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八千飞熊军分别驻扎在京师洛阳的四个方位,所以李傕四人平时都在城里。
  牛辅前不久打了败仗回来,董卓还没有给他安排新任务,因此也在城里。
  身在洛阳的将领已经被一网打尽,而分驻洛阳周边各县的中郎将、校尉们却还活的好好的,虽然有关东联军牵制那些兵力,但是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讨董联盟里也没几个好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董卓死后摇身一变成为拥兵自重的逆贼?
  吕大将军对所有凉州兵都没有好感,招降凉州军的任务交给谁都不能交给他。
  荀晔白着脸冲到吕大将军面前,好说歹说总算让吕·杀神·布放弃杀尽凉州兵的念头。
  人就是生产力,且不说凉州军的战斗力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多有用,就是废物也还能想法子废物利用,直接杀了多可惜。
  接下来还要带着诏书去城外的飞熊军驻地传令,将军安心坐镇洛阳城,剩下的事情交给他和张文远就行。
  不是排挤高伏义,而是高将军的口才实在不太行,他怕招安不成反而给对面的凉州兵加上怒气buff导致劝降直接变成血拼现场。
  飞熊军驻地就在城外五里,他们俩分别去两处,两个时辰足够搞定,将军且休息休息,等他们搞定群龙无首的飞熊军然后再一起进宫复命,顺便找小皇帝再要两份诏书去劝降驻扎在洛阳周边各县的凉州军。
  荀主簿千叮咛万嘱咐,等吕布不耐烦的拿水囊堵住他的嘴才被迫停止絮叨。
  少年郎适应能力极强,刚还吐的昏天黑地,喝口水吹吹风缓一缓便把刚才看到的血腥场面抛之脑后,甚至感觉还能再战三百回合。
  不过接下来没有三百回合,只有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选二的劳碌奔波。
  临走之前荀晔再次和他们家吕大将军强调喊打喊杀是下下策,要不是跑的足够快,马屁股都能被方天画戟扎个血窟窿。
  然而等疾驰到城东飞熊军驻地,荀主簿也开始选择性失忆的喊打喊杀。
  诏书已经宣读完毕,要么听话要么死,该怎么选择他们自己做主。
  事实证明,生死面前别的都是小事。
  这年头从军打仗大多为了自身,争权夺利那是上头将领的事情,士兵只看跟谁条件好。
  要么上头将领得人心,要么衣食财帛给足,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至少得提供一个。
  早年的董卓仗义疏财作战勇猛,是个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都能提供到位的好老板,麾下将士跟着他干有肉吃有酒喝,所以对他死心塌地。
  等到西凉大军入京,董相国对麾下将士纵容无度,任由他们在洛阳城里烧杀抢掠,于是凉州将士对他的推崇更上一层楼。
  别说什么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道德,他们快乐了就行。
  放纵士兵作恶是招揽人心最简单的手段,但是长此以往就会让麾下士兵胃口越来越大,什么时候不顺他们的意就会反目成仇。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募兵的诸侯,没了董卓还有张卓赵卓李卓,投奔谁都能混口饭吃。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干惯了烧杀抢掠之事也会变得欺软怕硬,这样的士兵群龙无首之下最容易镇压。
  荀晔挽弓搭箭将几个刺儿头钉在营门上,神色冷酷的想道。
  营中两千精兵被凶残的小将孤身包围,血腥立威效果非常好,负责日常管理军营的军侯、屯长被吓破了胆子,赶忙出列宣誓对天子效忠。
  “尔等全部原地待命等候安排,敢有不从者,杀无赦。”
  有城东大营打样,城南大营也迅速搞定,张辽那里的城西、城北大营也没出意外。董卓和李傕四将全部伏诛,八千飞熊军只有寥寥几人不从。
  不从的这会儿都挂在营门上风干。
  任务完成回城汇合,然后几人一同进宫复命。
  今天事情太多,宫里的恐怕会连宵达旦灯火通明。
  崇德殿已经清洗干净,尸体被运出皇宫处理,有问题的朝臣被押入大牢等候处理,其余大臣各回官署待命,皇宫在天子近臣的安排下迅速恢复如常。
  荀爽等人带着小皇帝回到天子日常居住和处理政务的章德殿,天子年幼,政务一直是身边大臣处理。
  如今董卓已死,有录尚书事之权的太傅袁隗被族灭,朝政顺理成章由同样有录尚书事之权的司徒王允代劳。
  此番除贼导致京城各官署人手紧缺,需得尽快提拔新人补上缺口。
  好在这种事情近些年屡有发生,他们已经习惯了每换一任掌权者官署就换一轮人。三公九卿虽然也缺了不少人,但是勉强还称得上井井有条。
  小皇帝乖乖坐在那里当吉祥物,朝政繁杂他不会处理,能不给几位大人添乱就是帮忙。
  午膳简单吃点儿垫垫肚子,众人继续讨论何人可征召入京。
  眼看着马上到晚膳的时间,小皇帝坐在那里昏昏欲睡,就在他差点趴到案上睡着时,随侍左右的小黄门快步进来通传,“启禀陛下、诸位大人,吕将军、荀小将军回来复命,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有天子先前的询问,现在殿中所有人都知道早朝时单骑守宫门的年轻小将是荀司空的侄孙。
  主簿?什么主簿?荀家那小郎君英姿飒爽箭无虚发绝对是能横戈跃马纵横沙场的绝世良将,喊声小将军不会出错。
  王允捏捏眉心,放下手里写满人名的竹简,“传。”
  荀爽想起来吓他一跳又一跳的俩人就来气,一个吕奉先脑子里不知道装的什么,一个荀明光想一出是一出挑大梁也不和他打招呼,也就现在场合不合适,不然他非得拧着臭小子的耳朵教训不可。
  吕布桀骜不驯不能说,他们家臭小子还不能骂?
  荀晔还沉浸在叔祖会把他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畅享之中,跟着吕布进殿看到亲亲叔祖控制不住眼里的雀跃。
  可惜在天子和执政众臣面前要以正事为先不能拉着叔祖说悄悄话,不然他能准备好铁锭坐两个时辰专门听叔祖夸夸。
  不着急不着急,事情结束他带上攸哥一起去挨夸也一样。不知道攸哥那里怎么样了,贾诩有搞事情吗?
  朝廷对凉州军的处置还没有下来,这次诛董不是王司徒独自策划,还有他们家叔祖和其他几位大人呕心沥血的筹谋,王司徒想反复无常也有人能拦住,应该不会让贾毒士感到不安。
  有人感到不安会道歉,有人感到不安会煽风点火惹得天下大乱,贾文和为什么不能是前者?
  摇头.jpg
  荀晔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等吕布汇报完情况便出列说接下来的打算。
  散在洛阳周边各营中的并州军将士提前得到消息做好配合行动的准备,最好连夜去将那些凉州兵稳下来,免得他们从别处听到消息发生哗变。
  小皇帝认认真真听着,听完后没有犹豫立刻开始动笔写诏书。
  区区三十多个大营三十多封诏书,荀小天神、啊不、荀小将军稍安勿躁,他很快就能写完。
  荀晔眨眨眼,发现小皇帝会错意小声解释道,“陛下,只需两份即可。”
  他和张文远只有两个人,三十多个大营分下来就是一个人十几个,真要每个大营都去非得累死他们不可。
  董卓亲信中威望高的所剩不多,他们只需要去仅剩的董越段煨驻地将那俩人搞定,只要他们两个不生乱,剩下的凉州军自会跟着他们走,不需要三十多个大营都跑过来个遍儿。
  就像丁原死后的并州军,名义上归董卓,实际上却听从吕布。只要吕大将军不搞事,并州军将士便都能安安分分听候董卓调遣。
  小皇帝不好意思的笑笑,“朕知晓了。”
  荀爽绷着脸不想说话,但是看小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模样又不得不开口,“此法虽好,但是否有些冒险?”
  董越和段煨皆是中郎将,万一二人不愿听命于朝廷,传诏之人便是九死一生。
  前不久董卓以朝廷名义派去劝关东联军退兵的大臣才被袁绍袁术兄弟阵前斩杀,董卓的亲信会比袁绍袁术还讲仁义道德?
  袁氏兄弟诛杀朝廷重臣,董贼诛杀旧主袁氏满门,这世道礼崩乐坏纲纪不存,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非逼着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是吧?
  小皇帝笔尖一顿,下意识看向好像不太赞同的老司空,“还、还要写吗?”
  荀晔猜到他们家叔祖在担心什么,不着痕迹的戳戳旁边的吕大将军然后朝他使了个眼色。
  ——噗呲噗呲,将军劝劝。
  吕布莫名其妙的看过去,“嗯?”
  荀晔:……
  眼神交流失败,荀小将军不得不指指旁边不放心让他和张文远担任天子使臣的叔祖用口型无声道,“我们一起去。”
  吕布顿了一下,终于连上脑回路,于是正色劝道,“司空放心,布与麾下中郎将高顺会带精兵随行,即便劝降不成也能及时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