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有,很常见。”两个人看上去正经的不能再正经,连守在旁边的亲兵都以为他们在商量如何处置凉州降军,“并州的匈奴在朝廷强盛的时候老实的很,凉州的羌人不一样,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被朝廷彻底降服过,所以凉州那边乱起来势力更多更杂更不好梳理。那地儿的羌人部落又多又乱,和汉人通婚的也不在少数,有主动的,也有抢亲的,什么情况都有。”
  荀晔目光沉沉,好似在纠结对面是八成死还是五成死,“韩遂是被抢去的?”
  “他早年还挺有名的,羌族部落就喜欢有名气还没成亲的年轻人。”张辽郑重其事的点头,时不时还能看到眼中闪烁的寒光,“韩遂和麹义都是凉州金城郡人,这些都是麹义说的,比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靠谱的多。”
  荀晔啧了一声,同僚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处就是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八卦是吧?
  巧了,他也爱听。
  再来点再来点,霸道土匪的压寨夫郎,汉人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摩多摩多。
  他们这不是讲八卦,而是了解民风民情,当官就要深入百姓,不了解地方的情况怎么当地方官?
  不光他得听,回头派去凉州的官员也得听,不能因为不懂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激化民族矛盾。
  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要入乡随俗,刻板教条要不得。
  始皇陛下看了一会儿感觉没意思,索性回去帮臭小子把还没处理的政务过一遍。
  刘彻在位期间天灾频发,李世民在位期间天灾不断,但是吧,他嬴政是天命所归,在位三十七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天灾。
  水旱蝗疫,各种各样的天灾,就算有也都是他死后才出现。
  他没有应对天灾的经验,只有扫六合统一天下的经验。
  可惜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其他阿飘都不愿意和他站一块儿,不招人妒是庸人,气运太好也不是他的错。
  校场中,表演结束的马超收势站稳,满脑子都是大义灭亲。
  旁边,颇有异域风范的女郎换只手拎棍子,目光也时不时落到不远处观看表演的亲爹身上。
  马腾:……
  韩遂:……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连他们俩都能在大败之下握手言和,年轻人低个头不丢人。
  两个已经反目成仇的爹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感情稳固,目光如炬直视前方,眼神坚定的像是面对大汉历代帝王英魂的忠臣。
  荀晔停止探讨风俗民情,去兵器架上挑杆长枪递给马超,“练练?”
  虎头湛金枪是天底下最帅的武器,兄弟有品。
  马超看到长枪眼睛一亮,“将军也用枪?”
  “当然。”荀晔也随手拿杆差不多的试试轻重,“枪乃百兵之王,一寸长一寸强,枪术难学但学成之后能轻松压制其他兵器,最适合我们这种谁都不服的人。”
  尔玛拎着棍子退到一边,心里淡定的飘过一句:棍乃百兵之祖。
  爱出风头就直说,不用拿武器当借口。
  马腾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情况,纠结片刻还是走到张辽跟前询问,“张将军,荀将军这是?”
  “我军惯例,新来的将领先到荀将军或者吕将军手下走一圈。”张辽让他不用担心,“咱们家将军的性子想必马将军也听说过,他就喜欢提拔和他年岁相仿的年轻人。”
  只要大放光彩的年轻人足够多,就没人能用年纪小当借口去攻讦他。
  看中马孟起的本事了而已,问题不大。
  来之前就说过了在他们荀将军麾下干活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不是说想来就来,能让他放进眼里的年轻人没那么多。
  没事儿别在孩子面前说什么质子不质子的话,净给孩子压力,他们这边的一大特色就是忙起来完全不管身份,荀明光本人来了也是脚不沾地,升官发财只看本事不看出身。
  听说马孟起前两年就有“健勇”之称,战场上拼杀起来凭气势就能压人一头。
  巧了,他们荀将军也是这个风格。
  他不是说这个风格值得鼓励,相反,这种生死不论的打法非常不值得鼓励,不能仗着打遍全军无敌手就肆无忌惮,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光要防备正面的刀枪还要防备无处不在的暗箭。
  多好的道理,就是没人听。
  废话他也不多说,总之马将军知道这是他们荀将军对小马将军的重视就够了。
  张辽煞有其事的讲着大道理,丝毫不管他自己也是仗着武力随便冲的主儿。
  反正大家都不熟,他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马腾心跳加快,听张将军这意思,他们投降好像投对了。
  儿子风光当老子的也沾光,如果他们家孟起能小小年纪独领一军,那他们家的威风和雄霸西凉也没什么区别。
  家里出了个那么有本事的小辈,看在荀将军的面子上凉州官员也能让他们横着走。
  韩遂听到俩人的话,再看看场中的人影翻飞,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说好的一起倒霉,你马寿成怎么又双叒叕偷跑?
  每次都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
  烦死了!
  小张将军雨露均沾,发现韩遂从“嘻嘻”变成“不嘻嘻”后不着痕迹的将话题转到韩家闺女身上,“梃兵不多见,尔玛首领能将以此为武器,堪称女中豪杰。”
  羌人部落经常和汉人打交道,尔玛能杀出重围当上首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至少明面上的礼节挑不出错处,“张将军过奖。”
  韩遂能和马腾玩到一起,某些方面也惊人的相似,比如粗神经。
  可能是不想让马腾一个人出风头,也可能是卖惨,总之就是顺着连梃这茬拉进距离。
  休想扔下他独自飞黄腾达。
  韩遂拿起短的一端梢节,“这连梃在凉州也多用于城防,拿它当武器也是说来话长。”
  西凉的骑兵本来用的是长矛,长矛强弓再加上闻名天下的西凉大马,走到哪儿都所向披靡。
  前些年河西一带的先零羌烧当羌不服护羌校尉管辖四处作乱,朝廷派段颍和皇甫规等名将率领重兵平乱。
  重兵,真的很重。
  那些平乱的军队有朝廷供应盔甲武器,全都身披重甲防御极强,羌兵长矛威力锐减,没几个月就被打的七零八落。
  当然,那些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情,现在的朝廷早就没有能打的羌兵满地乱爬的实力。
  他的意思是,凉州兵挨打了也会长记性,边地的冶炼技术比不过中原,也没有那么多精铁去和朝廷拼装备,想和朝廷精锐对战得另辟蹊径。
  拼装备肯定拼不过,长矛戳不破盔甲,那就盯着没有防备的地方下手。
  朝廷军队大部分只有甲胄没有兜鍪,重甲兵也都是只护身体不护头,连梃这种握紧一端用巧劲儿使另一端上下左右全方位攻击的武器再适合他们不过。
  只要准头足够好,脑袋瓜砸一个爆一个。
  凉州的工匠不如中原,但是他们也有中原没有的东西,造连梃的木头是特制的,再选拔出精锐兵丁加以训练,上了战场完全可以把敌人的头骨砸碎。
  区区朝廷、咳咳、总之就是,连梃用习惯了之后在战场上真的很好用。
  张辽搓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莫名感觉脑袋有点凉。
  等着,他打会儿就申请给重甲兵全部配上兜鍪,从头到脚护的严严实实,连马都穿上重甲,还连梃,到时候连根针都扎不进去。
  太可怕了,太凶残了。
  太机智了,他咋没想到呢?
  小张将军握握拳头,打定主意有空就试试这种别出心裁的新武器。
  他力气大控制得住连梃,真要让他练出名堂来没准儿可以一砸砸一圈儿。
  顶天立地张文远,棍扫一片威名传。
  吼吼哈嘿。
  尔玛皱着眉头把她的连梃收回来,他爹平时看上去挺知道轻重,怎么来到京城什么都往外说?
  韩遂拍拍闺女的胳膊,大庭广众之下不好说太多,有什么话等回去他们爷儿俩好好说。
  在他们本来就打不过的情况下示弱没坏处,能拉近关系必须无所不用其极。
  再说了,凉州的连梃兵一共不到四千人,其中三千都在马孟起那臭小子麾下,就算吃亏他们也不是损失最大的那个。
  他们是降将,是作乱不成反被镇压的乱臣,投诚总得付出点代价,要是打了败仗喊个投降就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战场上那些被斩首祭旗的脑袋都是哪儿来的?
  不是所有的降将都能被对面的主公扫榻相迎,他们这种偏远边州来的向来不受人待见,多做点准备没坏处。
  哦,不对,长的好还年轻还能打的臭小子不在常理之中。
  韩遂捂着腮帮子止住话头,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再有下次他说什么都不跟马寿成一块儿来。
  ……
  司隶的乱象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官署中的官员日常忙碌,三秦大地的百姓照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甚至连之前拖家带口逃难出去的百姓都迁回来了不少。