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你应该问你家有几个长辈我不知道。”李二陛下哼了一声,然后问道,“你大伯叫什么?”
荀晔:……
“我大伯叫荀愔,字伯豫。”
李二陛下毫不遮掩的用搜索引擎作弊,“荀愔啊,知道知道,和孔融吵架被记到《孔融集》里的荀愔嘛。”
正说着,荀愔本人便出现在眼前。
荀氏男丁大部分都温文尔雅,少部分像荀晔荀衍成天穿着盔甲所以显得英气,不过换上常服再装会儿乖立刻就能完美融入荀氏大家庭。
荀伯伯一身浅色袍服,看模样像是不会吵架的文弱书生,可惜又是个开口就能撕破假象的奇男子。
“伯父怎么过来了?”荀晔招呼长辈坐下,“正好侄儿找您有事。”
荀愔也有点事儿,他跟着左慈一起回来,只是步子慢了些,结果刚走到大营门口就看到那老道捂着眼睛健步如飞跑没影儿了。
跛足老道、健步如飞。
路过的士兵都看傻了。
不是说将军有请吗?小将军怎么刺激他了?这跑走了还回吗?
荀愔委婉开口,“我方才看到乌角先生离开……”
“是侄儿的错,侄儿不该问太多。”荀晔略显尴尬,“乌角先生说他因窥探天机才导致身体残缺,又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说着说着就不见了。”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怪他和阿飘爹,他刚开始试探左慈就跑了,速度之快跟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样,就算真见到阿飘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左道长是道士,这里是军营,看到阿飘应该先打探阿飘的来历,而不是什么都不问拔腿就跑。
但是阿飘爹说左道长可能是视觉被屏蔽了,对于颇有神通的玄学侧人士而言,忽然失去视力和遭天谴也没什么区别。
对不住对不住,早知道会这样他们就、咳咳、早知道会这样他们还是会试探。
总之就是,乌角先生刚才备受刺激,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荀小将军挑挑拣拣把能说的都告诉痛失好友的伯伯,虽然乌角先生变成蝴蝶飞走了,但是伯伯不能跟着走,他们依旧得一起进京。
荀愔顿了一下,心跳蓦然加快,“他修道修疯了,不用管他那些神神叨叨的话。”
李二陛下抬头看了眼欲盖弥彰的荀伯伯,猜测左慈可能和这人说过出格的话。
那老道能被系统针对确实有点本事,小世界中占星观天象也的确能看出天下大势的改变,他们家傻崽势如破竹剿匪平乱,身边的能人贤士也越聚越多,就算不通天象也能看出不一般。
之前种种还能说是少年郎靠长辈帮衬才闯出名声,回到颍川之后却都是靠他自己。
朝廷守着司隶过日子,司隶之外的大汉各州已经光明正大的开始你争我夺,只要别傻了吧唧的举旗造反,打成什么样儿事后都能轻飘飘几句话解释过去。
比起到并州后专心治理郡县保境安民的荀爽,很明显他们家傻崽势头更猛,以左慈的本事看出点奇奇怪怪的东西也不稀奇。
俩人私底下讨论过了?崽他伯什么看法?
崽他伯现在没什么看法,他只怕侄儿心性未定就被那老道给带偏。
不过荀晔没想那么多,主要是左慈都没来得及说多少神神叨叨的话就被吓跑了压根就没留下几句话,话都没几句让他怎么多想?
颍川的小伙伴们最近催的越来越急,说是谋士叔们接连回到颍川发现颍川太守荀小将军抛下治下百姓外出潇洒表情很是微妙,看的他们天天去官署干活儿都不敢大声喘气儿。
荀小将军本人看信的时候也有点不敢喘气儿,但是他坚信出门的收获比窝在颍川不动多,就算整个颍川的谋士开会批斗他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再说了,他官最大他怕谁?
当老大就要有当老大的担当,兄弟们别怕,大哥忙完马上回去,让大哥宽厚的肩膀来为你们遮风挡雨。
可靠.jpg
荀晔清清嗓子,假装刚才没有胡思乱想,“北海之困已解,兖州贼患也已平定,我们得尽快进京,免得耽误接下来的秋收秋种。”
先把伯伯带去京城交给他爹,然后赶紧回颍川找谋士叔们商量他到底要当哪个州的州牧。
现在北方州牧职位的空缺有点多,他本来想着挤掉曹老板当个兖州牧,但是现在这情况青州和冀州都能加入备选单。要是胆子大一点,再加个幽州也不是不行。
这这这这这、这可真是让他挑花了眼啊。
可惜这些不能在伯伯面前说,伯伯眼里的他应该是个正直善良的好将军,太嘚瑟会崩人设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23章 曹老板黑脸
*
处暑时节, 三伏将尽,凉意愈发明显。
兖州贼患平定下来之后孙坚便率军离开,顺便带走了受降的贼众, 只留下几个要和荀晔一起进京的贼首翘首等待他们小将军回来。
能当上贼头子的贼社交能力都不差,几个人之前和曹操打的要死要活,灵活转变立场后立刻就能当之前的冲突不存在。
出门打拼都是兄弟, 兄弟们最近过的好吗?
曹营也没几个死脑瓜骨的人, 三五天的时间就打成了一片。
等到荀小将军从青州回来, 曹营的将领还有点舍不得刚认识的好兄弟, 然后他们就发现他们舍不得的有点早。
小将军在北海国受了委屈气哼哼回来就不走了, 说是等到隔壁冀州打完再离开。
虽然不明白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但是小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没有撸起袖子去给他们小将军找场子已经很过意不去,不可能凶巴巴的赶他离开。
求人帮忙的时候好声好气, 帮完忙了立刻翻脸不认人,他们还没到那么不要脸的地步。
曹操从满满当当的粮仓回到书房, 郁郁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
他和袁绍自幼相识, 虽然这几年理念不合渐行渐远,但是那么多年的交情也不是说没就没的。
可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落得这么个下场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冀州是块烫嘴的肥肉,韩文节没能力坐稳州牧之位会死, 他袁本初没本事坐稳州牧之位也会死。
都是肉体凡胎, 没有谁不能死。
当初他刚到东郡也是举步维艰, 世家大族兴妖作乱,黑山贼黄巾贼虎视眈眈, 天天睡觉都睡不踏实,想起来睁开眼要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就是眼前一黑。
日子虽然难过,但好歹还能过。
袁本初在冀州的处境比他好的多的多,奈何一步错步步错,大好的局面愣是被他弄成了一团糟。
和当初联盟讨董一样,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却一个顶用的都没有。
那家伙身边能人很多,然而却是要么独善其身要么直接另投他处,还有就是勾心斗角生怕被旁人挤下去的,争来斗去还不如没有那么多能用之人。
能从所有的选择中选出最糟心的那个,袁本初也是有能耐。
如今兖州那些世家豪族都在撺掇他当兖州牧,但是那群人很明显都想让他当摆设,就算当上州牧也是受制于人,甚至可能比初到东郡时更加憋屈。
东郡只是一个郡,整个郡一共不到二十座城,且当时袁本初刚刚夺取冀州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就任东郡太守也能凭袁绍的势力狐假虎威。
兖州各郡的主官有一半都和袁绍交好,他也是袁绍提拔上来的人,只要安心给袁绍当应声虫东郡的世家大族也不会难为他。
可他不想当应声虫,现在的袁绍也不值得他当应声虫。
此时接任兖州牧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也是个随时可能要他性命的好机会。
残存的黑山贼、黄巾贼都已成不了气候,纵观兖州周围几乎没有外患,这条件比他刚到东郡的时候好的多的多。
然而他有九成把握保证周围的豫州、青州甚至袁绍死后的冀州都不会对兖州用兵,却没法保证兖州境内各郡国能安生不搞事。
这些日子兖州因为黑山贼和黄巾贼的联合夹击损失惨重,损失惨重也就意味着多了许多无主之地,而幸存的那些家伙肯定会和吸血的蚂蟥一样开始争抢。
兖州就像个缩小版的大汉,州牧刘岱活着的时候底下的太守国相无视他,不过就算当他不存在也不会闹的太难看,毕竟州牧才是名义上的一州之主。
现在刘岱已死,兖州的太守国相也在贼匪入侵时死伤过半,偏偏这个时候袁绍也死了,以他对活着的那些人的了解,可能等不到入冬就得撕破脸大打出手。
他也想直接撕破脸大打出手。
撸袖子.jpg
不过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他还没自大到以为当上州牧就能让各路豪杰过来投奔的地步。
第一天当上州牧,第二天便壮大十倍百倍,第三天便能从兖州朝四面八方开战,第四天平定天下所有的叛乱被迎回京城接受封赏,成为天下人眼中三造大汉的肱股之臣。
荀晔:……
“我大伯叫荀愔,字伯豫。”
李二陛下毫不遮掩的用搜索引擎作弊,“荀愔啊,知道知道,和孔融吵架被记到《孔融集》里的荀愔嘛。”
正说着,荀愔本人便出现在眼前。
荀氏男丁大部分都温文尔雅,少部分像荀晔荀衍成天穿着盔甲所以显得英气,不过换上常服再装会儿乖立刻就能完美融入荀氏大家庭。
荀伯伯一身浅色袍服,看模样像是不会吵架的文弱书生,可惜又是个开口就能撕破假象的奇男子。
“伯父怎么过来了?”荀晔招呼长辈坐下,“正好侄儿找您有事。”
荀愔也有点事儿,他跟着左慈一起回来,只是步子慢了些,结果刚走到大营门口就看到那老道捂着眼睛健步如飞跑没影儿了。
跛足老道、健步如飞。
路过的士兵都看傻了。
不是说将军有请吗?小将军怎么刺激他了?这跑走了还回吗?
荀愔委婉开口,“我方才看到乌角先生离开……”
“是侄儿的错,侄儿不该问太多。”荀晔略显尴尬,“乌角先生说他因窥探天机才导致身体残缺,又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说着说着就不见了。”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怪他和阿飘爹,他刚开始试探左慈就跑了,速度之快跟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样,就算真见到阿飘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左道长是道士,这里是军营,看到阿飘应该先打探阿飘的来历,而不是什么都不问拔腿就跑。
但是阿飘爹说左道长可能是视觉被屏蔽了,对于颇有神通的玄学侧人士而言,忽然失去视力和遭天谴也没什么区别。
对不住对不住,早知道会这样他们就、咳咳、早知道会这样他们还是会试探。
总之就是,乌角先生刚才备受刺激,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荀小将军挑挑拣拣把能说的都告诉痛失好友的伯伯,虽然乌角先生变成蝴蝶飞走了,但是伯伯不能跟着走,他们依旧得一起进京。
荀愔顿了一下,心跳蓦然加快,“他修道修疯了,不用管他那些神神叨叨的话。”
李二陛下抬头看了眼欲盖弥彰的荀伯伯,猜测左慈可能和这人说过出格的话。
那老道能被系统针对确实有点本事,小世界中占星观天象也的确能看出天下大势的改变,他们家傻崽势如破竹剿匪平乱,身边的能人贤士也越聚越多,就算不通天象也能看出不一般。
之前种种还能说是少年郎靠长辈帮衬才闯出名声,回到颍川之后却都是靠他自己。
朝廷守着司隶过日子,司隶之外的大汉各州已经光明正大的开始你争我夺,只要别傻了吧唧的举旗造反,打成什么样儿事后都能轻飘飘几句话解释过去。
比起到并州后专心治理郡县保境安民的荀爽,很明显他们家傻崽势头更猛,以左慈的本事看出点奇奇怪怪的东西也不稀奇。
俩人私底下讨论过了?崽他伯什么看法?
崽他伯现在没什么看法,他只怕侄儿心性未定就被那老道给带偏。
不过荀晔没想那么多,主要是左慈都没来得及说多少神神叨叨的话就被吓跑了压根就没留下几句话,话都没几句让他怎么多想?
颍川的小伙伴们最近催的越来越急,说是谋士叔们接连回到颍川发现颍川太守荀小将军抛下治下百姓外出潇洒表情很是微妙,看的他们天天去官署干活儿都不敢大声喘气儿。
荀小将军本人看信的时候也有点不敢喘气儿,但是他坚信出门的收获比窝在颍川不动多,就算整个颍川的谋士开会批斗他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再说了,他官最大他怕谁?
当老大就要有当老大的担当,兄弟们别怕,大哥忙完马上回去,让大哥宽厚的肩膀来为你们遮风挡雨。
可靠.jpg
荀晔清清嗓子,假装刚才没有胡思乱想,“北海之困已解,兖州贼患也已平定,我们得尽快进京,免得耽误接下来的秋收秋种。”
先把伯伯带去京城交给他爹,然后赶紧回颍川找谋士叔们商量他到底要当哪个州的州牧。
现在北方州牧职位的空缺有点多,他本来想着挤掉曹老板当个兖州牧,但是现在这情况青州和冀州都能加入备选单。要是胆子大一点,再加个幽州也不是不行。
这这这这这、这可真是让他挑花了眼啊。
可惜这些不能在伯伯面前说,伯伯眼里的他应该是个正直善良的好将军,太嘚瑟会崩人设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23章 曹老板黑脸
*
处暑时节, 三伏将尽,凉意愈发明显。
兖州贼患平定下来之后孙坚便率军离开,顺便带走了受降的贼众, 只留下几个要和荀晔一起进京的贼首翘首等待他们小将军回来。
能当上贼头子的贼社交能力都不差,几个人之前和曹操打的要死要活,灵活转变立场后立刻就能当之前的冲突不存在。
出门打拼都是兄弟, 兄弟们最近过的好吗?
曹营也没几个死脑瓜骨的人, 三五天的时间就打成了一片。
等到荀小将军从青州回来, 曹营的将领还有点舍不得刚认识的好兄弟, 然后他们就发现他们舍不得的有点早。
小将军在北海国受了委屈气哼哼回来就不走了, 说是等到隔壁冀州打完再离开。
虽然不明白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但是小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没有撸起袖子去给他们小将军找场子已经很过意不去,不可能凶巴巴的赶他离开。
求人帮忙的时候好声好气, 帮完忙了立刻翻脸不认人,他们还没到那么不要脸的地步。
曹操从满满当当的粮仓回到书房, 郁郁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
他和袁绍自幼相识, 虽然这几年理念不合渐行渐远,但是那么多年的交情也不是说没就没的。
可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落得这么个下场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冀州是块烫嘴的肥肉,韩文节没能力坐稳州牧之位会死, 他袁本初没本事坐稳州牧之位也会死。
都是肉体凡胎, 没有谁不能死。
当初他刚到东郡也是举步维艰, 世家大族兴妖作乱,黑山贼黄巾贼虎视眈眈, 天天睡觉都睡不踏实,想起来睁开眼要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就是眼前一黑。
日子虽然难过,但好歹还能过。
袁本初在冀州的处境比他好的多的多,奈何一步错步步错,大好的局面愣是被他弄成了一团糟。
和当初联盟讨董一样,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却一个顶用的都没有。
那家伙身边能人很多,然而却是要么独善其身要么直接另投他处,还有就是勾心斗角生怕被旁人挤下去的,争来斗去还不如没有那么多能用之人。
能从所有的选择中选出最糟心的那个,袁本初也是有能耐。
如今兖州那些世家豪族都在撺掇他当兖州牧,但是那群人很明显都想让他当摆设,就算当上州牧也是受制于人,甚至可能比初到东郡时更加憋屈。
东郡只是一个郡,整个郡一共不到二十座城,且当时袁本初刚刚夺取冀州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就任东郡太守也能凭袁绍的势力狐假虎威。
兖州各郡的主官有一半都和袁绍交好,他也是袁绍提拔上来的人,只要安心给袁绍当应声虫东郡的世家大族也不会难为他。
可他不想当应声虫,现在的袁绍也不值得他当应声虫。
此时接任兖州牧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也是个随时可能要他性命的好机会。
残存的黑山贼、黄巾贼都已成不了气候,纵观兖州周围几乎没有外患,这条件比他刚到东郡的时候好的多的多。
然而他有九成把握保证周围的豫州、青州甚至袁绍死后的冀州都不会对兖州用兵,却没法保证兖州境内各郡国能安生不搞事。
这些日子兖州因为黑山贼和黄巾贼的联合夹击损失惨重,损失惨重也就意味着多了许多无主之地,而幸存的那些家伙肯定会和吸血的蚂蟥一样开始争抢。
兖州就像个缩小版的大汉,州牧刘岱活着的时候底下的太守国相无视他,不过就算当他不存在也不会闹的太难看,毕竟州牧才是名义上的一州之主。
现在刘岱已死,兖州的太守国相也在贼匪入侵时死伤过半,偏偏这个时候袁绍也死了,以他对活着的那些人的了解,可能等不到入冬就得撕破脸大打出手。
他也想直接撕破脸大打出手。
撸袖子.jpg
不过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他还没自大到以为当上州牧就能让各路豪杰过来投奔的地步。
第一天当上州牧,第二天便壮大十倍百倍,第三天便能从兖州朝四面八方开战,第四天平定天下所有的叛乱被迎回京城接受封赏,成为天下人眼中三造大汉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