人要体面,不能因为怕袁绍在冀州比他更得人心就和人家过不去。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本初亲率兵马诛灭宦官不顾安危怒斥董卓,天下士人推崇那是他应得的,将人关在府邸里不让冀州士人与之来往只会让他韩文节的名声变得不堪。
他在冀州谨小慎微不愿意让治下百姓卷入战乱,但是如今皇纲失统天子蒙尘,就算不主动讨伐祸国奸贼也不能拦着别人尽忠报国。
韩馥忧心忡忡的放袁绍自由,董卓凶残,他也不是什么罔顾国难的恶人,如果袁本初真的想起兵讨董,冀州兵马随他调用就是。
而重获自由的渤海太守袁绍在干什么?在自抬身价。
董卓刚入京时根基不稳,忌惮汝南袁氏的势力名望不敢直接和他们撕破脸,即便袁绍袁术都弃官离京他也还是捏着鼻子给俩人升官加爵。
袁绍离京前任司隶校尉,逃到冀州后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赐爵位邟乡侯,不过他依旧自称兼领司隶校尉。
全天下都知道如今是董卓把持朝政,官职任命尽出他手,莫说宫城里的小皇帝,就连朝中三公尚书令都做不得主。
皇帝不当家,朝廷的威望就得大打折扣。
曹操招兵买马时自号奋武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不一定知道。
袁绍重获自由后屯兵河内郡自号车骑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也不一定知道。
车骑将军位比公卿,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骠骑将军不常设,在没有大将军的情况下车骑将军就是地位最高的武将。
就算袁绍最开始真的不知道有讨董联盟这回事儿,自号车骑将军之后知道还是不知道都不重要了。无论是主动加入还是赶鸭子上架莫名其妙成为讨董联盟的一员,他现在站在董卓对立面都是不争的事实。
刘彻笑吟吟看着小憨憨分析袁绍主动加入讨董联盟的理由一二三,心道孩子果然得放出家门历练。
上次见面还是“我不知道”“不太清楚”“要不您去问我爹吧”,这次再见就能自己叭叭。再聪明的脑袋瓜长时间不用也会废掉,现在这样多好。
荀晔头脑风暴一顿输出,最后得出结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指望关东联盟讨董成功甚至不如我想法子让我堂兄和吕布搭上线儿,至少他们俩都真心想弄死董卓。”
猪猪陛下点点头,“好主意。”
“那就等明天。”得到阿飘爹认可的小憨憨兴奋的站起来,“明天去拜访叔祖,看看他们刺杀董卓的计划开始了没。”
虽然义父刚才只说了攸哥被下狱,但是攸哥和叔祖都在京城,私下里搞事肯定不会瞒着对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遇到问题找叔祖,叔祖是万能的!
刘彻听着傻小子的碎碎念,想了想还是没告诉他荀爽没被下狱是因为他在事发之前就已经病逝。
史书记载:二月董卓迁都长安,五月司空荀爽薨。
上了年纪的人经不起折腾,或许不迁都荀爽就不会病逝。
荀晔找到做任务的突破点开心的不得了,收拾好书房去卧房睡觉,临睡前也不忘夸夸自己。
虽然他没有特别聪明,但是也不笨。
他都能从阿飘爹提供的信息中分辨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了肯定是个聪明崽,人不能太攀比,比不过那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旷世奇才很正常,什么时候想自卑了就把吕布张辽拉出来溜溜,自信的人生最精彩。
好的,舒服了。
睡觉。
刘彻:……
猪猪陛下伸了个懒腰,难得出来一次没打算一直和臭小子捆在一起,他要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洛阳城。
第二天早上,荀主簿满血复活。
“义父?”
无飘应答。
“猪猪陛下?”
依旧无飘应答。
荀晔眨眨眼,系统提前不稳定把他阿飘爹给抽走了?
再一抬头,他阿飘爹就在窗户上挂着呢。
荀晔:……
“陛下,您这是什么爱好?”
刘彻瞥了一眼什么都敢喊的臭小子,没搭理他。
魂灵不会累,但是在凛冽的夜风中飘了一晚上他心累。
荀晔飞速洗漱,这边收拾好那边早饭也准备妥当,感觉猪猪陛下的情绪不太高便主动找话题,“我叔祖名荀爽,义父您知道吗?”
刘彻飘到食案对面坐下,“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氏族人比你想象的更出色。不过也说不好,没准你就是那个例外。”
言下之意:除了不认识某个叫阿牞的小傻蛋,其他有名有姓的他都认识。
荀晔咽下口中的食物,“义父,您这叫打压式教育,是一种对孩童伤害非常大的教育方式,得改。”
早饭结束,荀主簿神采奕奕去和高顺说书房里的军务已经处理完毕,然后再和吕布打声招呼说要出门。
“去吧去吧,想去哪儿都可以,记得回来就行。”吕大将军虎目熠熠生辉,猜到他们府上唯一一个聪明人这是要去找更聪明的人商量怎么破局,要不是他的身份不好上门他也想跟着一起去。
如今他手脚被束缚住是因为董卓老贼,破局是不是商量怎么弄死那老东西?
嘿嘿,期待。
高顺不语,只是默默准备马匹。
他想说他也不笨,但是每次他说什么他们家将军都不听。
算了,反正将军也不听,他还是闭嘴继续当哑巴吧。
恰在此时,门房过来传话,“启禀将军,讨虏校尉贾诩贾文和求见。”
荀晔脚步一顿,笑容直接僵在脸上。
谁?
第18章 碎嘴子猪猪
荀晔本来打算直接去司空府,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贾诩之名如雷贯耳,他实在不放心让胸无城府的吕布单独和以行事毒辣出名的三国第一毒士共处一室。
那可是贾文和,可伤天和不可伤文和的贾文和,没有人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无动于衷。
以前吕布的人际交往他管不着,现在他本人就在吕布府上住着,坑了吕布事小连累了他事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不管。
荀主簿迅速改变主意,当即表示待会儿再出门也无妨,“将军和那位贾校尉有交情?”
“并无。”吕布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估计是老东西派来传话的吧。”
他明明应是领兵作战的中郎将,老贼却天天唤他到相国府点卯,哪天找借口不去就会像现在这样派人来喊,跟催魂似的烦死人了。
高顺让仆从把马牵回去,跟在后面解释道,“将军,贾校尉在牛辅牛将军麾下,并非董相国亲信。”
“牛辅是董老贼的女婿,是他的亲信和是董老贼的亲信没区别。”吕布嗤笑一声,都走到正厅了才想起来朝门房补一句,“带他进来。”
荀晔无声叹气,先不说“亲信的亲信是不是他的亲信”,单说贾诩这个名字,这是能和“亲信”能一起出现的字眼儿吗?
——义父您别转悠了,快回来压阵。
小憨憨改变出行计划时看似无所畏惧,实际上怂的恨不得飞回颍川把他鬼才奉孝叔扛过来进行魔法对轰。
关东联盟更不行。
乌合之众不会因为表面光鲜改变本质,如果关东联盟真的齐心协力和董卓刚,董卓不至于现在这个反应。
被讨伐的正主动不动就打骂身边武力值最高的“护卫”,说明“护卫”的重要性还没有高到让他收敛脾气。
关东联盟的出现只能让他生气,不至于让他害怕。
难怪袁氏那么多人在京城袁绍袁术都敢顺势起兵,讨董联盟意不在董卓,董卓回过味儿来肯定也不会太较真。
啧,肮脏的成年人。
刘彻听到这儿绷不住笑了起来,“你以为争权夺利是什么?小孩子过家家?”
“那倒没有。”荀晔一本正经的回道,“但是不妨碍我觉得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家伙在玩过家家。”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敌董卓兵强马壮权倾朝野,他们更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联军要讨董,洛阳城中也有很多人想弄死董卓,两边为什么不合作?
答案只有一个:至少有一方别有用心。
朝堂的弯弯绕绕他不清楚,不过董卓最后确实死在王允的谋划之下,所以京城这边至少有一部分靠得住。
比如他们家攸哥。
关东联军就算了,指望他们讨伐董卓不如许愿天降陨石雨砸了凉州军大营。
荀晔将桌上的竹简整理好腾出地方,撑着脸深沉道,“义父,我又仔细想了想,感觉我们这儿的袁绍袁术不像被迫加入讨董联盟,更像笃定董卓不敢动汝南袁氏所以肆无忌惮踩着董卓扬名。”
李二陛下说过每个世界的细节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话可以参考但不能尽信。
得益于桥瑁那份檄文,冀州牧韩馥在治中的劝说下良心发现觉得做人要体面,不能因为怕袁绍在冀州比他更得人心就和人家过不去。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本初亲率兵马诛灭宦官不顾安危怒斥董卓,天下士人推崇那是他应得的,将人关在府邸里不让冀州士人与之来往只会让他韩文节的名声变得不堪。
他在冀州谨小慎微不愿意让治下百姓卷入战乱,但是如今皇纲失统天子蒙尘,就算不主动讨伐祸国奸贼也不能拦着别人尽忠报国。
韩馥忧心忡忡的放袁绍自由,董卓凶残,他也不是什么罔顾国难的恶人,如果袁本初真的想起兵讨董,冀州兵马随他调用就是。
而重获自由的渤海太守袁绍在干什么?在自抬身价。
董卓刚入京时根基不稳,忌惮汝南袁氏的势力名望不敢直接和他们撕破脸,即便袁绍袁术都弃官离京他也还是捏着鼻子给俩人升官加爵。
袁绍离京前任司隶校尉,逃到冀州后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赐爵位邟乡侯,不过他依旧自称兼领司隶校尉。
全天下都知道如今是董卓把持朝政,官职任命尽出他手,莫说宫城里的小皇帝,就连朝中三公尚书令都做不得主。
皇帝不当家,朝廷的威望就得大打折扣。
曹操招兵买马时自号奋武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不一定知道。
袁绍重获自由后屯兵河内郡自号车骑将军,自号自号,朝廷那边也不一定知道。
车骑将军位比公卿,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骠骑将军不常设,在没有大将军的情况下车骑将军就是地位最高的武将。
就算袁绍最开始真的不知道有讨董联盟这回事儿,自号车骑将军之后知道还是不知道都不重要了。无论是主动加入还是赶鸭子上架莫名其妙成为讨董联盟的一员,他现在站在董卓对立面都是不争的事实。
刘彻笑吟吟看着小憨憨分析袁绍主动加入讨董联盟的理由一二三,心道孩子果然得放出家门历练。
上次见面还是“我不知道”“不太清楚”“要不您去问我爹吧”,这次再见就能自己叭叭。再聪明的脑袋瓜长时间不用也会废掉,现在这样多好。
荀晔头脑风暴一顿输出,最后得出结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指望关东联盟讨董成功甚至不如我想法子让我堂兄和吕布搭上线儿,至少他们俩都真心想弄死董卓。”
猪猪陛下点点头,“好主意。”
“那就等明天。”得到阿飘爹认可的小憨憨兴奋的站起来,“明天去拜访叔祖,看看他们刺杀董卓的计划开始了没。”
虽然义父刚才只说了攸哥被下狱,但是攸哥和叔祖都在京城,私下里搞事肯定不会瞒着对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遇到问题找叔祖,叔祖是万能的!
刘彻听着傻小子的碎碎念,想了想还是没告诉他荀爽没被下狱是因为他在事发之前就已经病逝。
史书记载:二月董卓迁都长安,五月司空荀爽薨。
上了年纪的人经不起折腾,或许不迁都荀爽就不会病逝。
荀晔找到做任务的突破点开心的不得了,收拾好书房去卧房睡觉,临睡前也不忘夸夸自己。
虽然他没有特别聪明,但是也不笨。
他都能从阿飘爹提供的信息中分辨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了肯定是个聪明崽,人不能太攀比,比不过那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旷世奇才很正常,什么时候想自卑了就把吕布张辽拉出来溜溜,自信的人生最精彩。
好的,舒服了。
睡觉。
刘彻:……
猪猪陛下伸了个懒腰,难得出来一次没打算一直和臭小子捆在一起,他要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洛阳城。
第二天早上,荀主簿满血复活。
“义父?”
无飘应答。
“猪猪陛下?”
依旧无飘应答。
荀晔眨眨眼,系统提前不稳定把他阿飘爹给抽走了?
再一抬头,他阿飘爹就在窗户上挂着呢。
荀晔:……
“陛下,您这是什么爱好?”
刘彻瞥了一眼什么都敢喊的臭小子,没搭理他。
魂灵不会累,但是在凛冽的夜风中飘了一晚上他心累。
荀晔飞速洗漱,这边收拾好那边早饭也准备妥当,感觉猪猪陛下的情绪不太高便主动找话题,“我叔祖名荀爽,义父您知道吗?”
刘彻飘到食案对面坐下,“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氏族人比你想象的更出色。不过也说不好,没准你就是那个例外。”
言下之意:除了不认识某个叫阿牞的小傻蛋,其他有名有姓的他都认识。
荀晔咽下口中的食物,“义父,您这叫打压式教育,是一种对孩童伤害非常大的教育方式,得改。”
早饭结束,荀主簿神采奕奕去和高顺说书房里的军务已经处理完毕,然后再和吕布打声招呼说要出门。
“去吧去吧,想去哪儿都可以,记得回来就行。”吕大将军虎目熠熠生辉,猜到他们府上唯一一个聪明人这是要去找更聪明的人商量怎么破局,要不是他的身份不好上门他也想跟着一起去。
如今他手脚被束缚住是因为董卓老贼,破局是不是商量怎么弄死那老东西?
嘿嘿,期待。
高顺不语,只是默默准备马匹。
他想说他也不笨,但是每次他说什么他们家将军都不听。
算了,反正将军也不听,他还是闭嘴继续当哑巴吧。
恰在此时,门房过来传话,“启禀将军,讨虏校尉贾诩贾文和求见。”
荀晔脚步一顿,笑容直接僵在脸上。
谁?
第18章 碎嘴子猪猪
荀晔本来打算直接去司空府,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贾诩之名如雷贯耳,他实在不放心让胸无城府的吕布单独和以行事毒辣出名的三国第一毒士共处一室。
那可是贾文和,可伤天和不可伤文和的贾文和,没有人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无动于衷。
以前吕布的人际交往他管不着,现在他本人就在吕布府上住着,坑了吕布事小连累了他事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不管。
荀主簿迅速改变主意,当即表示待会儿再出门也无妨,“将军和那位贾校尉有交情?”
“并无。”吕布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估计是老东西派来传话的吧。”
他明明应是领兵作战的中郎将,老贼却天天唤他到相国府点卯,哪天找借口不去就会像现在这样派人来喊,跟催魂似的烦死人了。
高顺让仆从把马牵回去,跟在后面解释道,“将军,贾校尉在牛辅牛将军麾下,并非董相国亲信。”
“牛辅是董老贼的女婿,是他的亲信和是董老贼的亲信没区别。”吕布嗤笑一声,都走到正厅了才想起来朝门房补一句,“带他进来。”
荀晔无声叹气,先不说“亲信的亲信是不是他的亲信”,单说贾诩这个名字,这是能和“亲信”能一起出现的字眼儿吗?
——义父您别转悠了,快回来压阵。
小憨憨改变出行计划时看似无所畏惧,实际上怂的恨不得飞回颍川把他鬼才奉孝叔扛过来进行魔法对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